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债务危机的近距离观察①

2011-04-04 05:33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爱尔兰援助欧元区

张 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天河学院,广东 广州 510260)

仅仅实现了短暂平静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如今又开始发酵。由于银行业在房贷领域爆出巨大的窟窿,爱尔兰政府毫无节制地进行地毯式财政注资,最终导致国库的耗尽和融资成本的飙升,而在完全失去自我救助和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爱尔兰政府也不得不在欧盟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面前低下矜持的头颅以获取上千亿美元的资金援助。最让人们揪心的是,爱尔兰获得救助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等更多的欧洲国家可能会伸出求救之手。

一、爱尔兰危机的缘起

爱尔兰曾经被国际社会称为“凯尔特猛虎”和“欧洲超级巨星”。之所以赢得如此美称,主要在于爱尔兰 GDP在1995—2007年间中实现了年均7%以上的惊人增速,一举跨入了世界一流经济行列,爱尔兰不仅因此摘掉了昔日穷国的帽子,而且成为了欧洲仅次于卢森堡的最富有国家。

爱尔兰经济摆脱贫穷并走向繁荣的密码在于:依托着娴熟的劳动力技能以及远远低于其他欧洲国家的企业税率大量吸引外资。资料显示,爱尔兰在欧盟内是除英国外唯一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具有无与伦比的语言优势;同时,爱尔兰人口平均年龄低于欧盟平均水平,2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40%;不仅如此,爱尔兰还是历史悠久的重视教育的国家,其现代教育体系中,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不断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科技人才。在税收方面,爱尔兰的公司税仅为12.5%,较欧盟大部分国家动辄40%—50%不等的公司税明显要优惠得多,并为发达国家所少见;而在个人所得税上,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统计,已婚职员平均在爱尔兰纳税仅为其总收入的 5%,在OECD国家中排名在最后第七位[1]。也正是爱尔兰政府所创造出的低成本优势和诱惑力,爱尔兰一度成为了国际资本的最爱国度,甚至将爱尔兰称为是美国资金投资欧洲的总部基地一点也不为过。

问题的关键在于,爱尔兰在利用外资方面不仅没有设置专门的市场准入政策,而且还将外资集中导向了房地产领域,由此驱动了其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极度火爆与兴旺。资料显示,从1995年到后来的十几年间,爱尔兰房价平均上涨了3—4倍,仅2006年,爱尔兰国内开发商共建造了93419座住宅楼,为1996年的3倍之多。房市“井喷”的背后是银行毫无顾忌地信贷供给。由于当时欧洲央行维持着极低的利率水平,爱尔兰各大银行纷纷从欧行借出大量资金并转而全部用于向国内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业务。仅以盎格鲁爱尔兰银行为例,其在自成立之日起的头30年内都将信贷用来投放于商业房地产,甚至后来还在伦敦和美国开设了大型办事处,投身于海外大型地产项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其为芝加哥螺旋塔提供7 0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建成后成为全美最高的建筑。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金融危机迅速传染至欧洲,已经吹大的爱尔兰房地产泡沫在金融飓风的袭击之下迅速破灭。资料表明,从2008—2009年只有一年的时间中,爱尔兰国内房产价格骤挫 50%—60%。伴随着房价的大幅下滑,房地产开发商失去偿还贷款的能力,银行在难以收回贷款的情况下出现巨额负债和亏损。据爱尔兰中央银行的保守估计,至2009年年底,爱尔兰国内银行整体贷款损失将超过850亿欧元(约合117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55%,其在国内的负债总额达到 5 000亿欧元,为爱尔兰 GDP的4倍。

