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祥
(南京审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江苏南京 211815)
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理论探析
李 祥
(南京审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江苏南京 211815)
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践行共同富裕要避免两极分化,强调先富只是手段、共富才是目的,要认识到共同富裕历史进程具有长期性,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
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共同富裕;两极分化;精神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大局,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都能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方面。虽然共同富裕伟大战略构想貌似十分遥远,但却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价值诉求,又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实现既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又具有现实的可行性。针对旧社会的积贫积弱和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发出“大同者,吾人之鹄也”的豪迈之言[1]130。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对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长期而艰辛的探索,初步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基本框架。他指出:“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2]1471针对改革开放以前的平均主义及其导致的共同贫穷,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富,而且是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原则”[3]1253。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江泽民认为,应该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要通过加快发展加以解决。江泽民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4]466,“我们必须坚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4]470。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构想,极大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要求从社会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和高度重视社会发展的均衡性,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26,胡锦涛认为,共同富裕是“以人为本”的共同富裕,是“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是“全面”性的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并正以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最近1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大跨步前进,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近40万亿元人民币,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中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我们构建的小康社会仍然是不均衡、不全面、不发达的小康社会,但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不能等、不能拖,越往后解决起来越困难,成本也越高,付出的代价也会越大。共同富裕问题,如果我们越早解决,就会处于越主动、越有利的地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就共同富裕问题提出过睿智的见解,他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6]364,“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6]364。1992年,邓小平对我们长期探索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给予了经典性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373所以,能否通过现实而稳妥的途径实现共同富裕是能否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中心课题”,虽然这一过程必定漫长而艰巨,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发展的均衡性、系统性、复杂性和预见性等。
现阶段,中国已进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发展时期,已步入全面建设发展成果惠及全体13亿多人民、以共同富裕为重要标志的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伟大战略构想的实现既需要发达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等硬件条件作支撑,也需要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先进文化等软件条件为保障。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第一,共同富裕发展战略是对以往平均主义发展模式的纠偏。社会主义既反对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也反对平均主义。虽然贫富分化可能会产生暂时的高效率,但必然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会产生持续的高效率;而平均主义虽然有“结果公平”之诱惑,但却以低效率和普遍贫穷为代价。改革开放前,因受“不患寡而患不均”传统思维和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影响,中国选择了“公平优先、均中求富”的发展模式。不可否认,这一模式在调动人们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那种通过人为手段建构公平、忽视经济利益发展模式的弊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凸显,使人们把共同富裕错误地理解为“同时、同步、同等程度的富裕”,形成了职工、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地方吃中央的“大锅饭”的局面。这种状况不仅压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在内无动力、外无压力状态下生产,并进而导致经济社会长期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因此,为了打破平均主义,激发建设四化的积极性,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人民的富裕,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明确指出:“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7]128在四天后的另一次谈话中,他又强调指出:“我们过去是吃大锅饭,鼓励懒汉,包括思想懒汉,管理水平、生活水平都提不高。现在不能搞平均主义。毛主席讲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8]387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6]10-11,“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6]23。他认为“先富—后富—共富”的“大政策”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
第二,不发达的国情以及诸多自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我们只能选择“先富—后富—共富”的发展模式。我们知道,邓小平共同富裕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他曾多次指出,中国底子薄,耕地少,人口多,尤其是农民众多,仍然是世界上较为贫穷的国家之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与现代化。众所周知,中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在建国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坚持。同时,长期受户籍制度等影响,形成了明显的城乡二元格局。尽管名义上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人人平等的,但由于存在多种不同所有制形式,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是不平等的。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9]。在中国,虽然按劳分配原则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家庭背景以及勤奋程度存在差异,在以劳动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唯一尺度时,不同家庭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会有所不同。再加上各地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存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那些技术水平高、劳动效率高、工作熟练的工人和善经营、懂管理、产品适销对路的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必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们必定能在竞争中获得胜利。这就决定了所有社会成员同时同步同等程度富裕在实际上不具有可行性,也决定了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路径只能是“先富—后富—共富”发展之路,决定了走向富裕的过程必然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渐进过程。
第三,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决定了我们应该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我党锲而不舍追寻的目标,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地探索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为了彻底消灭剥削和压迫,为了建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0]1094-1095邓小平指出,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没有让人民富裕起来,“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6]155,并要坚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作为评判工作成败得失的依据。新世纪新阶段,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坚持共同富裕价值取向没有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战略任务和目标,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5]25-26,“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1]。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引领我们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目标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要求。毛泽东指出:“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12]495邓小平将共同富裕提升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985年3月,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讲话中,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6]111同年4月,在会见外宾的谈话中他指出:“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6]116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追求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用两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来实现这个目标。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真正用事实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了”[6]256。资本主义虽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但这一巨大的社会财富的分配却是以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为代价的。邓小平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6]264-265,“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6]364。江泽民坚持和发展了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认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只能从本国国情出发,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让一部分地区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部分人富起来、一部分人长期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和帮助未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既定政策。这个政策不能变”[4]548-549,“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3]340。
