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培训工作的现状与对策——以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为例

2011-04-03 04:59:55胡春波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培训

胡春波

(鄞州区图书馆,宁波 315100)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当前全国市级及发达地区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都相继建立了数字图书馆,其目的就是让读者更便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然而,就目前数字图书馆使用情况看,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用户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获取能力低,目前还有许多读者没有掌握利用数字资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能快捷获取所需信息;二是有许多读者不了解数字图书馆拥有的数字资源、功能和服务,不会利用数字资源,特别是文献传递资源,而习惯使用纸质资源;三是部分读者缺乏信息意识和图书馆利用意识,基本不进图书馆。因此,大力加强对用户的宣传和培训,是当前解决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问题的关键所在。

1 数字图书馆培训工作现状

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前期由政府投入4000万,2009年3月26日正式开通使用,该平台整合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鄞州区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宁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以及全市各大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中心门户平台就建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鄞州区图书馆)。该平台可供检索元数据有2.17亿条、15个馆藏目录数据库、146个外文数据库、38个中文数据库、4个特色数字文献数据库囊括有523万种中外文图书、1.3亿篇中外文期刊、967万篇博硕士论文、1627条中外文专利、77万条中外文标准。同时,开通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平台以及谷歌(Google)学术搜索等国内外大型文献服务系统,成为宁波市最大的网上数字信息资源库,所有的数字资源对全市市民免费开放。如何把海量的数字资源让更多的宁波市民知晓并熟练使用,是图书情报行业从业人员的重要使命。

从宁波市数字图书馆资源利用现状看,培训工作是当前图书馆人要做的重点工作,但需要解决的困难也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内部培训难。内部培训,即机构对员工的培训,包括分馆员工及做数字图书馆推广工作志愿者的培训。这些员工由于所做的是实体图书馆日常服务工作,“兼职”的数字图书馆管理员,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或培训或服务工作中来。而分馆员工的统筹培训涉及到经费、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也很难统一培训。

(2)形成规模难。完善的培训机制、培训计划是保证规模效果和长期效果的必要手段。目前,很多培训活动随机性比较大,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很难形成规模效果。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看似热闹纷繁的各种公开培训活动,实则效果不明显。因此,必须把一些活动和细致、周密、科学、合理的常规培训工作结合起来,既有轰动效应又能“细水长流”。

(3)形成合力难。不管是商业产品还是社会公益服务都可以纳入品牌营销策划的范畴来探讨,培训活动也是如此。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数字资源用户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品牌的号召力,其推广难度就会增加。目前数字图书馆本身和培训活动本身远远没有达到品牌建立的高度,因此很难形成合力。

2 数字图书馆培训工作对策

怎样才能进一步做好数字图书馆培训工作,除加强社会培训外,关键是馆内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和业务水平提高,依笔者所见,需要注意和掌握以下几点:

2.1 继续强化内部培训

为了鼓励馆员主动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应把继续教育与岗位聘任、晋升职称结合起来,根据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近期和远期的培训规划,使继续教育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处理好培养和使用的关系,培养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使用就必须注重培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1)计算机技术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必备条件之一。图书馆工作的现代化,归根结底就是计算机网络化。在图书馆中除了有较高水平的专业计算机人员外,必须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培训中加大计算机技术的比重。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软件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化的不断深入,在图书馆内对计算机水平要求较高的岗位,更应采用重点培训的方法。

(2)加强图书馆员的专项培训工作。馆员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动态知识系统,对馆员来说,仅有一个专业、一个学科的知识显然是窄了点,还应花精力去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多种学科知识,广学博览,这样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是数字图书馆真正所需要的。在我国的图书馆中,有70%的工作人员是非图书馆专业出身,而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多学科、多类型、多层次综合特点的学科。要搞好图书馆现代化工作,加强专业培训就显得愈发紧迫。专业培训应当针对馆员所在工作岗位的特点,进行重点培训,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3)承担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科研课题。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和业务力量,让一部分有发展潜力的馆员承担一定数量的与数字图书馆相关的科研课题。把科研引入教学,用科研促进教育,通过科研活动,既完成科研课题,又汲取新的知识、提高馆员科研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4)鼓励馆员参加馆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如:举办讲座和专题学习,是直接获取最新知识的捷径,能使馆员学习到馆外同行先进的经验和新知识,了解信息动态及发展趋势,开阔眼界,启迪思路,不断提高他们对数字图书馆认识及其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

2.2 加强一般用户培训

美国学者Rader把培养用户的信息认知能力视为图书馆的一场革命。用户信息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一个新课题,完成得好,就可以使用户树立良好的信息意识,激发信息需求欲望,从而推动文献信息服务事业的发展。

(1)关注信息用户。指不断地、深入地接触用户,有针对性地认清用户需求和实际能力,引导用户发现和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解决用户在利用信息服务时遇到的困难,最终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只有不断地、深入地关注用户信息的认知能力和实际需求,才能做好培训内容的定位和培训手段的选择。分析用户既是用户培训的出发点,也是知识管理的起点,还是提高信息服务工作效率的出发点。关注用户的过程也是收集、分析、利用用户资源,开发用户资源的过程,包括关于用户的知识和用户拥有的知识。关于用户的知识就是数字图书馆对用户的了解程度;用户拥有的知识指用户本身对知识的判断力。信息认知能力除了传统的图书馆利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还包含以下几方面的能力:①能够认识到正确信息有助于决策以及能使事情完成得更好;②能够作为一个批判性的读者来评价信息;③有能力处理信息;④能有效地使用和交流信息。

