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本先 汪海彬
(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875; 2.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 200234)
整合视角下安全感概念的探究*
姚本先 汪海彬
(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875; 2.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 200234)
国内外关于安全感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取向,即心理安全感和社会安全感。本研究在系统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系统整合的视角,揭示了安全感的内涵,探讨了其心理发生机制和外延,并建构了安全感的双层结构模型。
安全感;心理安全感;社会安全感
安全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安全感是一个巨大的、全球性的健康问题[1],伴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深入人心,我国城市居民安全感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刚出炉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安全”一词被提及的频率高达79次之多。可见,对安全感的研究意义重大,然而国内外关于安全感的概念界定是众说纷纭,总体来说出现了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两种呈相对割裂状态的研究取向。为此,有必要在一个系统的视角下对安全感概念进行整合与重构,为进一步进行安全感的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安全感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始于弗洛伊德(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缺乏爱或对身体受到危害的恐惧会产生焦虑,而这种焦虑会威胁到一个人的基本安全感”[2]。嗣后,其学派的众多代表诸如霍妮(Horney)、沙利文(Su11ivan)、弗洛姆(Fromm)、埃里克森(Erikson)就儿童如何获得安全感进行了探讨[3],但遗憾的是,他们始终没有深入探究安全感这一概念本身。首次正式提出心理安全感概念的是马斯洛(Mas1ow),他认为心理安全感(psycho1ogica1 security)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4]。但布列茨(B1aze)则反对用定义界说安全感,并提示只要抓住“主宰”与“负责”这两个关键词,就能看出安全感背后隐藏着“控制”这种感觉[5]。安莉娟等则吸收了布列茨理论中“控制”一词,提出了安全感的概念,认为:“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6]。
至此,有关心理安全感概念的探讨层出不穷,还自编或改编了许多相关问卷,掀起一股安全感研究热潮。为清晰了解心理安全感的特点,本文从构成维度及表现特征两个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内涵进行分析(见表1)[4,5,7-13]。
一个学术概念都以定义的形式加以表述,所表述的应是该概念的内涵,是该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即本质属性)[14]。 然而,从上述对安全感概念的内涵表述来看,许多研究者直接以概念的外延(维度)来代替其内涵,有的虽然确定了其内涵,但并未揭示其真正的本质属性,如马斯洛把心理安全感界定为一种“感觉”,但“感觉”一词在现代心理学体系中却是个体对单一属性的主观反映,这就不便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我们只能通过概念的外延推断其本质,从心理安全感的维度来看,大部分研究者考察的是个体比较持久的主观体验,难怪国外有些研究直接采用16PF中的因素O作为衡量心理安全感的指标[15],如此可以推断,心理安全感考察更多是个体比较稳定性、持久性和内隐性的主观体验。
安全感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的美国,由于当时美国总统执法委员会和司法行政委员会批判缺乏安全感的研究,安全感研究开始受到犯罪学家和其他社会学家的重视[16]。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学术领域中,对安全感词义的表达,更多的是“fear of crime”,即犯罪恐惧感[17]。
由于国内外有关社会安全感的研究属于社会调查,只有题项或指标,而没有心理学意义上的维度之分,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不同研究者对社会安全感的内涵之争。国内外研究者对其内涵的界定大体可以分成两派:一些研究者把社会安全感界定为一种情绪反应及伴随的生理变化,如“情绪上的主观综合反应”[18]、“一种因恐惧情绪而产生的生理变化,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19]、“对犯罪和犯罪迹象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20]、“对犯罪和社会不安产生的情绪反应”[21]和 “对潜在危险的意识而引发的恐惧情绪,”[22];另一些研究者,主要是国内研究者们认为社会安全感是一种综合心理反应,如“对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23,24]、“对一定时期和空间下的社会治安破坏力和制控力状况的综合主观心理感受”[25],国外有些研究者也认同这一观点,并认为社会安全感包括认知评价、情绪反应、生理和行为变化等[26]。
由上可知,社会安全感概念的界定方面没有心理安全感那么复杂,争论无非就在于它是否仅仅是一种“情绪”。认为社会安全感是一种综合反应的研究者,把认知评价、行为变化也纳入了社会安全感的外延。但我们仍然可以窥其本质,社会安全感考察的更多是个体比较即时性、冲动性、外显性的主观体验,而这种体验会伴随着社会治安状况的好坏而变化。
(一)安全感内涵的探究
安全感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尝试先采取回溯本源的方法对这一词汇进行说文解字,再依据相关理论作深入探究其内涵,并尝试定义其概念。
1.安全感的说文解字
