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华
(菏泽学院 中文系,山东 菏泽 274015)
先锋性在于对当下生命的担当
——论赵思运的先锋诗歌
邵子华
(菏泽学院 中文系,山东 菏泽 274015)
赵思运的诗歌常常以日常化、生活化的细节提示人们看到生存背后的疼痛,在他平淡、怪谲的叙事背后是一个痛苦尖叫的灵魂。他把诗歌拉回到当代人的生活现象与实际存在中来,并且与“人的生命”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这种诗歌追求的是一种高级的生命状态,代表了人挣扎和升华的一种内在的生命冲动,其中蕴涵的精神的深度和心灵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先锋性的精神品质。这种诗歌可能最终会在现实世界里产生长期的精神效果。
赵思运;先锋诗歌;精神的深度;心灵的力量
赵思运在中学时期就开始诗歌创作,20余年弦歌不辍,曾整理出手抄本诗集《人间寒士长短句》、《酒神悲歌》、《边缘——九子诗歌创作编年1992-1994》。2002年11月,他开始接触网络诗歌,网络诗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的诗歌写作趣味,这种趣味表现为对诗歌形式时尚的自觉。他的诗歌多是先在民刊发表,在网络和民刊产生一定影响以后,才被编进多种选本或走进传统诗刊。迄今,他在《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林》、《中国诗人》等报刊上发表诗歌一百多首,又先后被选入《中间代诗全集》、《2005:文学中国》、《中国网络诗歌年鉴》、《中国新诗年鉴》等十多种选本,在诗坛产生重大影响。2006年美国沃尔特·惠特曼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自选集《我的墓志铭》,这本诗集堪称他生命和灵魂的产物。
“先锋”本是军事用语,后来进入文学领域,用以指19世纪中叶法国和俄国往往带有政治性的激进艺术家,后来指各时期具有革新实践精神的艺术家。“‘先锋'(Avant-garde)这个词意味着艺术形式的变革,同样,这个词也意味着艺术家们为把自己和他们的作品从已经建立起来的艺术陈旧过时的桎梏陈规和艺术品味中解放出来所做的努力。”[1]这就是说,先锋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一种高贵的价值取向。真正的先锋是一种精神上的超前,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对人类的痛苦拥有义不容辞的承担勇气,并且要勇于回答人们共同的追问和永远的期待。那么,先锋性就表现为对人文精神的发掘与关怀,表现为对社会人生的本质体验和理解,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自身种种关系的新的探索。先锋文学的本质在于创作主体精神的先锋性,只有创作主体的内心思想和审美理念具有超前性、开创性、独异性,才能确保具体创作的先锋性。而在我国诗坛,“先锋”一词常被误用,它被消解了先锋的精神实质而仅仅剩下一些皮毛的装饰。
赵思运的诗歌多被收入先锋诗歌选本或曰中间代诗歌选本,这固然能从诗坛潮流的背景上见出他诗歌的风貌,他的不少诗歌也确实呈现出迎合潮流的语句体式,在他诗歌文本的颠覆性、试验性、创新性中闪烁着后现代主义的光泽。但是,在本质上,他诗歌的精神取向与那些所谓的先锋诗拉开了距离,外在形式的颠覆掩盖不住其内在的先锋性的光辉。
具体地说,他的诗歌虽然具有明显的“激进”和“反叛”的特征,显示出与传统或现状之间背离的精神姿态。虽然他也说:“在我看来,诗越来越倾向于私密,即使对宏大题材而言。诗只是自己灵魂历程的一段见证。如此而已。诗无法改变什么,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所谓的民族、国家等等。我们写诗,其实是一直在为自己写墓志铭。”[2]139但真正的,从他的诗歌文本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诗歌多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以一个平民之子的身份深入到人们当下真实的生存状态,自觉承担起诗人应有的道义上的责任,为艰苦卑微的生命倾注更多的同情、怜悯和爱。如《新生报到》写送孩子上学的农民,表达出对艰难人生深厚的悲悯;《木樨》显示了对政治和历史忧愤深广的思索;《赵老三的一生》以貌似平静的语调撕开了人生的残酷和现实压抑下的悲凉无助;《飞》以荒诞化的形式写出对理想的追求以及理想被日常生活的世俗化;《丧失》、《生活就这么脏了一块》以游戏调侃的文字写出此在的无奈,在对龌龊生活的解读中阐释着深奥的哲学命题;又如《其实,我们一直安睡在强盗的床上》[2]2: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强盗
叫普罗克鲁斯特
他喜欢把捕到的人放到床上
如果比床长
就把人截短
如果比床短
就把人拉长
