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探讨

2011-03-18 23:03:44张燕莉外交学院图书馆北京100037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4期
关键词:检索数据库特色

●张燕莉(外交学院 图书馆,北京 100037)

1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背景

1.1 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衡量图书馆的标准已经改变,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不只是看其资源规模有多大,更重要的是看为师生提供了多少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能否为师生提供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全方位地满足师生的需要。特色数据的建设就可以使各高校图书馆集中精力进行某一特色学科的馆藏建设,使其自身不断发展。只有如此,高校图书馆才能在社会变革中拥有稳固的立足点,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受到读者的青睐,焕发勃勃生机。

1.2 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学科建设离不开学科特色信息资源的支持,而学科特色信息资源绝大部分依赖于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相对于普通馆藏而言,特色数据库的“特”在于:学科优势突出、专业化程度高、文献针对性强,既有完整性、系统性和适用性等特点,又有前瞻性、权威性等特点。[1]特色数据库能为学科建设提供可靠的、先进的信息资源保障。

1.3 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各图书馆之间的协调采购、联机编目、公共检索、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越来越普遍。在文献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建立特色数据库有利于高校间文献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性建设及资源浪费。特色数据库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实现馆际互借、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

1.4 CALIS特色数据库项目建设的推动作用

1999年1月,CALIS“九五”高校特色数据库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十五”CALIS高校特色数据库项目建设全国共有61所高校的75个项目获建设立项。2007年6月12日,CALIS“十五”全国高校专题特色库项目管理组对所有参评子项目进行了结项评审,共有58个特色库子项目完成了规定的建设任务,予以结项。CALIS特色数据库建设取得的良好效果,对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原则

2.1 数据库建设的需求性原则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以用户的信息需求为基本点,以有利于用户获取原始文献资源、有利于图书馆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有利于用户对各种文献资源配置与信息技术的利用等为原则,优化文献资源的配置与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需求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用户需求,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大的便利,如果没有用户需求,建库便没有意义;二是学科需求,要突出重点学科和专业的特色,紧密联系教学和科研的需求,考虑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否对教学与科研有促进作用、是否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只有兼备这两个方面,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才会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其价值并创造效益。[2]

2.2 数据库建设的特色化原则

特色数据库是体现高校特色的资源库,如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学科特色等。这些资源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优势。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本单位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开发利用那些反映本馆馆藏特色和满足本地区信息需求的数据库,要考虑数据库是否在本行业具有特色和权威性,是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否对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的建设起到文献保障的作用,是否是其他综合型数据库无法替代的等因素。

2.3 数据库建设的共享性原则

网络建设为特色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必要的通讯条件,特色数据库建设为网络建设提供了可供传输和共享的信息资源。特色数据库建设必须遵循整个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信息资源共享是数字化的目的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2.4 数据库建设的保护性原则

许多历史悠久的图书馆保存了珍贵的孤本、善本、照片等特藏史料。从保护资源的角度出发,各馆都采取了只藏不借的封闭式保护措施,或仅对个别专业研究人员提供阅览服务,这大大影响了特藏史料本身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开发利用。这类特藏史料亟待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处理,并制作成数据库,提供用户浏览和检索。这一举措既能保护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又能实现对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发与利用。

3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关键问题与措施

3.1 建成检索方便、多功能的数据库检索系统

建设特色数据库的目的就是为了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特色资源,为此,一个特色数据库应该有完善的多功能检索系统。目前,各高校图书馆自主选择建库软件,软件平台不一,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信息发布界面也存在很大差异,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影响资源共享。完善的多功能检索系统应包括:

第一,数据库应该提供基本和高级两种检索方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第二,数据库系统的检索入口越多,用户选择的余地越大,因此数据库要依据信息资源的内容和形式,选取最能反映其特征及有可能被利用的检索途径,设置有效的检索点,如题名、书名、刊名、著者、主题词、关键词、人名等。第三,数据库应提供简捷、清晰、直观,便于操作,切换灵活的检索界面,当用户误操作时能提供适当的提示,设置较详细的帮助或举例的链接。第四,数据库应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检索结果的多种显示和输出方式(如打印、下载、传递、存盘等)以方便用户使用。另外,检索结果的显示应设置一定的超链接,有助于用户找到更多的相关数据,提高检索效率。

3.2 注重数据库的整体性与协调性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各校的学科重点、馆藏特色的需要,有重点地开发、建设某一领域或某一品种的数据库,以此来确定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方向以及数据的采集计划,对特色数据库建设做出长远规划。既要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或主题收集完整的信息,同时也应考虑相关性,不能片面追求数据库的规模,要注重对原有信息资源的组织、加工、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使原有的信息资源有所增值。还必须连续性地收集和积累各种数字信息资源,及时补充到特色数据库中,要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协调性。[3]

3.3 加强数据库的宣传、维护和更新

许多高校图书馆相继建立了具有较高价值的特色数据库。但与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力度相比,数据库的宣传力度则明显不足,致使图书馆建立的特色数据库不为人所知,更谈不上为学校师生广泛应用。图书馆应把特色数据库的宣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特色数据库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同时,数据库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而是要常抓不懈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维护和更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维护,是保证数据库质量与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

3.4 人员配置问题

建设高质量的特色数据库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图书馆应该组成一支专门的队伍来进行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这些专业的图书馆员除了有图书馆知识以外,还应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外语知识和较强的工作能力等。对信息的敏锐反应能力、系统的导航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整理加工文献信息的能力都是一个合格专业图书馆员所具备的素质,没有这些作为基本保证,再充足的信息资源、再先进的网络设备,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曲智斌.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发展探讨[J].情报探索,2010(2):57互58.

[2]王钊.对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几个问题的思考[J].贵图学刊,2009(1):55互56.

[3]管绪,刘玉平.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浅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8):68互69.

猜你喜欢
检索数据库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中医的特色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完美的特色党建
数据库
财经(2017年2期)2017-03-10 14:35:35
数据库
财经(2016年15期)2016-06-03 07:38:02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专利代理(2016年1期)2016-05-17 06:14:36
数据库
财经(2016年3期)2016-03-07 07:44:46
数据库
财经(2016年6期)2016-02-24 07:41:51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