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春 邱伟婷 郑醒云 庄惠琼 蓝惠兰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各种外力作用于脊柱所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脊髓是感觉、运动、自主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损伤的主要症状是由传导通路中断而引起的麻痹[1]。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2],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心理和生活上的沉重负担。患者对脊髓损伤一直抱悲观态度,总觉得生不如死,拒绝治疗、护理,加重病情,造成不可逆性瘫痪。心理护理是指对心身病症过程中的心理反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它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具有重要的医疗预防价值。尤其是对截瘫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其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我科于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脊髓损伤截瘫患者120例,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对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状况及出现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其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抑郁症的发生,使患者重建健康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120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平均47岁。其中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43例,胸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47例,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30例。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1例,中专27例,初中53例,小学29例。职业:农民61例,工人24例,干部13例,其他22例。所有患者均无精神疾病,自愿配合调查研究。伤后急性期均采取手术治疗,死亡率为0。
1.2 方法
1.2.1 采用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4]进行调查 患者入科室时,将调查表发给意识清楚、病情稳定的住院患者,并征得患者同意,进行问卷调查。评定标准:病情指数=总分(累加分)/80(满分)×100%,该值越大,病情越重。经测试研究后指数达50%以上为抑郁,50% ~59%为轻度抑郁,60% ~69%为中度抑郁,70%以上为重度抑郁。同时自拟截瘫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主要为截瘫患者抑郁症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确定截瘫患者抑郁情绪发生最为可能相关的17项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首次确诊距填表的时间、性格、血型、职业、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知程度、经济基础、治疗效果、住院费用来源、疾病是否有并发症、婚姻状况、配偶对患者的支持程度、患者子女的基本情况、子女对患者的支持情况等。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有效率100%。经量表测定其中55例患者有抑郁症状,评估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在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关节挛缩、足下垂、大小便自理问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所有患者实施1个月心理护理干预后再进行SDS评分,对干预前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1.2.2 心理护理干预
1.2.2.1 及时发现抑郁症状,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因突然发生的意外致使截瘫,瘫痪给患者带来伤病的痛苦和生活方式的突然改变,使患者心理和生理承受着非常巨大的压力[5]。由于长时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因而会产生很多顾虑,悲观失望,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护士要特别注意患者有无抑郁的特征性症状[6],如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愉快感丧失、无用感、绝望感、自责自罪、自杀倾向等,如果出现这些心理反应时,应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理解患者的心情,主动与患者接触、沟通,关心、体贴患者,在生活上给予周密的照料。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纠正错误的观点,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2 应用认知行为技术进行心理护理 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患者尤其有效,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鼓励其在疾病缓解或康复期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截瘫患者特别强调未瘫痪部位的主动运动[5],如利用哑铃或拉簧锻炼上肢及胸背部肌肉,为扶拐下地做好准备,同时可在仰卧位或俯卧位积极锻炼腰背肌。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起坐、离床。能坐起的患者鼓励其在床上自行洗漱,对上肢肌力达IV级以上者,可指导患者利用床上吊环,在上肢的帮助和上身的带动下翻身,借助辅助工具,如双杠、轮椅、步行架、腋拐等,下地练习站立和行走。通过练习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可使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1.2.2.3 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增加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大部分患者觉得自己成了家庭的负担,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掌握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护士应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鼓励家属与患者多沟通,不断开导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其安心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1.3 统计学方法
对问卷结果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配对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1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抑郁情绪发生情况 通过SDS量表调查发现,120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中发生抑郁症55例(占45.83%),其中轻度抑郁30例,中度抑制17例,重度抑制8例。2.2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分析(表1)
表1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分析 (n=120)
2.3 55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情况比较(表2)
表2 55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情况比较 例(%)
2.4 55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表3)
表3 55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例(%)
3.1 掌握抑郁表现及抑郁情绪发生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3.1.1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具有持续2周以上的抑郁、悲观、焦虑情绪,伴有下述9项症状中的任何4项以上者,都可能是抑郁症:(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精神不振,疲乏无力。(3)言语少,好独处,不愿与人交往。(4)自我评价下降,自责自罪,有内疚感。(5)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倾向。(6)对前途悲观失望,有厌世心理。(7)自觉病情严重,有疑病倾向。(8)睡眠欠佳,失眠早醒。(9)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3.1.2 社会支持因素 所谓社会支持就是指建立在社会网络机构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主观或客观的影响力[7]。良好的社会支持对患者的身心具有保护、缓冲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的无助感,有利于患者保持乐观情绪,从而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由表1可见,家人给予很大支持的患者患抑郁症的几率显著减少,反之则患抑郁症的几率显著升高。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认知程度:完全清楚自己病情的患者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自己病情不太清楚或完全不知道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好转或病情稳定的患者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病情恶化、治疗效果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通过耐心细致地解释和开导,提供侧重点不同的社会支持,充分调动有效的社会支持来源,尽可能地让患者获得家属、朋友、同事的帮助和支持,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2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抑郁症状 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原理和有关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8]。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抑郁症状,由表2可见,护理干预后抑郁症状较干预前明显缓解(P<0.05)。针对截瘫患者表现的情绪低落、强烈自卑,甚至出现自杀倾向等特定心理状态[9],施以有的放矢的心理疏导,可以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对焦虑、急躁者,护士要有耐心,态度要和蔼,要细致讲解伤后机体恢复的大致过程,让患者明白脊髓损伤恢复起来较慢,需要半年或1年,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正确地对待病情。对悲观绝望者,护士应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关心、同情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讲解治疗恢复良好的病例,以激发患者治疗的信心,对目前病情微小的恢复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使患者看到希望,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让患者逐步走出抑郁的阴影,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防止二次损害 在患者依赖心理加强时,护士应向患者讲明依赖性会造成机体肌萎缩,合并其他的疾病,不利于原发病的康复。讲解卧床期间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理能力,使患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治疗状态,从而加快病情的康复。由表3可见,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这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在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脊髓损伤截瘫抑郁患者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减轻其抑郁症状具有良好效果,不仅减轻患者躯体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心理应对能力,使患者逐步走出抑郁的阴影,配合治疗,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最大程度地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张青莲.脊髓损伤后康复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21-723.
[2] 余 敏.脊髓损伤患者的舒适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2):29-30.
[3] 王 芹.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6,7(3):128 -129.
[4] 沈渔村主编.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83.
[5] 张云英.如何做好截瘫患者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9,9(6):93-94.
[6]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编.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69-70.
[7] 江 华,郑修霞,陆 虹,等.认知行为治疗对妇科癌症患者化疗间歇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0):875-878.
[8] 姜乾金主编.心身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5,234.
[9] 石荣光,李冬梅.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与心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