这首诗要表达的思想正是它的题目所揭示的现实——其实,我们一直安睡在强盗的床上。一向自我感觉不错的我们其实一直安睡在强盗的床上,任由他截短或拉长。这确实是足够让人难堪和羞辱的。这首短小的诗歌其实是一个跟社会历史同构的庞大寓言,它给我们的生存现实构成深刻的象征。普罗克鲁斯特,这个强盗以多种面目出现,文化的、体制的、世俗的,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无形的,当然他不是简单地截短或拉长我们的肢体,而是要压抑、扭曲、戕害我们的思想和灵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在现实中遭受异化的愤慨,目的是催人警醒并奋起反抗,进而追求人性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
从整体上看,赵思运的诗歌沉潜于对存在本质的敏锐探查,常常以日常化、生活化的细节提示我们看到生存背后的疼痛,在他平淡、怪谲的叙事背后是一个痛苦尖叫的灵魂。他把诗歌拉回到当代人的生活现象与实际存在中来,并且与“人的生命”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这种诗歌与时尚生活和欲望体验无关,它追求的是一种高级的生命状态,代表了人挣扎和升华的一种内在的生命冲动。这种诗歌中蕴涵的精神的深度和心灵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先锋性的精神品质。
总之,赵思运诗歌的先锋性表现在创作主体精神上怀疑与反抗的自由。他在自由地表达自己真切的内心体验、自由地展示自己真实的审美理想的同时,也在自由地表述自己对人类存在及其境遇的深切思考。他诗歌的先锋性来自于他足够的精神禀赋以及强劲的艺术探索能力,来自于他心灵的深度与广度,来自于他实现对人们精神拯救工作的不懈追求。他追求的是对人类生命本质及其存在真相的探索目标,他的诗歌创作因此可能成为人类精神显现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赵思运的诗歌擅长叙述,他的叙述简短、素朴,形式上有点单调,显得很土。他在朴素的语言中寻找感动的机遇。老子说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把“美”和“信”对立起来也许有些过分,但赵思运追求的确实是诗歌的“信”,即对事物真相的揭破。他放逐了表象的浮华而注目于潜藏于内的本质。他的所谓揭破也只是暗示给我们的。对于诗歌创作来说,直说即破坏,暗示才是创造。赵思运的目的在于对读者记忆的唤醒和推动表象的云集。因而他在诗歌中只描绘一条能通幽的小径,只打开一扇展示风景的窗子,剩下的就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了。这种暗示在叙述上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有点类似于小说叙事中的“反转”,在似乎不经意的叙述中突然一个转折,叙述的方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产生一个结,一个漩涡,一个聚光点。叙述的价值就在此处疯狂地滋生和蔓延。如《广播》[2]1:
70年代我很小
模模糊糊记得家里有个广播
黑色的硬片片
圆的
像现在的家用钟表一样大
有线的
现在我只记得
每到中午12点
就唱东方红
娘就说
该做饭了
《广播》似乎是童年记事——关于广播的回忆,但诗的最后两句完成了对前面叙事的颠覆——广播的内容甚至形式都被彻底解构而带有几分嘲弄的意味:这每天中午12点的东方红,只不过是娘做午饭的时间表——广播和娘以及父老乡亲的最深刻的联系也不过如此了。诗中对虚张声势的宣传的否定、对民众主体地位的认同都是十分显明的,暗示的效果是饱满和鲜亮的。在《一个果盘》中,叙述如唠家常一般自然、随和,一切似乎都是淡淡的、不经意的。但诗在结尾处的一转——这一转也是难以觉察的——写出了一个果盘在娘日常生活中的位置。由娘对果盘的含而不露的态度,展示了娘心中的微妙的秘密。这是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父母们对生活的某种企望。在这里诗人是通过写娘生活中的几个小镜头来揭示一代农民的心灵——在面对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活时的心态。这很能激起人复杂的体验——欣喜、疼痛、无奈,但更多的应是深沉的思索。
赵思运充满暗示的叙述的风格是很独特的,就像是曾经的深深的创伤,在岁月风尘的遮蔽下慢慢地变得模糊,最后结成小小的紫色的硬痂,他似乎很随意地有些调皮地把硬痂撩起,于是,这就又引出了一长串很疼很疼的记忆。
在赵思运的诗歌中,还有许多的暗示是以隐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个疯子从大街上走过》、《一辆笨重的拖拉机》、《仿电影台词之一》等都属于这一类。如《一个疯子从大街上走过》[2]73:
在肉体不被衣服理解的年代里
谁有勇气
象一个疯子
赤身裸体走过大街
炫耀触目惊心的伤痕
当一个疯子
赤身裸体走过大街
身上的伤口花朵一样绽放
我们无形的双手
本能地捂紧了自己
