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俊先 李军改
消化内镜广泛应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极大帮助。但通过内镜传播的病变和检查并发症时有发生,尤其是内镜检查及术后的感染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一条不容忽视的途径。因此内镜的清洗消毒问题已经引起医学界和患者的关注[1]。消化内镜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影响其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是在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有些因素则为操作不慎或失误。通过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和诊疗操作过程的分析,我们认为规范清洗流程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并总结出了其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报告如下。
1.1 操作不规范 ( 1)内镜室工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不熟悉消毒程序和要求;(2)虽经清洗消毒,但因有机物残留而影响效果[2];(3)清洗消毒时间不够。
1.2 消毒液因素 有 效期已过、保存不当、反复浸泡以及含氯消毒液中有效氯的含量因贮存的温度、时间、密闭程度和震荡而降低等均可影响消毒液的杀菌效果[3]。
1.3 未用多酶液或浓度不够 可 致内镜腔道中的污物残留。
1.4 消毒后的内镜被再次污染 常 见原因:(1)用未经消毒或污染的纱布擦拭已经消毒的内镜;(2)消毒槽清洗不彻底;(3)内镜消毒后,未重新更换无菌手套,致使内镜被污染;(4)消毒后的内镜在送诊疗室的过程中被污染;(5)内镜使用结束后未及时清洗,致污物形成凝块后不易被清洗彻底;(6)消毒后当时不用的内镜未密封保存,再次使用前未按要求消毒。
1.5 接受检查患者未分诊 感 染性疾病如结核、肝炎、艾滋病等患者在同一时间段交替进行内镜诊疗,是造成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原因。
2.1 加强内镜的消毒管理 内 镜室护士应加强思想品德和医德医风建设以及专业培训,工作中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技术操作规范》,内镜清洗消毒由专人负责。暂时不用的内镜清洗消毒后抽吸乙醇并干燥,然后悬挂于专用储镜柜内保存,紫外线照射1 h,储镜柜每周消毒并干燥防霉,再次使用时重新消毒;就诊量大的医院,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内镜的数量。
2.2 加强消毒液的检测和管理 ( 1)2%碱性戊二醛每天使用前应检测其浓度,溶液及器械放在加盖容器中保存;(2)在有效使用期内,每批消毒液限定使用次数,超过有效期或使用、人次的消毒液应及时更换;(3)酸性氧化电位水(EOW)需小量现用现配,其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具有消毒条件的房间,生产时严格掌握食盐的浓度,贮存的容器应密闭、避光等。
2.3 重视多酶洗液的应用 酶 洗液做到一镜一换,并根据内镜被污染的程度准备酶洗液的浓度,保证理想的清洗效果。另外多酶液浸泡后的内镜,可采用高压水枪冲洗钳道及送气送水管道,使镜腔中浸泡后送托的污物及酶洗液更易冲洗干净。
2.4 注重操作细节,确保消毒效果 擦 拭内镜的纱布应无菌,清洗消毒槽每天用含氯消毒剂刷洗消毒,工作人员的手套按要求更换,转运容器及转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使用后的内镜及时清洗消毒处理。
2.5 注意对就诊患者的分诊 内镜诊疗前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确定有无感染性疾病,从而合理安排诊疗顺序和时间。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将内镜进行分类使用,以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2.6 定期对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 内 镜室的消毒液、内镜表面及钳道应定期取样做生物学培养,培养结果应达到消毒合格标准。
综上所述,内镜是一种侵入性的医疗器械,其消毒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消毒效果不佳是造成医院型感染、影响诊疗效果、加大患者医疗负担的重要原因。规范内镜室的消毒管理制度,提高消化内镜的消毒质量,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性感染的有效途径,更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
1 杨广岚,胡庆生,徐庆华,等.安徽省26所医院胃镜消毒工作质量的调研.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49-551.
2 刘六亿,巩玉秀,武迎宏,等.内镜清洗消毒方法的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01-903.
3 熊汉华,刘俊.酸性氧化电位水与消化内镜消毒进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