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杜甫诗歌对初中生人文精神的熏陶

2011-03-20 17:43徐梅凤
文教资料 2011年24期
关键词:杜甫人文精神理想

徐梅凤

(钦州市合浦师范学校,广西 合浦 536100)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兴盛急遽走向衰败的时代,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青史留名、匡弱扶困是杜甫一生人文精神的主线。他有过“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奢望,但坎坷的仕途、颠沛流离的现实生活,使他对时代的苦难、家国的不幸、人民的疾苦有了深切的体验,也使得他具有了乐观奋斗的情操、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和胸怀天下的仁爱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21世纪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素质。

而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明确指出了教育本身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其更高的价值在于,告诉中学生人生正确的方向何在,该以何种目光来看待这个莫测的社会。所以,教育者最先要教会学生的不是知识,而是该怎么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杜甫的代表作应该是高度写实的《三吏》、《三别》。可是在初中语文版的语文课本中,选入的杜甫诗歌却是《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四篇。其安排是煞费苦心的。我就这几首诗来谈谈其中浓厚的人文精神对中学生的熏陶作用,归结如下。

一、以杜甫诗中的“励志功用”对初中生进行励志教育

励志名篇,首选《望岳》。这首诗是杜甫早年学习和游历时期的名篇。

年轻时的杜甫深受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和熏陶,怀有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对前途充满乐观和大胆的自信。虽然他刚经历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大的挫折——科举不中,但年轻的杜甫仍以进取的热血与气魄,以开阔的心胸领略泰山之景。诗中开头自问自答,以一句“青未了”尽显视野之辽阔。“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天地之灵气只在这里,气势割天断日,其势可参天,直逼云霄。此情此景,整个天地都在胸中,吐纳间,变成无比辽阔的胸怀。这样的壮丽,只有勇者方能驾驭,只有能者方能尽览,所以杜甫发出了一句狮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势如长江之水,滚滚不可断扼,其情如拔天之泰山,气冲云霄。此处,杜甫的万丈豪情谱出了“望射天狼”的奋斗之歌。整首诗,你完全看不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的情绪,只受到视听上的强悍冲击:热情,赞美,勇气,雄心,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气魄。此一“望”,恰是诗人果敢而执著的追求,透射出年轻的霸气。

中学阶段是确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时期,教师和家长高度重视对中学生的理想教育。但现实中不少家长和老师对中学生的理想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以升学为理想教育内容者,有以发财、做官为理想教育内容者,有以出国镀金为理想教育内容者,甚至有认为理想教育搞不搞无关大局,只要升学率搞上去即可。其直接后果是,部分中学生对理想教育反感,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不愿为伟大理想而献身,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遇危不扶,有难不帮,见死不救,见义勇为被视为傻子。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的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把金钱和利益看得至高无上,理想信念趋于淡化。

长此以往,我们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正气?如何把孩子的人生引到健康安全的航线上?对初尝人事的中学生来讲,杜甫这种对理想的热情、执著、霸气,都是他们所急需而必需的。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理想态度,这是我们初一阶段必须帮助学生获得的第一把武器。杜甫的这一首《望岳》安排在此处,无疑给学生以莫大的勇气。开篇励志,可谓及时而正确的。

二、以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杜甫的人文胸怀强烈地表现在他对国家的热爱上。他对国事发展的密切关注,已经超越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忠君”的范畴,上升到对国家社稷的关怀,并将之诉诸笔端,用诗歌全面、深刻地表现出这时代的重大主题。站在时代的浪尖上,杜甫就是一个爱国志士的杰出典范。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顷刻间,国破家亡,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大唐的威严丢失,杜甫深陷入忧虑。“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秉怀一颗赤子之心,声声血泪之诉皆发自肺腑。

安史之乱的第二年,杜甫被困在了沦陷的京城长安。面对长安春景,他触景生情,写下了悲情的《春望》。

昔日繁华的长安城,如今只剩下什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花鸟为之泣下,日月为之无光,苍天为之动容。亡国之悲,离别之恨,源于那祸乱的逆贼,更源于昏聩的朝政。可怜诗人白发苍苍,家国无归。

