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祥
基于工作过程实训项目的开发与研究
陈天祥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451)
根据教育部十六号文件精神,高职院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并以此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上,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做一体化。可是如何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训项目,才能使教、学、做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实习、就业零距离,一直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和老师的头痛问题。我们依托机械加工与自动化校内实训基地,引企入校,校企共同开发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先进制造技术实训项目,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法;过程评价体系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是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了解生产一线实际需求和现状的窗口。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拓展校企合作空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大力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完善合作内涵建设
自2004年,我院就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龙头,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并以此带动我机电相关专业群的建设。在合作单位的选择上,我们立足滨海新区区域经济建设需要,注重管理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行业代表性强、企业合作热情高的单位,从而保证实习的对口性和适应性。我们先后同天津欧能电气有限公司、泊姆克(天津)液压有限公司等三十二家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关系,为我们机电工程系相关专业学生的企业顶岗实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其中,我们还和天津勤美达工业有限公司、天津盛港集装箱技术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八家企业进一步签署了“2+1”订单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定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全方面重新梳理,从培养方式、师资建设、课时安排等方面共同探讨,着力打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2+1”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为学院、为企业、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
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加强自身内功修炼
校内实训基地作为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窗口,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所在,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建设,其带来的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对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升我院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的水平,增强我院职业教育的优势,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配备了相关人力,着力筹备学院机械加工与自动化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任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该项目的落实一直到2008年才得以实现。我院用自筹的约1500万人民币,建成了我院机械加工与自动化校内实训基地,实现了质的飞跃。该实训基地根据功能划分为三大实训中心:先进加工技术实训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训中心和焊接与检测技术实训中心,下设十三个实训单元,年训练达3600人次的实训量,大大缓解了我们的实训教学任务,加强了我们自身内功的修炼。
1.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创实训新环境
如何才能使专业实训更接近社会需求,真正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一直困扰着我们。虽然我们和诸多企业,也进行了多年的合作,共同探讨最佳的合作模式,但一直不是十分的理想。近几年来我们和天津精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合作,尝试将企业直接引进到学校实训基地,实实在在进行现场运营生产,实现在校内实训基地中推行真实校企合作下的项目教学。经过近三年多的合作实践,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我们引企业进校的“诱饵”是零租金提供机械加工与自动化实训基地1200平方米的场地,供企业生产经营。同时企业可以无偿使用学院2400平方米的场地和设备,并以此壮大其企业的实力,为其赢得大量的客户。而企业仅需提供在该基地进行实习实训时的耗材等相关费用。此行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不出校门,在学校的实训车间内,就能真实的感受到企业一线的场景;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用真实的生产设备生产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先进企业的管理文化与理念。我们在实训基地推行7S管理和可视化管理,学生一旦进入车间,他的身份就自然变成了企业的一名员工。好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企业的氛围,真正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
2.资源共享校企共赢显合作新模式
将企业引进到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以后,要真正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在人力资源上,企业的工作人员,既是企业的员工,又是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既是学院的教职员工,又是企业的技术公关顾问。在硬件资源上,企业的生产设备,既要用来进行生产,同时也要为学生的实习使用;学院的实习设备,既要满足学生的实习教学任务,同时也可供企业无偿使用。
为了保证以上的各个环节,校企双方签署协议,明确规定保证学生实习第一不变原则。协议明确规定生产和实习有冲突时,学生实习优先,否则学院有权力单方面直接终止合作。企业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上课时间因学生实习而耽误的生产任务。与此同时,企业还要负责基地所有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任务,以确保设备二十四小时能正常运行。
3.人员互通工学结合探实训新项目
此前,我们的实训项目基本上都是通过实训教材的安排来制定的。当初由于实训项目的安排主要是为知识的掌握而设立,因此,每个实训项目往往只会根据单一知识点安排,与今后的岗位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实训项目由于知识的单一性而造成技术的离散,这是极不利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且教材的编写大多都落后于实际生产技术的发展速度,因此,实训内容往往与现场技术有脱节,导致学生进入工厂后不能马上适应工作要求。
