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军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的显著标志。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赋予了市场经济人文内涵的价值导向和共同富裕的远大目标,使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促成了中国社会的利益分化和利益重构,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认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形成和发展理路,对于理解利益理论形态发展的合理性和蕴含的时代要求有重大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利益范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并逐步上升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利益范畴进行了全面的理性思考,并对其内涵作出了基本规定。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范畴的基本要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社会历史领域中,人类活动的最根本动因究竟是什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321877年,恩格斯在追问“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政治变动的动因是什么”时说:“现在马克思则证明,至今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全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仅仅是社会阶级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的阶级要争得统治。可是,这些阶级又是由于什么而产生和存在的呢?是由于当时存在的粗鄙的物质条件,即各该时代社会借以生产和交换必要生活资料的那些条件。”[2]334-335即是说,“人们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8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首先,物质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社会本质。恩格斯指出:“每一既定的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2]209“土地占有制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正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一样,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4]250其次,物质利益决定政治利益,物质利益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利益。马克思在评价拿破仑时曾指出:“只要资产阶级社会的最重要的物质利益(即商业和工业)一和他拿破仑的政治利益发生冲突,他也同样毫不珍惜它们。”[5]158再次,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的物质的东西而已。”[6]112社会意识作为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就是对物质利益的反映。“‘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103
马克思在《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等著作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矛盾和利益结构的分析,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工人阶级内部和资产阶级内部的三重利益矛盾集中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正是这种阶级矛盾和由此引发的阶级斗争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因此,利益矛盾是阶级斗争的根源和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他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斗争时说:“不管是康德或德国市民(康德是他们的利益的粉饰者),都没有觉察到资产阶级的这些理论思想是以物质利益和物质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为基础的。”[7]213恩格斯在分析普鲁东向资产阶级所作的道德说教时指出:“这种说教的动人作用一碰到私人利益,必要时一碰到竞争,就会立刻烟消云散”。[2]167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从物质利益出发阐释共产主义。首先,从物质利益关系看,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他们认为,推翻资本主义是为了建立一种新型的利益关系,共产主义的产生是剥削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对抗性利益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的实现将达到人与人之间对抗性利益矛盾的根本消失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从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质看,共产党人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共产主义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共产党宣言》对此作了最明确的论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283第三,从共产主义的特征看,共产主义将实现共同利益与个别利益的高度统一。在阶级社会,由分工和私有制导致的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总是处于对立之中,“……因为所谓‘普遍的’这一面总是不断地由另一面即私人利益产生的,它决不是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历史的独立力量而与私人利益相对立,所以这种对立在实践中不断地消灭,又不断地产生。”[7]276但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随着私有制废除和国家消灭后,共同利益就会与个别利益完全融合,达到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高度统一。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实践者和推进者,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三位社会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形态到实践转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形成的逻辑前提。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基于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高度一致来描述共产主义社会的,而在早期的社会主义实践者看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消除了共同利益和个别利益相背离的阶级根源,但分工还存在,阶级差别还存在,剥削阶级的影响还存在,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的社会根源没有完全消除。因此,在社会主义阶段,不仅要强调劳动者之间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而且还要承认他们在利益上的矛盾。
列宁在谈到无产阶级政党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时,明确提出了“个人利益”原则,认为“不关心个人利益,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8]449斯大林在谈到提高工人工资时说:“在这件事上节约,就是犯罪,就是违反我们社会主义工业的利益。”[9]54-55“为了能生活得好,生活得愉快,除了政治自由的福利以外,还必须要有物质福利。我国革命的特点就在于它不仅给了人民自由,而且给了人民物质福利,给了人民享受富裕的、有文化的生活的可能。”[10]52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但是它同人民群众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也是人民内部一个矛盾。一般说来,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11]205-206可见,毛泽东在肯定政府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代表的同时,又看到了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还存在着矛盾。
社会主义时期,实现人民利益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劳动生产力。”[12]369“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3]509针对农业合作化的一些问题,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没有新东西给农民,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那些穷的就不相信我们,他们会觉得跟共产党走没有意思,分了土地还是穷,他们为什么要跟你
走呀?”[14]196-197
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就不同。在私有制社会,虚幻的共同利益只是剥削阶级的利益,它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因此,解决矛盾的方式中只能是推翻这种虚幻共同利益的代表——剥削阶级政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毛泽东逐步提出了解决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原则和方法:
1.鼓励坚持合理的局部利益。“正当的独立性、正当的权利,省、市、县、乡都应该有,都应当争。这种从全国整体利益出发的争权,不是从本位利益出发的争权,不能叫做地方主义,不能叫做闹独立性。”[14]277
2.用“统筹兼顾”的方式解决矛盾。毛泽东认为,“国家和工厂、合作社的关系,工厂、合作社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要处理好,为此就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14]272“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14]387
3.用教育的方法使人民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共同利益。毛泽东强调,在社会主义时期,共同利益是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而这一点是需要宣传教育的。他说:“应该承认,有些群众往往容易注意当前的、局部的、个人的利益,而不了解或不很了解长远的、全国性的、集体的利益,因此需要在群众中间经常进行生动的、切实的政治教育。”[11]236
4.用办实事的方式体现共同利益。毛泽东认为,劳动群众只有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利益中,才能真切感受到共同利益是自己根本利益之所在,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更有利于共同利益的实现。他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5]467
5.坚持共同利益的社会主义性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同利益一旦离开个别利益,不在个别利益中得到体现,就会异化为“虚幻的共同体形式”。毛泽东一贯坚持共同利益和个别利益的统一,在尊重个别利益的前提下以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最大化为最高标准,从而保证共同利益的社会主义性质。
