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池持续引流78例的护理

2011-04-08 22:19屠苗娟
护理与康复 2011年10期
关键词:大池输液器蛛网膜

屠苗娟

(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绍兴 312000)

腰大池持续引流不仅能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而且可促进脑脊液循环通路通畅,临床上用于治疗脑积水、脑脊液漏、蛛网膜下隙出血、颅内感染等。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对78例患者行腰大池引流,现将引流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男54例,女24例;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39岁;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30例,脑积水8例,颅内感染5例,脑脊液漏35例;发病原因:外伤41例,脑出血25例,脑肿瘤12例;GCS评分[1]3~4分5例、5~7分21例、8~12分25例,意识清楚27例;引流时间3~20d,平均10d。

1.2 结果 腰大池持续引流后,8例脑积水中,好转5例、引流管拔除后仍有脑积水2例、引流后脑室未缩小1例,后3例继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0例蛛网膜下隙出血引流3~10d后血性脑脊液明显变清亮,头痛减轻;5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35例脑脊液漏漏液停止。

2 护 理

2.1 卫生宣教 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腰大池引流治疗常为后续治疗,而且置管时间较长,可置管3~20d,甚至1月[2],患者及家属因不理解而产生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护士关心、鼓励患者,详细介绍导管留置部位、操作方法及配合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家属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2.2 用物准备 引流瓶悬挂装置,碘伏,利多卡因及5ml注射器,硬膜外麻醉穿刺包(内备16号腰椎穿刺针),无菌手套,无菌空瓶,输液器。

2.3 操作配合 协助患者取左侧屈膝卧位、去枕、低头抱膝向腹部弯曲,背面与床沿呈垂直,腰部尽量后凸,意识不清患者由护士和家属控制体位;协助医生消毒皮肤、铺巾、局麻;医生在L3~L4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协助医生接测压管测定脑脊液压力;从套管针内向头侧蛛网膜下隙置入软质导管5cm,导管用宽胶带向头侧沿脊柱固定至与同肩平约第一胸椎处,导管尾端通过阀门连接输液器,再接引流瓶。穿刺后,去枕平卧4~6h,为防压疮发生,协助患者交替抬高屈曲左右腿,减少尾骶部受压。本组无1例出现穿刺后背部渗液及压疮。

2.4 引流护理

2.4.1 控制引流速度 引流瓶用自制固定袋悬挂在床边,平卧时引流管最高点置于耳水平,坐起或活动时置于肩水平[3],引流速度用调节器调节,每天引流量控制在150~350ml,以6~15ml/h、0.3ml/min为宜[4],为防止颅内压骤然大幅变化,引流速度切忌忽快忽慢,防止引流过度造成低颅压、脑皮质塌陷、脑疝[5]。本组27例意识清楚、53例意识不清,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改变体位一定要相应改变引流管及引流瓶的位置,必要时先夹闭引流管,等活动结束、体位恒定后再正确放置引流瓶、调节引流滴速。

2.4.2 保持引流通畅 腰大池引流导管极细,且蛛网膜下隙出血及颅内感染等因素都会使脑脊液混有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导管堵塞、引流不畅。严格交接班,每班仔细观察引流是否通畅及引流的速度和量;输液器过滤网容易被血液及其他杂质堵塞,每天更换;意识不清、躁动患者使用约束带,防止引流管意外扯断或脱出;引流管长度做好标识、记录,每班观察引流管有否脱出,引流管留有一定长度,使患者有适当的活动空间,进行翻身等护理操作时先将引流管安置妥当,操作完毕再妥善放置引流管。本组2例意识不清患者在夜间睡眠时将引流管拔出,造成穿刺处渗液,幸未造成严重后果,行2次穿刺。

2.4.3 引流效果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等情况;观察引流量、速度、颜色、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蛛网膜下隙出血则混有血液,一般经数天引流液逐渐变淡;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颜色较深、黏稠或有絮状物,引流或用药后脑脊液逐渐清亮,说明治疗有效,相反要及时报告医生。本组30例蛛网膜下隙出血引流3~10d后脑脊液变清亮,5例颅内感染引流后脑脊液也渐清亮,同时全身症状也明显好转。

2.4.4 预防感染 腰大池引流时间一般较长,预防感染尤为重要。病房通风2次/d,劝阻并限制探视人员;患者衣裤每日更换,出汗多者及时更换;每班观察背部敷料情况,定时更换敷料及胶布,敷料被汗液浸湿及时更换,更换敷料时固定好软质导管;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引流液逆流,患者改变体位、检查、翻身前先夹管;引流瓶及输液器每日更换,严格无菌操作,每天送检脑脊液常规,每周培养2次。本组平均引流10d左右,未发生感染。

2.5 拔管护理 根据病情、置管时间、有无并发症等考虑拔管。拔管前夹管1~2d,夹管期间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病情稳定可考虑拔管,拔管后去枕平卧4~6h,观察背部敷料,注意穿刺处有无渗漏。

3 小 结

腰大池持续引流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可避免多次腰穿。引流前做好卫生宣教,完善用物准备,医生实施操作时默契配合,引流期间注意控制引流速度,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引流效果观察,预防感染,适时拔管,以降低引流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1]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9.

[2]丁育基.颅脑重症与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处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320.

[3]赵继宗.神经外科手册[M].第5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59.

[4]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3.

[5]泮红萍,杜丽丽.腰池持续引流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恶性颅高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5):397.

猜你喜欢
大池输液器蛛网膜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输液器的秘密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皮下隧道式腰大池外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分析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开颅手术后常规腰大池引流对防治颅内感染的作用研究
一次性输液器插头帽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