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边境口岸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功能分区探究——以黑龙江省东宁县为例

2011-03-28 09:07:42于立雪李锦鑫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农业

于立雪,李锦鑫

(1.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黑龙江哈尔滨150025;2.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9)

在国家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后,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边境口岸地区的开发开放显得越来越重要。边境口岸是国家实施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往来的通道,口岸建设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对外开放的能力和水平。有鉴于此,为抓住沿边开放的战略机遇,东北地区掀起了边境口岸开发开放的热潮,在商贸、旅游、物流、会展、加工制造等方面积极开展跨国区域务实合作。在边境口岸地区建设过程中,对于土地的规划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目前边境口岸地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还远未达到科学合理、节约高效的要求,而粗放开发、无序建设、缺乏规划和统筹协调的现象广泛存在。如果不重视土地的规划和统筹,就会导致区域差距拉大、产业结构混乱、大量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都有所不同,土地资源禀赋、土地利用特点也有所差异,边境口岸地区因为其特殊性,应该以综合开发利用为出发点,做到充分合理,以求既利用了资源,又发展了经济,同时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利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正确处理好土地用地结构,以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一、东宁县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构成现状

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于东北边陲要地,是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重要节点和门户,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它与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毗邻,边境线长达145公里,而且东宁口岸是中国距俄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海参崴最近的口岸,两地相距仅153公里,公路、铁路、港口互相连通,是中俄水陆联运的最佳路线。同时,东宁县还处在东北亚区域中、俄、朝三角地带的中心环节,陆路可通朝鲜、俄罗斯及周边国家,跨海可向韩国、日本延伸,是东北亚国际贸易通道上的重要一站。这种独特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通关条件,客观上使东宁成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圈中重要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的中心,在扩大沿边开放和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东宁县共有土地资源71.39万公顷,其中林地60.5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81%,由此可见,东宁县的森林覆盖率非常高。如果把土地按照农用地和非农用地来划分,那么东宁县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共计约69.99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8.05%;非农用地包括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共计 1.25万公顷,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75%;其他用地1442.43公顷,占总面积的0.2%(见下表1)。农业生产用地远大于非农业生产用地。东宁县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县,因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毗邻,在开发开放之前封闭性很高,区位优势显示不出来,资源利用不充分,因而经济不发达。

表1 东宁县2008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构成表

(一)东宁县土地利用空间组合特征和优势

东宁县的土地利用集中化程度较高,说明区域内土地资源优良,可利用程度高。从整个县区土地来看,呈现出类圈层结构,最外层为林地,向内依次是草地、园地、耕地、城镇村建设用地。这种圈层结构表明东宁县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结构比较原始的县域,区域内农业生产比重远远大于非农业生产,第二、三产业极不发育。这和东宁县的区位条件与资源禀赋有密切的关系。东宁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东临俄罗斯,在国家没有启动边境口岸开发建设的时候,东宁就是一个边陲小县,处于黑龙江省重点发展区域的边缘。但是自从中俄两国确定了边境经济振兴带的发展共识并通过文件和规划进入具体实施以后,东宁县的区位优势马上显示出来,东宁镇至三岔口镇公路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相通,直抵海参崴,并有公路直通牡丹江、鸡西等市县和吉林省,交通十分方便。边境小城焕发青春成为口岸枢纽,成为哈尔滨、牡丹江的出口加工链条和通往俄罗斯的门户。

从上表1可知,东宁县林地比重是84.81%,森林覆盖率是很高的,这是东宁县的独特优势。林地的作用常常渗透到经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木材、经济作物、旅游、稳定生态等诸多方面。同时,东宁县耕地面积为8.08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32%,大部分是旱田,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种植。可发展有机农业为支柱,果、菜、菌、烟、畜为先导的农业产业化经济。开通口岸后,与俄罗斯进行农业生产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俄罗斯广阔的土地,扩大农业规模生产,并开拓国外市场。东宁县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产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发展基础,东宁县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主要发展电力、机械制造、煤炭、建材、食品加工等加工制造业。大力发展口岸型经济,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全面推动对外开放战略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和边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指向就是运用市场的原则使生产力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而中国和俄罗斯这方面有着互补的优势。[1]在中俄边境合作逐渐升温的政治背景下,边境口岸的区域经济合作必然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本着科学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原则,结合东宁县土地利用发展现状特点,不难看出东宁县主要还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非农业生产为辅的边境县,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是旱田和水田,因为东宁县耕地面积广、土地质量较高,适宜农业的发展,而且东宁县的区位优势显著,相邻的俄罗斯地区拥有广阔的肥沃土地,适宜发展农业,作为口岸,东宁县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于口岸地区的产业选择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不同的口岸其发展基础和条件不同,产业选择也因地而异,东宁县周边区域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而且土地类型以农业为主,这就决定了东宁要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链,做强做大农业的后续文章,绝对避免引进重化工业等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产业,尽量立足本土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规模经营、生态旅游业等体现自身特点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还可以推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如提高本地农产品知名度、吸引外资等,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东宁县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利用供需矛盾加剧

