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新艳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社,湖南 长沙 410100)
文化强省背景下湖南广电“大片战略”形式创新研究
陶新艳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社,湖南 长沙 410100)
在文化强省战略的推进之下,湖南省的文化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对于湖南广电而言,通过自制大片实现高端崛起的“大片战略”必然依托文化强省这个大的战略背景来进行,要在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生产上整合集团优势资源,创新生产模式,谋求更大平台。
湖南广电;“大片战略”;文化强省;形式创新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2006年11月,湖南省正式推出文化强省战略,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创造了全国瞩目的“湖南文化现象”。2009年11月20日,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在湖南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根据湖南的优势和基础,要重点抓好现代传媒业、新闻出版业、动漫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等五大产业。”[1]2010年,《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2010—2015年)》明确要“巩固和发挥已有品牌优势,使广电、出版、动漫、演艺等优势产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当前,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已把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把文化创意产业列入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文化凝结着全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最终要体现到优秀文化产品的不断涌现上[2]。湖南广电要真正通过“大片战略”来保持领先优势,关键在于能否不断创新,能否生产出高质量高水平高品位的文化精品,能否使大片作品成为一种风格、一个系列,形成多样化的发展规模,并拓展出更加广阔的市场。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必须大众化、通俗化,必须坚持必要的娱乐属性,才能为更多的观众喜闻乐见[1]。湖南卫视上星之后,推出了《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天天向上》等一系列名牌节目,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确立了强势娱乐品牌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湖南广电推出“大片战略”,实现高端转型。电视只有完成高端崛起,才能有效地推进主流文化建设[3]。由于大制作、大影响、大效益的大片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乃至技术等方面的系统集成实力,不可轻易复制,这一战略转型自然成为湖南广电保持竞争优势、提升文化品质的首选。2002年,湖南广电确定了大片生产战略和四个指向,即指向高端、指向大片、指向市场、指向需求;2006年,成立大片生产管理办公室和大片评审委员会,策划、规划重大题材,组织大片生产;2007年,提出高端转型,并从2008年起为电视剧生产设立3 000万元至5 000万元的大片管理资金。
早在1987年,湖南电视台制作的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就在全国一炮打响。1998年,湖南经济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更是红遍全国,掀起收视热潮。这些电视剧生产的宝贵经验,加之上述“大片战略”的前期推动措施,湖南广电“大片战略”在2007年初显成效:在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评选中,《恰同学少年》获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盛和煜、黄晖凭借该剧获得最佳编剧奖,《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获长篇电视剧三等奖;2007年12月湖南卫视独家首播的电视剧《血色湘西》在湖南收视率位居第一,收视率在湖南省创新高,在同时段全国卫星频道收视也位居前三名。
2009年,为庆祝祖国60周年华诞,湖南广电先后推出《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八千湘女上天山》等献礼大片。农村偶像剧《八百里洞庭我的家》以退田还湖、和谐洞庭、科学发展为大背景,以改革开放的新农村为舞台,塑造了一群生动而鲜活的农村青年的形象;《八千湘女上天山》这部电视剧讲述50多年前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湘女为建设祖国边疆远赴新疆垦荒援建的故事,渲染出湖南人执着的精神追求和务实的文化传统。在与品牌结合、与高端结合、与市场结合的思想指导之下,这些弘扬主旋律、思想内涵丰富、文化品味高雅、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剧首先成为湖南广电“大片战略”结出的硕果。从更深的层面来看,湖南广电在电视剧制作方面的人才资源和经验资源是其坚实的根基,湖南广电在推进主流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质方面的文化自觉则是其鲜活的源泉。
湖南广电“大片战略”已经在电视剧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湖南广电还整合集团优势资源;积极开拓电视剧以外的大片类型,着力提高艺术水平和文化品质,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追求,靠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来赢得受众。
(一)电影:以老带新,集体发力出佳作
