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华
(南京林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南京 210037)
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与探究
钟 华
(南京林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南京 210037)
20世纪70年代末首都机场大型壁画的落成,标志着中国公共艺术的兴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公共艺术从最初的探索阶段发展到现在的初具规模。多元开放的90年代,公共艺术的发展达到高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让人们看到被激发的公共艺术将推动中国当代文化社会的民主进程;让公共艺术贴近民众,促进艺术多元化;让更多更好的公共艺术走进街道、社区普惠于民众。公共艺术的精品化,不仅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和象征,还必将会为城市留下宝贵遗产。
公共艺术;机场壁画;城市雕塑;民众审美情趣;发展与探究
公共艺术(Public Art)是一个外来语,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公共”这个概念,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尤根·哈贝马斯在他的重要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出来的。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由于公共艺术存在于公共的环境空间,并直接服务于公众,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精神价值。公共艺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如城市雕塑、壁画、公共设施、园林景观小品、装饰艺术、表演艺术等。严格地说它是在美术和视觉造型艺术领域内使用的,所以更准确的名称应是“公共造型艺术”。
1.公共艺术中壁画的形式与探索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北京首都机场内的大型壁画的落成,标志着中国公共艺术的兴起。1979年10月首都机场壁画落成,其中有张仃的《哪吒闹海》、袁运甫的《巴山蜀水》、袁运生的《生命的礼赞·泼水节》、肖惠详的《科学的春天》、祝大年的《森林之歌》、张国藩的《民间舞蹈》、以及李化吉、权正环的《白蛇传》等,被视为中国社会走向开放的一个象征。接下来袁运甫的《智慧之光》、《长江万里图》、《山魂水魄》以及1984年作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献给国际和平年》以及刘秉江夫妇合作的重彩壁画《创作,收获,欢乐》等等大型壁画等都相继问世。
首都机场作为大型的公共空间,来往的中外客人很多,首次亮相的壁画引来不少议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机场壁画一时间成为中国美术界极为敏感的问题,甚至其影响远远超出了美术界而为普通人所津津乐道呢?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还是自此标志着中国壁画艺术的复兴?是,则不完全是。更重要的是在活跃而不太活跃的画坛上闯进了袁运生这样一个人。”[1]他在创作中大胆地画入了三个沐浴的傣家少女人体,一下子将这幅作品卷入了风波中心,遭到了不少非议。最后不得不在壁画前立起了一堵用三夹板做成的假墙,封住浴女画面而告终。这堵假墙直到90年代初才被拆除,它是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意义的重要文物。海外媒体这样报道刚刚亮相的机场壁画:“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首都机场壁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公共艺术的诞生。从此,绘画从画室和架上走向了户外的公共空间。
2.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的运用
改革开放,公共艺术的兴起使中国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增多,更多的人充分享受到了公共艺术带来的精神放松、愉悦等情感。随着城市改造与建设的不断深化,促进了城市空间的调整和大规模的景观配置,一种为美化城市环境服务的雕塑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即“城市雕塑”。
20世纪80年代初的城市雕塑基本上是延续了写实的手法并得到发展,如《广州解放纪念碑》、《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等,体现出了当时历史情境中浓厚的国家政治色彩。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城市雕塑在手法、内容、题材、形式等已开始了多样化的探索,如作品《和平少女》、《开荒牛》、《黄河母亲》、《孙中山像》、和《凤灵霄汉》等。事实让人们看到了艺术作品由过去缅怀伟人转而歌颂实干家,由歌颂革命的丰功伟绩而转向歌颂现实的开拓精神,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实现了一个重要转折。
90年代中后期至今,城市雕塑更具有了主题性、纪念性、装饰性和实验性雕塑等异彩纷呈的特点。作品有《城市之光》、《腾飞》、《蓝色的帆》、《崛起》和《五月的风》等,出现了多样并举、异彩纷呈的局面。
城市雕塑不但展示城市的人文历史和现代风貌,而且在建设精神文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例如,兰州的《黄河母亲》、重庆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深圳的《开荒牛》、湖南的《乡情——毛泽东与乡亲们》、上海世纪大道的《日晷》等,它不仅具有宣传城市形象、促进旅游经济,增强公民凝聚力和自豪感的功能,还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人文品质,让民众在潜移默化间接受审美普及教育,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大有益处。城市雕塑最终所凝聚的是一个象征城市整体水平的文明。
“八五”新潮之后,进入到90年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巨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多元开放的浪潮铺天盖地。艺术上的多元,极大地激发了艺术家创造活力,也改变了我们对于中国的公共艺术认识和生存方式。然而,现在我们所面对的国情是,公共艺术的整体欣赏水平普遍偏低,这与我们在很长时期内美育教育方面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让我们感觉到似乎知识并不等于文化,而有文化也不一定意味着有审美水平。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我们诸多有文化的家庭中,很难看到艺术品的摆放,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低级的艳俗照,或一些品位不高的复制品、大行画等等。而国外一般的中产家庭中陈设艺术品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文化审美上的差异,显示出我们在审美品位上的缺陷,同时它又能凸显出一个国家公民的文化教养和品位。
我国目前的大学课程教育,囿于过窄的专业知识和过弱的人文陶冶局限,人们往往只熟悉本专业的知识而忽视对文化艺术方面的营养汲取,造成了在审美修养上产生了很大差距。“而审美教育的直接目的是造就审美上发达的个性,也就是造就具有知觉美的能力和需要的人。”[2]由于公共艺术它宣扬着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强化着民族意志和国家精神,所以公共艺术担负着净化人的美好心灵的功能作用。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的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它和纯粹个人艺术喜爱不同”。[3]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中,艺术家和文化人作为公共艺术的设计者与参与者,应当责无旁贷地用先进艺术影响公众,提高公众普遍的审美水平,不能以媚俗向落后的审美投降。同时要“以较高的审美素质,发现处于萌动时期的潜在审美需求,并通过创新使之得以实现,是提高大众普遍审美趣味的手段和途径”[4]。
