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元圆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奉元圆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应该确立新的目标和内容。感恩教育、网络德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关注的热点与重点。
新形势感恩教育网络德育思想政治工作
何谓“新形势”?所谓“新形势”,其实有两层含义:其一,从时间概念上看,“新形势”是指处在21世纪这个新时期背景下。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应该体现与前一段时期所不同的时代特色及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如,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围绕网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是现阶段德育在“时间层面”上的一个重要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看,“新”相对的是“老”。其二,从属性概念上看,“新形势”是指当下思想品德教育中出现的不同于以往德育工作的具有多重属性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在以往以单一的属性存在过,但当前的思想品德教育却要求这些教育内容要呈现多种属性或某几种属性,这里的“新”相对的是“旧”。以民族精神教育为例,旧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多地强调的是民族精神教育熏陶学生的思想认识、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等层面的内涵属性,当前的德育除了强调这一层面外,可能会将重点放在民族精神培育对塑造学生创新和竞争等品质层面的内涵属性。
新形势下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比较复杂,在此选取了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即感恩教育和网络思想品德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人应该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使受教育者学会识恩、知恩、谢恩、报恩和施恩的过程。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归纳起来,感恩教育有以下一些特点:①体验性。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一种体验。因此,可以说感恩教育是一种体验教育。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才能更好地获得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才能获得幸福的感悟。从心理机制上看,当主体有了某种良好的情感体验,他就会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引起这种体验的条件,也就不断地用自己的行为去创造满足幸福感、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等情感条件。学生在感恩教育中通过亲身感受,培养热爱父母、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最终实现道德发展的知情意行的合一。②主体性。所谓感恩教育的主体性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是感恩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条件。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主动知恩、识恩、感恩,从而发自内心地以实际行动报恩。因此,感恩教育就是一种主体教育。③实践性。感恩教育的主体是青年学生,教育的目的是要让青年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主动实践感恩。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联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有目的、有计划地为青年学生提供感恩实践活动的机会和场合,引导他们自觉实践感恩。
(1)构建感恩动力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感恩的动力机制包括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两个部分,内部机制涉及刺激学生的感恩需要、诱发学生的感恩动机、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坚定学生的信念和意志;外部机制涉及社会风俗习惯、社会舆论。辅导员、班主任在进行感恩教育时要高度重视构建感恩动力机制,培养学生内部的感恩需要,是实施感恩教育的起点和重要基础。构建感恩动力机制时需注意:树立恰当目标。感恩教育一定要将长期目标与短期、切合实际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徐枫所说:“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上,一定要注意大小结合,即从大处立意,小处着手。既要使青少年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的远大理想信念,也要教会他们爱父母、爱师长、爱同学。”[1]
(2)营造校园感恩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感恩情怀。校园文化是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它能影响班级的教学效果和活动方式,会渗透到每一个班级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因此,辅导员、班主任可在校园文化的感召下,通过营造班级感恩文化,以班级为小单元,构建校园感恩氛围。给父母、同学打电话表达感激之情,寻找机会回馈帮助过自己的人,制作感恩小卡片等,使学生在感恩文化的熏陶下,理解亲情、接纳他人、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和一颗宽容仁慈之心,成为能理解、尊重父母和他人的准社会人。
(3)提供感恩体验机会,强化学生感恩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一个人成功的经验可以增强或提高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则会削弱或降低自我效能感。在感恩教育中,辅导员、班主任有必要为学生提供感恩的实践机会,促使学生提升感恩意识,增强感恩效能感。对不少的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并非仅仅依靠书本,而须通过成人社会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体验生活、学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培养感恩品质。而感恩教育的体验性与实践性需要学校通过活动来体现。因此,我们可以将感恩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计成学生可参与的、生动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如,可多鼓励学生到社会上体验生活,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帮助贫困人群、帮助环卫工绿化市容等,通过社会大环境中的活动,使学生真正将感恩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
网络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渗透到人们,尤其是广大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的方方面面,以至有人把现代大学生称为E时代青年。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中一支庞大的主力军。由此,带来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新课题——网络思想品德教育。
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比较,一方面,由于网络具备信息量大、传播快、高度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大众化、互动性、生动性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多元化,网络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网络主体虚拟化,以及网络在空间上无边界、时间上无限制、道德上无约束等因素,又使得网络思想品德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①学生的价值观念泛化。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常常以所谓“民主”、“人权”为幌子,利用互联网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各种形式的攻击,大肆鼓吹反动言论,容易使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快的大学生受其蒙蔽,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甚至迷失政治方向,尤其对一些具有很强隐蔽性和欺骗性的传播内容分辨不清,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党和国家利益的背离面。②学生的网络行为盲目。与学生上网人数陡增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许多大学生在面对纷繁众多的网络信息时显得无所适从,他们对信息内容的选择显得非常盲目。绝大多数大学生上网的目的是聊天和打游戏,真正在网上查找资料、浏览有价值信息的学生很少。③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许多大学生却出现了道德水准低下、法制观念淡漠等情况,如发布虚假信息,在网上造谣中伤、败坏他人名誉,隐匿身份、欺诈行骗,非法进入他人的网络系统,破坏他人的数据和资料等。④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凸显。大学生长时间与网络终端打交道极易造成人际情感的淡化和逐渐萎缩,口头语言、情感表达出现障碍,由此影响和改变生活方式,使心态冷漠,忽视现实中的交往,人际距离疏远,变得孤独、苦闷、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精神不振、表情呆滞,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
网络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在这里,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越来越失去边界。广大大学生是活的社会个体,不可能孤立于网络社会之外,必然会受到网络大环境的熏染。为此,班主任应充分利用有效网络信息,规避不良信息的误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1)树立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理念,以开放的态度应对网络。加快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大学生成长中的巨大影响,是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走出目前境况的观念因素。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2]现在,网络正以日新月异的姿态介入、影响和控制着我们的生活。班主任要自己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就必须正视网络发展的趋势,把握网络时代下该工作的新特点,树立思想品德教育网络化的新观念,主动驾驭网络信息,让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从而改变目前网络控制人的被动局面。
(2)创新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形式,让一元论的教育内容占领班级公共网络环境。班主任必须创新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形式,主动让一元论的教育内容占领班级公共网络环境。如,在班级网页、班级论坛或班级QQ群里开辟形式多样的新闻动态、理论战线、热点评论、校园文化等特色栏目,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形势、学校的制度和发展;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班会、团会、知识竞赛、网上调查等。让大量具有良好思想品德教育功能、形式新颖、形象的网络信息时常围绕在学生周围,充分利用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3]
(3)学习网络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网络思想品德教育水平。辅导员、班主任在进行网络思想品德教育时,要不断学习网络信息技术,提高网络沟通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如学会对班级网页的建设、维护、更新、过滤和监管,将内容健康形式新颖的信息全面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发挥网络信息“守门员”的作用。
(4)加强开展学生网络道德及法律意识教育,规范网络行为。通过开办讲座、与高年级学生讨论交流等形式开展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对网络正确的态度和观念,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免疫力”及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加强学生网络法律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网络意识,培养健康的网络人格,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各种关系,用法律来规范网络行为,加强网络责任感。
[1] 胡锦涛.关于“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重要论述在代表委员当中反响热烈.人民日报,2006.3.7.
[2] 黄保金.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之内涵与继承发展.焦作大学学报,2005,(3).
[3]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