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念之溯源

2011-04-02 22:17关翠玲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9期
关键词:人学人性理想

◎关翠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念之溯源

◎关翠玲

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属于人学实践活动,人是具有现实性和自我理性的客观存在。中国传统人学基于中国的历史和人文而产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人学精神财富。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具有属人和属教育对象的双重属性。中国传统人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本质联系。中国传统人学精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重要的理念来源。从中国传统人学中吸收有益理念借鉴,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我国大学生思维特点和人文实际,从而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国传统人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理念

一、中国传统人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人学,是指有关人的本质、价值和发展的学科的总称,以内容区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两大体系,以发源地区分为中国传统人学和西方人学。中国传统人学重视文化人类学的探讨,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思想基础,重视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拷问,追求人的本质价值的体现,及人的精神生成和发展。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人学也日益深远地影响着世界其他国家。中国的儒家思想早在公元1世纪就传入了朝鲜半岛,当时朝鲜人已能背诵 《诗经》。公元3世纪,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已经建立了儒学的最高学府——太学。江户时代,日本儒学者掀起对中国古典研究热潮,以藤原星窝、林罗山为代表,积极肯定宋儒学“陈善闭邪”之说,主张文学以劝惩和载道作为最大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类属于人学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人而存在,以人为生成者和被生成者的人类复杂精神生产实践活动,是促进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独特作用使人生成为有道德思维的现实类存在。由此可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生成、发展、完善人的精神性,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基本方式。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类属于人学实践活动,与人学有着天然的联系。

我国传统人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儒家人学强调道德是人与动物区别之根本,因而在治国育民实践方面,强调以德育民,让民众归服。孔子说:“道子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明清启蒙人学思想家从理论上论证了人的社会平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相应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强调塑造新民、开启民智。历史和实践证明人学思想的每一次进步与发展,都会促进同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当代社会,脱离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的发展是不存在的和不可想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发展已经紧密结合,水乳交融,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人类个体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和推动力,并在人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生成过程中作用独特。由可能的人生成现实的人,作用因素诸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改良人格品质、思维方式、道德理念、行为习惯等思想内在,参与了由可能的高素质人才到现实的高素质人才的生成过程。中国传统人学以其符合中国人思维特点的思想特质及具有历史沉淀的丰富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分且宝贵的思维和理念指引。

二、中国传统人学精华

博大悠久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哲学思想。伴随中国哲学的孕育和发展,中国人学思想也穿越历史,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发展之路。中国人学思想包含中华民族的人格理想、人文精神和社会理想观,是中华文明演进的人文脉络。大体可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元明至鸦片战争时期;近代、现代、当代等阶段。其中,中国传统人学是指近代及近代以前的中国人学,是当代、现代人学的基础,也是类属中国人学实践活动的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基础。其中精髓包括:

(一)重视人性探讨,强调发扬善性,防止恶性,引导人性发展

中国传统人学中探讨的人性兼含自然人性和社会人性,与人的本质同义。自然人性是指人作为生物体的客观自然属性,也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类本质。中国儒家人学以道德意识为人的根本属性,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道德意识,因此,基于自然人性的生物欲求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基于社会人性的道德要求。因而,孔子提出“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等命题,来张扬人之内在人格的自觉和能动作用。孟子也认为:“仁也者,人也。”在人仁统一的基础上,孟子首次提出人性善的主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人性问题内涵丰富,因而孟子把人性设定为“善”,并非全面准确。然而“性善”论讴歌了人性之善,高扬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对于人善良品质的教育和生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各有特性。荀子认为:“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论性恶,“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若论性善,“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译注·性恶》)。因而,实质上,荀子主张人性平等,并认为人性是善恶的综合,人欲是恶,人类的道德行为是善。显然,在自然人性和社会人性的主次问题上,中国传统人学强调社会人性的主导作用。但应注意,中国传统人学并非否定自然人性,即人欲的存在,而是肯定人们对自然人性的合理追求,所谓“天使人有欲,人弗得不求”(《吕氏春秋·大乐》)孔子在主张道德人性的同时,也不反对在符合道德的标准下追求人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荀子虽然认为人欲是恶,但同时也说:“欲不可去,求可节也”。因而,人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以克制恶性,培养善性。这种客观务实对人性引导而非压抑的辨证思想,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吸收的合理人学思想内涵。