(2)完善有效的用户教育培训体系。根据数字时代图书馆用户教育培训的实施框架,将用户分阶段、分层次实施教育,并且各阶段和层次之间应能紧密衔接。按照初级培训与高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针进行。以宁波市为例,广大信息用户对新建立的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和网络运行系统不熟悉,需要进行相对集中的培训。针对科研技术人员,侧重于权威参考型数据库、特色数据库和外文库的培训,以帮助他们确定科研选题,及时了解前沿信息、国内外专业动态和各种文献信息源、科技发明与利用;针对普通用户(大学生或企业员工),则侧重于培养他们在工作学习中利用电子资源的意识,可以让他们更多地使用界面友好、检索简单的各种电子图书、中文电子期刊等。

(3)以网络培训为主流,构建“一体化虚拟学习环境”。我们要积极主动引导用户熟悉并乐于运用不断出现的各种新技术,利用网络学习自主性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特点,开发面向用户的培训教程和远程下载系统。如采用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手段,将各种培训课件上传到服务器,利用校园网或其它数字网络提供给用户群,由用户根据自己需要点播,自助学习。同时通过电话咨询、留言板、电子邮件等多方位的服务,对反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并据此对教案和培训计划做出调整和更改。网络培训能使学员在其空闲时,按照自己的进度在办公桌上接受培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以用户能力为本位,实行主创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最大限度地体现培训的内在互动性。人、机互动性,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性及学员与学员间的互动性,将学习寓于交互活动之中,以体现学习本质,激发员工的潜能。如采取基于资源、面向问题和任务驱动的参与式、讨论式或协作式教学模式,在网上开设咨询聊天室,使读者能够与相关图书馆专业人员实时交互。这一点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也正在尝试采用,先期已经培训了一批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志愿者,这批志愿者已经上岗,在网上即时回答新用户提出的问题,这种培训方式已经初见成效。

3 以赛代训,树立品牌

从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开设近一年的实践来看,高校一直是数字图书馆推广最好的一块阵地。因此,发挥高校优势,发掘学生群体的潜力应该是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树立品牌的良好机会。从国内的经验来看,通过举办数字图书馆知识竞赛是在高校推广的好办法。数字图书馆知识竞赛是一种群众性、趣味性、激励性的活动,它能把读者的目光吸引到图书馆来,参赛者为做好竞赛准备而深入学习数字图书馆知识,大量的读者为观看竞赛和支持竞赛者来到竞赛现场,似听了一堂生动的数字图书馆知识课。数字图书馆知识竞赛规模大,影响广,参与度高。赛前将竞赛方案及复习参考题都挂在图书馆主页和校园网主页供读者学习,并通过校园广播、报纸等及时报道竞赛活动情况,不断地扩大图书馆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读者学习数字图书馆知识的兴趣。

数字图书馆知识竞赛的参与者广泛分布于读者中。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竞赛活动,能有效促进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促进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互动,使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激发读者的潜在需求和求知欲望,并及时得到相应的服务;从竞赛者的答题中,图书馆也能真实地了解读者利用数字图书馆的疑难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图书馆的工作;让读者参与竞赛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能促进读者自我管理、自主活动、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

总之,数字图书馆的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的社会将是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需要人们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因为今后没有任何一种知识能够终身享用而不需更新。从科技知识老化周期看,18世纪时老化周期是80-90年,19世纪至20世纪时老化周期是30-40年,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化周期是5-10年的时间。面对知识老化的严重性和知识更新的迫切性,图书馆员必须和时代需要相联系,经常进行知识更新。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其获取信息渠道、手段以及能力的大小、强弱不单单决定其个体未来的竞争能力,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乃至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我们图书馆员任重道远,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推进我国的信息化进程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1]张 野.浅谈数字图书馆环境下深化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培训[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1):293.

[2]朱树金.论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教育[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6):31.

[3]朱俊波.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新探[J].图书馆.2006,(3):116-119.

[4]王伯秋,杨艳荣,祝 业.浅论数字图书馆时期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与实现方法[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年刊,2002.100-101.

[5]杨淑琴.数字图书馆用户教育培训工作探讨[J].教育科普,2008,(5):50-51.

[6]牟韶彬,朱金茹.网上数据库的推广与利用[J].图书馆学刊,2001,(5):42-43.

[7]齐向华.试论数字图书馆用户的远程培训[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612-614,628.

[8]张凤艳.用户信息利用能力现状与培训对策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2):101-103.

[9]周秀明.基于数字馆藏的高校读者培训工作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05,(10):87-89.

[10]陈 华.在读者中加强数字图书馆宣传教育是当务之急[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4):44-45,48.

[11]何 萍.图书馆信息资源推广的尝试[J].中山大学学报,2006,(8):68-70.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答数字
飞跃图书馆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