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粮食安全对策下的农业标准化与植保技术

2011-04-07 08:42:31刘起丽张建新段长勇李广领
关键词:植物保护植保农药

刘起丽,张建新,段长勇,李广领

(1.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2.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3.新乡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站,河南新乡 453003)

基于粮食安全对策下的农业标准化与植保技术

刘起丽1,张建新2,段长勇3,李广领1

(1.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2.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3.新乡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站,河南新乡 453003)

综述了当前国际背景下粮食安全对策中的农业标准化和植保技术的内涵以及对粮食质量安全方面的影响,针对目前我国农业标准化规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植保技术的发展现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结合当前我国基层农业的生产实际,初步提出了我国植保技术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粮食安全;农业标准化;植保技术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现代农业体系背景下,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日益受到关注并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随着国际形势要求和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需基本平衡.但我国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较大,粮食安全基础相对脆弱.随着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粮食消费需求量将呈刚性增长,而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耕地减少、病虫害频发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的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的保障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农业标准化建设以及农业标准化规程建设中举足轻重的植保技术,也在与时俱进、动态前行.

1 农业标准化与粮食安全

1.1 农业标准化的概念和含义

农业标准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标准化原则,对农业生产全过程,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促进先进农业经验和成果的快速推广,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农产品流通,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目的.

“农业标准化”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农业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根据需要投入生产;第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技术规程要规范化.传统种田和养殖业一般是凭生产者的丰富经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农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前实际生产中的滥用现象,加强农药、化肥、饲料、兽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科学合理使用已成为当前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农业标准化就是规范诸项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技术规程来指导生产从而实现农产品产量丰收和品质提高[1-2].

1.2 农业标准化对粮食安全的作用

实施农业标准化能有效地控制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可以说农业标准化是确保农产品安全质量的基础,是政府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控制基点.农业发展的实际和国际农业发展趋势在农业标准化中得以客观地反映,农业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农业发展的方向,围绕这一方向建立切实可行的标准并切实加以实施,理论上就能够达到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实施农业标准化能促进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入世以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纠纷频发,特别是在农产品问题上相对集中,如水产品、茶叶、动物源性产品等.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广泛采用的技术壁垒,比如发达国家利用技术法规、认证注册、标志标签、检疫等限制国外的农产品进口,保护本国农民利益;另一个是我国农业生产及农产品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乱施化肥等问题,均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必须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用国际标准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及后续生产加工工艺,才能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参与农业生产的国际分工,争取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2 植保技术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密切关系已经被国际社会许多国家所关注,如国际上已实施了植物保护公约与食品法典;加拿大等国已成立了国家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爱尔兰与英国于2002年联合召开了“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大会;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立了一套比较务实的管理体系;欧盟、美国等已进行立法规范.欧盟有机农业植物保护遵照《欧洲有机法案》要求,由“负责检查的官方机构”或“质量检查认证机构”(监控机构)负责的监控植物保护过程,农药的使用须符合《善待环境的农业生产操作程序法案》和农药管理相关法律.可以说,欧盟已将植物保护纳入从土地到餐桌的农产品安全的全程监控之中.我国也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但是相比其它发达国家,我国的立法水平和执行能力还相对滞后[3].

2.1 植物化学保护技术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植保技术的科学使用有利于挽回农产品产量,减轻或尽量免受有害生物的危害,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各方面品质,消除农产品不安全因素.反之,则会削弱农产品安全,特别是植物化学保护技术使用不当所带来的负面后果不容忽视,它是引发农产品化学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粮食安全尤其是由于植保技术使用所致的化学安全性问题十分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施用量最大的国家,农药中毒事故也位列世界第一,每年农药中毒占世界同类事故的50%[2].每年大量的化学农药施于农田,只有0.1%左右的农药到达防治目标,而99.9%的农药或附在作物上与土壤上,或飘散在大气中,或通过降雨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水体、土壤和农业生态系统,不仅对现时栽培植物有所影响,而且对后茬植物影响也十分明显,为农产品生产埋下了隐患,现仍可在一些作物上检测到数十年前所使用的剧毒农药残毒[4-5].

2.2 非化学防治植保技术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植物保护技术中所采用的非化学防治技术也很多,如选用抗性品种、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植物检疫等.以抗性品种为例,选用抗性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据统计,农作物病害中有80%以上要靠抗病品种或主要靠抗病品种来解决[4].而且植物即便只具有低水平的抗性,也有利于提高其他植保技术的使用效果.生物防治技术(以虫治虫、以螨治蜡、以菌治虫、以抗生素治虫、以抗生菌防治病害等)在我国也得到成功应用.非植物化学保护技术对粮食安全也能产生负面影响,如抗病虫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有科学家认为植入Bt基因的作物具有毒性.此外,转基因农产品的生态安全也日益显现,如美国和阿根廷的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世界第一,但是转基因大豆的推广几乎完全取代了地方品种,使品种单一化、种质资源减少、大豆基因资源流失,同时导致栽培品种的遗传基础越发狭窄,以至不能承受病虫害等灾害的袭击[6].

