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芬
(连云港市开发区中云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0)
一项调查表明,95%的教师认为自己“喜欢学生”,而只有20%的学生感觉到老师“喜欢”自己,有更多的学生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们。学生为何不领老师的“情”?还有一件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事: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在上海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结果90%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86-34=52(岁),只有10%的学生认为此题荒谬,无法解答。这些调查和案例无一不指向传统教育的弊端: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学生学得死板教条。令人深思的教育案例远不止这两个,他们表明传统的课堂模式和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所以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以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我们应紧紧瞄准和把握课改的主要目标,在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要提高专业素养首先要了解新课改的主要目标,其改革主要有以下两部分。
一是课程功能:注重传授——学会学习。《纲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来自国外的课改体验:一位澳大利亚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体会(该教师有30年教学经历),他认为:第一个十年:教物理;第二个十年:教学生如何进行物理方面的探索(explore);第三个十年:对自己正在探索的学生提供帮助、支持。此案例给教师专业发展的提示和建议是:教师要有善于传授知识的能力;教师更应掌握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方面寻求平衡和统一。新课改要求每位教师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同时教师还应具有这样一种眼光和能力,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地学习。
二是学习方式:被动学习——主动探究。《纲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课堂缺失有效性、创造性和学生主体性。新课改着力培养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的人;要求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新课程中的教师应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的伙伴和帮助者;教育的反思者和研究者。
教师的成长固然依赖于良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一个积极向上有激情有追求的教师成功的步伐一定很快。清华附小校长特级教师窦桂梅是激情型教师的典范。她说过:岁月让我们容颜老去,但激情会让我们精神焕发,激情是我人生永远的追求,激情是我“人”字的一撇;思想是我“人”字的一捺。同时教师还要有自我专业的追求,因为正确的追求是稳定的动力,它会内化为执著的信念,生命的种子就会因此而迸发潜能。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这是很有道理的。当你朝着积极的目标勇往直前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所以在教师岗位上要有所发展,首先一定要做一个有激情有追求的教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课改要得到真正的落实,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外语学习的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的素质。 从公式可以看出,教师的素质越高,乘积就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教师的素质的一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健康的个性品质。(包括积极向上的工作动机,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耐心、成熟、平衡、稳定、坚韧、自信、幽默、泰然,以及面对心理矛盾、心理冲突、心理压力时的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的健康的人格特质。)
第二,系统而明确的专业知识结构。首先要有过硬的学科知识。这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础,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其次,教师面对的是能动的人,因此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再就是要有实践性知识。如整合教育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应对教学情境及如何因材施教,等等。这些知识大多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而获得的。所谓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在这里得到集中体现。
第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就是有效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解决问题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创新性思维与实践的能力;批判性反思与不断学习的能力。
教学能力主要是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学语言表达的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教学测量与评价能力。
其实以上能力可以总称为教学技艺。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备课、上课,还包括沟通、管理等艺术。有高超技艺的老师就是智慧型的老师,他们无论在专业能力还是在人格魅力上都是师生的楷模。
无论哪一个职业,只要找到幸福感,就能在这条道路上走远走好,而抱怨和倦怠是发展的大忌。对于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我认为培养自己的幸福感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自己感到幸福了,才能将幸福传播到每个学生心里,让幼小的心灵感受到幸福。这种幸福感会比知识更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克服职业倦态,培养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并把幸福感传递给自己所接触的每一位学生。其实教师的幸福是随时随地都能找到的,比如上了一堂出彩的好课你可以幸福一阵子;学生今天非常活跃、课堂气氛好可以幸福一阵子;学生向你寻求帮助,看到他们茅塞顿开的样子你可以很有成就感地幸福一阵子;每逢节日学生由衷的问候也可以让你幸福一阵子……只要你不要求太大的回报,教师这个职业是幸福指数很高的。只要你有追求人生幸福的积极态度;只要你领悟教师职业使命的真谛,你就一定能在不断地完善自我中,体现教师的生命价值,找到身为教师的幸福感。
每个职业都有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这个职业也不例外。一个教师的成长大概要经历以下以几个时期。(1)适应期(1—6年):逐步适应教师工作;(2)发展期(7—12年):适应后逐步自我发展起来;(3)成熟期:在发展中趋向成熟;(4)高原期(13—18年):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徘徊;(5)超越期(18年以上):反思自我,不断总结,实现突破,超越自我。(当然,也许只有一部分人能走到这一步。)既然明白了这个规律,教师就要把握规律,实现跨越发展。在适应期,教师就应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在发展期,就要为自己的提高创造条件和环境,尽快发展起来;在成熟期,就要尽快形成风格,走向成熟;在高原期,就要找准问题,消除职业倦怠,明确新的目标,注入发展动力。在超越期,就要积极实现自我超越,成为教育教学专家。
总之,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新课改的实行,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本次新课改,既要求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新天地,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快速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做一名专业的、幸福的人民教师。
[1]扬子晚报,2001-10-27.
[2]读者,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