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植入性胎盘

2011-04-07 07:18:06胡秀笼邓学妹许兰荣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植入性绒毛甲氨蝶呤

胡秀笼,邓学妹,许兰荣

(1.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北衡水 053000;2.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北衡水 053000)

小剂量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植入性胎盘

胡秀笼1,邓学妹2,许兰荣2

(1.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北衡水 053000;2.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北衡水 053000)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植入性胎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植入性胎盘患者采用小剂量甲氨蝶呤0.4mg/kg肌内注射1次/d,同时配伍米非司酮25mg口服,3次/d,共5d。观察阴道出血量、子宫复旧及宫腔内情况。结果10例患者经过治疗,于用药后7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明显下降,20~30d降至正常;7~20d排出胎盘坏死组织,20~30d阴道出血停止,用药后3~4周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结论小剂量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植入性胎盘,安全、有效。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胎盘,侵入性

胎盘植入为产科少见而危重的一种并发症,由于产前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产前很难诊断,只有在分娩时胎儿娩出后发现剥离困难才得到确认,粗暴剥离或留置体内可造成严重出血、休克、子宫穿孔、继发感染,甚至死亡,过去常为了抢救患者的生命而紧急切除子宫。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刮宫次数增加,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了避免切除子宫的后果,探讨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采取非手术疗法治疗胎盘植入,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的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3年9月—2010年9月住院产妇4 97S例,其中12例患者诊断为胎盘植入。其中2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发现胎盘植入,因面积较大,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其余10例为阴道分娩后发现,遂行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10例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2S.14 ±1.36)岁,其中初产妇5例,经产妇5例(有剖宫产史2例)。本组妊娠前有4次及以上人工流产史者5例(其中1例本次妊娠于上次自然流产仅隔30d,且上次自然流产未清宫)。超声提示,胎盘植入面积2cm×3cm~Scm×10cm;产后出血量100~600mL(其中500mL以上3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1 200~ 2 000U/L。

1.2 诊断标准及适应证:病理检查是诊断植入性胎盘的标准[1]。根据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的程度,将植入性胎盘分为3类,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穿透性胎盘,三维B超有较高的分辨率,声像特征为胎盘中出现多个湍急血窦,胎盘与宫壁之间边界不清,肌层存在丰富的信号[2]。在胎儿娩出后15min胎盘未娩出,经过牵拉脐带、按压子宫后胎盘仍旧剥离困难,徒手剥离胎盘时发现胎盘与子宫肌壁间无明显界限。适用于生命体征平稳,阴道出血量100~300mL,或局部压迫止血后出血明显减少,并且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1.3 方法:甲氨蝶呤0.4mg/kg肌内注射1次/ d[3],同时配伍米非司酮25mg口服,3次/d,共5d。用药前查β-HCG。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5d,于用药后第7天复查β-HCG,了解其下降情况。10d左右复查B超,了解宫腔情况,必要时行清宫术。在β-HCG<100U/L,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B超提示,宫腔内无异常回声时可出院。出院后每周复查β-HCG直至β-HCG <10U/L,嘱患者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如阴道流血量超过月经量或发热及时就诊。

1.4 疗效监测:①监测阴道流血和排出物等情况;②监测β-HCG下降程度,了解植入胎盘滋养细胞活性;③B超监测胎盘大小、血流变化情况等。

1.5 疗效判断:①有效,胎盘组织排出、β-HCG正常、阴道流血停止、B超检查未见胎盘;②无效,阴道流血增多或有大出血倾向、β-HCG不降、B超检查无变化。

2 结 果

10例治疗7d后β-HCG S1~412U/L明显下降。20~30d β-HCG转阴(<10U/L),7~20d排出胎盘组织(B超提示宫腔内无异常回声),20~30d阴道出血停止。用药后3~4周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其中1例有明显胃肠道反应,2例有皮疹,均在停药及对症治疗后逐渐恢复。10例均无感染征象。

3 讨 论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的绒毛侵入部分子宫肌层,胎盘就像大树长了根一样,错综分散并深深地扎根于子宫肌壁内,胎盘的植入部分不能自行剥离,人工剥离时会损伤子宫肌层。病理变化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绒毛侵入到子宫肌层。药物治疗胎盘植入主要针对绒毛侵蚀和滋养细胞浸润。应用甲氨蝶呤有助于植入胎盘的吸收,它是一种叶酸拮抗剂,对滋养细胞高度敏感,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结合,阻断二氢叶酸转化为具有生化活性的四氢叶酸,抑制嘌呤和嘧啶的合成,从而干扰DNA、 INA及蛋白质的胎盘滋养细胞分裂,抑制细胞繁殖,引起滋养细胞变性、坏死及脱落[2]。米非司酮能抑制绒毛增殖,诱发和促进其凋亡发生,抑制绒毛增长,增加绒毛和蜕膜的纤溶活性,促进细胞外基质的水解,有利于剥脱,同时还阻断孕酮对子宫肌层孕酮受体的作用引起子宫收缩,排除退变的胎盘组织[4]。本结果显示,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胎盘植入,有疗效叠加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由于甲氨蝶呤剂量小,部分患者仅有轻度恶心、乏力等不适,停药后即可缓解。

综上所述,胎盘植入患者,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可保留生育能力,效果可靠,方法可行,不良反应小,费用低,但在治疗中应密切监护,应在有条件的医院由有经验的产科医生实施。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S. 109.

[2]曹泽义.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427.

[3]刘东芝.植入性胎盘保守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1,S (4):6S.

[4]张金婷.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J].河南医药信息,2010,21(9):25.

I714.462

B

1007-3205(2011)07-0S44-02

2011-03-11;

2011-07-07

胡秀笼(1975-),女,河北衡水人,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妇产科疾病诊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1.07.042

猜你喜欢
植入性绒毛甲氨蝶呤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现状调查
上海护理(2023年9期)2023-09-19 01:34:12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06
DNA甲基转移酶在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
图说
百家讲坛(2014年15期)2014-02-11 11:52:21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胚胎种植
国家卫生计生委:加强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