引人关注的是,在银行信贷亏损窟窿越撕越大和流动性极度短缺的的情态下,爱尔兰政府并没有考虑对银行业进行及时而有效地战略重组,而是在非常乐观的预期中展开了“地毯式”的财政注资。资料显示,从2008年年底爱尔兰财政部首先向问题最大的盎格鲁爱尔兰银行注入15亿美元开始,接下来两年时间内又分六次不断加大援助力度,最终共计投入资金总额340亿美元。然而,慷慨的“输血”并没有阻止银行业坏账的加速膨胀和资金全面告急的困境,其中仅盎格鲁爱尔兰银行在前不久递交给爱尔兰央行的报告中就表明该行可能还需要114亿美元的援助资金,而国内其他排名前五的大型银行业概莫如此。

将国家的命运与银行的存亡绑在一起的爱尔兰政府开始感觉到了形势的极其不妙。在听取了十几位政府和银行高级官员的汇报后,爱尔兰财政部做出了一个令人发怵的结论:未来还需要向银行系统注入 500亿欧元以购买其坏账。爱尔兰财政预算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因此将升至32%,公共债务将占到 GDP的100%,相当于爱尔兰的每个家庭平均分担近 5万美元。

二、外部力量对危机的“催化效应”

不可否认,银行业的贪婪以及本国政府决策的失误无疑是引发爱尔兰债务危机的根本内因,然而,许多外在力量的复合推动则直接催化和加剧了爱尔兰危机的紧张与严重程度。

第一,欧洲央行在经济繁荣的十年间实行的低利率政策无疑是爱尔兰经济泡沫膨胀的重要推手,而如今欧洲央行反击通胀的趋势又势必加剧爱尔兰的危机。资料表明,从1996—2007年,欧洲央行一直以1%的基准利率向其提供期限为一周、一个月和三个月的无限制贷款,爱尔兰银行业平均超过10%的流动资金都依赖于此,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水平,而且这一贷款机制至今仍在沿用[2]。据欧洲央行数据显示,至2010年10月底,爱尔兰银行向欧洲央行的借贷增至1300亿欧元,是爱尔兰一年GDP的80%。然而,由于目前欧元区通胀水平已经接近2%的警戒线,欧洲央行未来任何收紧银根的举措,都可能导致爱尔兰银行体系融资渠道的中断,而且,面对着爱尔兰的债务风险,欧洲央行正在考虑逐渐减少对其银行所提供的流动性规模。

第二,银行储户资金的大量流失令爱尔兰银行雪上加霜。欧洲中央银行不仅在爱尔兰房地产繁荣时期为爱尔兰银行提供源源不断的信贷供给,而且在爱尔兰政府已经失去后续驰援能力的情况下,欧行实际就成为了银行业的唯一救命稻草,而在欧行也可能“断供”或者“少供”信息的暗示下,市场对银行道德风险就会做出迅速的消极反应。据悉,目前爱尔兰几大银行都出现了严重的储蓄流失问题,其中国内最大的银行爱尔兰银行从2010年8—9月底储蓄流失额度达100亿欧元,同期盎格鲁爱尔兰银行也流出储蓄资金74亿欧元。储户这种“用脚投票”的方式显然更加恶化了银行流动性短缺的程度。

第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风险警示与管制恶化了爱尔兰政府的融资环境。基于对爱尔兰国家财务状况不确定风险的考虑,欧洲最大的清算所LCH Clearnet也要求在该所用爱尔兰国债作抵押品进行融资的金融机构,必须为手上的爱尔兰国债净头寸多付15%的保证金,之后又提高到了30%,这一举动本身反映了清算所对爱尔兰政府债务违约预期的加大。受此影响,投资者都提前结清了手上的一部分爱尔兰国债,而由于市场上的主动性买盘很少,爱尔兰债券价格骤降至历史新低。显然,这一连串市场行为所反映的是爱尔兰政府的融资门窗正在不断收窄,财政压力剧增。

第四,信用评级机构对爱尔兰债务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对希腊债务危机火上浇油一样,当爱尔兰财政状况发出了危险的警报后,评级机构穆迪迅速地将爱尔兰 Aa2的主权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同时穆迪在其每周信用展望中还表示,在对爱尔兰的主权信用评级进行评估之后,极有可能将该国目前“Aa2”的评级下调多个等级。无独有偶,标准普尔也决定将爱尔兰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同时将其短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1+”下调至“A -1”。

