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个案研究

2011-03-31 12:44王思聪
大理大学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东村白族新课程

王思聪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的个案研究

王思聪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沙朗白族乡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同为白族农村小学,在2002年全面实施新课改。近年来,学校的办学环境和教师待遇得到明显改善,师资条件也比过去有所进步。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还停留在相对表层的水平,课程的开发情况不够理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村小学的家长对学校工作配合不够,教材的使用制度和课程管理制度欠规范,民族文化未能很好地融入地方课程以及校本研究意识薄弱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新课程的实施。

少数民族;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课程实施

2001年6月《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1〕。农村小学是新课程实施相对薄弱的环节,受关注的程度不如城市小学。再者,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具有民族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双重特点,新课程实施的情况与普通城市小学存在差异〔2〕。本研究以昆明市五华区沙朗白族乡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为个案,对当地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实际调查,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探讨原因,为提出解决策略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昆明市沙朗白族自治乡是典型的白族聚居地,在云南省有许多这样的民族乡。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相隔仅一条街,发展规模与发展历程相似,被计划在未来合并为一所小学。东村小学共9个班,304名在校学生,18名教师。大村小学共7个班,256名在校学生,17名教师。规模虽小,但在云南农村地区,却散落着很多这样的小学,特别是偏远的民族聚居地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校环境和设施条件落后,师资力量相对匮乏,教育质量也较为落后。其中有些民族地区由于与汉族混居或来往密切,汉化比较明显,该地区的小学也与普通的农村小学相差无异。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就属于这一类小学。

东村小学位于汉族及其他民族与白族的混居街道,生源以白族和汉族为主〔3〕。大村小学的教师和学生绝大部分来自纯正的白族家庭。沙朗乡虽是典型的白族聚居地,但却划分在城市地区管辖范围内,所以在课程实施的管理上,东村小学与大村小学实施的是一种城市化标准,这与农村小学的实际不符。因此,对于农村小学在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两校表现得比较明显。作为个案研究,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而之所以同时选取两所小学,一方面是因为两校即将合并为一所小学,各方面情况相似;另一方面,两所小学在民族成分上的微弱差异,可以在调查数据上互为映证与补充。

本研究对东村小学及大村小学的35名教师,以及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35份。东村小学发放学生问卷121份,收回有效问卷114份。大村小学发放学生问卷174份,收回有效问卷161份。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东村小学及大村小学进行了为期约1个月的实地调查,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及学生访谈等形式,对两校的新课程实施情况做了全面的调查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新课程实施的概况

2002年,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开始实施新课程。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两校对在校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更新了学生使用的教材,并一步步落实新课改的精神。

1.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开发

问卷调查显示,86.4%的教师对新课改“有所了解”,9.1%的教师“非常了解”,还有4.5%的教师表示“不了解”。另外,81.9%的教师认为新课改“好,但实施有困难”,9.1%的教师认为“不好,不切合少数民族农村小学的实际”,4.5%的教师认为“非常好”,还有4.5%的教师选择“其他”。可以发现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运用并不理想。教师们对实施新课改的困难的描述,分别是:政策支持不够,学校办学条件跟不上;家长素质不高,与学校配合不到位;教师待遇较差,职业倦怠感强,无力执行和开发新课程;教师在职培训不够,自身能力和精力有限,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开发难度大;学生能力有限;民族文化和地区因素〔4〕。

问卷调查显示,36.4%的教师“以讲授法为主,偶尔尝试其他教学方法”;59.1%的教师“经常尝试多种教学方法”;4.5%的教师“没有精力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农村小学的教师们在教学上做出的尝试与努力是不容忽视的,并不亚于城市小学的教师们。差异主要来自于农村教师对课程开发的能力,学校可以提供教学支持的条件,以及农村学生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5〕。

2.学生对新课程的接受情况

实施新课改以来,教材和课程设置上有一些变动。但根据学生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传统的课程更受学生们喜爱。英语及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课,备受教师及学生双方的冷落。具体原因是:其一,学校的硬件设施,如实验教室、多媒体设备的不足;其二,教师自身的素质不足以开发综合性高、实践意义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三,受课程评价制度的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如传统的语文和数学受重视〔6-7〕。

