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477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 襄阳 441000)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时的症状主要有持续性胸痛,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上,休息及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能缓解;有胸闷、烦躁不安、出汗、恐惧及濒死感,甚至有些患者一开始就表现为休克及急性心力衰竭,同时可伴有心律失常、低血压、发热、上腹痛、恶心、呕吐等。在临床上诊断急性心肌梗塞除了依据上述临床症状外,还要依靠心肌标志物及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在平日临床诊疗过程中,笔者遇到1例以腹泻为首发症状,同时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呈动态变化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61岁,因“反复腹泻1年,加重半腹胀2 d”于2011年3月20日入院。既往有大量吸烟饮酒史(烟30支/d×30年,酒200g×15年),乙型肝炎病史5年,冠心病病史3年。入院时查体:血压130/60mmHg(左侧)(1 mmHg=0.133 kPa),140/70 mmHg(右侧);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颜面部可见皮肤毛细血管怒张,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口唇稍紫绀,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8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级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双侧病理征(—)。入院前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左室高电压,左室肥厚可能,T波改变。粪常规提示:潜血(+++);入院后急查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0.20ng/ml↑(0.04ng/ml),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正常;D-二聚体(—),淀粉酶33U/L(0~115U/L)。次日再次复查心肌标志物提示:肌钙蛋白0.98 ng/ml↑(<0.04 ng/ml),乳酸脱氢酶(LDH)172 U/L↑(0~40 U/L),肌酸激酶(CK)134 U/L(38~174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0 U/L ↑(0~25 U/L)、α-羟丁酸脱氢酶(HBDH)149 U/L(72~182 U/L)。血常规提示:白细胞7.7×109/L,中性粒细胞%:72.6%。心脏彩超提示心脏射血分数(EF)48%,左室短轴缩短率(FS)20%,左心增大,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心尖部异常所见,考虑局部室壁瘤形成可能,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少量返流;二尖瓣少-中量返流,左心舒张功能轻度减低,左心整体收缩功能(测值)减低。主动脉彩超提示:腹主动脉粥样硬化伴多发斑块形成。给予抗感染、扩管、活血、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后,患者腹泻、腹胀症状消失。第3天再次复查心电图提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急性前壁心肌缺血性改变,复查心肌酶谱提示:肌钙蛋白0.33 ng/ml,LDH 149 U/L,CK 66 U/L、CK-MB 31U/L、HBDH 133 U/L。一周后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前降支中段闭塞,并植入支架1枚,经扩冠、抗凝、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治疗后痊愈出院。
在临床上有些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症状不如书本上描述的那么典型,如此例患者入院前主要表现为反复腹泻症状,结合入院后相关辅助检查,粪常规、心肌标志物、心电图,给予抗感染、扩管、活血、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后,患者腹泻、腹胀症状好转。但是住院期间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可见动态变化[1],结合心脏彩超及冠脉造影检查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因对疼痛感觉不敏感,及时诊断相当困难。本例中患者既往有大量吸烟、饮酒史,尽管患者仅仅只有消化道症状,而无典型心肌梗塞时胸闷、胸痛等症状,先后行心电图检查,肌钙蛋白及心肌酶谱可见动态变化。初次肌钙蛋白高于正常水平3倍,考虑心肌梗塞可能,应动态观察,明确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避免漏诊。通过以上病例可以看出,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梗塞的一种敏感性的心肌标志物。它不仅是心肌梗塞的敏感标志物,同样也是判断心肌梗塞预后的标志物。
[1]陈灏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M]//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