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岷, 周万先, 王卫军, 张凤华, 张培楠
(1.中国人民解放军93420部队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71
2.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3.河 北 省 承 德 市 中 医 院,河北 承 德 067000
4.河 北 医 科 大 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中医中药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基础技能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夏之岷1, 周万先2, 王卫军3, 张凤华4, 张培楠4
(1.中国人民解放军93420部队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71
2.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3.河 北 省 承 德 市 中 医 院,河北 承 德 067000
4.河 北 医 科 大 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中西医临床; 技能培养; 问 题; 对 策
中西医结合历经5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目前已成 为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学科[1],其五年制本科教育目前已成为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主流层次,临床基础技能培养则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基础技能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目前,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无论是生源质量还是毕业生就业后的满意度,的确得到了社会和一些用人单位的认可。但中西医临床技能掌握情况不容乐观,许多临床基本操作不能独立完成。临床基本功不够扎实,基础较差仍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从2009年河北医科大临床教学基地(中医类)评估情况以及每年的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其主要原因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中西医临床培养模式和体制的不完善对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影响
高质量、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要从“临床基础实践教学抓起,强化临床基础技能训练”在高等医学教育院校已达成共识。但如何去完成?如何去操作?中西医临床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是什么?中西医临床技能训练培养应达到怎样的目标?此外,中西医临床技能培养的教程、教材、内容以及考核方式、方法、手段、量化标准等等目前尚不规范。全国各医学院校在对各专业医学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时基本上是各行其道,没有统一规范的模式和标准,这无疑对中西医临床医学生的培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2 传统训练模式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对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影响
目前,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基础技能培训方面,基本还是沿用“传统模式”,即先进行理论教学,而后安排见习、实习,且将技能训练的重点放在了临床生产实习中。那么,在临床生产实习中学生们真的能得到训练吗?结果显而易见,学生们屡次遭到的都是非常尴尬的局面。这和近年来我国颁布了《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一系列医药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患者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有直接的关系。他(她)们抵制实习学生,在医院里经常是患者见到实习学生能躲就躲,能藏就藏,不让看、不让摸,对于一些敏感隐私的部位更是如此,且在术前许多患者及家属明确提出不让实习学生上手术,而对于一些重症患者,虽然阳性症状、体征较多,但因没有相应法规的保护,临床教师怕引起医疗纠纷而不愿自找麻烦,等等一些原因使大批医学生失去了临床实践的机会,难以完成中西医临床专业教学大纲要求的临床操作内容。其结果是:学生不能全面掌握中西医临床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
1.3 中西医临床师资困乏对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影响
目前,真正能够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的师资比较短缺,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2]。许多教师都在谈中西医结合、中西医教育,但是中西医如何结合?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是什么?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究竟在哪儿?针对这一问题,许多教师都很茫然,因为本身就没有全面理解和掌握中西医学的知识内涵,要么侧重中医,要么侧重西医,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瓶颈。近年“中西医结合临床教材”已经陆续出版,但是,有多少教师能够真正理解、吃透、读懂“中西医结合教材”?有些院校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即“中西医结合教材”中的中医内容中医教师讲,西医内容西医教师讲,或者干脆放弃这种教材。面对这样的一个现状,我们的教师又怎么去指导学生呢?又怎么去指导学生进行中西医临床的技能训练呢?最终的结局是:“中西医临床本科”变成了“西医、中医两个大专”,西医没学好,中医没学精,毕业后是西医干不好,中医干不了。教师中西医知识掌握是否全面,对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把握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
上述存在的问题必须解决,否则中西医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自然,难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些观点和大家共同商榷探讨。
2.1 立项研究中西医临床教育,制定规范的中西医临床技能培养方案
“中西医临床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高级别、高层次立项,认真研究探讨。决不能只限于表面上凭想象做做文章,应以目前中西医临床教育现状为依据,在把握中、西医精髓的基础上,设置多个相关专题,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深入的调研,探索现阶段下中西医临床基础技能培训模式,创建系统、规范的临床基础技能培养方案。并由临床专家进行论证,拟定出切实可行的中西医临床技能培养目标、大纲、计划、操作教程、教材、内容以及考核方式、手段及量化标准。只有这样,方可进行系统规范的临床技能训练,培养高素质的中西医临床实用型人才。
2.2 改变传统技能训练模式,校园内营造中西医临床氛围
针对目前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遇到的尴尬境地,学校应加大投资力度,购置高质量的、多功能的、多用途的电子模拟系统及模拟人,引入标准化病人,积极创建现代化的中西医临床技能训练模拟医院,为医学生营造真实的中西医并重的临床氛围。训练内容应与“中西医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项目”接轨,开展以“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器械检查”等为基础的多学科的中西医临床技能训练,对一些病理体征可指导学生运用中医、西医两套理论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中医学和西医学虽然源自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或者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但并不对立,因为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其目的都是防病治病,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理论和思维方法揭示了人体生理、病理的客观规律,这种对象和目的一致性决定了两种医学结合的必然性。督促学生早期接触中西医临床,强化中西医临床思维方法。校园营造中西医临床氛围这是现阶段全面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途径。
2.3 加强中西医临床师资培训,提高中西医临床技能训练水平
目前,高水准的能同时驾驭中医、西医两套理论体系的师资明显短缺,故师资培训是重要手段。师资培训不仅是进行理论课程的“西学中、中学西”,更重要的应将中医、西医两套理论体系内涵的精髓强化给受训教师,使教师们真正理解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是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互渗透的结果,它是以不断地综合中西医药知识为基础进行知识创新的产物,它还将在不断地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壮大。为此,应开设中西医结合桥梁课程[3],如“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学”、“中西医结合史”、“中西医比较医学”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学”、“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方法学”等,使受训教师正确认识两种医学体系各自的特点与优势,科学地看待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引导教师利用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去探索中西医的结合点。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中西医临床师资是保证和提高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教学质量及临床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
[1]高利.论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与学科建设[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7,259-260.
[2]朱伟,王学美.中西医结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天津中医药,2006,23(5):386-388.
[3]孙志,孔令斌.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864-865.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1.12.53
1006-6233(2011)12-16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