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梦漪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00)
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高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而设置的一种课程组织形式,是指一种依据学科分类和社会分工需要进行的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
专业主要是由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方案(即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专业教学条件构成,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载体,是高职院校制订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就业等工作,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种各类合格人才的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学习方向、学习内容,进而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特长,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的依据。坚持就业导向,努力在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加快专业建设,无疑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现行的专业建设体制已经暴露出自身的不足。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工作在与地方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联系中,经历了不断变化调整的过程,专业数从2005年的532个增加到现在824个,批准备案的专业点数也从3万个增加到近4.5万个。随着专业数量的增加,出现了设置盲目性大,建设的地方导向性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开始以“短、平、快”的方式抢占生源,导致专业设置往往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少为标准,很少进行社会条件分析和人才市场需求规律的研究,对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职业分类变化、职业资格吻合度、人才供求关系变化等情况把握不足,盲目设置热门专业,导致学生过于追求就业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专业,出现了今年开设的热门专业,明年就可能遭冷遇的情况。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差,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一味强调学校的发展和扩张,却忽略了在保持和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掌握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对各类人才专业的需求信息,为学校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导向这一关键性的环节,导致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差,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特别是缺乏在从产业、技术和人才需求的角度,设置一些适应社会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趋势的、人才需求量大的专业规划和预测。专业教学指导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课题的研究层面,还没有进入到结合行业特点、社会需求变化有效地指导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实质阶段,这也是造成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社会需求出现错位的一个因素。
新增若干专业,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高校需要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设置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为了使这种调整更加及时准确,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有自主权,按照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自主判断社会需求,灵活、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并且经受社会的考验。但事实上,绝大多数高校缺乏专业设置自主权。长期以来,我国把“专业”看作是相对独立的资源使用和产出单位去进行专业管理,形成了我国目前的过于刚性的“显性模式”的专业建设体制和模式。虽然高职院校有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自身调节的专业建设机制,但它又是一个自上而下进行的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教育主管机构。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它是一个被动的机制,教育者只是扮演一个执行者的角色,难以突破专业的限制去进行课程上的探索。
由于我国的专业基本是作为一个实体,因此专业设置本身是一个惰性机制,专业一旦在高校设定,就有属于这个专业的教师、学生、设备设施、教学机构和环节,且长期被束缚在这个专业上面。已经设定的专业,事实上很难根据社会需要及时改动,而要设置一个新专业也不是轻而易举的。而且,这种单一的专业建设机制,强调专业对口,把人才培养与具体职业产品对齐,造成人才适应面狭窄。不少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积累不够,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专业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自律机制不健全,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建设的倾向严重,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盲目抢办“热点专业”现象。专业设置急功近利,不考虑结构的综合平衡,低水平重复设置严重。
如果说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加工的模具,那么生源质量则是加工成品的材料,材质不高,模具再好也无用。自高校扩招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就是生源质量,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问题更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录取分数线很低,以至于许多录取到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悲观认为自己是高考次品。其实这种高考录取政策是一个误区,高职教育不应该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专科层次,而是一种类型,是一种不同类型的教育结构,它本身应该包括从研究生到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而现有政策把高职教育沦为生源质量最差的层次,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人才培养质量都难以提高。
在生源质量存在问题的同时,高职院校的师资整体水平和结构也差强人意。一是青年教师多。自高校扩招以来,大量的青年教师在未接受正规职业技能训练的情况下匆匆走上讲台,以往那种需要2—3年的助教经验才能上课的要求已经成为历史,教学质量堪忧,这一问题在一些新兴专业和新创办的高职院校表现最为突出。二是不少高职院校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比例难以达到要求,实践实训教学能力和水平与就业导向要求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的发展。三是教师层次总体偏低。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一些高职院校所占比重小,有些专业甚至没有。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与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纽带,根据域、行业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社会需求来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紧紧围绕区域行业企业的迫切需求,结合自身的资源实际,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改造老专业,完善优势专业,发展新兴专业,重组交叉专业,形成特色专业,将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主动服务社会的广度和深度,关系到高职院校在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场上的位置。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太仓,东濒长江,南依上海,西接苏州,是江苏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县(市)之一,在“十一五”期间制定了五大发展战略和加快沿江、沿沪和沿路轴线开发,形成市区和港城两极支撑,沿江产业带和沿沪产业带两带齐进,中部经济圈沿干道轴向拓展,城市化和工业化互为促进、联动发展的总体态势。这成为学院强大的专业后盾和专业群建设的依据。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无论是规模发展还是内涵建设,都能够化区位优势为发展先机,获得了极好的历史机遇和极为有利的发展空间。
