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秋,吉恒丽,赵成环,卓先立
(1.江苏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徐州市蔬菜协会,221000;2.如皋市农技服务中心;3.邳州市八路镇人民政府;4.沛县敬安镇农技服务中心)
小果型西瓜外形美观、甘甜爽口,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和家庭食用水果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已成为城镇大众化果品,不仅国内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而且大量出口到港澳地区及东亚、东南亚国家。当前,黄淮地区小果型西瓜栽培发展较快,已形成了徐州市丰县、睢宁县、沛县,邳州市,连云港市东海县、灌云县,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郯城县,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砀山县等重要产区。据笔者统计,2010年徐州市小果型西瓜栽培面积超过1 000 hm2,连云港市达到800余hm2。但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小果型西瓜生产中出现日光温室覆盖设施不配套、栽培技术不配套等问题,影响了栽培效益的提高。2009年以来,笔者在丰县张五楼镇、沛县敬安镇、邳州市八路镇、东海县石湖镇、苍山县尚岩镇等地进行了深入调查,开展了日光温室小果型西瓜早熟立体栽培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日光温室小果型西瓜立体栽培中,由于生长期间温度低,且要求上市早,故要求西瓜品种具有雌花着生节位低,生育期短,早熟,抗病性、耐寒性、耐弱光能力较强,商品性好,外形美观,含糖量高等特点,以早春红玉、小兰、黑美人、爱耶一号等小果型品种为主。
砧木应具有抗枯萎病能力强、与接穗西瓜的亲和力好、不改变西瓜的品质和商品性、嫁接操作方便等特点。目前生产上比较好的砧木有长瓠瓜、长颈葫芦、新土佐南瓜等。
选购质量好、数量充足的砧木、接穗种子,并进行种子质量检验;配制营养土,准备好直径10 cm塑料钵;日光温室应提前扣棚覆膜,温室内搭建好小拱棚;准备好嫁接工具,如双面刀片、竹签等。
小果型礼品西瓜立体栽培以提早上市为目的,黄淮地区12月中旬播种,翌年2月上旬定植。采用嫁接育苗时,根据嫁接方法,不同砧木与接穗实行分期播种。采用插接法嫁接时,砧木应比接穗西瓜早播6~7 d;采用靠接法嫁接时,砧木应比接穗西瓜晚播4~5 d。
播种在日光温室内小拱棚中进行。播前砧木与接穗均先温汤浸种,稍凉后催芽,砧木种子还需“嗑嘴”。在25~30℃环境下催芽,一般芽长不超过0.5 cm。砧木采用直径10 cm的塑料钵或50穴穴盘播种,每钵(穴)1粒,覆土1.5 cm厚,保持湿润。接穗采用沙床播种,播前浇透底水,间隔2.5 cm摆放带芽种子,覆沙1 cm厚。
出苗后,接穗的2片子叶平展时选择晴天上午嫁接。西瓜嫁接多采用插接法,即将砧木生长点切除,用竹签自砧木子叶一侧向另一侧呈40°斜插,深1.5~2 cm(不能插破表皮),竹签暂不拔出。在接穗的子叶节下1.0~1.5 cm处呈40°朝根部方向斜削一刀,削面长1.0~1.5 cm,然后在其相对部位反方向按上述削法再削第2刀,使接穗整个削面成楔形。拔出砧木上竹签,将削好的接穗迅速插入砧木插口,紧密嵌合。也可采用靠接法嫁接。
①保湿 嫁接后温室和内部苗床拱棚都进行密闭,栽培嫁接苗的塑料钵或穴盘浇透水,拱棚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5%以上。