这是一个非常完善的隐喻系统,从词、句到全诗叙述的事件,都充满了暗示,具有极大的艺术张力,其思想空间可以随着读者的联想、思考而无限地延展。这个疯子比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更进了一步——狂人的勇敢在于他揭露了外部世界的吃人,这首诗中的疯子则大胆地展示了自身所遭受的戕害,或者说是心灵被奴役的历史。他敢于“赤身裸体地走过大街”,敢于“炫耀触目惊心的伤痕”。伤痕触目惊心,可见遭受迫害的惨烈,也可见迫害势力的凶恶。他的这个动作就是控诉和抗争。“身上的伤口花朵一样绽放”是诗人对他行为的赞美。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懦弱和虚伪。“用无形的双手/本能地捂紧了自己”而不敢正视真相。掩盖和逃避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于是苦难和肆虐横行,善良一步步被奴化而走向堕落。疯子是走在时代前头的战士。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我们民族历史、民族心态的沉痛的反思。诗人以残酷的描写袒露出人的灵魂深处的真实,平凡的文字震颤着读者麻木的灵魂,使他们本能地审视自己,思索人生、人性。
赵思运的《印象》和《观察一个人吃香蕉》是运用意象手法最完美的两首。如《印象》[2]23:
陶盆里 清澈的水
柔柔回荡 嘹亮的光芒
以手掬之 轻轻往躯体上涂抹
渐渐地
男人古铜色的力量凸现
灰色声音隐去
树荫下
赤裸的少妇怀抱着
粉红的婴儿酣睡
小手按住母亲的乳房
男人正悄悄走向婴儿
这一刻
细密的太阳雨正给大地
镀着金色
读了这首诗,无论是谁,心中都会充满柔柔的蜜意,都会对生活产生深深的眷恋。它像一幅画,又像一首歌,诗中的色彩、声音、形体、光线,以及那情意、那生命,都是多么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诗人调动了多种感官一齐参与,敏锐、细致地感受,感受的强度之大,乃至打通了不同感官之间的壁垒,形成繁富和谐的共振。
T.F.休姆认为,诗歌必须是“视觉上的具体的……使你持续地看到有形的东西,阻止你滑到抽象的过程中去。”[3]这首《印象》很成功地实践了意象诗的美学原则,而且它又有所突破——我们在品读这首诗的时候,心中被激荡起来的感情并不能作长时间的停留,它会很快滑向理性的层面上去——就是对生命的讴歌。它是关于生命的有声有色、光芒四射的哲学。这源于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生命的尊重,这种精神具有宗教般的虔诚。再如《观察一个人吃香蕉》[2]24:
一只生机勃勃的香蕉
送进一只口中
被咬下了一截
再往里进入
又被咬下一截
最后只剩一截根部握于一只女孩手中
好象凋谢的花蕊
此时正是黄昏
愈来愈浓的阴影一截一截将女孩笼罩
好象一只剥光的香蕉被送入一只大口
却不知究竟被拿在谁的手中
这首诗写一位吃香蕉的女孩子在光线中的变化。诗人既能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准确的细节,加以精雕细刻,又赋予诗以十分浓重的“思想”的因素。“好象凋谢的花蕊”是一个漂亮的比喻,提示性很强,暗示出诗意的转折。“此时正是黄昏/愈来愈浓的阴影一截一截将女孩笼罩/好象一只剥光的香蕉被送入大口/却不知究竟被拿在谁的手中”。我们除了惊叹诗人描写的准确和精细之外,我们还会疑虑重重,还会为女孩子的命运担忧。我们的社会文化方面的阅历支持我们作出这样的想象。诗的前后两部分构成了喻体和本体的关系。前面的诗句极为直白,后面的用词峻急又潜伏着令人不安的悬念。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关切和忧虑已化为诗人审视一切存在的目光。
戏谑是看破真相之后的反击,戏谑是智者的态度,如钱钟书的《围城》,如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赵思运的许多诗歌中都存在着明显的戏谑的态度,这种戏谑又是和反讽结合在一起的。这就赋予了他诗歌以极强的挑战性,尖锐、犀利、辛辣,还有几分顽劣,像一束强光直射黑暗处,使所写的对象原形毕露;又像一把匕首,把事物的荒谬解剖得淋漓尽致。在轻松幽默甚至粗俗怪诞中走向崇高,这就是对自由的捍卫和对真理的追求。赵思运的诗歌善于通过对一些对立性的阴暗的存在状态和价值观念做出揭示与反讽,来折射其对某些人类优秀品质的召唤。刀锋的寒光里,流着温柔的血液。
《小学课堂上的一幕》中的孩子,和《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孩子一样可爱又可敬,一个从正面说出了事实的真相,一个从反面否定了存在的荒谬。“我只能要求大家统一口径/让大家统一放屁是绝对不可能的”[2]79。“口径”和“放屁”并举,解构了“统一口径”行为的合理性。在我们的生活中,冠冕堂皇的背后存在着太多的龌龊,一本正经的表象下掩盖着太多的鬼怪行径。诗人以他的睿智看穿了这种种假象,发现了他们血脉上的承传和本质上的相通。轻轻一点,便石破天惊。《不穿衣服的皇帝》对至高无上、人人顶礼膜拜的皇帝作了彻底的消解——当皇帝还不如到草丛里做个虫子的好。这首诗表达的是对自由的推崇。自由是人的质的规定性,失去了自由无异于行尸走肉。如果说外力强行剥夺了我们的自由还是罪不由己的话,那么,如果我们自动地放弃了自由的权力或者失去了追求自由的血性,那可真的是罪莫大焉!
