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洞庭地区旅游业整体开发构想

2011-04-02 07:40贺常颖龚德宽
城市学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洞庭景点旅游业

贺常颖,龚德宽

南洞庭地区,在洞庭湖平原和雪峰山脉之间独享山的荫蔽、水的滋润,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尤其是山水培育出了这里深厚的水文化与农耕文化,令这片土地风情独具。通过对这一地区的文化状况进行研究,并调查其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充分以区域文化为主导,整合、挖掘南洞庭地区的旅游资源,并对其进行整体开发,还是很有前景的。

一、目前南洞庭地区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南洞庭地区的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发展思路不清晰,目标不明确,更没有突出本地的文化特色。旅游是一种文化消费,没有文化含量、没有特点的旅游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2)本区域内各县市区旅游开发各自为政,各县市区的旅游内容和主题低水平重复,缺乏整体布局,没有协作意识,项目呈现散、乱、杂的特征。目前南洞庭地区只有单独运作的旅游项目、旅游点,而没有成形的旅游线路,这就不可能大规模争取外地旅游客了。(3)旅游项目雷同,且赢利模式单一,往往使得项目从经济层面难以为继,效益低下。近些年本地区有多个投资上千万的旅游开发项目,多集中在休闲度假旅游开发中,收益来源仅为小规模会议和餐饮,使项目维持都困难,更不用说提高和发展了。(4)重视旅游项目建设,但不重视对项目的维护与宣传,广告投入少,知名度低,使得本地的旅游项目缺乏号召力,让人们形成一种“南洞庭没有旅游业”的印象,本地人的短期旅游休闲也找不到去处。地处南洞庭腹地的南县,每年种植40多万亩油菜,春天便是油菜花的海洋,但这样不需要集中投入的优质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和有计划有意识的开发,更没有形成品牌。湖南人成群结队去江西看油菜花,却不知南洞庭湖边的油菜花正开得波澜壮阔,妩媚多姿。[1](5)旅游商品的开发仅限于初加工或未加工的农副产品,没有形成知名的拳头产品、特色产品,拉低了旅游的附加值,有些地方甚至没有任何旅游商品。

二、整体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通过南洞庭地区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是通过打造凸显地域文化特征的旅游项目,形成经典旅游线路,用文化魅力吸引游客。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整体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几个原则:

(一)以区域文化为主导,以文化特征为看点,让文化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推手

在当代旅游业中,观光旅游退潮,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升温,更多的时候游客是期待几者兼顾,随着游客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旅游的文化含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着眼于产业发展的趋势,南洞庭地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注重以区域文化为主导,对项目和景点的文化内涵、文化品位、文化特征及表现形式、表现力度进行把握,对于没有文化含量的项目不予建设推广,要让有特色的区域文化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本地区对于能够很好地表现当地水文化、茶文化特色的项目要多加扶植,形成具有号召力、代表性的龙头项目,成为本地旅游的“招牌”。

(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实现旅游项目的教育、审美、娱乐、休闲等多重功能

旅游活动本身是一种有着多重目标的活动,这就决定了它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对旅游开发者而言,帮助旅客实现目标即意味着赢得了游客,取得了经济效益,同时本地文化在游客中得到传播和传承,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比如在茶马古道上[2],游客可以同时实现骑马休闲、山区景致观光、体验山区茶文化、了解梅山文化、品尝特色饮食、品味安化特殊的风土人情等目标,茶马古道文化和特色也能随着游客的口牌获得良好地宣传效果。

(三)向纵深拓展南洞庭文化旅游圈,实现区域联动、优势互补

开发南洞庭旅游业,不能将眼光局限于洞庭湖上,要着眼于整个地区,将区域内的所有旅游资源纳入开发范围,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整合优势资源,强调协作发展,摒弃目前各自为政的做法,通过协调利益实现区域内景点、项目的联动。

(四)多种文化形态共同参与,服务面向要兼顾本地客源与外地客源,建设要传统与创新并重

旅游开发中除了要向游客呈现本地区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以外,还要求服务文化、饮食文化、企业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共同参与。在进行景点和项目建设时内容上注重展现本地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质,表现形式有创新和突破。

三、开发条件

(一)已具备的条件

虽然南洞庭地区不是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但经过多年发展和积淀,到目前进行旅游的整体开发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1.地域条件

仔细分析南洞庭地区的地形,我们可以看到:从南洞庭湖边向西南望去依次是洞庭湖平原、丘陵区和雪峰山区,多种地形地貌不仅带来了多样的山水风光,也孕育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些可以带给游客不同的体验,而且跨越这几种地貌所需时间很短,从浩瀚的洞庭湖穿越城市乡村,来到千山万壑的雪峰山区,仅仅3小时车程,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这一时间还可缩短。这样景点和项目虽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但还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从容安排,使游程丰富多彩又紧凑有致。

2.组织条件

南洞庭湖旅游文化圈中的几个县市区都隶属于一个地级市,这样在旅游的开发规划、资源配置、组织协调、利益分配等方面有相当的优势,并且在宣传、研究、服务等问题上可以步调一致,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使旅游线路的组织达到最优化,充分保证游客的权益。