②保温 嫁接后要尽量提高温室内温度,促进伤口愈合。清洁温室棚面,增强透光性;晚上温室和拱棚加盖草苫保暖;有条件的可用电热线加温等,白天保持25~30℃,晚上不低于15℃。
③遮光 嫁接后,须在拱棚上覆盖遮阳网或草苫遮光,降低光照强度,防止嫁接苗萎蔫。3~5 d后,根据情况可于10:00前和15:00后逐渐揭开遮阳网或草苫增加见光时间,以嫁接苗不萎蔫为准。嫁接10 d后即可逐步撤掉遮阳网或草苫炼苗。
④通风 嫁接后3 d,拱棚应尽量减少通风时间,每天中午可短暂通风30 min,防止有害气体积累。3 d后,根据苗床温度可适当通风。
⑤抹芽 嫁接成活后,嫁接苗砧木上长出的侧芽应及时抹除,防止其与接穗争夺营养。
⑥防病 嫁接前对砧木和接穗喷58%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嫁接成活后再喷1次,防治苗期病害。
日光温室西瓜嫁接育苗,苗龄40 d左右,具有2~3片叶时即可定植。定植前,每667 m2施优质有机肥 5 000 kg,氮、磷、钾复合肥 50 kg,硫酸钾 40 kg,深翻混合后,将地耙平,按150 cm行距起马鞍形高畦,畦南北向,畦高15~20 cm,畦面覆盖地膜。定植时大行85 cm、小行65 cm,株距40 cm,破膜挖穴定植,每畦2行,每667 m2栽2 200株左右,定植后浇水、覆土、压严地膜孔。
定植后10 d,外界温度低,一般不放风,当室内温度超过32℃时由顶部放风,午后温度降至25℃时及时闭棚停止放风,16:00后,温度降至15℃时覆盖草苫。当有寒流时,则要适当提前盖苫。生长中后期,外界温度逐渐提高,温室温度超过35℃时及时通风降温,使白天气温稳定在28~32℃,夜间温度维持在12~15℃。
日光温室立体栽培采用双蔓整枝,保留主蔓和靠近根部生长健壮的1条侧蔓。当主蔓长至30 cm左右时及时吊绳,将瓜蔓绕在吊绳上,保持其直立生长。
西瓜开花以前一般不进行浇水追肥,当瓜核桃大小时,采取膜下暗灌的方法浇1次水,并每667 m2随水追施磷酸二铵25~30 kg,硫酸钾20~25 kg。瓜膨大期间应防止干旱,做到见干见湿,否则会引起裂瓜。
温室栽培在开花期间,必须在每天7:00~11:00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确保坐瓜率。
一般主蔓留第二、第三雌花,侧蔓留第一、第二雌花较为理想,并优先选留主蔓瓜。当瓜约0.5 kg时进行吊瓜,以防坠秧。
小果型礼品西瓜应适当早采,以瓜八成熟时为好。为防止采摘生瓜,可在开花授粉时挂牌,注明授粉日期。根据温度高低不同,授粉后25~28 d即可成熟。
近年来,黄淮地区日光温室栽培嫁接西瓜发生最为严重的病害是西瓜根腐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等。
为根部土传病害,主要为害西瓜根部和茎基部。西瓜定植后即可发病,生产中应增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夏季歇棚时进行高温闷棚,667 m2均匀撒施生石灰20 kg。可在定植时穴施乙膦铝、DT等药剂防治;定植后喷洒金雷(精甲霜·锰锌)、噁霉灵等药剂杀灭土壤表层病菌,防止病菌随水传播。发病初期可用普力克(霜霉威)+琥胶肥酸铜+噁霉灵进行灌根,严重时可用氯溴异氰尿酸灌根防治。
主要是棉蚜,又称瓜蚜,以成虫及若虫集中在西瓜的龙头、嫩叶背面吸食汁液。防治瓜蚜可采用以下措施:瓜田清洁,减少虫源基数;密闭熏蒸,每667 m2用50~100 mL敌敌畏乳油熏烟,密闭3 h,连续熏2~3次,可全歼温室内的蚜虫;黄板诱蚜,利用棉蚜的趋黄性,把黄色板放在瓜田内可诱到有翅蚜;药剂防治,可选用20%灭扫利(甲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