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对当代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2011-04-02 03:29顾敏琪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张太雷价值观青少年

顾敏琪

(中共常州市委党校,江苏 常州 213016)

张太雷同志生于1898年,1927年广州起义时牺牲,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是党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他为党团创建、国际工运及国共合作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为中国青年运动做出了卓越贡献。作为中国共产党首个驻共产国际的使者,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派往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张太雷在领导青年运动的革命实践中,将青年的教育问题与发展革命事业的需求紧密联系,形成了关于青年工作的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高度的革命性和科学的前瞻性,在大革命时期对我们党教育青年、领导青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主要是学生政治教育思想,对于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有借鉴意义。

一、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孕育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土壤先后有三:

首先是自身求学阶段的学生工作经验。1911年,张太雷考入常州府中学堂读书,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和辛亥革命的影响,他读《革命军》,带头剪辫子,欢呼武昌起义,积极参加了反袁斗争和抵制日货的行动。考入北洋大学后,加入进步团体“学生救国会”[1]28,反对段祺瑞政府出卖国家主权。1919年,他组织了“社会改造社”,研究变革黑暗旧中国的途径。五四期间,张太雷参加了“北洋大学学生会”、“天津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以及“天津各界联合会”组织的一系列爱国活动[1]32,创办《劳报》、《来报》,成为学生爱国运动的重要骨干。这一时期,张太雷积累了大量学生工作的实战经验,为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主持党团工作的革命实践。1920年8月,张太雷在上海发起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活动;11月受北京党组织委托,组建了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书记[1]44;1922年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4年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青年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回国后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1]99。1925年中共四大上,张太雷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分工负责青年团,稍后又当选为共产主义青年团总书记[1]104。这一时期,张太雷全面领导党的青年工作,发表了《青年运动决议案》、《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等一系列文章。张太雷青年运动思想不断成熟的同时,青年教育思想也初具雏形。

再次是兼任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早在1920年,张太雷就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的筹办中去[1]46,传播革命真理,培养工人运动骨干。1922年以后,张太雷在上海大学任教,这是党领导培养革命干部的高等学校;调任鲍罗庭的翻译后,他又兼任了中共广东省委的干部训练班、共青团广东区委的团员训练班、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国民党广东党部的青年训育员养成所等一系列教职[2]98,讲授过《少年国际》、《第三国际》、《CY与CP》、《世界政治经济状况》、《社会发展史》等课程,涵盖了共产主义理论、时局分析以及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军事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等广阔领域。以此为契机,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逐渐丰满精深起来,直至1927年张太雷领导广州起义牺牲戛然而止。

二、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属于青运思想的伴生理论,其关于青年教育的论述及观点常与青年运动问题联系紧密,主要集中在《列宁与中国青年》(1924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的学生》(1924年5月)、《少年国际第四次大会对于殖民地之新议决案》(1924年9月)、《五四运动的意义与价值》(1925年5月)、《统一学生运动与广州学生》(1926年4月)、《五四纪念告广东学生》(1926年5月)及《青年运动的使命》(1926年10月)等文章之中[3]11。张太雷的青年教育思想涉及了青年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三个层面。

(一)关于青年教育之目的——“替中国无产阶级和农民服务”[4]50

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张太雷认为,青年学生属于“智识阶级”(知识分子),天生具有革命的两面性,“常常是一个反革命的”[4]49。但在半殖民地的近代中国,青年学生格外地趋向于革命。“因为他们是小资产阶级家庭的子弟,殖民地上的小资产阶级因受帝国主义之经济侵掠已渐次贫困,以致青年学生在学校里读书常觉得经济的压迫;而一方面又因为本国的经济不发展,青年学生对于他们将来卒业后的社会地位不由得不起恐慌”[4]49,由此中国学生的革命性略强。同时,俄国革命的经验表明,“在无产阶级运动刚开始的时候,青年学生常常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4]50。因此中国革命党可以调动,也必须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力量,“往民间去”唤醒工农群众的革命意识,从而支援中国的国民革命。

(二)关于青年教育之内容——“给中国青年学生一种世界的科学的人生观”

