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琴(钟祥市柴湖镇卫生院,湖北 钟祥431924)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肺癌病例与肺结核在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方面表现出相似之处,尤其与菌阴肺结核难以鉴别确诊,故易发生误诊误治现象。笔者结合肺癌误诊为肺结核1例病人资料,对此两种疾病进行报道,以便提供参考,减少误诊发生率。
患者:男,72岁。因低热、盗汗,胸部不适伴咳嗽、咳痰5个月入院。2010年2月起患者于吸烟后出现剧烈咳嗽,伴咳痰,痰量不多,呈脓性,偶见痰中带血,在当地诊所予以消炎止咳对症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于2010年7月在我院行胸部平片,见右下肺近肺门区域有一大小为3.0cm×1.8cm类球形薄壁空洞,边缘略显粗糙。痰涂片、痰培养未见明显异常,PPD试验阴性。后于2010年9月在钟祥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部CT平扫示:右肺外段支气管近肺门处类球状阴影,边缘光滑,密度不均一。其邻居有结核病史,结合临床提示肺结核可能性较大,后回我院予抗结核治疗,1月后症状加重,建议患者行纤支镜,后于2010年10月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肺纤支镜检查,经灌洗、刷片送病检,病理报告示鳞状上皮细胞癌,男性肿瘤标志物均在正常范围。
本例患者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痰涂片、痰结核杆菌培养、结核杆菌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但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示肺结核可能性较大,特别是低热、盗汗、咳嗽、咳痰症状给人以很大误导。其胸部平片表现亦不典型,这是导致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重要原因之一[1]。本患者胸部平片表现没有肺癌的典型表现,如毛刺状、分叶状包块,厚壁空洞等,病灶外缘呈略粗糙的球形。2010年7月与2010年10月病变部位的X线表现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前一次为球形薄壁空洞,而后者只是直径稍增大(3.1cm×2.4cm)。根据学习及经验所得,由于纤维组织增生及瘢痕收缩,结核性空洞可愈合为结核球,但病灶一般不会继续扩大,本患者胸部平片前后对比变化不明显,进一步促进了误诊的几率,但病灶周围未发现卫星病灶,且PPD试验结果阴性,血肿瘤标志物未明显增高,这使我们对结核病的诊断显出怀疑。而后的治疗结果不理想及纤维支气管镜病灶部位灌洗、刷片,并最终通过病检明确诊断才发现误诊。
总之,肺癌与菌阴肺结核有较多相似之处,误诊发生率较高,原因有对肺结核与肺癌的临床表现和不典型表现不熟悉;胸片、CT影像学检测疾病的鉴别技术较低;痰结核分枝杆菌涂片及培养次数少,1次阴性就否定诊断;对细菌学及病理学和全身检查没有足够的重视等。乡镇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鉴别诊断水平,对于胸片难以鉴别的病例,如患者身体状况允许应及早行纤支镜检以明确诊断。
[1]苏雅文,周建设 .肺癌48例误诊结核病 [J].临床肺科杂志,2003,8(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