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昊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我院图书馆新馆于2009年年初正式启用,位于学院综合楼三、四、五层,现有馆舍面积12 871m2,馆藏纸质图书29.9864万册,电子图书8.26万册,纸质专业期刊356种。图书馆现设有:办公室、采编部(编目室、采访室)、流通部(基本书库、工程技术书库、样本书库、工具书库、辅助书库)、阅览部(期刊室、过刊室、教师阅览室、长江特藏室、外文资料室、技术信息部(电子阅览室、音像资料室),以及读者服务部、参考咨询室、课题研究室、信息检索课教研室等部门。现有图书馆员近2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11人。
图书馆搬入新馆后,硬件建设得到极大改善。一是建筑面积扩大了。在赤壁校区只有一个综合书库,迁入新馆后,流通部现有基本书库、工程技术书库等多个书库;二是管理手段更加先进了。图书借阅由过去的半开架借还模式,发展到现在“藏、阅、借”为一体的开放模式,图书馆启用了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图书的管理基本上实现自动化,该系统详细、准确地记载了书库日流通数据。
近年,我院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人数已由2007年的5 000余人增至现有的7 000余人。为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近三年来,在新校区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学院还不断地加大图书采购力度,2009—2010学年新增图书2.0195万册;并将原丹江口职工大学图书馆全部藏书转至我院图书馆,现人均藏书量达61册/生。但在在校生人数和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人均藏书量逐年上升的情况下,根据图书馆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中统计的流通数据,以及学生进馆登记情况分析,图书流通率(指在一年内读者借阅的图书总册次占馆藏图书总数量的比率)仅由2007年的60%升至2009年75%,仅上升15%。这说明馆藏存在资源浪费,图书利用低的现象较为明显。
在馆藏图书 22大类中,其中T(工业技术)、I(文学)类的藏书量最大,三年中这两类图书分别占馆藏比例的60.8%和58.3%,这与我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相一致。我院是以水利电力为特色,开设专业涵盖水利、勘测、电力、机械、信息等五大门类的工科院校,但是近三年,T类图书流通量增幅不大,借阅量位次不高,这与馆藏结构和质量有关。一是我校原为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升格高等职业教育后,专业层次升为专科了,馆藏结构已跟不上专业建设需要,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二是虽然每年都有新购图书,但近几年高职专业建设发展极快,加之工程施工工艺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图书更新周期短,因此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三是我院部分学生基础较差,课后时间多用于消化课堂知识,同时学生上课任务较重,阅读课外专业书的时间有限。以上三个原因影响了T类图书的流通率。三年中,I类的藏书量逐年增加,借阅量也随之提高,这说明文献采访工作到位,流通部门管理服务较好,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说明工科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浓厚兴趣,这与用人单位强调综合素质的招聘需求相吻合,表明我院学生逐渐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是藏书数量有待提高。现有人均藏书量61册/生,还要加大图书采购力度,力争在2年内每生达到70册。二是藏书质量有待提高。要结合学院专业特点和读者需求,编制文献资源建设规划,优化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结构,提高馆藏资源的质量。
我院在校生人数和图书馆藏书量逐年增加,流通部作为直接面向读者的一个部门,承担着读者增多和书库藏书量增加的双重压力。目前每个书库实行全天候开放,馆员承担着文献整理、图书借还、新书上架、旧书修补、书库保洁等工作,人员配备相对薄弱,工作烦琐劳累,导致流通馆员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流通馆员中,“科班出身”馆员不足,接受图书馆专业技能培训不够,导致部分馆员对书库的排架情况和书库藏书情况不熟悉,不能为读者提供高效、准确的咨询服务。
由于这几年学院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导致入馆读者大幅度增加,造成流通借还窗口工作繁忙,馆员没有时间或者忽略了与读者的交流和沟通。借还台工作的馆员面部表情严肃,缺少热情和亲和力,给读者造成了一个服务态度欠佳的印象。少数馆员在思想上对流通借阅服务工作的认识有偏差,认为图书流通工作只是简单的借还,属于简单、机械、重复的劳动过程,对流通工作有厌倦甚至抵触情绪,导致缺少工作热情,缺乏服务意识。
读者服务管理方面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受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的影响,图书馆仍以馆藏文献的外借和内阅为主要服务模式,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较低,坐等读者,上门服务意思差,缺乏走出馆外主动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意识和措施。如图书馆缺少积极主动地宣传和引导,导致读者对图书馆典藏情况不了解,入馆借阅程序也不熟悉,对文献信息资源缺乏兴趣。新生入校时,图书馆没有及时做好入馆教育和导读工作,导致学生对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意识淡薄、能力欠缺。对图书馆功能的认识存在误区。部分学生认为图书馆仅是自习的地方,没有认识到图书馆是满足自身信息资源需求的文献中心。由于宣传、引导和培训不够,导致学生对馆藏情况不了解,也没有掌握熟练的资源检索技能,削弱了学生对馆藏图书的利用,影响了图书流通。
图书馆没有有效的奖惩制度。奖金分配等未能充分体现出多劳多得原则,干多干少一个样,挫伤了流通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增加流通部门编制和人员,优化流通部门馆员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将部分“科班出身”的馆员充实到流通部门来,同时加强对流通馆员的管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确保操作上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回答读者咨询的准确性、高效性;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奖金发放、评先评优等方面向流通馆员倾斜,激发和调动流通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图书馆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加强与各教学系部的联系,要通过读者沙龙、读书协会等形式与读者交流。馆员要自觉深入到读者中去,通过多种途径,采取不同方式,主动地了解读者对图书馆藏书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以及对馆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技能等多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接受读者的批评和指导,采纳读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要每年向新生进行馆藏特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计算机检索等基础教育,要积极开展图书馆知识讲座,重点介绍图书馆功能、作用和馆藏资源的利用。馆员要尊重读者,要增强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水平,充满活力地运用各种技巧与读者交流和沟通,增强读者的借阅积极性。
要根据学院的发展目标、办学规模,合理编制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做好文献的选择、采购,逐步建立具有工科专业特色的馆藏体系。图书馆要主动了解学院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思路,要发动广大读者积极推荐图书,要继续做好每年公开订书目录征集意见的工作,确保采购的图书质量能尽量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以及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要加强对书库布局的规划和管理,图书要科学合理分类、规范上架排架,及时整理乱架图书,修补破损图书,引导读者正确使用代书板,帮助读者了解图书排架规律,帮助读者通过文献检索快速查找自己所需的图书,从而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开展导读的参考咨询服务,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积极做好新书报道工作,要及时把新书籍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和宣传栏向读者发布,使读者及时、有效的掌握新书资料的动向,便于读者的借阅。要通过校园网、专题讲座、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对广大读者进行文献检索的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广大读者了解文献检索知识,掌握文献检索方法,更好地帮助读者查阅到所需的文献资料,从而提高图书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