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育如何张扬人文精神

2011-03-19 10:49茆学超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中学体育

茆学超

(伊山高级中学,江苏灌云 222200)

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育如何张扬人文精神

茆学超

(伊山高级中学,江苏灌云 222200)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论述了目前中学体育课程中张扬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分析了中学体育课程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指出中学体育教育应该充分完善与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中学体育教育,张扬人文精神,提倡全面发展

体育源于生活,是人类长期文化、生活方式的精髓产物,是人们摆脱束缚、释放压力而表现出来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真正获得民主自由的表现形式。然而,纵观我国中学的体育教育发现,其人文精神教育是那么的缺乏。在本应该充满人类好玩的天性、最能愉悦身心、最能培养学生个性、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体育课上,学生却像受控的机器一样任凭教师呼来唤去,执行教师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安排和指令。这些在小学生时代再也熟悉不过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考核评定成绩的模式,已经让中学生对本来最具激情和挑战的体育运动产生了反感和不可理解。这种对学生主体地位和自我权利的剥夺,是对其体育教育人文本质的严重异化,必然将体育教学带入误区。然而,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和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教育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并正在及时的进行的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这种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机遇面前,审视和思考中学人文体育,将对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长远发展产生具时代意义的深远影响。

1 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

人文精神的含义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用科学的精神和观念去看待人及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摆脱社会、外界的束缚和压力,给予人充分的关注,使其充分获得自由和民主;强调人的个性和人性得到充分张扬,身体与心灵得到和谐发展,追求人格尊严及个性的完整和对人生价值的肯定,这已经成为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普遍共识。在此要强调的是,张扬人文精神并不是像做思想工作和心理训练那么简单。因此,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界定人文精神,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以人为中心进行互动教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决策意识。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只注重挖掘人体运动潜力,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往往忽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意识。人文体育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和促进身心健康为前提,使学生的人格、兴趣、尊严、人生价值等得到尊重和重视,使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在体育运动中尽情的表现自己,人性和情感得到自然的流露,达到心灵与肉体的完善发展。第二,集做人、团结协作意识于一体进行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人文体育的需求告诉我们,学校体育不能只是单一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把重心转移到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团结协作、教会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方法和驾驭知识的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并始终把这种理念贯穿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全过程。第三,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而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地方的学生在兴趣、爱好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都具有各自的人格完整性和个性的独特性。教学不但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去拓展、健全自己的思维,完善自己人格和个性,还要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和反思评价自己的氛围。通过“立体”的全面发展模式,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更好的学会做人,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

2 我国中学体育教育的人文精神现状及原因分析

2.1 教育理论的偏颇导致体育目的、手段的异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体育教育受到自然科学、竞技体育和中国教育理论的影响,一味追求学生运动指标的真实性。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的大、中、小学校曾掀起一次改革的浪潮,体育课都在搞脉搏的测定;绘制各种运动的心率曲线图;计算课的各种密度、平均心率等等,这些甚至成了我国至今许多地方教育部门用来评价优质课的主要定性指标,这些似乎都很科学的数据却成了指导学校体育教学的“依据和真理”。导致了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盲目的追求科学数据而选择一些强制和不科学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去机械的执行。完全抛弃了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忽略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意义和价值。

2.2 体育教学缺乏创新精神,教师素质结构不合理

体育人文精神最终要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去落实,因而贯彻和执行体育人文精神,最终还得取决于体育教师本身所具备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在长期的竞技体育的推崇下,我国的体育教学一直强调动作技术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每个动作的细节,规范的掌握每个动作的技术和要领,而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种重专业而轻理论的教学,导致体育教师本身学习的就是竞技体育的教学和训练模式,造成体育教师本身就严重的缺乏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没有合理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没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长期的教学模式,使得体育教学出现了“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有多少知识,学生就学多少知识”的局面,学生永远无法超越教师的现有水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严重受到教师的兴趣、爱好的限制。甚至在一些地方,一节课就拿几个球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活动,没有采用任何教学手段,教师则在一边乘凉、闲谈,这种没有任何互动的“放羊式”教学,没有给予学生张扬人文精神的机会。在如何做人、如何适应社会的个人能力培养上存在严重缺憾,这种缺乏创新精神的教学无法满足中学体育人文精神的需求,不可能支撑人文精神在中学扎根成长,更不可能引领人文精神向新的高度发展。

2.3 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对倡导体育人文精神的制约

在中学不仅需要具有正确的教育理论和优秀的教师,还应该具能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从事健身活动的能力、意识、习惯、爱好等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然而,很多中学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保健理论、生理卫生常识、舞蹈、足球等项目上是无法开课的,从小学到中学基本上只有跑步和篮球课。以至于许多外行看来,上体育课就是让学生跑跑步或发两个篮球给学生玩玩,而且从小学到高中,每年都要重复以前教过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环境方面也有一些学校对教学的“主体”认识相当欠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和民主全然不复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抹杀,学校的制度、体制只承认学生的成绩,不承认学生学习的过程,很少有学校找自己本身场地器械等硬件设施不足等原因。在同一节课上,一个200米左右的小型田径场上就安排六至七个班级同时上课,学生倾注的满腔热情得到的是“尘土飞扬”的回报。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没有给予学生的关注。相反植身于绿色草坪上的学生会自主地去奔跑、追逐、跳跃、喜戏,这种才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这带给学生的将是惬意、快乐、享受。

3 建议及对策

3.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为现代的教育理念。全面引进体育与健康的课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和民主,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2 以素质教育为契机、狠抓学生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给中学体育教育带来了机遇,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下,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可采取如下措施:(1)让学生参与教学,给每个学生体验做教师角色的机会。(2)举办游戏、运动方式、运动动作创编比赛。(3)组建体育兴趣小组,并且可以建在班上。(4)让学生把儿时的游戏带进课堂,让学生做教师来教学生和培训教师。(5)开展体育选项课。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健身、学会运动、学会激励别人、学会自我展示、学会在运动中与人交往和竞争、学会宣泄自己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观念,注重在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应把学生跑得快、跳得远、跳得高等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人性得到自然的流露。

3.3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追求人性的回归

目前我国在校的学生人数在以凉人的速度增长,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办学规模的需要。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等与学生的需求存在着严重的差距。这是非常引人关注和值得人们思考的现实难题。为了更好的提高办学质量,落实体育人文精神,学校在追求办学规模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落实体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2)大量派出教师参与进修和培训。(3)经常与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经验交流,以丰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改善办学条件,以办学质量赢得社会的肯定和认可。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人性的氛围。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强化人文精神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等能力的培养,是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面对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以及人本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能倡导并实现人文精神的氛围,还要提供体育人文精神能够滋生扎根的土壤。全面提高体育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教学管理的水平,重新构建中学体育教育的人文精神,使中学体育教育重新回到欢声笑语的体育课堂。使体育教育在良性发展和互动教学中,培养出身心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陈嘉明.人文主义思潮的兴盛及其思维逻辑[J].厦门大学学报,2001(1).

[3]姜艺.体育的人文精神[J].体育文史,2001(3).

[4]卢元镇.学校体育必须向深层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1989(1).

[5]周登嵩.体育教育人文性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2(9).

[6]吴凝.论竞技运动中的人文精神关怀[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5).

G807

A

2011-03-11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中学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在多解中学创新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