第五,坚持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4]73,67。马克思主义以现实个体的人作为出发点,把社会历史看作是个体的人的生产能力发展的历史,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所以,发展的真正含义和目的是人和人类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的各种潜能的拓展,也包括人的多方面需求的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指标。人类一切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5]120,马克思主义所预见的未来社会图景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16]130,“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14]243。因此,一切发展最终都要归结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他一切活动都只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手段。虽然共同富裕在现阶段代表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但相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而言,它只能是阶段性目标,只具有工具理性价值。“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14]287,让人们“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7]633。可见,人们除了满足物质需求之外,更需要满足社会公平等精神方面的需求,正如英国史学泰斗汤因比所言,“人不仅仅是靠面包过活的。无论人的物质生活可能被提高得多高,也无法治愈他在精神上对社会公平的需要”[18]23。所以,我们自始至终都应把实现社会进步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活动的最终归宿。
由上观之,不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原则,还是共产党的目标宗旨,都决定了我们应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只能选择“先富—后富—共富”的发展道路,“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6]149-150。在实现共同富裕路径上,邓小平首倡的“先富—后富—共富”发展模式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体现中国特色,而且具有稳妥、代价小、风险低等特点。在实施共同富裕策略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贫富差别不能太大。提倡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是要允许不同人、不同地区发展中存在着富裕先后、富裕程度的差别。但这只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阶段,并不是说差距越大就越能尽快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弄清楚富裕程度的差别在什么范围内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必须适时掌握合理的贫富“差别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6]373-374。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方向推进的过程中,少数人凭借各种资源优势迅速致富,部分人甚至利用权力一夜暴富,而多数人因缺乏资源无法致富甚至落到贫困的境地。而迅速致富者面对未来会有更多机会可供选择,贫弱者可供选择利用的资源和机会却越来越少,甚至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中国迅速从一个平均主义较为严重的国家转变为贫富差距较大且继续扩大的国家,自然引起人们的严重关切。如何既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积极作用,又将市场经济自发盲目性及其导致两极分化的消极作用控制在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确实是一道不易破解的难题。否则,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一旦出问题就不是小问题,不仅会使民众产生不满情绪,危及社会稳定,而且会导致技术发明和创新动力不足,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更严重的是关系到社会稳定、改革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延续、共产党执政地位能否稳固等重大问题。有鉴于此,邓小平告诫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应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并认为收入差距“太大也不行”[3]1356,主张“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3]1364,坚信“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7]374。
第二,先富只是手段,共同富裕才是目的。提倡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允许人们在富裕程度和时间上有快慢先后之分,目的在于发挥先富群体的标杆和激励作用,让先富人群帮带尚未富裕的人们尽快实现共同富裕,“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6]166。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是暂时的,它同阶级社会因为私有制和剥削造成的两极分化是完全不同的,这一贫富差距的消极影响是可以被限定在有限范围之内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要注意避免两极分化。要逐步增加人民收入,不允许产生剥削阶级”[3]791。在这里,邓小平指出,在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允许有先富者和后富者。相对于先富者而言,后富者是贫者,但要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深刻阐明了先富、后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实践证明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我们国家这么大,各地状况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不可能按一个模式发展,也不可能同步发展、同步富裕。让一部分条件、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先富起来,并以实际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来带动未富的地区也逐步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符合中国经济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的。”[19]174“各地的发展,有先一点后一点,在同一时间内,发展的速度有快一点慢一点,不可能齐步走。但是,各个地区最终都要达到共同繁荣,共同富裕,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19]171。胡锦涛进一步明确指出:“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20]
第三,实现共同富裕历史进程具有长期性。共同富裕的实现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量变到质变、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允许有先有后、有快有慢,要求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以同等速度达到同等程度的富裕,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在有生之年最后一次谈及共同富裕时曾指出:“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3]1364。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实现共同富裕与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基本一致的,“至于走什么样的路子,采取什么样的步骤来实现现代化,这要继续摆脱一切老的和新的框框的束缚,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和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据此正确决定我们的长远规划的原则”[5]36,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要求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6]256。胡锦涛也曾指出,“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我们胜利实现了我们党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5]11,“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35。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是充满困难和障碍的,不会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要实现全体人民比较富裕、实现基本现代化需要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艰苦努力。
第四,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共同富裕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它不仅指物质财富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体。“衣食足则知礼节,仓廪实则知荣辱”就说明了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裕的基础,而在物质需求满足后,精神需求的满足就十分重要。共同富裕不仅是指享有经济价值这一单一维度,而且是指包括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道德价值等在内的全部社会价值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有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这是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内容,“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7]128。“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6]63。正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物质是财富之母,精神是财富之父”[21]222。精神富有是共同富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以,邓小平在重视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又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总体性内容来看待,认为共同富裕不仅是生产发展与生活改善的统一,而且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同步提高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6]28。“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208。江泽民也坚持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既抓物质文明,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又抓精神文明,为共同富裕提供精神支持,“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22]2277-2278。由此可见,精神和物质是相对应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应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总之,共同富裕既是目的,又是过程,是目的和过程的统一,是先富与后富、国富与民富、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只有正确认识“先富—后富—共富”战略规律,正确贯彻“先富—后富—共富”战略思想,才能“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23]284,才能创造性地认识和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17]34,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生产效率、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上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 - 07 - 01].http://www.gov.cn/ldhd/2011-07/01/content_1897720_3.htm.
[10]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07 - 10 - 25].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44.html.
[12]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4]马克思恩格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汤因比J R.文明经受着考验[M].沈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0]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2005-06-27].http://www.gov.cn/ldhd/2005 - 06/27/content_9700.htm.
[21]汪青松.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Harmonious Society
LI Xia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211815,P.R.China)
Common prosperity is not only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and detailed reflection of socialism essence,but also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communism being better than capitalism.In the course of pursuing common prosperity, we should eliminate polarization, emphasize that common prosperity is the ultimate goal,realize that common prosperity course is long, and common prosperity includes material civiliz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and ultimately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socialism;well-to-do society;common prosperity;polarization;harmonious society
C912
A
1008-5831(2011)05-0118-06
2011-03-27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SJD710002)
李祥(1972-),男,安徽来安人,南京审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哲学和社会发展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 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