反讽的力量在于真理在握的一种自信,在于把读者引进一个矛盾情境之后的思考和判断,在于对讽刺对象本质的虚伪和无价值的撕破。也可以说,反讽的目的是作者和读者一起实现的。在反讽中,读者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戏谑又送给他了一把决斗的利剑。也有人认为“反讽会减损精神的强度”而拒绝反讽。但如果我们从对赵思运诗歌的阅读事实的考察出发来作判断,就会得出另一种结论:如果反讽和智慧、和主体的精神力量结合在一起,反讽的理性光芒就会遮掩不住地放射出来。他的《毛主席语录》(非虚构实验文本)便能证实反讽的价值。这组诗有12首,完全是由毛泽东的原话结构成的。诗人通过对毛泽东语录当时既定语境的剥离,实行跨时空的位移来构成反讽。真理具有相对性。一些价值被无限夸大了的话语在时间面前褪去了人们涂抹在它身上的光彩。由于时间的无情,它自身构成一种自我否定。赵思运说:“我之所以一字不动,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还原地越到位,他自身解构的力量就越彻底。我们的精神姿态就越高。”[2]110诗人是机智的,他在“失语”的背后开掘出丰富的话语源泉。
思想是快乐的,但首先是痛苦的;思想又是幸福的,但思想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苦难。《开会纪事》写了“开会”的实况以及感受。前面大部的叙述方式令我们起鲁迅先生《社戏》中的一段:“……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再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打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4]一样的单调乏味,一样的备受煎熬。看戏到头来还只是失望,而开会岂止是失望!“开会”是一种痛苦,“开会”只是个形式,这个形式里包藏的是对思想的折磨和杀戮。人的脑袋不是可以被踢来踢去的足球。被踢的足球是快乐的,因为它可以沿着外力的方向飞起来,而人的头脑总是企望能够独立和自由。这首诗传达出的是理性的思索和抗争。
《谎花》和《发霉的土豆》等诗中也反映了诗人思想的痛苦和执着。“我把自己囚禁在漆黑的夜里/像一粒发霉的土豆/把自己藏在温暖的土里/都知道发了芽的土豆有剧毒/我为什么还要把自己/比作发霉的土豆”[5]。诗人的思想并非痴人说梦,他的痛苦也并非无病呻吟。思想产生于一个学者的睿智,一个战士的勇气,一个好人的善良。它来源于发现新生被扼杀的愤怒,来源于目睹弱者苦难生活的悲愤无奈。前者如《谎花》,后者如《花妮》。先看《谎花》[2]65:
谎花
从不说话
总是以沉默的方式
渲染她如火如荼的爱情
然而有谁看见了谎花内部的阴影
我
居住在谎花的阴影里
看见了她所有的
黑暗与隐痛绝望与虚空
以及深深的内伤
拒绝结果 拒绝结果
她轻轻地掐灭了自己生命的光焰
在谎花的阴影里
我目睹了春天死亡的过程
只一次便令我
双目如盲
身心疲惫
在《花妮》中,花妮是个下岗工人,每天为生计奔波,某次她被四个陌生人强奸,但她却无所谓,因为她因此得了钱!面对花妮被扭曲的心灵,面对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屈辱和麻木,诗人的心情无法平静,但他并没有放纵自己的感情,任其汪洋恣肆,而是控制住它、升华它。诗人暗示给我们的是升华之后的沉思。
赵思运的先锋诗关注现实生活。他所选取的题材,大都来自于当下的现实生活,最为寻常的人物和事件都能进入他的诗中。他的目光是向下的,他的血脉和这片土地上的一切生命都息息相通。他很敏感,生活中繁杂的人和事都在他内心引起了强烈的体验,他的体验的指向性十分明确。他的痛苦和耻辱的体验已经内化为一种心态,弥漫在他的灵魂深处,他把感性的体验升华为一种理性的精神。更可贵的是,作为一位青年学者,他能够把广泛的间接经验转化为内心的感受,进而凝结为一种苦难意识,这种意识渗透了他诗歌的每一寸肌肤。他诗中的“理性”就是这种意识孕育出来的。他由体验而思考,在思考中升腾起洞幽察微的火光,发掘出掩埋已久的真相,于是他看到了喧嚣背后的虚妄,存在的悖谬使他的心情充满“坎坷”。在诗中他常常把令人惊诧的发现描述给我们。他对生活现实的言说方式是很特异的,诗的语言十分接近日常口语,这反映出一个平民的姿态。这不仅是一种姿态,也不仅是一种写诗的技艺,更是他跟这个世界联系的方式。朴实、隐忍、进取,平民的优良素质滋养了他的诗。作为以诗歌为主攻方向的文艺学博士,他对诗歌技巧性的东西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他很好地运用了它们,在戏谑、调侃中抒写着真诚,在一幅貌似超然的外表下跳动的是一颗火热的用世之心。
