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军
类固定短语与《现代汉语词典》收条
李传军
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类固定短语。《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部分类固定短语,但存在较多问题。文章主要根据类固定短语的相关理论对词典收条予以评议,从而提出建议。
类固定短语 词条收录 问题及建议
我们在语言教学中会遇到大量与“不声不响、没边没沿、昏天黑地”等类似的短语。这类短语不同于自由短语,可以根据字面得知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于固定短语,可以借助工具书查得其意义和用法。这类短语的大量存在,给我们的语言教学带来很大麻烦。《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从第3版开始收录一部分此类短语,但其中存在不少问题。
陆志韦(1956)最早对这类短语进行分析,称其为“并立四字格”。他注意到“走在路上”、“木质坚硬”、“能工巧匠”等虽都是四字格,但它们内部的语法结构全不一样,“能工巧匠”的结构要比前两个紧凑得多。“能工巧匠”类的四字格除了不能停顿之外,四个字的内部组织更表现出汉语的特性。“能工”对“巧匠”,“能”对“巧”,“工”对“匠”。再像“奇形怪状”不只是对对子,并且“奇怪”和“形状”都是并立的双音词,穿插着使用。“不三不四”、“死吃死喝”、“东说西说”、“有的没的”都有两个字重复,可是内部结构又各各不同。
文炼(1988)最早将这类短语命名为“类固定短语”。许多学者也注意到了这种介于固定短语和自由短语之间可以称作类固定短语的语言单位,但是什么样的短语算是类固定短语,各家的看法和认识却不尽一致。迄今为止,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刘叔新(1982,1990)将此类短语称为“准固定语”。他认为这类单位之所以称为“准固定语”是因为它们不充分具备成为固定语的条件,但又具有了固定语的大部分主要特征,基本上可以或者勉强可以归入固定语的范畴。文炼(1988)指出,这些四字短语,从形式上看很像成语,可是它们是根据交际需要临时创造出来的。它们有特有的格式和功能,跟某些成语近似。从理解方面说,由于它们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使对个别词义不甚了了,也能悟出整体的含义或功能。从使用方面说,四字格在汉语中有稳定、庄重的色彩,在文章中是经常使用的。齐沪扬(2001)认为,类固定短语是相对于固定短语和自由短语来说的,介于两者之间。
对于类固定短语,《现汉》编写者采取了比较审慎的做法,从第3版才开始收录一小部分类固定短语。编写者对类固定短语采取了灵活的处理方式,起初并没有直接把大量类固定短语收入词典,而是将一些具有高度能产性的类固定短语格式收入词典之中,并列举大量符合此类格式的类固定短语。如:
不…不…1.用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或词素的前面,表示否定(稍强调):~干~净|~折~扣。2.用在同类而意思相对的词或词素的前面,表示“既不…也不…”。a)表示适中,恰到好处:~多~少|~肥~瘦。b)表示尴尬的中间状态:~方~圆|~死~活。3.用在同类而意思相对的词或词素的前面,表示“如果不…就不…”:~见~散|~破~立。
《现汉》第3版收录了“半…半…”等33种常见格式,第5版新增了1种格式“爱…不…”。这34种格式不仅包括普通话中的常见格式,还收入了1种方言格式“道…不…”。
周荐(2004a)认为,《现汉》之所以设立这种条目,很可能是基于如下的考虑:一些常在人们口语中出现而定型性又不十分强的类固定短语,没有资格作为词汇单位单独立目,便用待嵌格式以纲代目地出现。由于这种待嵌格式只出架构,因而给人们留下了仿拟类推创造的广阔空间,可使人以此为模式造出许多同类的类固定短语。
《现汉》对类固定短语的收录是开创性的,这种处理是建立在尊重语言事实的基础之上,同时对语言教学意义重大。《现汉》对类固定短语的收录具有高度灵活性,将格式而非短语收录进来,大大提高了《现汉》的容量,同时减少了无谓的重复。《现汉》对类固定短语的收录是高度审慎的,收录的34种格式多具有高度能产性和常用性,收录的格式10年间几无变化。
《现汉》尝试性也是开创性地将类固定短语收录其中,意义重大,但其中仍存在一定问题。
1.《现汉》所收录的34种格式,无一例外全部是偶位内嵌型[1]。究其原因,一是词典编排的原因,将“一三字隐、二四字显”这种格式作为收条立目的对象,技术处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头一个字隐含,似乎无法在以音序为主要检索手段的《现汉》中立定条目。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难度并不大,关键是我们是否承认“一三字隐、二四字显”与“一三字显、二四字隐”的格式都是语言词汇中的一类单位,有着同样的合法地位。二是将偶位内嵌型和奇位内嵌型同时收入词典之中,可能会出现用例“撞车”的问题。例如复合型式的类固定短语[2],既可以作为偶位内嵌型格式的语例出现,也可以作为奇位内嵌型格式的语例出现。这样就会出现一定的重复,似乎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但是这种重复并非简单意义上的重复,从《现汉》本身的编纂原则上看,它也未曾规定并实行过不同的条目不可共用一例。三是词典编纂者凭语感判断偶位内嵌型的格式更具有类推性、常见性。我们对常见的类固定短语格式的统计[3]也说明了这一点,偶位内嵌型格式不仅数量众多(约占总数60%),而且具体格式统辖下的语例丰富。因此相对于其他型式而言,偶位内嵌型的格式更容易被词典纳入,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掌握,也是人们最熟悉的型式。虽然存在以上三个原因,但并不意味着《现汉》的这种处理方式就妥帖了,实际上,将更多型式的类固定短语格式一并收进来更能体现出语言的丰富性。
