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
——学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1-04-03 12:17王克群
党政论坛 2011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干部群众

○王克群 张 磊

保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
——学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王克群 张 磊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重大胜利,精辟概括了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历史经验,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作出战略部署。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又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

一、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1.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发展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适应时代需要,在思考和回答历史课题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考察资产阶级由进步、革命到保守甚至反动的转折,在迎接工人运动的兴起中,揭开了人类历史之谜、资本主义制度之谜、无产阶级之谜,创立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无产阶级使命的学说,回答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历史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列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对垄断资本主义作了科学分析,在对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解答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课题。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深入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生动地表现在它主动接受实践检验,并在实践检验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上。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实践的能动作用,主张以实践来检验理论,并且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毛泽东也指出,“判断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无不印证着这样一条真理:什么时候坚持了实践标准,什么时候就能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任何背离实践标准的行为,都会导致革命事业的挫折和失败。

2.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经过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探索与创新,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发展,而且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与创新的理论品格。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对抗,文化渗透与碰撞日益激烈,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复杂而尖锐。我国就是在这样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背景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切表明,时代在发生深刻变动,人类文明在突飞猛进,我们的事业展现了新的前景。无论是认识和解释世界,还是改造和创新世界,都需要马克思主义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都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3.如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发展马克思主义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进行坚持不懈的艰苦探索。不仅需要做扎实的理论研究工作,而且还要有正确的方向、优良的学风和科学的方法。

理论创新需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歌德有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理论的生命力总是植根于时代精神的土壤中,从现实生活的生动活跃的内容中吸取营养的。社会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而伟大的实践也孕育着伟大的理论,理论创新必须植根于改革实践,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取理论创新的深厚源泉和强大动力,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理论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才能常创常新。

理论创新需要不断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人民群众的智慧是理论创新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改革开放,我们的每一项政策,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因此必须充分相信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创造是丰富多彩的,囊括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及时地给予认真总结和概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路线,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增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进行正确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

二、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唯一执政党。执政党与革命党相比,党的地位、任务与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党内一些人沾染上官僚主义习气,滋长以权谋私的不良风气甚至是腐败现象。这就使党脱离群众的危险,不是比过去减少了而是增加了。特别是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脱离群众的危险会更大。这是因为,党执政时间越长,对人民群众所承担的责任就越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要求也就越高;党的执政地位使党受客观环境的压力和制约大大降低了。在这些情况下,脱离群众就不能不成为执政党的最大危险。然而,党手中的权力,从根本上来源于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政权的认同、支持和拥护。也就是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因此,我们党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才能获得人民群众支持,巩固执政地位。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的具体化,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系统运用。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证党做到把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是保证党把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关键;从群众中来,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是保证党把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基础;到群众中去,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实践之中的途径,是党把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90年来,坚持实行群众路线,保证了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保证了党的政策符合人民的利益。

2.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如果把群众比喻为广袤无垠的大地,我们党就是一颗颗种子,党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深厚土壤,从中获得营养,才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事实也正是这样。回顾9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党每一项重大任务的完成,每一个巨大成就和胜利的取得,无一不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团结奋斗实现的。可以说,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胜利的一大法宝。

领导干部要做到深入群众、身体力行,应坚持两个“亲自”:一是亲自去体验社情民意。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接“地气”,到社区、村组、连队和工作第一线察民情,去边远山区、条件艰苦地区、矛盾复杂的地方访民意。亲自去体验社情民意,不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要真正沉下去、静下来,用心体会感悟那些在书本上、机关里看不到、学不到的东西。二是亲自去开展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作为进行决策、部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努力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调查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既了解正面的意见,更了解不同的甚至反面的看法;深入、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使调查研究成为对事实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领导干部如果不调查研究,仅凭听汇报等方式来收集信息和资料,就可能得不到全面的、真实的东西,把握不准社会发展的脉搏,甚至会作出有损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错误决策。焦裕禄、郑培民、杨善洲等先进模范是深入群众的榜样,他们的模范事迹是激励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巨大力量。

三、坚持任人唯贤、从严治党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1.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之一。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干部问题。党的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骨干力量。一个领导伟大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党,如果没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因此,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很重视干部问题,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毛泽东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

要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就要有一条正确的干部路线。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把党的干部路线概括为“任人唯贤”四个字。实现“任人唯贤”的路线,就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和使用标准。所谓德,主要是指干部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所谓才,主要是指干部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文化知识;所谓兼备,就是既要有德,又要有才,二者缺一不可,并且德在首位。不能重才轻德,也不能重德轻才。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该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党的干部和领袖应懂得马列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党依靠这些人而联系党员和群众,依靠这些人而对群众进行坚强领导。

2.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基本的途径就是学习。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一定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水平,更加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组织建设。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一切本本主义和照搬照抄。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勇于面对自身的缺点并且改正,敢于指出别人的不足并且帮助他改正。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断奋斗。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继续艰苦奋斗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坚定不移地反对享乐主义。

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一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互结合,着力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罚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要严格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制建设。

(作者单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陶柏康)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干部群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