由于公共艺术是在开放的公共空间环境中存在的,所以那种雅俗共赏、收放有度、适合现代社会、且大家都能看懂的公共艺术应是目前我国发展的趋势,也是现阶段最能体现出大众的审美情调。只有当大众整体的审美水平提高了,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才能走向成熟。
系列雕塑《深圳人的一天》很能说问题,艺术家当时设计的口号“让社区的居民告诉我们做什么”,并重新阐释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此雕塑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公众始终参与了创作的全过程,因此,这个项目受到了公众的欢迎。他们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探索了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艺术与大众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公共艺术设计与大众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大众是公共艺术设计、创作、评价和使用的主体,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中心、尺度和最终归宿。这里,应该鼓励艺术家让作品走向开放的空间、走向观众,让艺术家的作品在公共空间里实现与观众的交流,真正实现大众对公共艺术的宽容和共享。
1.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的相融与匹配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公共艺术被认为最具有和建筑相匹配的天然资格,被当作城市和建筑景观的点睛之物。目前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城市的建设与公共艺术的发展是相容与匹配的,且是永久性的。现今不少发达国家在发展公共艺术上采取了“百分比制度”,规定在公共工程总经费中以1%甚至是3%至5%的比例作为艺术基金用于公共艺术建设。“这样就从建筑立项之初对公共艺术的参与提供了法律支持。”[5]6而目前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规范,和国外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相比,政策法规环境相对落后。由于缺乏一定的资金,致使一些公共艺术难以与目标对接和实现。
另外,在公共艺术建设中应体现出对公众的人文关怀。公共艺术场所是广大民众活动、休闲、观赏的场所,因此对人的关怀、尊重、体贴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如日本的公共艺术设计,首先考虑的是在公共园区的建设中供人们休憩的座椅、照明灯具、公共厕所、社区布置和指示牌(地图)、告示牌和公用电话亭等以及供儿童嬉戏的沙坑、秋千、滑梯(三种神器)等是必备的,这种典型的人文关怀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很普遍。如今在国内,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些街道和社区整体建设都很出色,唯独缺少公共艺术的一席之地,硕大的公共空间甚至连老人、小孩以及公众休息的座椅都无踪影。
总之,公共艺术的投资和建设,最终的目的是要为广大的民众服务,要以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来普惠大众。公共艺术设计应当充分反应体现公众的共同意志和审美情调,还要能传达与体现出对公众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
2.结合中国传统元素,唤起大众对公共艺术的兴趣
(1)北京奥运会公共艺术体现出的中国元素 2008年第29界奥运会在北京召开,给中国带来了发展契机。北京建造了许多公共艺术的新经典,如奥运纪念性雕塑、标志性雕塑,以及“民族魂”雕塑等等。从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建设来看,大到城市雕塑、景观、广告标识牌、站台、路灯等,小到观众手中的门票,都进行了精心的打造,通过诸多富有创意的公共艺术设计,构成了奥运会中心区的中国意象。其次,“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是北京奥运的集中体现,也是历届奥运追求的一种精神理念的升华。中国公共艺术的建设,在北京奥运会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仅展现了中国气派与东方魅力,而且还显示出华夏民族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传统艺术文化的大国,有着庞大的可开采的潜力。在北京奥运会上,闪烁着中国传统元素风格的视觉设计作品,让世界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风情。其中如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一笔一划,每一个构成要素都承载着凝重的中华文化传统和激越的奥林匹克精神,彰显着先进的审美观念和昂扬的时代激情。它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篆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采用了毛笔字汉简的风格以及独特的设计,使现代“京”字的神韵油然而生,不仅体现了现代设计观念,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
另外,祥云火炬以祥云图案为主要设计元素,它运用了“渊源共生,和谐共荣”的意向,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以及传统的红色融入到了传统文化艺术里面,并取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作为造型设计。北京奥运会公共艺术的特点在于全民的参与,这种全民参与的意识和热情令诸多公共艺术的决策者都感触到了大众在公共艺术方面的话语权。奥运会之后这些公共艺术作品不仅提高了全民族的审美情趣,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还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2)上海世博会公共艺术体现出的中国元素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0)是41届世界博览会,是中国举办的首次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充分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成就。
中国馆,深红色的建筑,“东方之冠”层叠出挑,呈拱斗形,凝聚了中国元素、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显示出古朴、大方、庄严、气派的特点。它的设计理念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另外,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型,并以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这种以中国传统艺术为主题的巧夺天工的创作意境在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身上也充分体现,整个设计新颖别致,让人感到亲切与兴奋。
此次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建筑和公共艺术,凝聚了全人类的智慧和精华,她的伟大贡献不仅给上海带来了优雅的环境和全新的感受,也让全世界意识到中国正在走向世界,更重要的是让世人感受到了众多的公共艺术设施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充分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2010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篇章。