2.近十年来,《现汉》只增加了一种类固定短语格式。修订者对类固定短语的收录采取比较审慎的态度,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从尊重类固定短语的语言事实来看,我们认为此类格式的收录数量应该适当增加。我们粗略地对类固定短语的格式进行统计就收集了300种之多[4]。单以格式而论,《现汉》所收录的仅占格式总数的十分之一,远远不能反映类固定短语的现状。自《现汉》收录类固定短语以来的十年间,出现了许多新的格式和新的语例,《现汉》只增一种格式的做法与激增的类固定短语语言事实相差甚远。下面这些使用频率高、能产性强、格式义稳定的格式都可以考虑收入《现汉》中来:忽…忽…、…模…样、…头…脸、…手…脚、…年…月。周荐(2001)认为似乎可以考虑将“大…小…、千…百…、添…加…、如…似…、有…没…、天…地…”等6种格式与《现汉》已收录的格式一样看待,也收录进来。考察这6种格式可以发现,“如…似…”、“有…没…”的常用性和能产性较弱,“有…无…”格式虽已收入《现汉》之中,但是与之相关的“有…没…”格式无论在常用性还是能产性方面都差之甚远。能产性和常用性最强的是“天…地…”格式,但是相比较“…天…地”格式而言,它的能产性和常用性又差距明显,更应该作为《现汉》条目收录进来的是“…天…地”格式而非“天…地…”格式。能产性和常用性最弱的是“添…加…”格式,除了几个固定短语之外,很少有类推生成的类固定短语出现在大众口语之中。因此,这6种格式,似乎只有“大…小…、千…百…、天…地…”3种格式可以考虑收入《现汉》的条目中来。
3.《现汉》将类固定短语格式收入其中,那么类固定短语[5]是否也可以收录进来呢?固定短语作为独立的条目可以出现在《现汉》之中,高频使用的部分类固定短语是否也可以单独立目呢?《现汉》用格式来统辖类固定短语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把固定短语收入词典的条目之中,而将类固定短语排除在外也是适宜的。用格式来统辖类固定短语,一方面可以以简驭繁,帮助我们掌握更多的同一格式下的类固定短语,促使我们自觉以此类格式类推生成更多的类固定短语;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限制词典条目的无限增量,从而减轻词典使用者的负担。但是,具体操作起来会面临较大的困难。一方面固定短语和类固定短语两者之间很难找出一个有效的区分标准;另一方面两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部分固定短语可以衍生出大量的类固定短语,部分类固定短语也可以转化为固定短语。固定短语作为独立的条目可以出现在词典中,因此高频使用的部分类固定短语在类固定短语格式没有大量收入《现汉》的前提下也应该被收录进来。
4.《现汉》收录的格式既有普通话的,也有方言的。方言格式是否应该被《现汉》吸收进来?什么样的方言格式可以收入《现汉》的条目呢?既然方言格式可以进入《现汉》的条目之中,那么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普通话中的格式进入《现汉》呢?尽管《现汉》中只收入了一种方言格式,但这会引发一系列相关问题。我们对这唯一的一种方言格式进行考察发现,词典编纂者将“道…不…”格式收入进来有欠斟酌。这一格式在北大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没有检索到一例。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道…不…”作为类固定短语格式收入词典时机尚不成熟。《现汉》可以对方言词汇进行适度的收录,但是作为条目出现在《现汉》之中应该符合一定的条件,需要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并且能对规范的现代汉语产生一定影响。作为一种格式出现的“道…不…”不仅应该在方言里具有较强的衍生能力,而且更应该具备在规范的现代汉语中的强大生存能力和被吸纳的可能性。否则,类似的方言格式的收录应更谨慎。
5.《现汉》对类固定短语格式的释义应依据什么原则呢?我们以《现汉》对“有…无…”格式的解释来分析这个问题。《现汉》对“有…无…”格式的解释是这样的:
有…无…1.表示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行~市|~勇~谋。2.表示有前者没有后者(强调的说法):~加~已|~增~减。3.表示有了前者就可以没有后者:~备~患|~恃~恐。4.表示似有似无:~意~意。
