浅谈砖混结构砌体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1-04-10 02:19:01高晓敏
河南建材 2011年4期
关键词:砖混圈梁砌体

高晓敏, 张 林

漯河市郾城区城乡建设局(462300)

某工程砖混6层,面积4260 m2,完工后半年就发现自上而下靠外墙横墙及窗角斜裂缝和八字缝,一年后仍在变化,但已趋缓。由于涉及结构安全,故作加钢筋网片修补处理后,至今未见变化。结合该工程实例经验,笔者认为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为温度裂缝和不均匀沉降裂缝。

1 温度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导致平屋顶温度裂缝的原因是顶板的温度比其他的墙体高的多,而混凝土顶板的线胀系数又比砖砌体大得多,故顶板和墙体间的变形差在墙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和剪力。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其防治措施如下:

1)建筑物长度过长时,应严格按规范规定,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温度伸缩缝间距可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得大于规范规定的“砌体房屋温度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2)在端单元与相邻单元屋盖空心板分界处增设的温度缝施工中,空心板下圈梁保持整体不留温度缝,圈梁顶要找平,且要清理干净,最后在缝内嵌入沥青麻丝或防水油膏。以增加屋面的柔性,减少裂缝。

3)鉴于建筑物顶层端部两间是裂缝多发区,因此,对这两间应进行重点加强。其措施为:外纵墙与内承重横墙交叉处,山墙与内纵墙交叉处均设构造柱,内纵墙与内横承重墙交叉处及内外纵墙端部的门洞和窗洞靠山墙的一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抗裂柱(或抗裂墙),抗裂柱的构造尺寸,其中一边同墙宽而另一边一般为240mm宽,必要时可为370mm宽。其上下端锚固于钢筋混凝土圈梁内,以加强屋面的整体刚度,减少裂缝发生。

4)在砌体施工中,严格控制砂浆的配合比,做到计量准确,并且严格控制砂浆的饱满度,最小不得低于90%,竖向灰缝应饱满。

5)建筑物主体完工后,应尽快做保温层,架空隔热板,尽量缩短屋面板在大气中的暴露时间。

6)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先砌砖墙后浇筑抗裂柱和抗震柱,抗裂柱的竖向钢筋必须伸入上下两道圈梁内,并满足锚固要求。砌体中的水平灰缝钢筋亦必须锚固在钢筋混凝土柱内。

7)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该返工的必须返工,避免完工后再进行处理带来麻烦,形成明显痕迹。

2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裂缝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会引起建筑物纵横向不规则弯曲变形,当建筑物整体刚度较差,基础不足以调整沉降差而产生的应力便会在砖砌体的某些部位产生拉应力和剪应力,而当砌体拉、剪应力不足以抵抗变形应力时,便产生裂缝。因沉降不均匀而产生的砌体裂缝通常有八字缝、斜裂缝以及房屋包角缝、垂直缝,其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如下:

1)地基不均匀,特别是建筑地点有深浅不一的杂填土层、坑、塘、暗洪。如果没有摸清位置或采取措施不当,建筑物难免发生不均匀沉降。为了防止地基的不均一沉降,必须对不均匀地基的较弱地基采取换土等有效措施。

2)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不当,例如为追求建筑造型,而使平面形状复杂,转弯较多,设大门、大窗,立面变化过大,使建筑物整体刚度较差,质量中心与刚度偏移较多,而采取的结构措施又不当,亦会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在设计砖混结构建筑物时,须对建筑物体型、荷载、基础类型与地基进行综合分析。建筑平面应力求简单,避免不必要的曲折变化,内外墙力求贯通。合理布置纵横墙,横墙间距不宜超过建筑物高度的1.5倍,建筑物的长高比一般宜控制在2.5以下。对平面复杂、高度、荷载差异较大处以及过长的房屋宜在适当的部位设置沉降缝,合理布置圈梁,合理选择基础类型,适当加强基础刚度和强度,加强地基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在进行结构计算时,应使各种假定尽量符合建筑物实际工作状态,对有阳台,挑走廊的纵墙的基础计算不宜采用三向分配荷载而宜将阳台、走廊荷载直接由纵墙基础承担。

3)地基含水量的不正常变化,如给排水管道渗漏水,建筑物周边有施工工地进行降水或抽取地下水,均会影响基础含水量。

3 结语

砌体裂缝是建筑物的一种常见病害,必须从设计和施工等多方面认真对待,才能有效地预防砌体结构开裂。

[1]王庆安.砌体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民营科技,2009(06).

[2]王鑫雨.砖混结构顶层工程施工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措施[J].河南建材,2010(06).

猜你喜欢
砖混圈梁砌体
一种预制装配式再生块体混凝土圈梁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半预制圈梁构造柱砌体结构变形量估计仿真
计算机仿真(2022年4期)2022-05-14 11:44:18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竖向开槽砌体墙燃气爆炸动力响应及加固
砖混结构墙体质量初谈
论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现状及前景
采高对砌体梁关键层位置的影响分析
装配式构造柱及圈梁加固砌体墙抗震性能计算
基于建筑物中砖扶壁柱法加固及砖混结构房屋裂缝应用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18期)2014-02-27 14:15:05
砖混改框架的托换方案及变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