3.文化背景

南洞庭地区的安化属于梅山文化的核心区域,神秘的梅山文化赋与安化浓郁的文化氛围[3],其内敛和传统与湖区的豁达与开放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二者之间又有资江流域作为一个文化过渡区,使得这种文化变化的落差减小,并且融为一个整体。这样,游客在一次游程中可以领略到从洞庭湖水文化到梅山文化的特质,丰富而厚重,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待创造的条件

1.要重视对本地区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南洞庭地区区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近些年也做过不少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但是这种研究学术性较强,没有涉及文化的旅游应用层面,且传播效果不佳,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现在应组织人员对本地区的文化进行研究定位,强化特色,突出其外在表现形式,加大宣传与推广的力度,使文化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2.加强培训旅游从业人员

现阶段南洞庭地区不是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从事旅游研究、开发、推广、服务的人员数量少且旅游意识不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者队伍是旅游业发展中重要的软件建设项目。其中导游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南洞庭地区极度缺乏优秀的地陪导游,在培养导游时要注重对其进行地域文化知识的熏陶,让他们成为地域文化的代言人。

基于应用的体育统计学教学实质就是从实际应用出发来阐释统计学理论。让学生们带着实际问题来学习统计学,让理论学习变得直观而易于理解。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统计方法之后,我们再从传统的理论教学进路来演示统计学方法,这一过程让学生明白理论推导和应用之间的一致性,同时在统计理论上也有一个提高。前文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回到总离差平方和的代数式分解,代数式分解结果与我们“基于应用”视角进行的分析具有一致性。“基于应用”的统计学教学模式,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强化景区建设中的文化特色

当前南洞庭地区的景区建设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贪大求全,希望把吃、住、游、乐融到一个景点中,客源指向不明确。二是文化特色不鲜明,缺乏个性与吸引力。以农家乐旅游为例:目前湖区和丘陵区的农家乐旅游内容基本就是垂钓和餐饮,山区则纯为农家餐厅。这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旅游业,而一些重金打造的景点如新桃源山庄、林芳公园等,都只注重景区硬件建设而忽略突出文化特征,没有影响力,收入来源单一,导致效益不佳。要改变这种投入大却效益差的局面就必须选择能够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景点项目进行投入,比如能代表水文化的洞庭湖游览、南茅运河游览等,能代表竹文化的洪山竹海景点及竹加工艺术、能代表梅山文化的九龙池景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茶制作工艺展示等等,既有山光水色,又体现特色文化,这样的景点才是有生命力的。

四、整体开发框架

在南洞庭地区进行旅游整体开发的框架是:“一个中心、两条线路”,即以益阳市区为中心,向北、向西开发两条有代表性的精品旅游线路,分别是向西的桃江——安化方向竹文化、梅山文化、茶文化线路以及向北的沅江—南县方向的洞庭水文化、农耕文化线路。

益阳市是南洞庭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利,离长沙仅45分钟车程,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业相对发达,接待能力较强,目前已建成有周立波故居、三国文化长廊等能代表本地历史文化特征的景点。在旅游整体开发框架中,由益阳市区担当接待中心、客流集散中心,将游客分流往两条旅游线路。益阳市区的旅游资源并不丰富,但它却是游客到南洞庭地区旅游的必经之路,也是最好的接待中心,还是两条旅游线路的天然连接点,因此,益阳市区旅游业发展要着重在接待、集散、服务、运输、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做好文章。

桃江——安化方向线路可包括洪山竹海、资江放排、黑茶制作、茶马古道、九龙池等景点,这些景点季节性不强,可常年接待游客,观光、体验、休闲等多种旅游目标都可在这条线路中等到实现。应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将每一个加入线路的景点都打造成精品,尤其是黑茶制作展示,既可展示当地的特色文化,又能促进黑茶产业发展,还能带动旅游产品销售,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沅江——南县方向线路可包括春季赏油菜花、夏季观荷采莲、秋季大湖捕捞、现代农业观光、畅游南茅运河、观洞庭湖景、苇荡风情等。这些景点虽然风光无限,特色鲜明,但大多季节性强,因此需要随时调整游客的行程安排。对这条线路就需要考虑发展替代项目,如春季油菜花开放之前、花期过后,这一线路可安排芦苇荡踏青,以填补空档。还可借促售菜油、芦笋等纯天然食品;在鱼肥蟹美的季节过后,可以开展现代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水文化体验游等项目,丰富完善旅游行程,增强游客的满足感。

这两线路既可以单独成线,时间为2~3天,也可以组合成一条“山水文化”线路,时间为3~4天。这样就需要对两条线路、七个县市区进行资源调节、整合,才能保证旅游的质量、游客的利益,也就能保证本地区旅游的号召力。

[1] 贺常颖.水文化与南洞庭地区旅游业发展[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6):70-71

[2] 易永卿, 王小悟, 陈首涛.蚩尤与梅山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 2008:67.

[3] 孙国基.中国黑茶之乡[M].长沙:岳麓书社, 2008:107.

猜你喜欢
洞庭景点旅游业
余元君:一生只为洞庭安澜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洞庭谣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星月一舡压洞庭》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洞庭情缘(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