相比城市小学,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的学生,平时课业负担并不重。学生对于课程的喜爱程度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兴趣”,“上课内容比较有趣”,其次是是否“喜欢这门课的老师”,其他原因表现不明显。如果能给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教师投入必要的心力,学生对新的课程能有较好的反应。

3.家长及社会对新课程的支持

自国家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以来,农村小学学生读书的负担已减轻不少,但农村小学的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度依然不理想。不过,对于学校实施新课程以来所做的努力,多数家长还是表示肯定的。对于“不配合学校工作”,家长们有自己的看法。以前人们都认为“知识改变命运”,许多农村地区或者穷人家的孩子,都期望能通过读书走出大山、走出贫困。然而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断加剧,无论是教育的责任,还是社会问题,都无法让农村家长理解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失业或者回来种田的命运。更何况,现在的农村经济发展好了,农民有地可以种,有房可以修,很多人都“不缺钱”了。失去了直接的经济价值,同时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村家长很难深入理解教育更为深远的价值和重要性〔8〕。不能说家长及社会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支持不够,但显然还有努力的空间。

(二)新课程实施的问题

尽管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在8年新课程的实施与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也是突出的。

1.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开发,直接决定着新课程的成效。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的教师主要来自于当地和周边农村地区。过去,两校教师主要毕业于中专和大专院校,现在正式录取的教师已仅限于本科学历以上的师范院校毕业生。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和文化水平有一定的提高。2009年以来,沙朗乡教师已实行绩效工资。从整体水平来看,两校教师月工资总额在2 000~4 000元,平均水平约3 000元,上涨幅度约1 000元。

可见农村小学教师的文化水平在提高,待遇也在改善,但教学质量依然提升缓慢。一方面,教师工作量大,教师专业化程度低,54.6%的教师表示曾教授过5门以上的科目,一人同时肩负教学或教务的多种责任。另一方面,没有相关的制度来支持教师对新课程的开发,以及相关的激励制度来肯定教师对提高教学质量所做的付出。在农村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低期望度和社会对农村教学水平的低要求下,教师待遇的好转,反而助长了教师安于现状的思想和职业倦怠的情绪。对于工作的满意度,年长的教师要比年轻教师表现出更为乐观的态度。主要原因是,年长的教师经历过农村小学艰难的过去,相比之下,现在的工作环境和待遇要改善许多了,所以满意度高。而年轻教师对于农村小学的工作环境有所不适应,相比城市小学,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仍然偏低,出于横向比较,年轻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开发课程的积极性。

2.课程管理体制欠完善

据调查,两校对于教材的选择上,并没有什么标准,“上面发什么教材就用什么教材”。因此,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的学生,常常同一科目上学期拿到的教材,与下学期的教材版本不一样。这在知识的衔接上,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不便。

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的教师,每个学期都会接受昆明市五华区统一的教师培训。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多样,但要求过于统一化,不能区分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的需要。因此,虽然在职培训一直在进行,但两校的教师仍然感觉到培训不够,自身能力和精力不足以很好地开发新课程。

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每学期期末考成绩,都在昆明市五华区统一排名,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等同于教师排名。在办学条件和教学条件都不相同的情况下,这种过于统一的课程评价,存在着不合理成分。为了取得较为理想或者不会太差的成绩,农村小学的教师有时会在统考中,对学生的作弊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另外,两校教师行政与教学角色的不分明,也给学校工作带来不便。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学校自身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课程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3.民族文化在流失

沙朗白族虽通晓汉语,但也有自己的语言“白话”,同属大理南部方言,但无文字流传下来。白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民族歌舞、饮食习惯、节庆风俗,沙朗白族还有许多关于当地风俗人情的民族传说、风景名胜,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9〕。遗憾的是,东村小学和大村小学,在课程要求上和课堂教学中,鲜有民族文化的踪影。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的学校“汉化多,和普通小学没什么区别”。

问卷调查显示,东村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中,“会说白族话,且经常说”的人数随着年级的递减而递减。证明民族语言的使用情况,在所调查的人群当中有退化的趋势。如果说,东村小学毕竟是白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混合的学校,民族语言使用的程度多少有些削弱。那大村小学是以白族学生为绝对主体的,在这一项调查中,也出现了和东村小学情况相印证的现象。