总之,赵思运的诗歌像一种奇观:阳光在云层背后燃烧。他描述的只是或浓或淡的层层云片,摄人心魄的是在云层背后灼灼燃烧的阳光。他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事件中“倾听宇宙、无限、人性和想象力的旋律。我们看到了神圣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的要义即在于拯救人的感觉,因为人的感觉已被语言的实用符号作用所麻痹所钝化所抽空,而先锋文学就是要恢复和重建一个新颖的语言世界,然后让那些有相同愿望的人经由这个语言世界去重新发觉世界,并且意识到人的想象力和形式感受力是何等的重要”[6],而且,要对人的存在本质以及我们所处时代的内在真相进行更为尖锐和更为独到的发现与传达。他力图揭示生存的真相,复活生命的感觉,让人们重新找到生命的诗性,看到诗意的光芒!面对这种的诗歌,一个对生命和语言有着活的感觉的读者,就会瞬间感受到诗意的敲打,并且借着这种敲打,让生命睁大眼睛,让灵魂不再昏睡。这种诗歌可能最终会在现实世界里,即有血有肉的人们生活里,产生长期的精神效果。
作为不断探索的诗人,赵思运的诗歌也呈现出复杂的面貌,有的诗还嫌形象瘦弱,这种状况与人的生命的感性存在方式相悖谬,也削弱了诗歌美学的感性特征,它增大了阅读的难度,限制了诗歌精神的传播。
[1] 张信锦.世界艺术百科全书选译(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7.
[2] 赵思远.我的墓志铭[M].纽约:惠特曼出版社,2006.
[3] 赵毅衡.意象派简介[C]//西方现代派文学问题论争集(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20.
[4] 鲁 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60.
[5] 赵思远.发霉的土豆[EB/OL].(2003-05-21)[2010-08-31].http://www.poemlife.com.
[6] 吴 亮.批评者说[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23.
(责任编辑 蒋涛涌)
A Pioneer Nature in the Acceptance of Contemporary Life-Comment on Zhao Siyun's Pioneer Poetry
SHAO Zi-hua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Heze University,Heze 274015,China)
In a way of insipid and bizarre narration,Zhao Siyun's poems reveal the pains in the survival by daily and true-to-life details and create a soul screaming with pain.He drags the poetry back to the people's cotemporary life and existence in reality,and connects“the human life”closely with the poetry.This kind of poetry pursues a high-grade status of life,which represents people's inherent life impulse for struggle and sublimation.The spiritual depth and mental power implicated in the poetry are the spiritual natures of real pioneer.This kind of poetry can ultimately produce a long-run spiritual effect in the real world.
Zhao Siyun;pioneer poetry;spiritual depth;mental power
I206
A
1008-3634(2011)01-0074-07
2010-09-09
山东省社科联资助课题(09-ZZ-WH-10)
邵子华(1959-),男,山东单县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