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辉,李晓亮
(四川农业大学 政治与法学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В·А·Сухомлнский,1918—1970)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被誉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今天,重新研读苏氏的教育论著,探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对网络化、多元化、信息化的今天探索道德教育及道德素养培育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苏霍姆林斯基(以下简称“苏氏”)看来,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但要使道德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只有与信仰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因为“作为一种道德上的高尚的精神力量,始于对神圣东西的一种信仰……没有任何信仰的人,不可能有精神的力量、道德上的纯洁,也不可能有英勇的精神……对我们的意识形态那种神圣的东西有信仰的人,定会有巨大的爱和恨的才华”[1]15,也就是说,在苏氏看来,“学生只有在拥有追求的时候,才会成为公民”[1]141,“没有志向,就没有公民的觉悟”[1]142。可见,在教育目标上,苏氏倡导道德教育与信仰教育要完全一致,即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为国家培养良好的公民。为实现上述这些教育理念,苏氏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践行了自己的教育思想。
首先,道德教育和信仰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在苏氏看来,信念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灵魂,二者的目的都是致力于为国家培养良好的公民。而良好公民的培养,必须从培养公民精神入手。譬如,要培养学生有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父母之心;要培养学生在劳动中锻炼勤奋刻苦的意志,在劳动中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养成尊重劳动的美好品质。
其次,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和道德素养培育不要受年龄限制。苏氏说:“多年的教育经验使我深信,把孩子总看成是小孩子,这是学校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一种不幸。”[1]118-119为此,他主张信仰教育和道德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自身成长,必须实现学校与社会和家庭的沟通。在他看来,“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2]377,尤其是“教育者要努力创造学生的‘接受教育性’,让学生认识精神生活的幸福与美好”[1]5-16。
再次,苏氏主张道德教育和信念教育要促成学生的积极行动。“信念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是一种不劳而获的精神财富。只有通过积极的活动,信念才会起作用,才能得以巩固,才能变得更加坚定。”[3]212为此,苏氏号召和要求学校的老师安排时间带学生去“旅行”,号召教师把学生带到城市、乡村、草原、伏尔加河和英雄曾经洒下热血的地方。其目的是“把周围现实的画面印在学生的意识里去,努力使他们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从而“使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在道德财富世界里,即在我们的思想意识、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历史和人民的世界里充满精神地生活”[1]16。此外,为了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的积极行动,苏氏主张应当运用六种教育力量进行德育活动,这六种力量分别是“教师、家庭、学生、集体、学生本人、书籍及街头结交”[4]5-16。
由以上论述,我们发现:一方面苏氏非常反感直白、生硬、枯燥、毫无感情色彩的道德说教。他认为,“不要急于寻找在少年的举止行为和他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举止行为之间可供比较对照的东西。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与预期的完全相反的效果。”[3]208另一方面,应积极倡导学校正面宣传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要保持高度的一致,这是德育素养培育之所以重要和可能实现的一个有效依据。
道德素养的培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完成的。“环境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5]292。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92苏氏发现了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他曾经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苏氏看来,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仅是塑造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而且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沃土,是启迪学生心灵和播种智慧不可或缺的媒介。为此,他不遗余力地营造校园育人环境。
首先,苏氏积极营造校园的自然环境,其目的是使校园环境置于自然环境之中,让学生在学校中亲近自然,产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这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基石。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学校自然环境的营造过程,苏氏亲自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培植乌克兰地区生长的所有果木——苹果、梨、李子、杏、桃、樱桃、欧洲樱桃、核桃等。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还在无形中塑造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达到了道德素养培育的教育目的。
其次,苏氏积极营造校园的精神环境,其目的是促成学生“丰富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苏氏认为,“校园里应该充满鲜明的、有道德的气氛,而这种气氛使人相信,高尚的道德情操会成为主流。在有许多鲜明的道德行为的地方,善才会作为消灭恶的一种力量。”[1]202为了营造校园的精神环境,苏氏要求在教室布置上,应该充分发挥让墙壁“说话”的作用,并且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提供可以被学生理解的德育内容。如悬挂名人语录、英雄肖像照片,附有提示性语言以引发学生对英雄事迹的思考。此外,还要积极营造读书环境,如在教室、楼道、图书馆设置陈列架,上面摆放的书籍除了有针对本年级的德育读物外,还有一切教学大纲所需要的全部书籍和充足的世界文学作品。读书环境的营造,不仅能帮助学生明事理和增长智慧,而且还在无形中使学生受到了道德的熏陶和对美的感知能力,这对学生良好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再次,苏氏积极倡导学校育人环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社会教育资源的衔接,尤其是把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与社会教育资源相嫁接。他积极鼓励学生从亲人身上获得道德体验,他也特别重视英雄人物的教育意义。他曾对孩子们说:“老一辈人可以把一切都传给你们,可谁也代替不了你们去造就人,这需要劳动。这个世界仿佛是随着每个人的诞生而重新诞生。你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那就是你们的责任。”[1]167