东宁县作为边境口岸,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土,各种依托口岸优势的工业企业蜂拥而至,导致耕地、林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林地与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增加。由于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过快,缺乏有效的控制。近年来,东宁县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致使城区和镇区空间扩张的压力不断增大,耕地、林地保护与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增加。

2.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偏低

东宁县的第二产业比重一直不高,经济结构还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服务业发展层次低。单位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单位土地面积工业增加值也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说明东宁县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较差。

3.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

近年来,东宁县的经济发展迅速,小型乡镇企业和私营厂矿大量出现,对周边环境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局部地区甚至出现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森林的生态功能遭到破坏,全县生态环境整体优良,但局部破坏的现象体现了目光短浅的急功近利开发模式的普遍存在。

二、东宁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功能分区

土地利用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依据土地自然属性及其规律对土地进行的使用、保护和改造活动,是自然、经济、技术等多种条件共同作用的产物。根据分区依据和作用的不同,土地利用分区在实际中分为划分土地利用地域和土地用途区两种不同性质的分区模式。[2]东宁县作为边境口岸,近年来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进展密切,口岸经济发展迅速,但对外开放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给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带来了压力和挑战。随着口岸的开放,大量的企业和工厂进驻东宁,土地开发面临巨大的需求,如果不能统筹协调外来优势产业和土地传统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土地开发的混乱和无序,并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土地利用的准备和规划,研究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对土地利用进行区域划分。这样可以从空间上控制土地利用方向和规模,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最大化发挥土地利用的区域优势,协调用地部门和单位与区域空间土地的矛盾。建设集约化程度高、效益明显、具有区域特色的土地利用方式,促进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人口社会福利的增加等综合目标的实现。

传统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定性的,随着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与地理学方法的改进与发展,数学方法已成为区域结构分析,特别是土地利用分区重要的科学方法与手段。[3]东宁县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主要采用数量化分析方法,但同时也注重定性分析的基础作用,进而从定性到定量充分掌握东宁县土地利用的特征。土地分区原则上考虑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利用方式与形成条件的相似性以及乡镇、农场等行政界限的完整性。在具体方法上选取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作聚类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在对东宁县的土地利用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占优势的土地利用类型作为指标,能够明显反映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因为土地利用类型已经综合体现了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的综合,所以选取如下指标:X1水田占耕地的比重(%),X2园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X3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X4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X5城镇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X6交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X7旅游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X8黑木耳种植面积(公顷),X9农业产值(万元),X1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11蔬菜瓜果种植面积(公顷),X12企业个数(个),X13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以上13个变量指标基本上反映了东宁县土地利用的特征,特别是东宁县土地资源的区域特征。

(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方法是多元统计中的一种,用来对东宁县进行土地分区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指标维数过高的困难,达到降维处理的目的。应用雅克比法求的相关系数矩阵所有的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见下表2)。

表2 东宁县土地利用特征值分析表

累计贡献率说明主成分包括的全部信息的百分比,按照大于90%的要求,取4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37.386%,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29.139%,第三主成分贡献率为18.977%,第四主成分贡献率为12.349%。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7.851%,可以认为很好地反映原来各要素所表示的主要特征,达到了降维处理的目的(见上表2)。

表3 东宁县土地利用主成分载荷表

从上表 3中可以看出 ,X1、X3、X4、X8、X9、X13对第一主成分有较大的权重贡献,分析其地域土地利用特征,第一主成分主要是农业用地主成分。第二主成分拥有较大的权重变量为 X5、X6、X12,代表着城市用地和企业用地方向。第三主成分以X2、X10、X11权系数较大,即与园地和经济作物用地相关。第四主成分主要在X7上有较大权重,反映了旅游用地的发展方向。

利用标准化变量和主成分载荷计算出东宁县下辖的6个镇相对的主成分得分(见下表4),可以作为划分类型或者区域的依据,并以得分值作为聚类分析的数据。

表4 东宁县土地利用主成分得分表

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所选取的4个因子,对东宁县6个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其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东宁县土地利用聚类树状图