(二)提出“公利”与“兼爱”,崇尚和谐,追求社会理想实现

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中国传统人学中,以“公”称之。早在先秦,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开始探讨“公利”与“私利”的关系。《国语·晋语八》记载:“夫正国者,不可以暱于权,行权不可以隐于私。”即主张“私”有害于治政。而“无私者,可置以为政。”(《管子·形势》)韩非子认为:“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故公私有分。”(《韩非子》)因而,先秦时期探讨的“公”与“私”主要指公治与私利的关系,认为以“公”处事则可得人心,以“公”治国则可使天下太平。至宋明时期,更加深入探讨公与私之道德内涵。陆九渊认为,“私”是人进入道德境界的屏障,所谓“不曾过得私意一关,终难入德”⑨。与主张“公利”相伴而生的是“兼爱”思想。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君子学道则爱人。”墨子认为“天下兼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上》)其兼爱的思想不仅体现了墨家的政治主张,亦渗透了墨家对君子修身理想的企盼。墨家提倡,“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从而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致力于建立一个人皆博爱、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孔子更是提出兼有“公利”与“兼爱”思想的“和”之理念,提出“君子和而不同”,认为能否与社会、他人和谐相处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孟子继承孔子“和为贵”的理念,提出著名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哲学判断。这些思想继而升华出中国古代思想家追求“天下和谐、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追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札记·礼运》),便是这一理想的人学描述和追求。

(三)重视道德践履,强调“知行合一”

中国传统人学肯定人作为道德主体和实践主体的双重价值,因而,注重修养实践,强调道德践履,是中国传统人学的又一显著特点。如儒家追崇人的人格价值完善,重视对自我认识与行为的双重反思。在《论语·学而》中,孔子强调“行”是道德修养的实质,“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可见,“行”是知的体现,是人的道德意识的实践能力反映。朱熹认为:“善在那里,自家却去行也。行之久,则与自家为一;为一,则得之在我。未能行,善自善,我自我。”(《朱子·语类》)说明道德行为如成为习惯,则内在成为人的现实道德本性,从而可以达到“知行合一,德我一体”的最佳境界。

(四)注重人道之初,推崇重教乐学

传统人学注重对人的教育及学习品质的锻造,将教育不仅看作是人的发展的客观必须,也看作是人的生成的内在需要和人道之初。翻开《论语》,首句即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将学习视为“乐”,是中国传统人学思想尤为宝贵之处。一个“乐”字,道出了学之本质,也点明了学之意境。宋代朱熹认为学习“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论语集注》)。朱子所说的“道”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把“学”作为“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充分突出了“学”在人生价值中的重要地位。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同民族文化知识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人类发展重要推动力。重教且乐学,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传统人学重视学习的思想对于当代人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调动人的自我发展积极性,并有益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好学精神和追求乐学的情操,进而对建设学习型社会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总之,中国传统人学以探讨“人性论”、“人和论”、“为学论”、“理想论”等人生观为主题,形成了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完整缜密的思想体系,是具有科学性和理性的我国人学精神文化宝贵财产。

三、中国传统人学精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启示

理念是观念的体系,是具有综合性而非单一性的概念,是诸理性认识及成果的集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教育理念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所谓教育理念是指统领教育思维和教育行为的基本的观念和意识,它指引着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行为及教育倾向,是教育活动的指南针。正确的教育理念会促进教育成果的科学实现,而错误或有偏差的教育理念则有损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不利于教育的科学进步。中国传统人学精华,包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追求,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珍视的人文思想瑰宝,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革新,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一)中国传统人学启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人文教育理念

人文教育就是以人类文化和文明为教育载体和内容,对教育对象进行人文熏陶和人性提升,以知识传递、意识感染、环境熏陶、实践体验等为途径,在提升人性的基础上,达到培育人文精神、塑造良好人格的目的,是以培育具有人之文明与文化、人之品格与精神的健全人性者为终极目标的教育实践。中国传统人学重视自然人性与社会人性,强调引导人性发展;及重视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及他人的和谐共处思想,正是与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的人文精神表达。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人文教育,符合中国人学要求,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交往观,从自然人性、社会人性及其和谐的角度去审视自我、对待自然、关怀他人。进而能够使大学生感恩自然、理解自我及他人的人性表达,接受人性的现实不完美状态,并努力做到向完美与和谐状态发展。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人文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都有显著帮助和提升,有利于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全面发展自我个性与能力,达到与自我相处和谐,是与他人及社会和谐相处的基础。而受市场经济影响,传统的人文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高等教育形成了重专业知识培养、轻人文素质养成的不良倾向,导致培养出“有学问,缺修养;高智商、低情商”的发展失衡的大学生。这对于大学生个体人格与人性的完善,及对人类社会整体发展都会带来长远负面影响。因而,重新审读中国传统人学,树立人文导向教育理念,对于大学生教育而言,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传统人学启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人本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人学追求人类理想人格即精神价值的实现,以 “君子”、“圣人”、“能法之士”、“真人”等为人的发展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最初理念,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论的直接理念来源。以人为本即是以人为出发点,一切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一切为人性的生成和发展服务,以人性和人格能否获得全面发展为标准;在人性能够转化的理念前提下,充分发掘促进人性向善转化的因素,及时发现并遏制人性恶化的苗头,并充分相信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潜能,坚持人的教育与发展主体性,坚持以实现受教育者自由全面发展为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人本理念,包括三方面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大学生的价值为根本,坚持教育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致力服务于大学生的价值综合实现和发展要求。以实现大学生“人”的角色发展为基础,实现大学生教育对象的角色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及人发展规律的价值目标,使大学生个人价值目标与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社会主导价值目标趋于一致。第二层含义是以大学生为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的依靠力量,注重大学生的自我生成和教育,即“自省”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相信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潜能,坚持教育对象来自于人的能动本质的发展主体性。第三层含义是以大学生的特性为原则,以人的本性为激发点,顺应大学生的心理特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人学强调的“乐学”,启示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引导法,充分了解和有效引导大学生心理和思想发展。总而言之,将大学生首先看做“人”,继而看做“受教育者”,才是符合人学和教育科学规律的正确认识。这就要求纠正片面推崇科技至上、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高扬“人为贵”的总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时时处处捍卫人的价值和尊严。