(3)不能回避的问题 经过30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公共艺术已逐步赢得了人们的关心和兴趣。城市雕塑发展迅速,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然而在这公共艺术热潮的背后,却存在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由于公共艺术建设缺乏统一归口管理,导致失控现象严重,而“一窝蜂”的现象,使城市许多公共艺术出现许多劣质作品。如邹文在《美术社会观——当代美术与公共文化》一书中列举的“北京某街道,在一处局促的空间,竟安置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主题浮雕,做工粗糙。”[5]108这不仅起不到美的教化作用,反而会因审美的缺陷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又如,北京某小区的两座城市雕塑,其中一座“美人鱼”已在责难声中被拆除。
据上海、北京等有关城市在求证专家的基础上统计出的数字——在已建成的城市雕塑中好的占10%,劣的占10%,平庸的占80%。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认为,与其花十件小雕塑的经费建一座大雕塑,不如用同样的经费做十件小雕塑,以此普惠大众。但也有专家认为并呼吁城市雕塑应控制数量,强调少而精,宁缺毋滥。现在,拆除工程还要花费资金,连建带拆,这种双倍的浪费实在可惜。我们国家必须建立完善的公共艺术管理制度模式,要有制定审批的办法,使审批制度成为有效的管理办法。“使公共艺术的设计、立项、建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方便审办。”[5]108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杜绝那些伪劣、粗糙艺术品的产生。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公共艺术已成为我国民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愿望,也出现了一批堪称经典之作的现代城市雕塑。这些雕塑不仅美化了城市,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还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构成了城市空间要素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现代化城市,公共艺术是其窗口,公众有目共睹。
公共艺术设计与建设的如何,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形象。就像如今人们一提到美国、俄罗斯、法国以及朝鲜等,便会联想到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俄罗斯的“祖国·母亲”、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平壤的千里马等标志性雕塑,它们都已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时代的标志。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程,它已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能为城市的环境美化、提升品质,甚至能担当起承载城市文化的使命。公共艺术不仅是民族性的彰显,更是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旗帜。它的发展一定会伴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步伐迈上一个新台阶,不仅将会有文化产业意义上的巨大前景,还会因意识形态属性的增强,而越来越受国家文化战略重视,并将成为主流文化形态屹立在公共空间。越来越精品化的、深受各阶层民众喜爱的公共艺术将为城市留下宝贵的遗产。
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带动各方面的快步前进,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与环境美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现如今,我国的城市雕塑已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一道栉风沐雨、蓬勃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将与时俱进并积极有效地促进公共艺术的全民共享,让诸多优秀的经典之作普惠大众,以提高全体公民的审美和欣赏水平,真正推动中国公共艺术健康、有效地长足进步。另外,它又是展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相信随着我国公共艺术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成熟,公共艺术的发展一定会迎来一个美好而广阔的天地。
[1] 张少侠,李小山.中国现代绘画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1986:320.
[2] 斯托洛维奇.艺术活动的功能[M].凌继尧,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206.
[3] 袁运甫.有容乃大[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
[4] 荆 雷.设计概论[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23.
[5] 邹 文.美术社会——观当代美术与公共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责任编辑 刘 翠)
On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of Public Art in China
ZHONG Hua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In the late 1970s,the completion of large murals at Beijing Capital Airport marked the rise of Chinese public art.Over the past 30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Chinese public art built up from the initial exploration stage to certain scale.Since 1990s,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reached its peak.The hold of the Beijng Olympic Games and Shanghai World Expo demonstrated that the motivated public art could promote the democratic processe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society.The public art should press close to life so as to promote the diversity of art and benefit people in the local neighborhoods and communities with more and better public arts.The excelsior public art will not only become a sign and symbol of the times,but also leave a precious heritage for the city.
public art;airport mural;urban sculpture;public aesthetic interest;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J313.2
A
1008-3634(2011)01-0095-05
2010-06-10
钟 华(1954-),男,安徽和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