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六号”钻获“白加黑”结壳样品
当地时间2011年8月28日凌晨5时,执行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任务的“海洋六号”完成了中太平洋海山区的调查后,经过1天多的航行,抵达西太平洋海山区,继续进行富钴结壳调查和环境基线调查,并成功获取了富含结壳的岩心样品。
据悉,本航段前20天,“海洋六号”完成了中太平洋海山区综合科学考察,累积完成多波束测深1300多千米,深海浅钻20多个站位,CTD及生物调查、海底取样、海底摄像各1个测站,重力、磁力及浅剖测量1000多千米。目前,通过已开展的调查手段的各设备工作正常,特别是深海浅钻,同一台套设备,已经完成测站22个。
到达西太平洋海山区后,“海洋六号”连续完成了2个测站的深海浅钻作业,成功获取了上端为深褐色板状结壳,下端为浅色的礁灰岩,有的中间还有过渡层,浅色角砾和斑状富含结壳的岩心样品。科考队员兴奋地称这种富含结壳的岩心为“白加黑”。在深海摄像的可视镜头下,可以清晰地看到1000多米下深海钻机停留在海底的位置,钻机下仿如菠萝蜜般的深黑色结壳,以及钻机启动喷出的黑色浓烟等。
据介绍,在这一海山区,“海洋六号”的工作还是以深海浅钻为主,同时还将采用深海摄像、结壳拖网、多管取样、箱式取样、温—盐—深测量和浮游生物拖网等调查手段,了解海山的富钴结壳的分布状况,为初步评价海山的资源积累资料。同时,还将现场采用X荧光仪测定结壳的化学成分和品位,初步了解目标海山的结壳资源,开展现场生物和水体的分析测试和预处理,满足环境基线调查的需求。
(选自:国土资源网201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