区位优势吸引了一批批规模型欧美企业、尤其是德资企业加速在太仓集聚,大量内外资企业在太仓的集聚,只能进行资本的转移、技术的转移,产品市场的转移,无法实行人力资本的转移。地方要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的培训,使学院的专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形成良性循环。以机械加工为主的德资产业为例,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型人才培养占其用工的90%以上,这就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人才市场需求、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从办学体制上来讲,高职院校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特色;从专业调整与设置上来讲,又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和区域性特色。作为高职院校,学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区域产业调整与布局实现对接,要为行业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必须通过特色创新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积极探索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坚持走特色兴校的道路。因此,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是对高职院校的必然要求。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自创办以来,紧盯区域的产业调整和行业、企业的市场需求来设置调整专业,每一个五年规划对专业设置进行一次大的调整,每三年进行一次小的调整,每年都对个别专业进行培养方向的调整,从而形成有序、和谐、联动的专业建设和调整机制,形成学校发展、地方和行业企业满意、学生和家长高兴的专业设置良性发展的局面。
从就业导向机制上来讲,一般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变化会使社会原有某些职业岗位的消失或减少,同时又会新增某些新的职业岗位。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率与产业、行业结构调整紧密相关。为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学校必须采取专业调整、设置,专业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的联动机制,规定当年的就业率达不到学校平均就业率的专业,次年不再扩招;连续3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要停止招生。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本科院校的最大区别在于淡化学科性,强化职业性。
一是引入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标准加强专业建设。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进入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引入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标准加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更有效地服务于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专业技能,不少高职院校主动和行业、企业联系,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下,共同制订体现专业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现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标准的能力结构体系。
二是“订单式”培养人才。“订单式”培养人才,有助于高职院校明确专业方向,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能为原则,紧紧依托企业(行业)的优势,校企结合,按照企业要求培养学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事实证明,“订单式”培养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学校赢得了生源,为毕业生确立了就业去向,同时赢得了企业无偿提供的实习场地和指导教师,企业则赢得了所需的用得上、留得住的适用人才。
三是使行业企业专家指导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相互渗透。我们认为,根据业职业岗位能力的标准要求,应以三项训练(课程单项训练、专业综合训练、专业素质训练)、四个环节(课程实训、认识实习、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技能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行业企业专家指导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相互渗透,使学生职业岗位应用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专业建设的内涵,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和起点,对于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具有决定作用。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有社会需求分析、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的确定、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等建设任务。社会需求分析可从三方面入手:直接调查本专业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根据行业发展规划预测;根据最新突破性技术应用前景进行预测。在确定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时,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和相关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以明确。
从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和培养手段等方面入手,不断地探索产学结合的新形式、新方法,拓展产学结合的深度与广度,积累产学结合的好方法、好经验,努力探索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式培养等人才培养途径,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市场导向问题,需要不断根据行业企业的要求,在保持专业教学计划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适时调整课程体系。包括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以职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确定专业主干课程;针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设计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教学基本条件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是保障。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比例。实验实训设施建设要保证教学的需要,注重实训设备的完整性与利用率。
3.长期规划与短期调整。
制订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对专业建设至关重要。在制订专业建设规划过程中,各专业必须充分发动本专业的教师深入调查研究,邀请专业对口单位与用人单位,进行充分的讨论与论证。专业建设规划一旦制订完毕,必须便于教师自觉地操作和执行,以保证专业建设规划真正落实。专业的建设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必须定期对专业建设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挖掘亮点,实行短期调整并加以培育。
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是一项开拓创新性的工作,不能模仿本科专业建设的经验,需要积极创新,促使高职教育专业建出特色、建出品牌。
[1]杨荣昌.关于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建设问题的思考.高教探索.2005,(1).
[2]林鸿等.探索符合市场需求的地方高校专业建设.教育与职业.2009,(33).
[3]吴绍芬.加强专业建设力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09,(17).
[4]曾令奇.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如何适应社会需求.中国高教研究.2007,(1).
[5]方光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08,(5).
[6]王文涛.加强专业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国高等教育.2009,(13、14).
[7]唐纪良等.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互动关系.改革与战略.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