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几点思考

2011-03-20 12:58
梧州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哲学辅导员

张 煜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辅导员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几点思考

张 煜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的文化哲学底蕴,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辅导员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联系辅导员的思想和工作实践,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要特别注意树立并努力践行文化主体、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3个基本理念。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辅导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首次把文化传承创新列入大学功能,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校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精神中应该走在全国和全社会前列。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日常管理者,是高校党组织、校行政与大学生最直接的联系桥梁和纽带,其工作性质和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决定其在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

一、辅导员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的必要性

学术理论界一般认为“文化哲学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从文化角度看待人类生存问题的一种方法论视角,在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哲学界颇有影响的研究领域之一”[1]。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研究与文化哲学研究基本同步。文化哲学是相对近代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哲学而言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是从文化视域研究人的存在方式和人对世界的理解方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是相对西方生命主义文化哲学、存在主义文化哲学、结构主义文化哲学等而言的一种具有鲜明文化主体性、实践性及无产阶级阶级性的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文化哲学?文化哲学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问题在学术界、理论界还在争议,但有一点是绝大多数专家和学者都认可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的文化哲学思想底蕴。遗憾的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目前还是象牙塔式研究,研究主体主要是教授、博士等本专业高层次专家学者,很少有基层一线工作者;研究领域基本限于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专业领域,尚未发现有人把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研究推广到高校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其实,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的人文品质决定其既有必要也完全可以走出学术研究的象牙塔,回归人民群众和普通百姓的生活实践沃土,在高校就应该回归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沃土。

(一)辅导员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固有的人文品质决定的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研究,时至今日,绝大多数学者和专家高度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深厚的文化哲学思想底蕴。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指出:“马克思虽然没有频繁地使用‘文化’概念,也没有提出系统的文化理论,但马克思一生的哲学思考中贯穿着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这实际上就是以主体性为核心的文化哲学的逻辑。”[2]邹广文教授的这一观点得到了2009年在黑龙江大学举行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暨全国第九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一致认可。此次论坛是国内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规格最高的一次专题论坛,哲学社科界150多位顶尖专家出席此次论坛,与会者对文化哲学的本质进行了深入讨论。衣俊卿教授认为,文化哲学是一种哲学理解范式。丁立群教授认为,文化哲学是具有独特的原哲学设定,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新的哲学形态。孙正聿教授认为,文化哲学本质上是对文化的前提批判,它要揭示和反思文化作为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的诸种可能。与会者主要从3个层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内在关联: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深刻的文化哲学内蕴;二是文化哲学范式研究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效途径;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3]。此次论坛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文化哲学底蕴已成为绝大多数专家的共识。现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研究如何走出专家学者的研究象牙塔,如何中国化、大众化、当代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就是如何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其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品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深刻,但主题和核心很集中,这就是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人文关怀。“紧紧围绕人、人的解放和人的价值实现这一主体展开文化哲学建构,这是马克思文化哲学最鲜明的特色”,“人作为主体所完成的文化价值上的成就,在其核心指向上,就是主体的解放与自由”[2]。马克思主义的总问题是“探索改造旧社会、建立理想社会,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与发展的原则、道路和策略”[4]。“马克思所有的理论探索,都是在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提供一种现实的批判武器”[5]。从以上国内几个著名专家关于马克思文化哲学的核心和总问题的论述可知,时至今日,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科学定义和理论体系还有争议,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具有鲜明的人文品质基本达成共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的鲜明人文品质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文本和经典作家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奋斗一生的革命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的人文品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品质是相通相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在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有用人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7]。 《意见》和《纲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方针、原则、任务等作了言简意赅的规定,与以往有关规定不同的一点就是突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品质,充满了对大学生的高度负责和人文关怀,包含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哲学思想,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文化哲学思想的相通相融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能。

(二)高校辅导员的身份特征和工作性质决定高校辅导员必须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1)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2)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3)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4)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5)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8]。从《规定》对辅导员的身份定位和工作要求看,辅导员的价值就是做好大学生一线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辅导员要做好本职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牢固树立以大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牢固树立学生文化主体理念,牢固树立学生观点和育人观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满腔热情为学生谋利益,而这一切正好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立场以及群众观念、群众路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根本要求和体现,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辅导员如果思想上不懂得、行动上不实行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和群众立场、群众观念、群众路线,不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思想,也就根本做不好辅导员,从文化哲学角度看,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作为辅导员的人生价值和存在价值。