综上所述,多种外在因素的联合作用驱动着投资者对爱尔兰还债能力质疑心态的强化,爱尔兰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由此出现飙升,其中一天之中与德国国债的收益率差距创下了646个基点的历史最高记录;目前,爱尔兰十年期国债利率已抵至9%,比欧元区信用等级最高的德国国债高出近7个百分点,创下自欧元诞生以来的最高水平。

三、爱尔兰危机对欧元区的影响

2010年上半年爆发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曾让诞生只有10年的欧元汇率创出了历史最低记录,甚至市场发出了欧元区有可能解体的危言。所幸的是,在欧盟和 IM F向希腊提供了1100亿欧元的援助资金之后,希腊危机才得以暂时缓解。而在惊魂未定时,爱尔兰危机不期而至,欧盟决策层由此所发出的反应出乎人们的想象。欧元区集团主席容克认为“爱尔兰的麻烦就是欧洲的麻烦”,而欧盟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指出,“爱尔兰危机是事关欧元区生死存亡的严峻事件”。显然,人们从欧盟负责人的表态中已经不难感觉到爱尔兰危机对于整个欧元区的严重危害。

第一,欧洲各地银行的风险敞口会因爱尔兰危机而放大。由于欧洲各地的银行持有爱尔兰公司、个人和各级政府的大量贷款、债券和其他债务,爱尔兰危机可能撕开和加剧欧洲主要国家银行业的风险敞口。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目前欧洲银行业的爱尔兰敞口一共是6 500亿美元,其中英国银行业的的敞口最大。资料显示,英国银行对一系列爱尔兰机构的敞口约为222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世界爱尔兰敞口的1/4左右,其中约有420亿美元的敞口是英国银行向爱尔兰饱受打击的银行业出借的款项。紧追英国之后的是德国银行,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德国银行的爱尔兰敞口接近2 060亿美元,其中460亿美元是面向爱尔兰银行业的敞口。

从单一银行来讲,在拥有爱尔兰敞口的英国银行中,首当其冲的是苏格兰皇家银行,它对爱尔兰的敞口总额为 544亿英镑(合864亿美元),其中 533亿英镑属于零售与商业敞口,这其中又有1/3属于住房抵押贷款。另外,苏格兰皇家银行的投资银行账户上还有大约10亿英镑的爱尔兰主权债务和其他债务。除苏格兰皇家银行之外,英国银行当中拥有第二大爱尔兰敞口的是莱斯银行,它有270亿英镑的爱尔兰贷款余额,其中110亿英镑为不良贷款,主要与房地产和企业部门有关。

第二,爱尔兰债务危机正在传导至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欧元区较脆弱的成员国。由于爱尔兰债券收益大幅上涨可能削弱市场信心,进而势必推高欧元区其他国家市场融资的成本。事实上,随着爱尔兰国债收益率上升,目前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国债收益率都有不同程度上扬,其中西班牙10年期债券收益率已经升至 5.1%,与德国同年期公债利差扩大至1999年欧元上路以来最大;葡萄牙10年期国债利率上升至6.9%。同样,旨在防范爱尔兰、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债出现违约的信用违约掉期(CDS)的成本也升至纪录高点,而且已经对正在市场上发债的葡萄牙形成了冲击。

