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阈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

2011-03-20 12:31黄达颖
文教资料 2011年4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政治

黄达颖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和谐社会视阈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研究

黄达颖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社会的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主体的思想道德水平,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野,以主体性德育为切入点,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异中求同”的和谐共生辩证思想,以期对实现人与社会的全方位和谐具有启示和推动作用。

和谐社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主体性德育

“和谐”的哲学思想是宇宙万物运行遵循之道,是对宇宙万物本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根本认识。在“和谐”一词中,“和”者,和睦也;“谐”者,配合得当也。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和谐社会”就是让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理想社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着人的本质,社会历史发展的目标是使人向着全面自由的方向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联合体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和谐社会理论也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渊源。我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根本上讲,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社会。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是关键因素,人的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实现人的自身的和谐就是要使其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矛盾,使各因素综合平衡,全面和谐,协调发展。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观点,从人的实际出发,尊重人和理解人,一切以人在历史发展中达到自身的全面性为最终目的,塑造和谐社会要求的主体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由此看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相契合,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使和谐社会理念内化为他们的思想观念,通过实践外化为建立和谐个人、和谐社会自觉性的行为准则。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思想渊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相联性

在中国历史上,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无限向往的一种大同社会理想,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社会和谐的最高理想范本。追溯其思想渊源,“和谐”一词,最早出自于《左传·襄》:“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国哲学始终贯穿着中正、均衡、融洽、和平的精神,在古代“和”与“谐”同义,“和谐”是以“和”的范畴出现。西周太史伯提出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的论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和”是创造万物的法则,而孔子提出“和而不同”和“同则不继”异曲同工,认为“和”的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或对立因素的差异,从而形成新的状态或新的事物。由此看来,他们心目中的“和谐”,是一种差异性的多元性的统一,而不是简单相加的同一。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方面,最早由庄子阐述的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天人合一”,表现了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易传》里“保合太和,乃利贞”,极力提倡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太和观”是中华思维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浓缩。北宋时期的哲学家张载把“太和观”提升到“道”的高度,即阴气阳气,对立斗争,共生共存,天地人和。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方面,儒家把“人和”置于最重要位置,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人心向上,团结一致,就能无往而不胜;《易·系辞上》中所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就是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的生动释义;《荀子·王制》中“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指出了和谐的作用,即促进组织内部人们的凝聚,维护稳定,从而增大整体的力量。虽然各家各派对和谐社会理念的认识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和谐是整体的、动态的、协调平衡的,在推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概括起来,和谐的本质为“和而不同”“异中求同”,指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也是我们待人处世的根本态度;和谐的作用为“和则多力”,促进内部凝聚,增大整体力量。因此,从和谐功能的角度出发,积极深入地领悟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地应用和谐思想,对实现育人目的有一定启示意义。

三、和谐社会理念对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启示

1.“以人为本”,倡导主体性德育。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主体性德育的终极目标,在人的自由发展中,个人自由的主体性是重要的发展阶段,而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是人的德性发展,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个人自由的主体性要求“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理念,反映在教育中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坚持教育主体性原则,把大学生视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根据人自身成长发展的规律,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思想感情和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因势利导,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和谐发展。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受教育者应具有的道德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道德主体性缺乏,内心就难以自发产生道德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大大降低。当前德育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重理论、轻行为,道德主体性的体现离不开道德实践,道德知识难运用于实际生活,导致言行不一,加上客体性教育占主导地位,阻碍了道德主体性提升和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主体属性的自主能力和创造才能也不能充分发掘。改进德育现有模式,重视大学生内在合理需求,根据其合理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互动式教育活动,大胆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形式,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成长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潜移默化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2.“和而不同”,培养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

理性审视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最为需要的不是德育的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而是新的德育理念的诞生和推广。“主体性德育”的彰显,必须要求“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这一新的德育理念的发展。大学生自主意识强烈,有试图通过自我理解和判断来塑造自己道德人格的意愿,但往往被教育工作者惶恐地扼杀在萌芽之中。社会在不断发展,道德也需要不断创新,道德教育不但要正视学生的自主选择的需要,而且要创造条件激发,不能强制地使学生被动地顺从于一元的权威的道德标准,忽视学生主动精神的培养。大学生是独立和存在差异的,差异是和谐存在的前提,正如孔子所说“和而不同”,因材施教,以平等的态度,积极地、主动地针对现有的各种价值体系、道德规范和道德取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比较甄别、理性判断,由学生在结合自己的道德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性选择,形成符合他们自己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品质。经过选择的道德认识会更通透,道德行为会更趋于自觉。正如孔子所倡导的一样:“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引导而不强迫,鼓励而不压抑,启发而使其思考。

3.“异中求同,和则多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作用。

德育承担着对人的最高人生价值和理想的教育,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个目标要用人类的先进思想去培养人。面对当代大学生不同层次的思想状况,底线要坚守,异中要“求同”,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中尤其强调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视其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将分散的、千差万别的个体思想凝聚起来,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使之具有统一理想、统一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这是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坚定的理想信念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取得了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部分大学生缺乏科学信仰,对社会主义前途心存怀疑,加强理想教育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任务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保证,这就需要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思想的引导作用,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要过上小康生活,就要把为实现个人理想信念而奋斗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同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这是提升大学生自强意识,凝聚全体人民始终保持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实现精神动力和谐的保障。事实证明,一个国家没有激扬的民族精神,没有远大的民族理想就无法立足于世界之林,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共生”的思想,通过增强人与人和谐共生的意识,和则多力,进而促进整体性的发展。

[1]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郑秋艳.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J].理论学习,2005,(1).

[3]朴明珠.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思考[D].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5-8.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政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政治攀附”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