在论述安全感之前,首先来看看“安全”的概念。“安全”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基本语词,在《现代汉语大辞典》上解释为“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但在古代汉语中,却并没有“安全”一词,而是用“安”来表达现代汉语中“安全”这一概念。 而“安全感”比“安全”多了个“感”字,“感”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動人心也。从心咸聲。”在《新华字典》“感”又有动、名词之分,动词解释为“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名词解释为“感触;情绪;意念”。而“安全感”作为一个偏正短语,字面解释为对“安全”的“感”(动词)。因此,安全感可以被认为:个体受到“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外界事物的影响所产生的“感情激动”。因此,安全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应属于心理学的范畴。
2.安全感内涵的界定
我们尝试以现代心理学的框架定位安全感,并深入探求其内涵。我们发现“安全感”说文解字得出的描述恰恰是情绪情感这一心理过程的内涵,因为现代心理学中“情绪情感”的定义为“人在对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27],因此,安全感的内涵是一种情绪情感。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安全感的内涵是一种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其安全需要所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然而,情绪情感虽然都是个体对需要满足状况的心理反映,但却属于同一类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情绪具有情境性而情感具有稳定性。令人欣慰的是,由两种取向的安全感的分析可知,心理安全感考察的是个体比较稳定性、持久和内隐的主观体验,而社会安全感考察的是个体比较即时性、冲动性、外显性的主观体验,这又与情感和情绪两个层次特征再次吻合。如此一来,就能很好的将两种取向的安全感整合于安全感的概念框架之内,不至于出现相互割裂的格局,即心理安全感是安全感(情感),是一种特质,而社会安全感是安全感 (情绪),是一种状态。为避免用词重复,将安全感(情感)称之为特质安全感,将安全感(情绪)成为状态安全感。如此,安全感包括特质安全感和状态安全感两个层次。
3.安全感的发生机制
卢家楣教授对情感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发生机制,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情绪是一个人认知评价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以境生情),情感则是在情绪体验的积累、情感的迁移和泛化等基础上形成比较稳定的个体倾向。而在论及两者关系时,认为情感会在具体情境中以情绪的形式表现出来[28],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便于我们探索安全感的发生机制。我们认为:状态安全感是个体基于客观事物与安全需要的认知评价下产生的情绪体验,而特质安全感则是在随着安全感需要的发展、认知的深化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情感体验,同时特质安全感又会在具体情境中以状态安全感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安全感外延的探究
基于对安全感概念和发生机制的探讨,我们试图从安全感的定义出发,并结合安全感的发生机制来确定安全感的成分。安全感作为一种情绪情感,有状态安全感和特质安全感两个层次,以下对两个层次的安全感的外延作进一步探究,并构建整合的安全感结构模型。
1.双层次安全感外延的探索
(1)由于安全的需要在整个安全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根据安全需要的不同种类来探讨状态安全感的外延。马斯洛认为安全的需要是指对生命财产的安全、恒定的秩序、免除焦虑和恐惧的需要[29]。可见,安全需要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换言之,每个生活领域都有不同的状态安全感表现,因此,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生活领域来划分状态安全感的成分。一般认为人的生活领域可以分为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活三种,因此,状态安全感也应有社会生活安全感、家庭生活安全感和职业生活安全感三种[30]。与此同时,人自身生理方面的安全也应在其外延之内,如此一来,状态安全感应主要包括生理安全、社会生活安全、家庭生活安全和职业生活安全四大类。当然,状态安全感的外延具有开放性,对于具体群体,状态安全感的外延又会有相应的增减,如学生还应包括学业生活安全感等。
(2)至于特质安全感外延,我们认同马斯洛的观点,即为单个维度,只是作为相对稳定的心理成分——个性倾向,镶嵌在一个人的个性结构中。
2.整合的安全感结构模型的构建
由发生机制可知,两个层次的安全感是相互关联的,特质安全感属于具有内隐的特征,并且可以在具体情境以状态安全感的形式表现出来。换言之,特质安全感是特质安全感的潜变量。借助于现代高级统计——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31],我们认为特质安全感是状态安全感的高阶因子。为此,我们建构如下的安全感的双层结构模型。
图2 安全感双层结构模型
模型假设:有一系列的客观变量(X)X1、X2、X3……XK可用于解释具体领域的状态安全感,包含了社会生活安全感、家庭生活安全感、职业生活安全感和生理安全感等。由于这些变量只直接对具体领域中的状态安全感起直接作用。因此,特质安全感就是所有领域状态安全感的集合体。换句话说,社会生活安全感、家庭生活安全感、职业生活安全感和生理安全感等的总体说明了特质安全感。
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心理安全感和社会安全感两种研究取向的基础上,在系统整合的视角下,揭示了安全感的内涵本质,探寻了其发生机制和外延,并建构了安全感的双层结构模型,这将是对安全感理论研究的一个拓展。在将来的研究中,可进一步对理论构想加以验证,并对整合视角下的安全感进行测量研究。
[1]Coup1and R.Security,insecurity and hea1th.[J]. Bu11etin of the Wor1d Hea1th Organization.2007,85(3):181-184.
