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华
(天津市 和平区中医医院 300051)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普遍使用的一种有创性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占院内感染的40%左右。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主要是尿管插入并留置尿道内为细菌进入泌尿系打开了一条通道,尿道外的细菌通过尿管逆行到膀胱以上的泌尿器官,将尿管作为人体的异物,破坏了尿道正常生理环境,影响了膀胱对细菌正常的冲刷作用,从而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危险性,是一种常见的留置导尿并发症。
导尿过程中无菌操作不正规、消毒不严格、护理人员不戴无菌手套或手套被污染不及时更换,当插入导尿管时,难免将细菌带入泌尿系,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泌尿系内环境改变时,细菌容易繁殖、生长,造成菌尿。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前提,Bar-ford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插尿管时污染了尿管末端,是导致细菌沿管内、外壁进入膀胱的主要原因,操作时由于插入导尿管不顺利,而反复重新插入或插管时尿道口等部位消毒不严格,细菌会沿导尿管与尿道间隙而上行导致尿路感染。若护理人员在操作时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精神紧张、尿道口狭窄、异物等)而强行插管,尿管触及尿道壁,导致尿道粘膜破溃,组织损伤,削弱了尿道粘膜对细菌的抵抗作用,这些损伤的组织将成为细菌入侵的重要部位,因此,导尿操作一定要按顺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先后顺序加以改动,先连接气囊、导管与集尿袋,然后再按以往顺序进行导尿,既科学合理又符合无菌操作。
尿管的选择不合理,管径过粗、质地过硬或未涂润滑剂、插管动作粗暴,都会给患者造成剧烈的刺激和组织粘膜的损伤。银二氧化钛导管与单纯二氧化钛包裹导管相比,具有更强的自洁功能,可降低由导管引起的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而选择尿管。
林鸣芳等[1]研究证明“高举平台固定法”,使尿管呈“Ω”型,固定在大腿的根部,保证分尿管始终处于耻骨联合之下,使尿液逆流机会减少,同时选用固定性好的胶带固定尿管,除预防尿管滑脱,同时可防止牵拉滑动而致细菌进入膀胱的几率,达到降低菌尿发生率的目的,妥当的固定可避免病人因体位变动使尿管移动、拉扯,造成泌尿道伤害。女性病人尿管应固定在大腿内侧上方,男性病人宜固定在下腹股沟之上方,以防阴茎与阴囊接触点形成皮下瘘管,尿袋就保持在膀胱下,以免导致尿液回流。
留置导尿管的腔内逆行感染的病原菌多来自于集尿系统,集尿袋的连接不良、引流不畅与膀胱的冲洗有关,为保持系统的密闭性,应尽量避免尿管与集尿袋接头的分离。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和每日更换一次集尿袋的尿路感染情况无差异[2]。单向活瓣集尿袋具有防止尿液反流至膀胱的作用,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3]。单向活瓣集尿袋每周更换一次为宜,普通无菌尿袋每周更换两次较适宜。
留置导尿的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成正比,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超过3天以上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将超过90%,尤其老年人、尿失禁者等,因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活动少,多有进食困难、营养不良,造成抵抗力低下、尿动力减弱。尿路不畅而使细菌在尿路中存留时间长,不能及时排除体外,而繁殖生长,造成尿路感染。即便必须留置导尿,也应在不需要时立即拔除。目前,留置导尿仍存在常被滥用的情况,我们应根据国情加强对留置导尿管必要性的评估,及时提醒医生拔除尿管。
对留置导尿患者需做好常规的尿道口护理,对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至关重要。用0.5%聚维酮碘消毒尿道口及尿管近端4-5㎝,2次/d,其次使用肥皂水、清水清洁,能有效地预防留置尿管中伴随性尿路感染。虽然临床上研究显示1-2次/d,使用含侵碘溶液清洁并涂抹碘膏,用肥皂水进行冲洗,对菌尿降低成效并无明显的差异,因此,对尿道口的护理是一项预防留置尿管病人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手段和技巧。女性清洁就由前(会阴部)到后(肛门),以避免细菌由肛门部扩散到会阴部,为保证插管的清洁,建议每天用肥皂水、清水擦洗尿道口2次,用同样方法清除导尿管聚集的不洁分泌物,能保证尿道口周围清洁,对皮肤无不良刺激,感觉舒适。操作者每次执行导尿口护理前后立即洗手,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有助于预防泌尿道感染。
综上所述,尿路感染的发生与留置尿管密切相关,与尿管的选择、尿管留置时间、密闭引流系统、膀胱冲洗、抗菌药物的应用、尿道口的护理、减少大便的污染、预防尿管的阻塞、保证足够的尿量(每日2500-3000ml)等因素有关。严格掌握留置尿管的适应症,根据病情尽早拔除尿管,训练自行排尿,是防止泌尿系感染的关键,加强尿管留置的护理也是控制尿路感染不可缺少的环节。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留置尿管引流装置的密闭性、避免滥用抗菌药物。集尿袋的更换频率目前尚未达成共识,还需有待于今后的研究来解决。
[1]林鸣芳.导尿管改良固定法在预防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中的作用[J].上海护理,2006.6(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