第三,爱尔兰危机可能威胁欧元的存续。欧元建立之初是基于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步意愿的,但目前的事实证明这一意愿正在偏离正常的轨道,其集中表现就是财政经济状况健康的国家要为陷入危机的国家提供救助资金,从而反过来加重了自身国家的财政负担,并引起了本国民众的不满。因此,在对债务危机国家的救助问题上,欧元区成员国实际存在着明显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德国一直对出资救助他国耿耿于怀[3]。而从现在看来,在希腊和爱尔兰的救助得到满足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等也可能会向欧盟提出救助要求。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由于葡萄牙2011年4月有一笔数十亿欧元的债券到期需要偿付,因此葡萄牙可能将在2011年一季度申请援助,所需金额至少 500亿欧元。这种没有穷期的危机救助很可能使德国等国对欧元经济体失去信心,并进而退出欧元区,而如果德国退出欧元区,将是对欧元最为毁灭性的打击。资料显示,德国不仅是欧元区最为重要的经济体,而且也是其他诸多欧盟国家的债券持有国,一旦其退出欧元区,难免会产生抛售他国债券的可能,从而给原本脆弱的欧盟经济雪上加霜。

四、外部救助与内部改革

在2010年救助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过程中,欧盟委员会由于出手较晚而一度倍受国际社会的诟病,因此,爱尔兰危机发生后,欧盟在 IM F的支持下迅速提出了援助方案。不过,欧盟对爱尔兰的援助却并没有像希腊那样进展顺利,其关键就在于爱尔兰政府对欧盟提出的援助并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相反在最初拒援助于门外。而且正是爱尔兰政府的固执与矜持,市场对于欧债危机的恐慌也不断加重。

爱尔兰政府与欧盟委员会和 IM F在援助问题上一度僵持的焦点在于,爱尔兰非常担心援助所附加的条件会极大约束和限制自己的经济主权。从法律和实践角度来讲,由于任何救援计划都通过主权渠道来实现,因此贷款方往往会附加一些条件和要求。但最令爱尔兰不能接受的是,德国和英国等国可能会要求爱尔兰上调企业税率并以此作为施救的先决条件。不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爱尔兰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矜持,转而接受了带有合理性条件的一揽子援助计划:

——“两条线”注资。按照敲定的方案,爱尔兰将获得三年且少于1 000亿欧元(约为1360亿美金)的救助资金,其中约450亿至 500亿欧元用于爱尔兰银行业的救助,其余资金则用于爱尔兰的财政援助。而在资金构成方面, IM F将提供1/3的援助份额,其余部分则来源于4400亿欧元的欧盟金融稳定机制。

——英国政府的额外资助。在欧盟和 IM F向爱尔兰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英国政府做出承诺,将向爱尔兰提供大约70亿英镑(约合112亿美元)救助资金。分析发现,昔日曾拒绝参加建立欧洲金融稳定机制的英国能向爱尔兰伸出慷慨援助之手,主要在于英国与爱尔兰非同一般的紧密关系。英国是爱尔兰的主要贸易伙伴,而且英国的银行在爱尔兰的金融体系中持有数量可观的头寸,同时,英国也看得非常清楚,一部分为支持爱尔兰银行的救助资金最终将会流入英国的债权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英国帮助爱尔兰实际上就是在帮自己。

——援助配套条件。作为对接受和落实国际社会援助的承诺条件,爱尔兰政府随即许诺启动两项行动计划:其一,爱尔兰银行业将展开深度重组,缩小规模。基本方向是,包括爱尔兰联合银行、爱尔兰银行、盎格鲁爱尔兰银行和爱尔兰全国银行等国内大型银行金融机构在接受注资的同时,将进一步出售资产或将贷款转移至国家设立的“爱尔兰坏账银行”中,以减少负债和优化资产结构。其二,在2014年前削减赤字150亿欧元(合200亿美元),为此,爱尔兰政府将缩减100亿欧元开支,增加50亿欧元税收,以及最低工资降低1欧元和降低社会福利10%。

从目前来看,爱尔兰银行实现重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充满不确定性的还是财政赤字缩减计划。一方面,财政赤字削减必然减少政府购买和支出,从而使得投资拉动经济与就业增长的力量更加微弱。资料显示,爱尔兰的失业率在过去两年里增长了1倍,目前达到13.6%,如果削减财政赤字最终无助于扩大就业,其势必遭到更多失业者的抵制和反抗。另一方面,削减赤字必然以牺牲国民福利为代价,其在实践中所遭遇到的阻力亦非同寻常。