(三)土地利用分区描述

从上图1中可以看出,按照类间距离9划定类别,东宁镇为一类,其他镇为另一类。按照类间距离5划定类型,东宁镇为第一类,三岔口镇属于第二类,老黑山镇、道河镇属于第三类,大肚川镇属于第四类,绥阳镇属于第五类。

农业用地在我国国土资源中占绝对优势,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区划研究主要是为大农业生产布局服务,从某种意义上亦称为大农业土地利用区划。[4]土地利用功能分区要体现土地利用类型在地域空间上的结构、分布差异及其发展的综合特征与功能。分区研究必须依据地理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及适当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而准确地划分出符合地域空间差异的土地利用类型。未来中国土地利用区划的原则、依据与指标体系必须客观地体现土地利用的现实性、适宜性和预见性。[5]根据以上研究,可将东宁县6个镇划分为两大土地利用区,即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区和农业土地利用区。

1.城市建设土地利用区

东宁镇位于东宁县城区内,是东宁县政府所在地,东临三岔口镇,南临大肚川镇,西临道河镇,北临绥阳镇,具有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功能。在土地利用方向上,应该以城镇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为主,特别是承担了哈牡绥东出口加工区的门户之后,更应该加强城市功能的提升,对于交通、对俄贸易区、城市基础建设都应该紧紧跟进上时代发展的形势,达到支撑哈牡绥东出口加工产业链条的水平。所以说,本区域内可以适当占用一些林地和耕地,扩大东宁县城的规模,集中一批大型企业和工厂,提升硬件基础,但是总量上仍然要保证耕地面积的不减少,不能只占用不补充,务必在农业土地利用地区扩大耕地和林地等农业用地。在具体的土地用途上,对允许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实行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上述两个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对管制建设区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改变优质耕地、生态用地的用途。[6]

该区域利用对策与重点措施是:(1)进一步整理和扩大城镇建设用地,以成熟的城镇规划为前提,本着节约每一寸土地的原则,建设具有边境口岸功能的综合城镇。(2)进一步提高土地整理能力,加大城镇改建和优化功能的力度。

2.农业土地利用区

东宁县的农业资源丰富,大肚川镇、老黑山镇、绥阳镇、道河镇拥有耕地面积都在1万公顷左右,其中大肚川镇的园地面积为1292公顷,占全县园地总面积的40%左右,在烤烟、食用菌、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老黑山镇位于东宁县南端,西南与吉林省汪清县毗连,区域内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应该继续突出森林资源优势,可以发展林场种植养殖,经济作物也比较有条件,其中烤烟和木耳在全县有重要地位。道河镇也是典型的林业资源丰富地区,而且水资源十分丰富,可以发展水产养殖和水田种植,同时它距离县城较近,交通方便,可以适当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产业。绥阳镇交通非常便利,滨绥铁路、301国道、鸡图公路均横跨境内。林业资源在全县首屈一指,经济作物和农业种植业都十分发达。应该继续扩大农业生产,着重突出黑木耳、山野菜等食用菌产业。三岔口全镇7081.46公顷耕地大多集中在绥芬河和瑚布图河冲击平原上,其中水田面积有2698.20公顷,土质肥沃,无污染,盛产优质大米,还盛产苹果、苹果梨、杏、桃等多种水果,果树面积6006亩,也特别适合花生、地瓜、烤烟、白瓜籽、甜葫芦、西香瓜等经济作物的生长。近几年,依托口岸优势,三岔口镇对园地投入很大,效益较好。园地约有336.27公顷,蔬菜面积7000亩,其中棚室蔬菜近千亩,口岸年出口蔬菜5万吨。[7]

该区域利用对策与重点措施是:(1)切实保护林地和耕地资源,可以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不提倡发展污染较重、资源消耗高的工业企业,注重环保和科技的支撑,发展生态农业。(2)进一步提高土地整理能力,提高土地可利用率。健全土地利用法律法规,杜绝滥垦及违章利用土地,切实保护每一寸耕地(详见下表5)。

表5 东宁县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对东宁县土地资源利用的建议

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利用必然受到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从而形成服务于不同利用目的的土地利用区域。土地利用区域特征及形成过程决定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需要进行分区。[8]通过对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两种方法的综合利用,利用主成分分析剔除了存在相关性、信息重叠的指标,然后将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作为聚类分析的样本矩阵,减少了数据的冗余,使得聚类计算较为简单,所得结论比较客观,非常符合边境地区的区域特征。

