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桂柳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其质量如何,决定着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鉴于此,财政部、教育部于1998年3月1日联合以财政字 [1998]104号文颁发了《中小学会计制度(试行)》的通知,并于1998年元月1日起试行,对于促进农村中学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学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中学会计基础工作,促进农村中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1.有些农村中学学校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分不清领导和财会人员在学校财务管理中所行使的职责,认为会计工作不过是记记账、算算账、发发工资、办办报销,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会计人员只要记好账、管好钱就行了。
2.有个别学校重业务,轻管理;重国家投入,轻自身管理;重钱的管理,轻物的管理。认为会计工作是会计人员的事,自己只要抓好教学,提高升学率就行了,对财务工作放松管理。正是由于这种片面认识,导致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淡化和规范化的流产,进而影响单位整体会计工作水平和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不能有效监管资金尤其是科研资金的有效使用。
3.农村中学不管规模大小,一般都只设两个会计岗位。规模大的单位,会计人员成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无时间学习业务和理论,更无精力分析研究学校的资金使用及核算。规模小的单位财会人员又不固定,经常是教学人员兼任会计工作,造成业务生疏,对每年的财务报表也是敷衍了事,对资金的管理、资产的购入、领用、报废等常常出现手续不全。固定资产有时也不入账,容易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尽管对一些基本的会计核算要求有所了解,但是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愿严格按照制度要求,不认真执行报销制度,对报销人员讲情面,开绿灯,不按规定去做,造成会计核算不规范。
4.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擅自扩大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虚列往来和收支或转移收支,人为调整会计科目。
5.财务报告数据严重失真。有的报表内缺少文字说明和财务分析,即使有说明也是应付的几行字,极大地影响会计报表阅读者的正确理解;有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随意编制财务报告。
6.会计档案归档不及时、不规范。特别是一些重要业务的政策性文件没有纳入会计档案,一旦和执法部门发生政策性争议,无法查找政策依据。
1.领导重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完善学校会计核算。合理配备会计人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县(市)财政局和教育局领导要对农村中学会计基础工作加以重视,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校长、会计培训班,使校长、会计真正学懂《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小学会计制度》以及相关会计核算业务知识,提高校长、会计的政治、业务素质及会计核算操作技能,这是学校规范完善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学校的会计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无证不能上岗。学校会计必须依照《会计法》、《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建账、上账,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县(市)财政局和教育局每年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一定人员对农村中学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内审,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对不符合《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事项要根据“会计法”第六章“法律责任”条款追究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以警示促使学校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同时,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先进的单位要进行奖励和表彰。
2.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每个学校应根据《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中小学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如《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出纳人员岗位职责》、《学校财务档案保管制度》、《学校财务审批制度》、《学校实物采购、验收制度》、《学校财产入库、领用制度》、《学校财产报废、处置制度》等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只有制度健全了,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正确处理领导与财会人员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建立并完善民主理财、民主监督机制,使财务管理民主、公开、透明。学校要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校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廉政监督小组”,形成工会和纪检监察协调监督、职能部门和各处室各司其责、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财务工作新格局,不断增加财务公开的透明度。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和“廉政监督小组”的作用。让“民主理财小组”参与学校使用大额资金时的科学论证,让“廉政监督小组”严格监督学校财务人员、学校采购人员及一把手的财务活动。这样既可以有效预防腐败,又可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严格按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办事,切实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1)加强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及审核的规范性。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传递、审核以及错误的更正这一重要会计核算环节的约束,顺利开展会计核算工作。(2)合理设置会计账簿。新《会计法》对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对账、结账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从而为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提供了具体的规范,并明确了会计管理工作的重点。(3)加强会计账目的核对工作。各单位必须建立定期的账物、账款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制度,确保账实、账证、账账、账表相符。事实上,目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与一些单位账目核对不及时或根本不进行账目核对有着直接联系,而加强这一项工作,无疑会对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提供必要的保证。(4)及时准确的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关键是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种类齐全、格式正确、说明清楚,能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有的农村中学虽建立了财务会计分析制度,但并未认真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编制财务报告环节上违纪或技术性差错造成的。必需根据《会计法》及国家统一的财会制度进行编制及报送,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要按照《规范》的要求,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部门会计工作水平,切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5.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提高中学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水平。目前,计算机已广泛用于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并愈加显示出其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会计核算方面,一是加快了财务数据处理的速度,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及时为各类管理提供可靠信息;二是使财务人员从繁杂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分析、预测和决策工作,加速会计电算化进程,为做好中小学财务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学应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研究,不断完善会计基础工作,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促进农村中学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