五、小结:欧债危机还将延续

从2010年上半年的希腊遭遇主权债务危机到下半年的“翡翠岛”、爱尔兰发生银行信贷坍塌和国库告罄险情,欧元区国家的财政问题似乎是一个无底之洞。尽管爱尔兰也像希腊那样接受了欧盟和国际社会的救援,但欧元区的阴霾并没有一扫而光,人们甚至认为,在爱尔兰之后,那些同样遭受经济增长缓慢和巨额财政赤字的国家尤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可能紧步相趋。

第一,西班牙和葡萄牙目前的财政状况显著不佳。资料显示,2010年西班牙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0%,远远高出欧盟的上限规定;不仅如此,根据惠誉国际的研究报告,至2013年,西班牙政府债务总额占 GDP的比重将达到78%;另外,西班牙银行业潜藏着非常明显的风险敞口,目前西班牙各类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已经上升到 5.5%,较去年同期上升了近1个百分点,尤其是占整个银行部门总资产40%的储蓄银行在西班牙金融机构中贷款质量最差,坏账率高达 5.5%,而西班牙银行业的巨头西班牙对外银行目前存在着无力偿还10亿美元债务的巨大压力。

与西班牙一样,葡萄牙的财政赤字占 GDP之比也高达9.6%,而且该国债务占 GDP的比重也高达87%;更为惊人的是,根据德意志银行的数据,葡萄牙私人债务占 GDP的比重已高达239%。必须正视,尽管葡萄牙的公共债务和赤字水平均大幅低于爱尔兰,且葡萄牙银行业未遭受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的冲击,但葡萄牙在加入欧元区后经济增长一直乏善可陈,一旦发生债务危机,其自我救赎和修复的能力比爱尔兰还要差。

第二,欧盟目前解决主权债务问题的方式并不能切除引爆危机的“病灶”。直到目前为止,欧洲债务问题的解决方式还是在拿一个大盖子掩饰矛盾,用更高信用的机构来为出现问题的机构提供担保。各国首先为自己的金融机构提供保护,而当欧洲一些国家主权信用遭遇危机的时候,欧盟和 IM F提供援助。尽管这种援助可以为欧洲争取更多的时间,但如果欧洲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欧盟和 IM F将不得不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无休止地“输血”。由于欧盟金融稳定机制至2013年6月到期,届时欧盟还是否具备新的救助能力则很难定论。

实际上,欧盟和 IM F的出手救援行动一直没有解决欧元区的固有体制性缺陷,即货币统一和财政独立的矛盾[4]。由于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欧盟完全失去了对成员国财政状况的有效监控。尽管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为成员国规定了明确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上限,但由于缺乏约束机制,多年来违反公约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在救助希腊和爱尔兰危机的过程中,欧盟成员国的联合行动迈出了欧元区和欧盟财政政策协调的第一步,但这远远不够,只要欧盟机制尚存漏洞,欧债危机就随时可能爆发。

[1]沃尔夫冈.爱尔兰债务危机,终结还是开端?[N].金融时报(英),2010-11-25.

[2]曹仁超.550亿欧元爱尔兰债券谁埋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11-16.

[3]李正.欧盟增加救助基金在即,危机趋势开始在欧洲蔓延[N].每日经济新闻,2010-11-26.

[4]汪巍.爱尔兰债务危机源于欧元机制自身软肋[N].中国经济时报,2010-11-25.

猜你喜欢
爱尔兰援助欧元区
爱心援助
一个统一的爱尔兰:爱尔兰统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鬼斧神工!爱尔兰巨人之路
爱尔兰睡眠学会
欧洲央行将建立欧元区即时支付系统
欧元区2016年GDP增长1.7%
爱尔兰:小岛屿,大乐趣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2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