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呕心沥血20载自费建 起“山洞红军博物馆”

2011-04-06 10:04雁南
老年世界 2011年2期
关键词:郑家山洞红军

雁南

一个人建一座山洞红军博物馆,这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四川一位花甲乡村教师却做到了。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呕心沥血20载,走了相当于四次长征的路程,前后投入十多万元,负债数万元。在罹患绝症的情况下,他依然为建成全国最大的山洞红军博物馆而奔走着,他说,自己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宣扬伟大的红军精神——

敬仰红军,乡村教师决意自费修建山洞博物馆

四川南江曾是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陈喜朝出生于四川南江县双流乡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听着红军的故事。他从父亲那里了解到,1933年,红四方面军74师参谋长林守汉带领400名红军来到此地,成立了双流乡苏维埃政府。当时,红军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凭着郑家洞易守难攻的优势,林守汉参谋长带领红军战士白天出洞搞宣传,杀敌人,晚上就睡在山洞里,与当地乡亲结下了很深的感情。

陈喜朝对那个被叫做郑家洞的山洞很感兴趣,他决定孤身探访郑家洞。1989年6月28日,陈喜朝在当地熟知地形的老乡的指引下,在陡峭的半山坡找到了由两块人造石和一个自然岩壳组成的巨大洞穴,这就是在当地流传甚广的郑家洞。

山洞里四处散落着红军当年用过的锅、碗、碾等物品,当年红军在石壁上留下的标语仍让陈喜朝心情激荡起伏。那一刻,陈喜朝深受震撼,洞里的这些革命前辈留下的珍贵物品以及他们生活的足迹,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材啊!整整一天,他一个人在洞里反复勘察、丈量、构思着,一个大胆的念头随之闪现出来:在这里建一个集实物、知识、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红军博物馆,面向社会各界开放。

“陈喜朝想修建郑家洞博物馆”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十里八村,几乎所有的乡亲,包括他的妻子,都把这当作笑话来听,他们不相信陈喜朝凭一己之力能把博物馆建成。

发扬“愚公”精神,行程十万里吃尽苦头终偿夙愿

做通妻子的工作后,按照他的计划,修建博物馆,首先要在外围劈石开路,打通到山洞的路。

他在村里找到一个石匠、几个村民请求帮忙,对方要求付工钱。他就让妻子到石匠家干农活,用劳动力换回石匠的工钱,几个老乡的工钱年底他才能结清。

陈喜朝白天上课,晚上或双休、节假日与民工一起劳动。在建设“红军先烈纪念碑”时,他主动承担重活,不料,因碑板太沉陈喜朝支撑不住,一根石条滚了下来,砸伤了他的大腿。第二天,他还是坚持工作。陈喜朝白天劳作,晚上还要整理资料、冲洗照片。

尽管平时省吃俭用,每次发的工资几乎都用在了博物馆建设上,陈喜朝还是经常为钱的事情苦恼。1990年春节前,陈喜朝向几位乡亲承诺的工钱无法支付,就卖了妻子辛苦喂养一年的两头大肥猪。而那个春节,陈家人几乎没沾荤腥。

硬件设施一步步完善,陈喜朝开始搜集当年红军散落在民间的史料和物品。陈喜朝走乡串户,查阅史料,遍访红军老干部和当地老人、烈士家属等,足迹踏遍了大巴山区。

陈喜朝当代愚公式的壮举感动了社会上许多有识之士:巴州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老馆长杜中,对陈喜朝建立山洞红军博物馆给予了切实的指导,还提供了一些文物复制品。原武汉军区炮兵司令员何太阳,是当年从南江双流乡走上革命征途的“红小鬼”。当陈喜朝向他谈起自费建馆的情况后,老将军大加褒奖,捐赠出珍藏多年的布币和文史资料,并题词“一部大巴山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加以勉励,还拿出几十年来积攒的5万元,用于建立双流小学图书馆和山洞博物馆。当年的儿童团长陈楚顶闻讯后,主动上门向陈喜朝提供史料,并捐赠了多枚铜币和红军当年用的子弹。巴州区玉井乡一位姓王的老太婆,她的丈夫就是从郑家洞参加红军光荣牺牲的,她把珍藏了六十年的苏区铜币全部捐给了陈喜朝……

据不完全统计,陈喜朝为了搜集博物馆藏品,二十年来行程十万多里,相当于4次重走红军长征路,采访知情人士一千多人,记录了近百万字,搜集图片近两百幅、文物三百多件,连罕见的当年根据地布币、铜币等等,也被他搜集到了。

历经三个春秋,郑家洞博物馆一期工程于1991年7月1日前胜利竣工。建党七十周年这天,一千多名各界人士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他们参观了山洞博物馆后,都感慨万千。一位老红军的后代握着陈喜朝的手说:“陈老师,谢谢你,你为大家办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艰苦奋斗的红军精神!”

身患绝症奋斗不息, 誓建全国最大山洞红军博物馆

为了修建山洞博物馆,陈喜朝前后投入了十多万元,还欠下几万元债务。而开馆十多年来,无论经济多么困难,他始终没有收一分钱的门票。

一期工程完工后,陈喜朝一边接待省内外前来参观的游人,一边又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进行二期开发。过度劳累使他的身体大不如前。2003年10月下旬,他突然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家人陪着他到成都华西医院检查,才知是患了肾癌。医生让陈喜朝在手术协议书上签字时,还把“癌”的字样挡着,陈喜朝坦然笑着说:“大夫,您的好意我领了,该做手术就做吧,没啥大不了的!”

被推进手术室前,陈喜朝对两个儿子交代了身后事:“为了建博物馆,爸欠了别人3万多元的债。俗话说,父债子还,爸一旦有啥闪失,这笔钱你们兄弟俩无论如何也得替爸还上!”两个儿子强忍泪水,用力地点了点头,陈喜朝这才放心地进了手术室。而做完手术第七天,他就坚持出了院。

在陈喜朝呕心沥血的努力下,立于大巴山郑家洞的红军博物馆如今已初具规模。陈喜朝在两层石洞和天然岩壳上开辟了3个展厅,第一个展厅陈列有徐向前、李先念、秦基伟、傅崇碧等将军们的题词,以及二十多块书法碑刻,红军标语325幅,上有“全民动员,参军参战”等内容。第二个展厅陈列着许多红军时代的武器、钱币、医药等文物;第三个展厅则摆放着当年红军战斗、学习、生活的泥塑、石雕各33尊;在洞外突兀的山崖上,陈喜朝还组织许多石匠建造了一座高达6.5米的石亭“望红亭”……

陈喜朝是国内第一个创办山洞红军博物馆的人,他倾尽家财弘扬红军精神的义举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博物馆建成后,前来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各界人士达十五万余人次。1997年3月20日那天,参观者达到了创记录的四千多人。前来参观的客人写下了厚厚四本留言寄语。

陈喜朝如今已步入花甲之年,这位坚强的老人在与病魔顽坚强抗争的同时,还创办了良种仔猪繁殖基地,并承包了一个养鱼塘。他打算将靠养猪、养鱼挣来的钱全部用来搞博物馆建设。陈喜朝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郑家洞办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山洞红军博物馆。

猜你喜欢
郑家山洞红军
雨中郑家的向日葵
我绝对绝对不离开山洞
来听山洞唱首歌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夜山洞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再唱十送红军
小兔找山洞
郑家佐输水箱涵浅埋暗挖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