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青 马卉 成玉
(建湖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建湖 224700)
建湖县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农业县,特殊的土壤、生态、生产等条件形成了稻麦两熟为主的轮作种植模式,弱筋小麦生产在建湖县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湖县农技推广部门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着力引进推广弱筋专用小麦品种,重点围绕优质弱筋小麦进行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产量、质量和效益得到同步提高。
建湖县弱筋小麦的生产仍然是以户经营为主,不成规模,商品率低,且土地流转不畅,未能向大户和种田能手集中而形成区域优势,不利于技术指导和集中收购,籽粒品质不易保证,不利于弱筋小麦产业的发展。建湖县完全有条件、也可以形成相对的区域性优质弱筋小麦种植规模经济优势。优化弱筋小麦品种结构,要把适合本区域的优质、高产、高效弱筋小麦品种,有步骤地调整为本区域的当家品种。近年来,建湖县引进种植的弱筋小麦扬麦13、扬麦15等远销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市场前景看好。
粮食购销企业目前仍多采用混合收购的办法收购小麦,收购价格与普通小麦一致,即使承诺按“保护价收购,二次结算”的,实际上没落到实处,使优质弱筋小麦形不成明显的价格优势,优质优价也就无从谈起,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
近几年来,小麦价格一直在高价位徘徊,种麦收入稳中有升,但由于建湖县原有的小麦销售市场萎缩,使建湖县的弱筋小麦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上只注重生产,忽视了产后的收购、加工、销售,没有大的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介入,未很好地建立起利益共同体,使得种植弱筋小麦得不到应有的效益。
贮藏加工环节是生产优质弱筋小麦粉十分关键的一环。目前建湖县的优质弱筋小麦贮藏设备相对较为落后,加工企业规模小,机械设备落后,工艺流程十分简单,加工出来的弱筋小麦面粉外观品质差,好麦出不了好粉,形不成规模和效益。同时由于小而多的面粉加工企业,造成了麦子和面粉流通环节多而散,各个小型加工企业单独经营,经营成本增加。
建湖县属于江苏省规划的沿海弱筋小麦优势生产区,大部分镇都具有生产优质弱筋小麦的优势,但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知名度,原因就在于缺乏品牌效应,品牌意识淡薄,营销上多头出击,不能形成整体优势,没有品牌规模优势,更没有名牌优势。市场开发难度大。
小麦面粉商品品质的提高决定于小麦品种品质的提高。农技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粮食及收购企业的支持,与高等农业院校及农业科研单位主动联系,搞好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作。同时,与镇、村建立良种直供网络,使农户用上货真价实的放心种子。
我国一些大城市已经或正在实行农产品质量或标准化准入制度,农产品要进入这些市场,必须提高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化要求。因此,建湖县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及其产业化开发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制定并实施一批优质弱筋小麦高产保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标准 (规程)。严格规定产地环境、品种选用、种植制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产品收贮等各个环节,加大对技术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要把生产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做好收获、干燥、贮藏技术和先进的加工机械及工艺流程的推广。
基地建设是建湖县优质弱筋小麦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也是全面提高弱筋小麦品质的可靠保障。因此,基地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①优势区域的原则。重点在优势区域内建设优势生产基地,选择优势品种和优势生产技术;②优质无公害原则。包括品种选用、种植制度、栽培技术、投入品控制、产品收贮等环节,尽快实现基地环境优化、耕地净化、种植制度科学化、品种高抗化、投入品无害化,加强基地农户技术培训,确保优质生产技术不走样,推行标准化生产;③订单种植的原则。广泛吸纳“三资”参与优质弱筋小麦产业化开发,拓展农业投入渠道,结成“公司+农户+基地”或“农技+农户+公司”等利益共同体;④示范辐射的原则。重点扶持并建成一批规模生产、管理先进、品质优良、经营效益好、能起到示范效应的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