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林 李湘球 李自明 王小凤 张建宏
萍乡地区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
陆建林 李湘球 李自明 王小凤 张建宏
黄秋葵又名补肾草、秋葵、羊角豆,是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以嫩果供食,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盐,具有健胃理肠之功效,是一种营养保健蔬菜。另外花、种子和根均可入药,对恶疮、痈疖有疗效。
黄秋葵性喜温暖、耐热怕寒,种子发芽、生长发育适温25~30℃,开花结果适温26~28℃,月均温低于17℃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生长不良;黄秋葵喜光,光照充足,有利生长发育,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黄秋葵耐旱、耐湿、不耐涝,结果期要求水分充足。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要求氮磷钾齐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萍乡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黄秋葵的生长,该地区黄秋葵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萍乡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不断选育,培育出了黄秋葵、红秋葵、青秋葵等多个优良品种,形成了典型的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系列品种。
黄秋葵根系发达,入土深,应选择耕作层深厚、土质肥沃、受光良好、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播种前将土地深耕20~30 cm,施足基肥,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 kg左右,磷酸二铵15~20 kg,草木灰100~ 150 kg或硫酸钾15 kg,南方多雨地区将地作成1.2 m宽的高畦,畦间开排水沟20~30 cm,北方采用平畦或高垄两种栽培形式,南方2~6月均可播种,北方5月上中旬播种。由于黄秋葵前期生长缓慢,到7月才开始采收,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可与其他生育期短的蔬菜和农作物间作。
以直播为主,播种前用20~25℃温水浸种12 h,然后擦干,于25~30℃条件下催芽48 h,待5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按行距80 cm、株距50 cm挖穴,先浇足底水,每穴播种2~3粒,覆土2~3 cm,每667 m2栽2 000穴左右,用种量500 g左右。也可育苗定植。
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掉病残弱苗,当2~3片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定苗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并进行培土,立支柱,防止植株倒伏。黄秋葵为耐湿性植物,植株高大,需水较多,在出苗和定苗后应各浇一次水,开花坐果期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7~8月高温天气正值采果盛期,需水量大,更应保持水分供应,但雨水过多时,应及时排水,以免造成涝害。另外还应结合浇水每667 m2在定苗、结果和盛果期分别追施尿素15 kg或人粪尿500~600 kg,以促丰产。
黄秋葵的病虫害比较少,主要有病毒病,棉铃虫、蚜虫、蓟马等,病毒病应以预防为主,棉铃虫主要为害果实,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2 000倍液进行喷雾,蚜虫和蓟马主要为害果荚,可用10%吡虫啉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黄秋葵从第4~8节开始节节开花结果,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花谢后2~4天可采收嫩果,一般嫩果长6~8 cm、质量12 g时即可采收上市,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迟纤维含量高不能食用。收获前期一般2~3天采收1次,收获盛期一般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收获中后期一般3~4天采收1次。黄秋葵茎、叶、果实上都有刚毛或刺,采收时应戴上手套,否则皮肤被刺,奇痒难忍。一般每667 m2产量1 000~2 000 kg。
陆建林,江西萍乡市蔬菜科学研究所,337200
李湘球,李自明,王小凤,张建宏,萍乡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201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