在苏联早期建设中,列宁反复论述反对平均主义,实行物质奖励的重要性。在《俄共(布)纲领草案》中,他说:“苏维埃政权力求使任何劳动的报酬一律平等,力求实现完全的共产主义,但在目前还只是采取最初步骤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候,不能给自己提出立刻实现这种平等的任务。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内仍要给专家们较高的报酬,使他们工作得比以前不是坏些而是好些,为了同一目的,也不能取消鼓励成绩优良的工作特别是组织工作的奖金制度。”[16]748“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整个生产是为了满足劳动者本身的需要,因此工资和奖励应当同生产计划的完成程度有最密切的联系,并取决于后者。”[17]388早在中央苏区和解放区建设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了物质奖励的重要性。在合作化时期,他说:“应当奖励那些勤俭的、产量最高的、各方面都办得好的合作社,应当批评那些浪费的、产量很低的、各方面都做得差的合作社。”[14]249
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形成的现实土壤。回顾中国选择市场经济的改革历程,历史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邓小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主题,江泽民坚持了市场经济,胡锦涛改造了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的不断推进而形成和发展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统得过死、缺乏活力、导致经济走向崩溃边缘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走上了一条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道路。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积极探索并肯定了市场经济在我国确立的合理性,为人们从根本上摆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提供了理论根据,消除了理论界对计划和市场“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完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态的构建。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发展过程,就是国家放权让利、更加尊重和关注个人利益的过程,就是探索实现人民利益的形式、不断满足人们利益需求的过程,同时也是改变社会各方面利益观念、实现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中国化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预示着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中国化翻开了新的篇章,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基本形成。
在江泽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随着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整体性利益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分配自主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的特点。这种利益格局的转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从内容上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通过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新表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考究,这一新的表述显然提出了执政党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如何应对经济基础的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利益格局变化的新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迅速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面临如何对待私营企业主等利益主体、如何化解贫富分化严重的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认了市场经济对社会经济利益关系调整的合理性,果断避免“有无剥削”的纠缠,将民营企业家纳入先进生产力的范畴,为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旗帜下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意识形态空间。这一理论的实践价值在于认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利益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变化,并着手进行经济、政治关系的调整。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利益范畴,主要指物质利益。江泽民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利益范畴更为丰富的内涵。他指出:“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18]279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范畴就被发展成为一个包含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在内的综合性的概念了。
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把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自己学说的永恒主题。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著中,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生事物所引起的我国经济社会的变化,江泽民指出,“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19]582
第四,针对新时期复杂纷繁的利益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共产党人对待利益的是非界限:坚持合法、合理的正当利益,反对非法、无理的“既得利益”。
我们可以用承前启后来概括江泽民主政十三年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观发展的重大贡献。所谓承前,是指他沿着邓小平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实现了理性的抽象向理性的具体的转换,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各种现实问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所谓启后,是在如何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和目标取向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原则性的观点,为后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中国化,特别是为转换矛盾思维,建立利益整合机制,化解利益冲突,为实现利益均衡奠定了基础。
作为市场经济的新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了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邓小平选择市场经济”与“江泽民坚持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将其作为“改造市场经济”的根本指导思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人文内涵的价值导向和共同富裕的远大目标,从而在理论形态和实践上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超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本质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发展到了新境界。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总结了党的利益观的新发展:
1.丰富了根本利益论的内涵。“十七大报告”从利益主体方面阐述了党所代表三个层次的根本利益:一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三是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说“最广大人民”是定性地界定了利益主体,那么“中华民族”和“各国人民”则对利益主体做出了十分明确的具体的规定。不仅如此,“十七大报告”还将根本利益具体化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观的新发展。
2.提出了共享利益的原则。恩格斯在展望共产主义社会时阐述了如下观点,废除私有制将“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化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利益原则的理想描述。在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国有制的大一统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在“高积累、低消费”的号召下,片面强调整体利益,否认个人利益存在的必要性,这种利益结构模式具有排他性的利益独占实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用“‘鼓励个体、增强整体’的新的利益追求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否定个体、保证整体’的利益追求方式”[20]39-41,这既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逻辑延伸,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主义利益原则的回归和新发展。
3.发展了利益矛盾的解决方法。人是社会发展的中心,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是贯穿其所有理论的主线,为全人类彻底解放指明了道路。“十七大报告”抓住了这一最核心的精神实质,明确提出解决利益分化和利益重构时代的利益矛盾、构建利益和谐局面的重要方法,即“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用统筹方法解决利益矛盾,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为既定前提和出发点的,是党的矛盾思维主题转化的结果,指明了“利益和谐——利益协调——统筹利益”的方法论路径。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列宁全集(第5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9]斯大林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0]斯大林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3]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4]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5]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6]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9]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0]白琳.和谐社会利益共享的政治经济学思考[J].求实,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