在电影方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子集团潇湘电影集团成立于2003年6月。1958年至今,潇湘电影集团从地方小厂发展成为国内大型电影集团之一。潇湘电影集团属下的潇湘电影制片厂,自1980年开始生产故事片以来,先后拍摄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其中,《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刘少奇的44天》、《秋收起义》连获三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和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那山那人那狗》不仅获得1999年的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更在海外连获三项大奖;1999年推出的《国歌》则囊括了中国电影的四大奖项。迈进新世纪之后,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发展步伐放缓,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的佳作也不多。当电视湘军已在全国声名显赫之时,电影湘军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制作和投资却相对低调,甚至有些落后。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第三轮改革的深入,湖南广电为解决电影电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已于2009年6月成立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力争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电影企业集团;2009年11月,湖南广电与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6亿元成立盛视影业有限公司,在影视制作发行和相关衍生业务领域展开合作;湖南广电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又于2010年成立电广传媒影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主要对电影项目进行投资及运营。这一系列的大动作为湖南广电“大片战略”在电影领域取得突破铺平了道路,而旗下各路精兵强将也在厉兵秣马。2009年8月,潇湘电影集团公司摄制的影片《袁隆平》获得“华表奖”优秀故事片,被誉为我国人物传记题材电影的创新之作;电广传媒参与投资的2009年贺岁档影片《花木兰》,重新诠释了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领衔出品的大型历史题材电影《辛亥革命》2010年6月启动,将从人文视角全景式地反映辛亥革命。从杂交水稻之父的宏大抱负和坚强意志,到花木兰代父从军、抗击侵略的爱国情怀,再到辛亥革命这幅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这几部电影或讴歌时代精神,或体现优秀传统,或弘扬革命精神,文化内涵各有千秋,可以视为湖南广电“大片战略”打造电影大片的试水之作。
拥有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盛视影业有限公司、电广传媒影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以及潇湘电影频道等众多电影资源的湖南广电,在“大片战略”的开拓过程中,除通过参与投资、参与出品电影获取投资收益及品牌声誉之外,可以尝试通过购买剧本版权、签约知名导演、自行融资、独立监督制作、独家监控发行来自主运作电影项目,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独立电影工作室, 大力推进院线和影城建设,搭建一条生产、制作、营销、播映等环环相扣的完整电影产业链,在文化强省建设中贡献出更多更好的电影大片。
(二)纪录片:创新生产模式,谋求更大平台
纪录片是纪实艺术的一种典型形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方法一直在探索和创新中向前发展。《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望长城》等一系列经典纪录片篆刻了新时期的文化反思与历史寻根,《东方时空》、《纪录片编辑室》等知名栏目将看似小众的纪录片引入普通大众的视野,上海纪实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重庆科教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等纪录片频道的成立显示出纪录片沉寂多年之后的复苏之势。与栏目化、频道化相呼应,纪录片也开始探索大片化道路。《故宫》开启了中国纪录片“高投入、大制作”的大片时代,《圆明园》、《森林之歌》、《敦煌》、《大国崛起》、《外滩》等大片相继出炉,缓解了纪录片精英文化立场与大众市场期待之间的紧张关系[4]。
湖南广电在纪录片方面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00年,先后推出了《毛泽东与湖南》、《世纪宣言》、《小平十章》等理论文献片,反响良好。2007年,湖南广电在娱乐立台的同时提出“大片战略、高端崛起”的新思路。纪录片是一种相对高端的文化产品。纪录片并不是简单地再现,而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它将文化的内涵和事实的影像结合起来,融知识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具有传承文化、教育群众的重要作用[4],无疑是最纯粹的大片。湖南经济电视台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颇有远见地提出将生活频道改版为一个纪录片频道,面向高端长期培养。于是,2008年4月金鹰纪实频道正式开播。金鹰纪实频道立足高端,完全放弃了新闻、电视剧、综艺节目,只有纯粹的纪实节目和纪录片,是一个专业化纪实纪录片频道,也成为湖南电视文化品位的标志。它的《故事湖南》、《面孔》、《湖南好韵味》等一批中高端栏目在获得本土观众广泛认同感的同时,营造出一种湖湘文化的电视归宿感,承载起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社会责任与终极使命。此外,为纪念建军80周年,湖南卫视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等单位联合摄制了纪录片《父辈的战争岁月》;湖南卫视与凤凰卫视携手打造的国庆60周年献礼片——大型纪录片《湘江》,是第一部关于“湘江”和湖湘文化历史的纪录片;湖南经济电视台承担拍摄任务的大型电视理论文献片《走向和谐》,2009年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优秀纪录片”评选中获得银奖。可以说,湖南广电不但锻炼出了一支纪录片的专业化队伍,而且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调动集团内外各方面的优势力量提供支援,为“大片战略”培育出新的品种——纪录片大片。