(一)适度加强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力挺中俄沿边开放“大通道”建设

东宁县在土地利用结构上,农业用地比例大,高达98.05%,其中生态效益较高的林地占总面积的84.81%。全县交通用地5216.22公顷,仅占县域总面积的0.73%,比例偏低,且公路等级低,不适应“大通道”建设发展的要求,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水平。况且东宁县的城镇建设比较落后,难以适应对外开放的功能要求,口岸建设仍需改进,规模和吞吐能力还要提高。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城市建设和交通体系的完善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对外开放之后,区域外的资金、企业、人员必然向东宁地区汇集,要求东宁必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以承担迅速膨胀的经济活动。但是不能盲目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不要脱离实际追求成为像省会城市或沿海城市一样的大城市,毕竟在短时间内,作为边境口岸虽然有发展优势,但是终究不能与这些城市相比,并且区域结构决定了东宁不可能成为区域的核心,也就不可能发展为特大城市,而只能是具有特殊职能的中等或小城市。这是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遵守。要大力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实施和落实,做到整体布局,科学规划,避免重复施工而造成浪费。

(二)着力加强现代农业用地的利用,推进边境地区农业快速发展

东宁县的农业具有很大潜力。富饶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造就了农业生产发展优势,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创新生态农业的理念,牢牢树立农业科技化、生态化、多样化、层次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应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对管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内的农地转用要严格限制,禁止大规模的农地转用行为。维持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地力,适度发展特色农、园、水产加工产业,大力发展黑木耳等食用菌种植及加工,发展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着重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东宁县作为东北边境重要口岸,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结构的科学合理。

(三)慎重开发矿产资源,建立边境口岸矿产产运销综合管理机制

东宁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种类繁多,资源潜力很大,又具有口岸资源,所以矿产开发、运输和加工在东宁县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东宁县的矿产资源突出的优势就是矿产品种搭配利于产业化开采。非金属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丰富的煤炭和金属、非金属矿床共生在同一地区,构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煤、粘土、绢英岩、叶蜡石和高岭石、压电水晶、熔炼水晶、硅石、钾长石、锌、硫、金及其他有色金属矿产,分别共生在同一矿区,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整体,便于综合规划、开发和利用。[9]多数矿产埋藏较浅,适于露天开采,但是对土地表层的破坏和环境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

东宁县的地质研究程度较高,普查成果资料丰富。对于矿产开采和加工,应该实施矿产运销管理机制,这样能有效强化市场规范化管理,遏制矿产超负荷生产,节约资源,为矿产生产、运输和销售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加强环保法制建设,禁止粗放开采,更不能以破坏林地和耕地为代价获取矿产资源,因为这样得不偿失。

(四)优化开发旅游资源,提升边境旅游的特色和经营理念

东宁县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本身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富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而且广阔的森林、秀美的山川以及独一无二的历史遗迹,使得东宁县成为著名的旅游地。三岔口镇所在地南5公里处有亚洲最大的原侵华日军地下要塞,道河镇的洞庭旅游风景区,绥阳镇的绿石沟原生态旅游区等都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必须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布局比较有局限性,所以应当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旅游业还具有综合性和带动性,可以推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应该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东宁县第三产业中的主打产业,同时注意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跨越,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

总而言之,东宁县在重视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保证农业基础不能动摇,以农为主,增加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依据功能区划布局耕地、林地、草地、园地、城市建设用地、企业工业用地、交通用地、旅游业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立足边境口岸特殊区域结构和功能,立足东北综合经济区对外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切实利用好珍贵的土地资源。

[1] 李靖宇.关于中俄面向21世纪经贸合作走势的思考[J].国际观察,1999,(2):48.

[2] 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 李乔,唐景新.干旱绿洲区土地利用分区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新疆吐鲁番市土地利用分区为例[J].干旱区研究,1998,(3):24-26.

[4] 杨子生,郝性中.土地利用区划几个问题的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7(4):63-68.

[5] 张洁瑕,陈佑启,姚艳敏.现代土地利用区划新设想[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4):76.

[6] 许倍慎.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县级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7] 姜颜.三岔口镇简介[EB/OL].http://www.dongning.gov.cn/html/zjdn/xzzl/2010/0602/1239.html.

[8] 陈百明.中国土地利用与生态特征区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9] 黑龙江省东宁县矿产资源情况介绍[EB/OL].http://www.dongningzs.com/article.asp?id=1006.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土地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我爱这土地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02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分土地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