3 农业标准化趋势下的植保技术标准化

植保技术标准化是农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增强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植保技术标准化迅速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植保技术标准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对促进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贸易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等都起到重要作用[7].

3.1 我国植保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1 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薄弱 目前,我国具有一定区域监控和测报能力的全国性病虫监测站408个,折合每百万hm2只有3.3个,平均每7.8个县市才有1个.在有害生物的系统监测方面,日本和韩国的监测对象分别为208种和51种,而我国仅为26种.且我国监测预警仪器设备简陋、标准不一,调查仍以手查目测为主,极大地影响了监测预警和防治决策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3.1.2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与应急控制能力差 我国病虫防治仍以单一的化学防治为主,存在综合防治技术发展不平衡、植保机械质量不高、防治基础设施落后、重大灾情应急处置能力薄弱等问题.据统计,我国年实施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面积为0.3亿hm2次,仅占全年病虫害防治面积的7.5%左右.在应对突发性、迁飞性和大区域流行性病虫害暴发为害方面,大型施药设备缺乏,仍以手动喷雾器人工地面防治为主,控制效果难以保证.

3.1.3 农药与药械研发及安全使用技术严重落后 目前我国使用的植保机械,95%以上是上世纪60年代开发出来的老产品,不仅造成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低、防治成本提高,而且严重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另外,由于安全性管理不到位、科学用药指导不足等原因,每年因使用农药引起的中毒人数超过9万人,死亡7 000多人;发生作物药害约20万hm2,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间接损失10亿多元;有害生物抗药性快速增长.

3.1.4 植保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弱 我国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具大多以小作坊手工制造为主,质量粗糙、标准不一,高技术、自动化程度的监测预警设备研发严重滞后,数字化技术尚未得到应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影响评价能力与生物农药质量检测能力还非常薄弱,技术示范推广缺乏基地,农民培训能力严重不足,植保技术的进村入户率和推广普及率显著偏低[8].

3.2 我国的植保技术标准化发展方向

根据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迫切需要,我国的植保技术标准化发展应当稳步发展、层层推进[9]: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系统,推进有害生物预警系统标准化;二是建设优势农产品有害生物非疫区,推进无公害产品非疫区生产标准化;三是大力建设施药技术与药械研发中心,加强药剂防治标准化;四是支持植保技术创新与推广植保技术应用项目,推进非化学植保技术标准化;五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中植保标准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奖惩制度,切实保障政策的扎实实施。

[1]王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J].农产品加工,2004(6):3-6.

[2]叶永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J].上海医药情报研究,2004,72(l):42-47.

[3]任发政,罗云波,蒋菁莉.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和管理[J].国外农业,2002(4):15-16.

[4]陈万权.加强农作物抗病虫性研究的基本途径探讨[J].植物遗传资源科学,2000,1(3):61-65.

[5]章力建,蔡典雄,王小彬,等.农业立体污染及其防治研究的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350-357.

[6]林秀春.转基因作物对遗传多样性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33(4):57-59.

[7]陆萍,冒乃和,刘波.有机农业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和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04,24(4):36-39.

[8]农业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EB/OL].(2010-03-02)[2011-07-10].http://www. jxdpc.gov.cn/departmentsite/njc/tztg/gztz/201012/t20101207_38155.htm.

[9]农业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EB/OL].(2008-12-31)[2011-07-10].http://www.sdny.gov.cn/art/2008/12/31 /art_767_155819.htm l.

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and p la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under food safety measures

Liu Qili1,Zhang Jianxin2,Duan Changyong3,LiGuangling1
(1.Henan InstituteofScienceand Technology,Xinxiang453003,China;2.Collegeof Life Science, Henan NormalUniversity,Xinxiang453007,China;3.XinxiangMunicipalAgriculture Bureau,Xinxiang 453003,China)

The contents of 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and pla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food safety measure were reviewed.The two aspects's influence to food quality safety was introduced too.The great important plant protection technology's development actuality and facing with a series problems were analysised and stated among the 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rules's construction.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situation,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pla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standardization.

food safety,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pla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F303.3

A

1008-7516(2011)05-0037-03

10.3969/j.issn.1008-7516.2011.05.009

2011-07-13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SKL-2011-3378);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200761004)

刘起丽(1979-),河南新乡人,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植物病害防治和农业标准化方面的研究.

book=43,ebook=31

邓天福)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植保农药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中国三峡(2022年6期)2022-11-30 06:15:20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广西植保(2021年4期)2022-01-06 07:55:00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42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世界农药(2019年3期)2019-09-10 07:04:04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