金鹰纪实频道与湖南本地的其他频道互为补充,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受到覆盖区域及制作投入、规模的限制,金鹰纪实频道的发展空间有限,天花板效应明显,成为其做大做强的瓶颈。更关键的是,与国内其他纪录片专业化频道类似,金鹰纪实频道既是播出平台又是制作基地。在这种“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的制播一体化体制下,流通和交易环节缺失,盈利渠道匮乏。尽管播出需求量大,但频道面对的局面却是低端制作量大,高端节目屈指可数,从而无法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和活跃的市场环境。据此,金鹰纪实频道要走上大片生产之路,必须以湖南广电正在实行的制播分离改革为契机,从单纯的“制作-播出”模式中解放出来,谋划融入市场的转企思路,创新纪录片的生产模式。具体而言,委托制作(委托其他电视台、影视公司、工作室或者独立纪录片人进行制作)、共同投资或联合制作(可以是两家国内机构的合作,也可以是国际合作,采用共同出资、版权分成的方式)、自设工作室(由制片人监控项目的运作)、吸引受众DV作品等,都是可操作性很强的途径。时机成熟的时候,“湖南制造”的纪录片大片还应该积极争取上央视、上星的机会,毕竟我国尚没有一个覆盖全国的纪录片频道,毕竟大片需要大平台做支撑。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新的起点上开创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局面,必须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与吸引力[5]。湖南广电要继续发扬只争朝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丰富品种,多维开发,推进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齐头并进,开创春意盎然、姹紫嫣红的“大片战略”,为文化强省建设新篇章写下精彩的一笔。
[1]张春贤.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推进富民强省新跨越[EB/OL].[2010-08-26].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2/64396/ 10495902.html.
[2]刘云山.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EB/OL].[2010-08-20].http://www.ccnt.gov.cn/xxfb/xwzx/whxw/201008/t20100817_81532.html.
[3]欧阳常林.推进高端崛起 努力建设主流文化[EB/OL].[2010-08-24].http://www.cctv.com/cctvsurvey/special/01/20100721/102539.shtml.
[4]张同道.中国纪录片为何缺少平台[N].人民日报,2010-07-23(019).
[5]纪录片: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答《中国电视·纪录》记者问[EB/OL].[2010-08-28].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10/08/10/20100810180305900670.html.
(责任编校:文君)
OpeningWaysofVariedDevelopmentBasedonStrategiesofCulture-richProvince——Research on Form Innovation of “Big Film Strategy” of Broadcasting Television of Hunan
TAOXin-yan
(Magazine Office,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410100, China)
Under the strategy of culture-rich province advancement, Hunan cultural industry obtains vigorous development. By means of making big films by ourselves, the “big film strategy” must rely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rategy of culture-rich province. To satisfy the people’s variou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Hunan broadcasting television needs to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innovative spirit which we dare to be the first, and promotes various form of cultural products such as TV play, film, documentary to advance side by side.
Hunan broadcasting TV; big film strategy; culture-rich province; form innovation
2010-11-24.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0C0093).
陶新艳(1981——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期刊社编辑,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新闻与传媒。
G229.27
A
1673-0712(2011)01-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