在不排除研究误差的情况下,这一调查结果的信效度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民族文化在这种渐失地区特色的学校中,确有流失的危险。

三、反思

新课改实施以来,农村小学在办学条件和师资上都取得了可观的进展,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讲,也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农村社会经济条件落后于城市地区,这是无法完全改变的现实,所以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上存在的差距,只能通过政策的补给来一步步改善。但如果只是一种硬件设施上的改善,而无法提供相匹配的管理体制以及软实力支持,那么这种“改善”也是事倍功半的。因此,规范教材管理、课程设置、教师选拔与教师培训制度,明确激励机制,才能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从实质上拉近农村小学与城市小学的距离〔10-11〕。

其次,新课改虽然实行的是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但落实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仍有许多不合实际的地方。一方面,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有其特殊的地理和民族文化因素,无论是在教材编写和采用上,还是课程设置上,都应该体现相应的文化特色。这不仅符合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12〕。另一方面,地方虽然具有一定的权力和义务去开发地方课程,但由于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开发能力有限,因此,比起课程开发的“自主空间”,这部分地区更需要新课程的“具体指导”〔13〕。

最后,抛开个案,从大背景来讲,农村社会的变迁、各民族的融合、高等教育的扩招与就业困难等问题,已经逐渐影响到社会微观层面的农村小学新课程实施上来了〔14〕。而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也将给社会其他方面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问题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解决问题不仅要从问题的源头入手,还要协调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总之,新课程的理念与标准是否符合地方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素质是否能满足开发新课程的需要;农村小学的学生是否已能接受和适应新课程;农村家长和社会是否理解和支持新课程,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考量。此外,教育公平与民族特色的矛盾也值得反思〔15〕。公平,意味着很多层面的“统一标准”,而要保留民族性,不免出现“特殊化”。学校教育若只是大众教育,民族文化逐渐被大众文化所掩盖,人类文明也将失去多样性。教育正是为传承人类文明而来,失去多样性的文明也将失去生机。而要做到“统一”与“地方”的相互融合,不是一步路的距离,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1〕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高慧敏.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课程开发现状和发展策略〔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3〕张国启,雷虹.沙朗白族风情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4〕陈慧.民族地区课改中教师适应问题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5):83-86.

〔5〕周昆.我国村小教师队伍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6〕昌忠泽.论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J〕.中州学刊,2008(1):132-135.

〔7〕李孝川,王凌.云南贫困民族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出路〔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68-69.

〔8〕李桐,盛永红.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受教育水平现状及对策: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负担率的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213-215.

〔9〕章光洁.白族农村社区中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10〕刘宗南.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0(1):97-105.

〔11〕胡卫平,韩琴,温彭年,等.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2):8-15.

〔12〕钟丽芳.民族学校的学校文化透视〔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13〕施涌,罗华玲.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92-96.

〔14〕顾玉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西部基础教育发展问题探讨〔J〕.民族教育研究,2008,19(6):59-62.

〔15〕杨建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7,18(3):43-50.

(责任编辑 杨朝霞)

A Case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Yunnan

WANG Sicong
(College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Bai rural primary schools of Dongcun and Dacun in Shalang Bai Country started New Curriculum in 2002.School environment,teachers'treatment and teachers'qualification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cently.Teachers'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ing of New Curriculum,however,still remain relatively superficial,as a result,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rse is not satisfactory and the integrative practical activity curriculum is neglected.Parents'deficient cooperation,irregular systems of teaching material and course management,weak awareness of school-based research,together with the separation of ethnic culture from local curriculum,have effec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minority areas.

minority;rural primary school;New Curriculum reform;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G423.07

B

1672-2345(2011)11-0076-04

国家“211工程”资助项目(GJA094002)

2011-06-27

2011-09-08

王思聪,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论研究.

猜你喜欢
东村白族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2019年新型职业农民粮食作物培训班学员到和龙市参观学习
理发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馆陶有个寿东村(组诗)
大理白族扎染研究综述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两个山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