由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苏氏虽强调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但他更关注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在教育资源利用上的贯通和借用。此外,苏氏非常重视校园环境营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强调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环境本身的创造。从苏氏的这一做法中,我们看到苏氏的隐性德育的教育理念,即他通过环境来渗透道德教育。同时,苏氏提出了德育素养的培育不是靠那种唠唠叨叨的道德与政治说教,这是因为:“金玉良言不能再三重复,否则就会成为陈词滥调,变得像一个懒散匠人手中的工具那样蠢钝。假如一遇困难就去动用这一脆弱而精细的工具,那将使伟大和神圣的事物庸俗化。”[4]182
苏氏看到了“活动”对于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并强调教育活动尤其是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和道德素养培育的教育意义。他看到了全部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在于学生活动的实现,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理念,苏氏在教育实践中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活动”模式,如观察、阅读、劳动、奉献等。为使活动更加有效,苏氏强调如下: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苏氏在这里所说的观察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一种是对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一种是对世界政治与社会活动的观察。我们发现虽然观察方式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即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如在观察自然环境时,要求“教育者应帮助学生倾听家乡自然界中的音乐:树叶的絮语……窗前雪花落地的沙沙声和暴风雪的怒吼,波浪温柔的拍击和夜晚庄严的寂静”[7]180。这有助于学生“把自然景物与爱国情感自然的结合起来深印在形象记忆里”[1]180。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时,引导学生亲自体会他们的痛苦与欢乐、惊慌与不安,从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使学生努力做出合乎人性的道德选择。如培养学生对世界政治与社会活动观察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由观察到思考,由情感投入到道德判断。此时,“教育者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唤起孩子具有感情上的敏锐性、注意力和感觉上的精细”[1]8。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如在“共产主义阅读课”上,教师应引导“每一个学生在理智和感情上都要如饥似渴地听取关于祖国的每一句话,都喜欢阅读关于祖国的每一本书和每一行字”[7]199。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祖国的情感不能仅仅停留在“知道”、“记住”一些有关祖国的知识上面,不能停留在必须“掌握”的事实和结论上面,而应从内心深处去体验这些知识。如果学生能做到关心祖国的命运,能自豪地、激动地、赞叹不已地反复阅读人民充满英勇精神的历史的每一行字的话,他们就会成长为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养也就会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自发养成。
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劳动。劳动和劳动课是苏氏积极探索的一种德育活动形式。苏氏认为,劳动作为一种德育活动,不在于这一形式本身,而在于这一形式能否给学生提供一个进行思考和精神探索的舞台,这才是作为德育活动形式的劳动活动的本质。也就是说,把劳动作为一种德育活动形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道德的真切体验,而且有助于避免道德教育的“假大空”,还有助于增强道德教育的效应,尤其是把观察、阅读、劳动等联系起来,会在无意中收到“1+1﹥3”的教育效果。如学生在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在看到自己培植的花园鲜花怒放时,他们会产生极大的热情投入今后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劳动。
最后,苏氏十分强调“奉献”活动。在他看来,奉献“是培养人的崇高愿望的唯一学校”[1]35,是青少年精神积累的有效途径。苏氏认为:“青少年的精神必须一点一滴地加以积累,要从童年和少年时代就开始积累。一个十二三岁的人回想过去时就应该看到自己曾经为别人做了什么,并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这种自豪就是青少年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表现和达到的思想一致的基础。”[8]191如苏氏利用春秋两季的“果园周”、“首捆庄稼节”、“新粮面包节”、“夏季割草节”等传统节日来实施“奉献”活动的教育理念。
可见,苏氏把奉献活动看成是一种美的精神世界的活动,认为这一精神活动“能使人成为有教养的人。进行道德教育,造就真正的人——就是在号召做一个美的人”[1]13-14。
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深刻领会其德育思想精要,无论是对于我们今天道德教育的宏观思路还是道德教育的具体实践都大有裨益。
首先,道德素养的培育应注重教育环境的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启迪学生心灵、播种智慧不可或缺的道德教育的媒介。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教育环境,不仅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不与社会、家庭教育环境相结合,就会成为空洞、抽象的说教。因此,必须把学校育人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达成教育影响上的某种一致,学校德育才是真实和有效的。
其次,道德素养的形成关键在于自我教育。道德素养的形成虽离不开外界环境,但主要靠自己。为此,苏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和各种活动,其教育目的是在活动和劳动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体力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一切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只有‘转换’成教育者自身的能动活动,即主体的自我教育,——为主体所接受,教育的目的才得以实现,否则,教育毫无意义。”[9]2
再次,道德素养培育应注意陶冶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既充分肯定了知识教育对于德育素养培育的作用,又对如何通过陶冶心灵培育德育素养给予了重要阐述。我们现在的道德教育效果不佳或者与预期效果相距甚远,原因固然很多,但把德育简化为单向的灌输,忽略教育对象的心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德育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或机器,这是我们今天德育必须突破的重要“瓶颈”。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苏霍姆林斯基.让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5]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9]胡深.应倡导主体自我教育[N].光明日报,2001-06-14(B2).
[10]李晓辉.苏霍姆林斯基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探析[J].学习月刊,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