《现汉》将这种格式细分为4个义项,并分别举例。我们认为进行格式解释的时候,可以适当说明内嵌成分的性质和规律,因为格式义与内嵌成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仍以“有…无…”格式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对于“有…无…”格式,我们似可如此说解:
有…无…1.表示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内嵌的成分是意义相反或相类的两个名词:~行~市|~勇~谋。2.表示有前者没有后者(强调的说法),内嵌的成分是意义相反的两个动词或形容词:~加~已|~增~减。3.表示有了前者就可以没有后者,内嵌的前一成分是动词,后一成分是与前动词在意义上密切关联的名词:~备~患|~恃~恐。4.表示似有似无,内嵌的前后成分为同一名词:~意~意。
相比较而言,《现汉》对“不…不…”格式的解释则科学得多。因此,对格式的解释应该尽量做到:高度概括、科学分类、语例丰富、统一规范。
6.目前《现汉》对类固定短语的处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固定短语重复出现。作为独立条目出现在《现汉》中的固定短语,照理说是不应该作为类固定短语格式的例子来使用的。因为,类固定短语格式既然作为词典的条目出现,那就意味着它本身只是词汇单位的架构,容许嵌入该架构的都仅仅是构成这个新词汇单位的成分,经嵌入新成分而成的单位才是语言词汇的一个新的完整而独立的单位。但是,《现汉》处理类固定短语及其格式的方式却有所不同。有的类固定短语作为格式的例子出现后,不再作为独立的条目出现在《现汉》中,如“半…半…”格式;有的类固定短语既作为格式的例子出现,又作为独立的条目出现在《现汉》中,例如“半…不…”格式中,“半生不熟”、“半死不活”既作为“半…不…”格式的语例出现在《现汉》中,又作为独立的条目出现在《现汉》中;有的类固定短语格式的例子竟全部作为独立的条目出现在《现汉》中,例如“不…而…”格式中的语例。对这三种情况进行考量,我们认为其第一种方式是比较妥帖的,应尽量将固定短语和类固定短语区分开,并尽量避免固定短语的重复出现。固定短语和类固定短语虽然有时候难以区分,但是我们为了避免重复现象发生,不妨做出强制性的限制:凡是作为独立条目出现在《现汉》之中的固定短语,不再作为类固定短语格式的语例重复出现。
附 注
[1]我们将类固定短语格式分为五种基本型式:偶位内嵌型如:半…半…;奇位内嵌型如:…多…少;组块内嵌型如:百般……;首尾内嵌型如:…不择…;一字支撑型如:……不…。
[2]类固定短语格式除了五种基本型式之外,还存在一种复合型式。这种型式的类固定短语主要是由偶位内嵌型和奇位内嵌型交叉而成,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型式。如“说三道四”,既可以归为“说…道…”格式,也可以归入“…三…四”格式。
[3][4]我们对类固定短语的格式进行过统计,共收集了300种合乎标准的类固定短语格式,其中偶位内嵌型179种,奇位内嵌型71种,组块内嵌型35种,首尾内嵌型10种,一字支撑型5种。
[5]此处的类固定短语指类固定短语语例,即一个个具体的类固定短语。
1.姜德梧.汉语四字格词典.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叔新.固定语及其类别.∥南开大学中文系《语言研究论丛》编辑部编.语言研究论丛:第二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3.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陆丙甫.语句理解的同步组块过程及其数量描述.中国语文,1986(2).
5.陆志韦.汉语的并立四字格.语言研究,1956(1).
6.吕叔湘.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中国语文,1963(1).
7.马清华.并列结构的自组织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齐沪扬.现代汉语短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齐沪扬.有关类固定短语的问题.修辞学习,2001(1).
10.文炼.固定短语和类固定短语.世界汉语教学,1988(2).
11.文炼.汉语语句的节律问题.中国语文,1994(1).
12.张斌.汉语语法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3.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4.周荐.论四字语和三字语.语文研究,1997(4).
15.周荐.《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待嵌格式.中国语文,2001(6).
16.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a.
17.周荐.词汇学词典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b.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务与科研处 莱阳 265200)
(责任编辑 刘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