而当杜甫听说安禄山败军的消息,那份狂喜之情溢于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捷报“忽传”便叫人“涕泪满衣裳”。“初闻”的一刹那,作者喜极而悲、悲喜交集。心中的激动让诗人不顾年纪,既要“放歌”,又须“纵酒”,“狂”态毕现。 此时作者已是五十二岁,可是,他却欢欣鼓舞得像个孩子。如果说范仲淹首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口的话,那么,早已在几百年前已有人实践了这份赤子之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和献身精神。它既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又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思想觉悟。青少年是新世纪的主角与希望,他们的爱国感情,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培养和教育。

杜甫以一己之躯,进谏于无道,悲悯于同胞,他的家国之爱日月可鉴。新世纪的青少年应把这种对祖国的爱融入血液,外化于日常行为种种,让爱国变成自身的潜在素质,把目光牵引到家国的发展上,而不局限于个体的小得小失。

三、以杜甫诗中的“仁爱”对中学生进行关爱他人,同情弱者教育

仁爱,可以说是杜甫思想的顶点。杜甫一生逆境多、顺境少,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几天好日子。可是,杜甫以饥寒之身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不乏大爱之仁。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无疆之爱。

诗中杜甫的困顿如此:茅屋为大风所破,茅草为孩童所盗,漏屋为秋雨所浸,破衾为漏雨所湿。长夜漫漫,将何以安度?多年来,杜甫带着一家老小辗转流浪到成都,终于在别人的帮助下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是那一夜,当大风吹破他的草屋,他在“冷似铁”的被窝里辗转难眠,却不为这些年的颠沛流离,不为身处雨淋寒侵之境而自哀自怜,而是忧国伤时。他由天灾想到人祸,由破庐想到天下,残破不堪的国家使他忧心如焚,寝不安席,诚所谓“身居茅屋,心忧天下”。儒家有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此时此刻的杜甫身处困境,却仍有济世之心。诗人最美好的愿望竟然不是改变自身的困苦处境,而是让天下寒士入住“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万千广厦,得以“俱欢颜”。这种社会理想如能实现,诗人一庐独破、一人冻死也心满意足。这种舍身利人的精神、同情弱者的仁义,可称得上崇高和伟大了。

现今中学生都是“90后”,他们普遍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于自我和追求个性。他们在学校和家里是一套语言和生活方式,在网上又是另一套语言,小肚鸡肠又自私自闭。他们缺乏宽容别人的度量,缺乏敢于承担的担当,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迫切需要关爱他人和同情心的教育,从而学会尊重生命和承担责任。

我想教育应重拾本源,强化人文精神的熏陶教育。在以人为本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杜甫对后人的更大的影响是在对于后人一种人格的塑造或者道德建树上。他是用他的一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来丰富、充实着人文精神的广泛关怀,我们应大力渲染强化,以此感染教育中学生。

综上所述,“诗圣”杜甫虽已逝去千年,但他身上强烈的人文精神仍在通过他的作品熠熠生辉。他就像一面旗帜,矗立在文化的高坛上,流转于民族精神的传承中。我们要极大地挖掘出他的文化价值,也要尽览他的精神价值,帮助青少年学生构建一个宽容的、关爱他人的,会尊重、会感恩的、勇于社会担当的精神世界,实现民族精神的传承。

[1]尹才根.教育的灵魂——德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论杜甫人文精神的构成要素.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4]胡晓明.略论杜甫诗学和中国文化精神.文艺理论研究.

[5]新课程背景下重构理想课堂初探.教育革新,2007,9.

[6]郁宇星.杜甫诗歌所表现的人格魅力.素质教育,2001,1,1.

[7]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陈琼.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猜你喜欢
杜甫人文精神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杜甫改诗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杜甫与五柳鱼
杜甫的维稳观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