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月17日《重庆晚报》报道,一堂以案说法的职务犯罪法制预防课,400多名干部听完后,其中有5个自首了。“想不到这堂课的效果出奇的好。”重庆涪陵区一位负责人称,头天上完课,第二天就有国土、村社干部5人带着钱来自首了。
确实,这堂课上的给力,这样的反腐效果很神奇。不过,贪官听完课后“抱钱自首”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个案还是能有效推广?靠法制预防课能承担反腐重任吗?
杨维立:如果预防课后有一两名官员自首或许出于偶然,但一下子5名官员自首,仍然认为是“瞎猫撞死耗子”未免有失公允。5人“抱钱自首”看似偶然的事情,背后蕴藏着一系列的必然因素,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势必有益于今后的反腐败工作。只有提高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反腐课上得精彩纷呈起来,把法律政策交待到位,对症下药,才能打动人,触动人,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法律信仰和拒腐防变意识,触动更多的腐败官员“抱钱自首”。
陈谊军: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鲜活形式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的效果,这说明,廉政警示教育的效果是值得引起我们有关部门重视的,是必须抓紧抓好的,这应是一项重要的“干部命运工程”。要使廉政警示教育发生效果,就必须与案件查办紧密结合起来,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以真实案件及深刻案件触动人的灵魂,真正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曹林:即使真有5个人确实是受反腐败课触动后带钱自首,也不能因此就神化反腐警示教育效果,要理性地看到这种教育警示在反腐中的局限性,别被这种立竿见影的幻象所迷惑。这很可能只是一个个案,并不具有普遍性。各地的反腐警示教育搞了这么多年,从组织官员到监狱中听落马的贪官痛哭流涕的忏悔,到以拍卖和展示贪官的赃物警示在任官员,再到将无数鲜活的反面典型收集成册对官员进行教育——重庆就举办过许多次这样的活动,将贪官文强的别墅办成廉政教育基地,办文强赃物的展览,可有哪一次廉政教育起到过这种“课后立即有人自首”的效果?不要对“制度反腐”、“严法反腐”之外的方式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贪官们越来越狡猾,反侦查的心理防线也越来越强,官员被几句警示吓得自首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桂子:我们不否认法制预防课的警示效果,我们也希望其他地方的法制预防课后,也能出现贪官自首的情况。但教育警示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不能仅仅依赖法制预防课。称“这堂课的效果出奇的好”,就有些过于乐观了。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要想反腐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有赖于建立和健全制度化反腐机制。反腐不是买彩票,个案往往很难复制,还是要在大力推进反腐制度化方面多下功夫。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