青年缺乏社会生活经验,世界观、人生观尚在形成阶段,可塑性较强。因此“要使学生革命化”[4]50,为革命所用而对其进行教育改造,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上,“给中国青年学生一种世界的科学的人生观”[4]51。针对五四后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阶级属性,对青年的教育必须包括三大内容。

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扫除学生的旧社会观念”[4]50。在五四运动之后,思想文化界转换了战斗的方向,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几乎完全停顿;另有一班人提倡东方文化,成为“一种青年脱离旧思想的更厉害的障碍”[4]50。在此背景下,张太雷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号召青年学生,认清“东方的文化是一天一天的进步,要赶上西方的渐趋于世界文化的一致前进;则保守这种东方文化,阻止东方文化的这种进步的趋向,乃是反革命的”[4]51。

二是加强集体主义和纪律观念教育,扫除“固有的个人主义根性”[4]51。除了封建思想,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与基督教思想也在当时的青年学生中极有市场。针对脱离了旧思想又走入了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的青年学生,有必要做“一点反基督教宣传”,“指出教会帝国主义侵掠的背景和基督教现在在欧美的破产”,打破帝国主义在华推行文化侵略的阴谋;并使青年学生认清“社会的改革和人类的进化是靠人们集合的努力,个人的行动非但无济于事,并且往往有相反的结果,以免青年脱离了旧思想又走入了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4]51。要继续地、系统地宣传集体主义和纪律观念,把青年学生引向共产主义的道路。

三是加强品格塑造,培养坚毅勇敢的革命意志。张太雷认为中国的青年运动的使命“乃是以谋全国的福利”[4]253,这是任重道远的事业。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来学生运动的沉浮,证明了国内的反动势力太大,青年的努力还不够。“(中国的青年运动)现正在中途,正在中间努力的时期之中。将来能否达到最后的目的地,完全要看现在的努力如何。”[4]255而在继续努力的时间中最大的危险,“一种是半途而废,一种是失其目标”。于是,他呼吁广大青年“当抱一个比从前更坚决更彻底的态度,来继续的努力,时时刻刻将革命的目标悬在眼前”[4]254;“当预备十二分的力量,才能希望有十分的成功”[4]255;当培养“沉毅勇敢”的革命意志,才能完成中国青年运动的使命。

(三)关于青年教育之方法——实践、宣传与组织化并举

如何使青年接受上述思想,具备革命的重要素质,张太雷对此作过较为细致的论述。首先,进行实践锻炼是使广大青年自我改造的必要手段。张太雷认为应鼓励广大青年参与国民运动,“指示给他们怎样到农民和工人中间去宣传和组织”[4]53。针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锻炼方法。近工业区域的学生可以设立劳动补习学校,帮助失学的成年工人和青年工人;暑假中的学生可以组织乡间旅行,到农民中去,用戏剧、演说的形式唤醒农民;初级师范的学生将来是农村小学教师,应有倾向地促使他们多与农民接近,发挥其对于青年农民的影响。

其次,进行革命宣传是广大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手段。对于学生的宣传,在宣传载体的运用上,不要局限于共产党的出版物,而要多利用学生团体各种出版物;在宣传形式的选择上,不要局限于文字宣传,可以利用一切讨论会、演讲会和各类学生集会来做我们的宣传;在宣传时机的把握上,应当特别关注学生反抗学校及其他政治运动的时候,“那时学生的革命精神特别表露,所以容易接受革命的社会主义的宣传”[4]52。

再次,领导整合青年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自我教育的有效手段。从五四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张太雷充分认识到青年组织不仅可以支援青年运动,而且对青年学生革命教育有引领示范作用。他在《少年国际第四次大会对于殖民地之新议决案》中提议,共产主义青年团“应组织一种国民革命性的青年群众的团体”[4]69。这种团体的组织是要从下而上的,外表上有完全的政治独立。这种团体的工作内容包括:在政治上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的统治;在经济上改善被压迫劳动青年的经济状况;在教育上向劳苦青年普及义务教育,特别是政治和自然科学教育;反对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宗教宣传;做青年妇女运动。共产党通过共产主义青年团对这类青年群众的团体实现政治指导。