在将真实的企业引进我们学校之后,我们学生的实训项目主要是依据公司从客户那里接到的订单。起初收效很明显,能够从单一的知识型实训转变成项目性实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显著体现。可是没有多久,我们就发现了订单项目的单一性和行业的局限性,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能够建立一种长效机制,经我们提议、基地管理委员会同意并经校企双方协商,我们单独抽出四名专业教师,和天津精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的三名专业技术人员一道,共同研讨、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项目,使得研发的项目在能真是反映岗位需求的同时,更具有专业、行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我们在深入了解天津精锐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的业务档案的同时,我们又深入到和我们有广泛合作的其它几家企业中,从岗位设置、技能要求、工作过程到职业发展逐一进行调研。我们以真实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对企业的工作场所、设备条件、岗位设置、工作过程以及技能进行了分析,以此总结出了在对应行业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依据总结出的工作任务,我们又结合实际生产的合同任务、拟定计划、生产加工等环节,整合、筛选、梳理出了企业的生产计划、设备编程、生产操作、检验返修等细节;然后,我们又依据我们梳理出的的详细细节,进行我们学生实习过程的方案设计,参照企业运行模式和方法,制定总结出了一套我们自创的,又具有专业、行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实训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实施,收效明显。
我们培养学生不仅要教会他们掌握此项技能,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他们的长远发展。为此,我们在制定了我们专业的实训项目的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整套过程动态评价体系,以此来巩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为学生将来能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基础。
1.分小组定角色人人有责
一般的学校,很少能够满足人手一台设备,尤其是数控设备。我们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课程一开始,我们就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固定的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四五个成员组成,他们在不同的实训过程中轮流担任技术主管、工艺员、操作员、检验员、库管员等不同的角色。实训过程中所需的的所有票据、卡片、刀具及原材料等,均采用企业实际生产的真实东西。通过这种真刀实枪的企业组织形式,使学生不但能在实训过程中掌握各种技能,还能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培养组织协调、合作交流的能力。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体验企业氛围和企业文化,为零距离上岗做好铺垫。
因为每一项目实施过程是非固定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督促学生认真负责的完成每一项任务,课程考核我们采用过程动态考核法。学期结束并不进行综合考核,而是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一个项目结束,不同人将要根据他在该项目中扮演角色的表现和作用,做一个适当的评价,以此计入该课程的总分。该门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就是该课程各个项目考核成绩的累加总和。
为了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表现,同时以此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生、教师及学生小组共同完成。每个项目的考评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学生自评占总成绩的30%、同学互评占总成绩的30%,老师综评占总成绩的40%。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变化以及团队合作情况,客观、公正的对他们进行评价,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写报告交产品双管齐下
一个项目完成后,小组不但要上交他们的产品,同时每位同学还要填写一份实验项目报告单。上交产品时,由他们自己依据图纸技术要求,进行现场检验检测,实时分析误差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同时还要解答教师和师傅提出的相关问题。所提问题一般都是根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身上表现出的一些不恰当的、或不标准的言行。此过程即为项目考核过程,此过程将直接影响小组及老师对其的评价等级。
实训项目报告单主要包括公共内容和补充内容两部分。其中公共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训练目的、项目具体内容、实训项目图纸及要求等三部分。这部分是已知内容,作为实训的依据材料。补充内容主要包括工艺分析、填写工艺卡、加工分析、加工程序及加工心得等五部分,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和结束后,查阅、收集和总结的内容。学生经以上环节的训练,不仅掌握了加工的相关技巧,同时也沿伸了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
总之,在引进企业后的校企合作下模式下,以真实的环境、设计真实的实训项目,通过近一年的深入开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实训基地的功效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了,现场操作技能水平提高了,掌握知识与企业的需求接近了,受到相关企业的一致欢迎。我们将继续和企业专业人员一道,深入探讨,加强联系,积累更多真实的项目素材,探索更完善的的适合我们高职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
[1]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2]吴一桥.校企共建高职校内实训基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04).
The Exploitation and Research Based on the Practice Pr ojects in the Work Pr ocess
CHEN Tian-xiang
(Tianjin Coastal Pol ytechnic,Tianjin 300451 China)
Accor ding to the theme of the Docu ment No.16 of the Depart ment of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the mode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 as an opportunity in the innov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bring about the adjust ments to the academic structure,guide to design a new curriculum and refor m on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s.The key features of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should be practical,open and vocational.However,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on how to design the specific projec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make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applying become a reality and make students access directly to the enter prises.Through building up the training bases in the school,better cooperation bet 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s can be realized.
cooperation bet 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project study;evaluation system
G718.5
A
1673-582 X(2011)07-0009-04
2011-02-10
陈天祥(1972-),男,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数控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