二、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必须牢固树立并努力践行文化主体理念

文化主体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的一个本质性范畴。丁立群教授认为,“文化主体经验的凸显”是文化哲学最突出的一个特点[9]。邹广文教授认为:“马克思一生的哲学思考中贯穿着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这实际上是与主体性为核心的文化哲学逻辑”[2]丁三青博导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文化概念,其根本目标指向是实现人的主体性生成,推动主体文化自觉。”[10]上述专家分别从突出特点、核心和立足点的角度认识文化主体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中的基础地位。所谓主体文化指的是人之于文化的主体地位和文化之于人的存在方式的辩证关系,其本质内涵是:人作为文化主体,创造和享受文化;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确证人的本质。文化主体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的一个本质性范畴和概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从文化哲学层面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等基本理念,从人文世界观方法论角度决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牢固树立并努力践行文化主体理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原则及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辅导员树立并践行文化主体理念,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理顺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确,《意见》和《纲要》对此都有明确规定。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思想和实践中确认二者的统一性。这就需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告诉我们: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物,是文化主体化和对象化有机统一的辩证存在。具体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主体,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目标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在依据是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检验标准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不能只按自己的主观意愿,而必须按照教育对象的特点和规律办事,被自己的工作对象所改造,成为对象化的存在。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客体,主要体现为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和承担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接受辅导员等教育者的引导和管理。我们党和国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疏导方针、启发式教学等光荣传统就是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辩证统一在方法路径上的要求和表现,值得广大辅导员在实践中发扬光大。现代西方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法、自我发现法等也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的辩证统一,同样值得广大辅导员在实践中借鉴。

三、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必须牢固树立并努力践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在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中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品质的思想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文化哲学底蕴的内在的根本依据,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学习和工作实践,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一以贯之。当前,全党全国都在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1]以人为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集中表现为以大学生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对辅导员来说必须理顺对学生负责、为学生服务、为学生谋利益与对学校负责、为学校谋利益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对学生负责、为学生服务、为学生谋利益与对学校负责、为学校谋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不一致的现象大量存在,这种不一致经常使辅导员陷于两难窘境,有时甚至把辅导员挤兑得透不过气来。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思想上要有“公心”,处理矛盾、解决问题要出于公心,一切以学校和学生的根本利益为重,不要以个人得失和个人私利为判断标准;二是要讲辩证法,要用学校和学生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原因、找出办法。如果问题出在学生方,那就要做学生的工作,让学生服从学校。如果出在校方,那就要向学校有关领导反映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建议,让学校满足学生的要求。

四、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必须牢固树立并努力践行育人为本理念

育人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和可靠接班人是各级各类教育的神圣历史使命。《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7]。《意见》把育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6]”。 《纲要》和《意见》关于“育人为本”的重要精神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和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文思想在我国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根本要求和本质表现,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育人为本最主要的问题是认识上如何进一步深入理解,如何在工作中落到实处。这里,有个关键点要准确把握。这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工作中的育人为本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文思想的相通相融点,这个点就是正确认识并不断改善和优化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的人文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核心思想,其本质内涵是人作为文化存在物其存在方式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个体存在与群体存在、主体化存在与对象化存在、全球化存在与本土化存在的对立统一,改善和优化人的存在方式的一般路径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统治,消灭私有制,在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人文思想的基本内核是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条件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存在方式,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路径就是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体现这一基本内核的理论成果就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文思想的基本内核是我国现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和优化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存在方式,基本路径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这一基本内核的理论成果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贯彻落实“育人为本”方面,必须表现为以大学生为本,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并不断改善优化自已的存在方式,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向解放和自由迈进,不断打破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需要与班级、学校、国家、民族需要,主体地位与客体地位的旧平衡,实现新平衡。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来理解和贯彻落实“育人为本”理念,才能确保“育人为本”既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邃文化哲学底蕴,又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既能让学生感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人文关怀、可信可敬,又能确保育人的高度、深度和正确方向。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大学生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

此外,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等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文化育人,培养大学生的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必须牢固树立并努力践行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

[1]李鹏程,等.文化哲学:问题与出路[N].光明日报:2007-10-30(11).

[2]邹广文.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展开逻辑[J].求是学刊,2010(1).

[3]刘振怡.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进展——第九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综述[N].光明日报,2009-09-01-(11).

[4]何怀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层逻辑及其实践权变方法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1).

[5]李飞,刘卓红.文化哲学视域下马克思哲学与先秦儒家思想的融通性建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1):92.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http://www.edu.cn/20060801/3202145.shtml.

[9]丁立群.文化哲学总体性与文化哲学[N].光明日报,2009-4-21(11).

[10]王希鹏,丁三青.主体文化自觉: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现实关怀[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1):75.

[1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G521

A

1673-8535(2011)06-0099-06

2011-09-28

广西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般课题(2010LSZ033)阶段性成果

张煜(1983-),男,江西丰城人,梧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专职辅导员,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法律与思想政治教育。

高 坚)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哲学辅导员
“双百”方针与毛泽东哲学思想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