(三)中国传统人学启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人生教育理念

人生教育即人生观教育,主要指对于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和引导,也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长教育。人生观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人学探讨的主题。中国传统人学具有重视人性探讨、追求人和理想、珍视人道实践、追求勤奋为学的思想内涵,实为有关人生的性质、追求、规则、行为与发展的人生观思想体系,涵盖了“人道论”、“人性论”、“人和论”、“为学论”、“理想论”等有关人生的全面探索和思考。“人道论”所探讨的“人道”,意即人生的最高原则或人们习行践履的基本准则。对大学生进行人生教育,不仅指“人道”教育,而且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长教育。人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使得人性与生命天然相连,因而,人性论派生出性命论、摄生论,成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的理念来源。“为学论”、“理想论”则是生长教育的理念基础。

1、性命论对生命教育的启示

生命教育的本源来自于“性命”学说。中国古代哲学与人学范域中,“性”指人性,即人的类特性;“命”则有生命、必然性、命运等多种涵义。孔子提出,“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述而十三》)既对斋戒、战争和疾病要持谨慎态度,体现了儒家对生命的珍惜和重视。

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而现实状况中,就业导向、注重竞争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的生命情感发育不足,当遭遇失败时,生命情感则难以承受。中国传统人学认为,性与命实为一体,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必须建立在对人性的正确认识基础上。人性,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的客观属性,因而大学生首先要从亲近自然做起,领悟自然力的强大,从而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充分理解人性的发展特性,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自我发展,由此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勇气。

2、摄生论对生活教育的启示

摄生论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以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为目的的人生哲学。摄生,又称养生、道生、保生。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中国古代的养生之道,内容浩富,立论精湛。如我国唐代伟大医学家、养生家孙思邈有名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科学的生活方式、健康的身心状态、独立的生活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然要求。而一项针对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调查报告显示:只有40%的学生能自觉打扫寝室卫生,30%的学生能够坚持体育锻炼,能做到早起并吃早餐的学生也只有30%,70%的学生未能合理科学搭配饮食。因而,近年来由于生活能力差而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和生理问题日益突显。生活教育缺失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问题。以摄生论的角度看待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重视大学生的摄生意识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生活的真谛,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为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打造坚实的现实基础。

3、“为学论”、“理想论”对生长教育的启示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和学习促进的客观进程,生长教育是将发展由教育主导转为受教育者自觉向学并追求提升,即生长能力的教育,以促进人自身生长能力的进步为目的。中国传统人学提出的“为学论”和“理想论”为生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念。儒家重视为学,主张“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七》)乐学、勤学、善学是“为学论”的重要组成。而古代“理想论”则是“为学论”的升华,指出了当时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以担当“天下兴亡”之“匹夫之责”为最高理想。

理想观和学习观是大学生发展理念的主体,而西方文化思潮导致中国当代大学生缺乏高层次理想,缺少对中国传统追求社会责任实现的理想观的认同。因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理想观和科学学习观的培养为重点,开展生长教育,从培养乐学、勤学、善学的学习品质出发,实现大学生自觉向学并追求理想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从理想的实现层次来看,个人理想实现是社会理想实现的前提和基础,而科学的理想观是以正确积极的为学观为前提。培养大学生自觉努力学习的品质,积极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在此基础上,树立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个人理想观,正是培养有共产主义社会理想观的新时代人才的必然前提。发展和继承中国传统为学论和理想论,与时俱进地开展大学生学习观和理想观教育,使大学生成为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和正确价值观念的自我能动发展主体,这正是为他们开辟了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稳步前进的重要保障。

责任编辑 许 臻

G719

A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人学人性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人性的偏见地图
北人学没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