在各种青年群众组织中尤其应当重视学生会的作用,“因为学生会是对于学生最接近,而且是最有机会宣传学生的机关”[4]54。做好学生会的工作,不外乎办学生会报,举办演讲会和体育活动,组织俱乐部、音乐会、戏剧团等妙法。学生会报除政治批评和思想理论的文章之外,尤应注重于学生日常的生活,并应极力鼓励和诱导学生在会报上发表意见;演讲会讲题应选择学生感兴趣和切实际的,允许听者自由发问,会后布置一点操;组织体育运动、俱乐部、音乐会、戏剧团,吸引青年学生的参与,摆脱教会的影响。实践证明,以上细则大大提升了青年教育的实际效果。

张太雷同志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在大革命时期对党如何领导青年运动、教育青年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对于我们今天在青年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三、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年学生是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质量甚至是方向。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当代青少年,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基本的道德素质,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分清是非善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的信仰者、积极的传播者和模范的践行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当代青少年生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的深刻转型而成长,他们身上表现出思想开放活跃、价值观念多元、主体意识强烈、行为自主务实的鲜明特点,这些都是将来祖国建设和民族振兴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承载的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不断输入、渗透,严重削弱了国内主流思想文化的政治导向、情操陶冶、心灵净化的社会功能,对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构成了强烈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

如何发扬“五四”精神,继承党在革命时期教育青年、领导青年的光荣传统,帮助青年在环境剧变中,抵御多元文化的影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继续深入研究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现实动因。通过对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梳理,其中原则性的、规律性的认识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时代要求的方向。当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积极引导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确立起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正确引导青年着眼事业发展与时代要求,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与祖国共奋进、同发展。作为先进的社会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超前性,要因地制宜,尊重个体差异,以创新的精神,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始终坚持时代前进的方向。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选取青年关注的主题,特别是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青年对社会变革的反应是敏感的,对现实问题和自身发展是高度关注的。青年的认识水平决定了他们习惯把抽象的理念和概念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必须直面现实,不回避当代青年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注意疏通复杂的社会现实与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在关系;以青少年的真实生活为中心,解决青年发展的实际问题,如求学、就业、婚恋,才能对各类青年形成有效引导,才能使之养成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判是非曲直、轻重缓急的正确方法与习惯,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成员价值认同的武装和指导作用。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采取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青少年正处在活力四射的时期,他们反感空洞的说教、老套的故事、久远的榜样。而蕴含着人类优秀品质与永恒价值的事物,只要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无不能震撼其心灵,启迪其心智。

当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俨然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的重要工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以网络为平台,大力加强思政教育网络建设,尤其应增强网站内容的生动性、动态性、历史性,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应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加强网络监管,关闭不健康网站。

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和教育意义。思想道德教育决不仅是知识的教育、理论的教育。必须强化青少年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要从原来蜻蜓点水般的考察、参观、访问活动发展到更具务实性、体验性的活动,如定向社会调查和咨询服务、定点科技文化服务、参加重点工程和市政建设劳动、挂职锻炼等。并逐步形成青少年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指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当今社会。

第四,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秉承真诚、民主、不懈的态度。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具有叛逆性,对其的价值观教育切忌虚伪矫饰、简单粗暴、急于求成,应以诚相待,以理服人,消除青少年的抵触情绪。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少用传统的直接灌输法,灵活使用价值澄清、价值分析及道德推理等方法,变“把真理交给青少年”为“带领青少年去寻找真理”,提高受教育者的理性判断能力和个人主体性。还应克服理论创新跟不上教育需求的矛盾,教育者应通过不懈努力在实践中创新理论。

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应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刘玉珊,左森.张太雷年谱[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2]叶孟魁.张太雷革命实践与思想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熊焱生.张太雷青年运动思想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3):10-13.

[4]张太雷.张太雷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张太雷价值观青少年
改革开放以来张太雷与青年运动研究综述
我的价值观
1992—2022年张太雷研究综述
青少年发明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张太雷研究的发展阶段与未来趋向
张太雷:化作惊雷震碎旧世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