[2]Freud S.Introductory 1ectures on psychoana1ysis[M].London:George A11en and Unwin Ltd,1941.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Mas1ow A H,Hirsh E,Stein M,et a1.A c1inica11y derived test for measuring psycho1ogica1 securityinsecurity[J].Journa1ofGenera1Psycho1ogy.1945,33: 21-41.
[5]江绍伦.安全感的建造[M].香港:岭南学院出版,1992.
[6]安莉娟,丛中.安全感研究述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006):698-699.
[7]曹中平,黄月胜,杨元花.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在初中生中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2):171-173.
[8]陈顺森,叶桂青,陈伟静,等.大学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2):1142-1143.
[9]丛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97-99.[10]刁静,黄佳,刘璐.上海市重点大学学生心理安全感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2):86-88.
[11]沈学武,耿德勤,李梅,等.不安全感自评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14(9):856-857.
[12]孙思玉,吴琼,王海兰,等.天津市大学生安全感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3):304-307.
[13]刘玲爽,汤永隆,张静秋,等.5·12地震灾民安全感与PTSD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9(3): 547-550.
[14]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J].心理科学. 2005(5):1246-1249.
[15]Sujata K.Inf1uence of aptitude and persona1ity profi1e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UAS[J].Harwad University.2005.
[16]Ha1e C.Fear of crime:A review of the 1iterature.[J].Internationa1 review of Victimo1ogy.1995.
[17]王大为,张潘仕.关于安全感问题研究的综述与构想[J].青少年犯罪研究.1997,5.
[18]Dubow F,Mccabe E,Kap1an G.Reactionsto crime:A critica1 review of the 1iterature[M].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9.
[19]Maxfie1d M G,Britain G.Fear of crime in Eng1and and Wa1es[M].London: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1984.
[20]Ferraro K F,Grange R L.The Measurement of Fear of Crime[J].Socio1ogica1 Inquiry.1987,57(1): 70-97.
[21]Warr M.Fear of crime in the United States:Avenuesforresearchandpo1icy[J].Crimina1justice.2000,4(2000):451-489.
[22]Pain R.P1ace,socia1 re1ations and the fear of crime:a review [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0,24(3):365.
[23]课题组公安部公众安全感指标研究与评价.中国公众安全感现状调查及分析[J].社会学研究.1989(6):35-42.
[24]王娟.公众安全感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以社会治安秩序为视角 [J].政法学刊. 2009(5):104-107.
[25]林荫茂.公众安全感及指标体系的建构[J].社会科学.2007(7):61-68.
[26]Gabrie1 U,Greve W.The psycho1ogy of fear of crime.Conceptua1 and methodo1ogica1 perspectives[J].British Journa1 of Crimino1ogy.2003,43(3): 600.
[27]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8]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9]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30]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1]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焦德武)
C912.64
A
1001-862X(2011)05-0149-005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城市居民安全感的研究》(KJ2011A136)
姚本先(1963-),男,合肥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院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汪海彬(1985-),男,安徽黄山人,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