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中医医院内科,湖北 松滋434200)
长期以来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一直是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而高血压引起的终末期肾病(ESRD)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控制效果不满意,易导致肾损害已相当常见。老年高血压时肾脏的轻度损害,仅靠测定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已不能早期发现肾损害[1]。为寻找一个较敏感的、能早期反映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指标,阐明高血压患者血尿微球蛋白与肾损害的临床意义,为此,我们检测老年高血压患者134例的血尿β2微球蛋白,以同期正常老年人44例作为对照,并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择在本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4例,其中男72例,女62例。年龄61~82岁,平均(66.73±7.28)岁。老年高血压患者134例中,高血压I期48例,Ⅱ期45例,Ⅲ期41例。以同期正常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61~83岁,平均(68.15±6.24)岁。所有被选取对象采血1周内无急性感染,无外伤及手术史。
所有被选取者均于同日空腹采血以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同时测定尿β2-MG。实验仪器SN-695B型智能放免r计数仪,实验试剂是潍坊三维生物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放免试剂。
所有数据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由SPSS 12.0统计软件完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高血压Ⅰ期组β2-MG较正常升高(P<0.05),Ⅱ期组、Ⅲ期组患者血尿β2-MG均明显升高(P<0.01),见表1。各期高血压患者血肌酐(Cr)及尿素氮(BUN)亦升高。
表1 老年高血压患者β2-MG、BUN、Cr的变化
高血压与肾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1826年Bright就已提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口老龄化,高血压肾脏损害较前明显增加。1934年,Goldb等通过两肾一夹动物模型观察到高血压导致的一系列肾损害,证明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之一。高血压可引起肾脏小动脉硬化,高血压小动脉硬化与肾功能衰竭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根据欧洲ERA-EDTA记录在过去20年里,高血压致终末期肾衰(ESRD)发病率由7%升至13%,已成为ESRD的主要病因之一。由此可见,加强对高血压病肾功能损害早期预测的重要性。
随着蛋白质及分子化学的进展,对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常规血液和尿液检测均可正常,需要采用比较敏感的方法才能发现其异常,目前常用这些检查包括24h尿微量白蛋白(24hM-A1b)、尿中畸形红细胞、β2-MG等。
β2-MG是体内有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是细胞膜上HLA分子的一部分,广泛存在于血浆、尿、脑脊液、唾液及初乳中。正常情况下,它可自由通过肾小球,在近端肾小管内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尿中排出甚少[2-3]。当发生高血压时,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因此,测定血尿β2-MG目前已被公认为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和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敏感指标[2-6]。当肾小球滤过率<75ml/min时,血β2-MG即升高。由此可推测此时肾小球仅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而无器质性改变。本组资料表明,随着病程进展血尿,血尿β2-MG逐渐上升,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而血BUN、Cr无明显上升,说明血尿β2-MG在反映肾功能方面比BUN、Cr更敏感[7]。可见β2-MG测定与其他常规经典方法相比,可较早期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情况,而且β2-MG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无损伤,对早期诊断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肾功能检测的常规手段。
[1]陈珍.高血压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7):10-12.
[2]刘为民,张名.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对高血压病肾损害的评估 [J].重庆医学,2002,31(2):151-152.
[3]彭冬迪,刘光华.α1-微球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4,17(4):298-301.
[4]马莉,吕莉.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对高血压病早期肾脏损害的探讨 [J].中华当代医学,2005,3(1):37-38.
[5]焦鑫,何思春,邹立新.尿微量蛋白和血β2微球蛋白测定在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中的意义 [J].四川医学,2008,29(10):1415-1416.
[6]尹全吉,潘振海,王德强,等.尿液β2-微球蛋白测定在高血压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J].实用医技杂志,2004,15(6):28-30.
[7]汪伟,陈家林,张爱萍.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微球蛋白测定对肾脏损害的诊断意义 [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3,11(5):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