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奇
(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063)
环鄱阳湖地区原生态舞龙文化的特点探析
王俊奇
(南昌航空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063)
采用文献法,逻辑学方法,对环鄱阳湖地区原生态舞龙的文化特点进行研究。分析认为:鄱阳湖地区的舞龙处处体现着信仰和崇拜,体现着一方人民对生活的真诚和感动。环鄱阳湖舞龙多种动物样态,反映的是各种崇拜。他们有的在晒谷场舞跳脚龙,有的在田埂上狂舞草龙,都是祈求五谷丰登,这种充满人性的舞龙不同于一般单纯炫技,而是千百年农耕文化的缩影。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原生态;舞龙;文化特点
在江西正式启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来,更多的文化学者关注环鄱阳湖文化圈建设,尤其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受到特别重视。环鄱阳湖舞龙灯历史悠久,特别是湖口草龙、彭泽板凳龙、万年跳脚龙,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龙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了观众。这些舞龙中蕴含着原始生命态度,这种为了生命而舞的态度正是原生态文化的本质和源泉。我们怀着对中国原生态文化的敬仰,对其文化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推崇天人合一,和谐即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贤哲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观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天人和谐统一的境界。[1]63
环鄱阳湖地区自古就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尽管湖区多水域却经常闹旱灾。在他们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因此积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搞“天人合一”的活动——修水利工程。早在西周时期,鄱阳湖区就已被勤劳的人们开发利用,至西汉,史书称之为“饭稻羹雨”的富庶之地。当时的鄱阳湖已远进闻名,史书多有记载。如《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天玺元年……鄱阳湖(郡)言,历陵(原误为阳),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江西省古今政治地理沿革总略》谓,“其山即今鄱阳山,亦名力士山,又名石印山”。并谓“宋兆以道谓,湖中有波阳山,故名鄱阳湖”。但是由于古代科学落后,尽管大修水利,湖区水灾得到缓解,但是旱涝不断,人民痛苦不堪,于是对自然的敬畏日益加深。
古人从对天、自然的敬畏转而成为崇拜。在中国的传统宗教观念中,龙一直是通天、降雨的神兽,龙的神力广大,能上天入海。大约在南北朝时,佛教中的龙在大众中引起反响以后,道教也就迫不及待地效法佛教,编造出自己的龙王来。道教创造的龙王主要有东西南北四海龙王和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黒帝,中央皇帝五方龙王。中国百姓崇信龙王,主要是向其祈雨,道教抓住了大众这一心理特点,大肆宣扬道教有能召遣龙王降雨消灾的法术[2]265。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绝对依赖而和谐。既然作为天神的龙有如此大的神力,在经常闹水灾而无能为力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鄱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的舞龙,用最原始的方法制作出草龙、板龙、跳脚龙,制作稻草龙只须7~9把稻草,并用稻绳串连起来,在田间小路上对着稻田,对着上天起舞,这种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龙,与现代沿街、广场表演的舞龙不同,也不是一种简单舞龙动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传习,而是一种虔诚祭龙祈雨状态的呈现方式。古人虽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了“天人合一”观念。无论是积极的或消极的,他们都强调了“人”必须与“天”相认同、一致、和睦协调。而舞龙就是人与万物、与天沟通的惟一方式。鄱湖地区的舞龙(草龙、跳脚龙)与汉代、明朝的舞龙不同,它去掉了原有的神秘、迷狂和非理性内容,却相对突出了其自然含义,反映的却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些舞龙最初不是为了舞台表演而人为创编的,它就是田间劳动动作的内容,比如万年跳脚龙,是由田间直跳动作组成,为什么直着向上跳呢?是因为稻田里有泥巴和稻根,跨跳是困难的。而湖口草龙最初是谷仓晒场、田昄舞龙,随意扭步、咬尾、滚、绞、游成为动作特点,鄱湖地区舞龙完全体现了原生态和自然性,正因为如此,九江湖口舞草龙申遗一举成功。
农耕文化是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的文化,它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和社会行为模式的总和。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在描述农民社会时所使用的一个概念。他说:“农民文化是小型的、孤立的、非主体的,没有思想的频繁发展性,而只有共同的祖先;在具有这种文化的社会中,人们带有强烈的集团内休戚与共的仪式[3]。环鄱阳湖区域舞龙是农耕文化的一部分,是农耕文化的实在体现,它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农民群众之中的,它以农业生活为基础,用舞龙的方式表达农业生活的需求。
比如湖口稻草龙选用的材料是稻草,即稻谷晒干的干草。起初,农民在每年秋收之后,用7到9捆稻草扎成了5至21节的草把,用挑禾谷的扁担戳住,草绳一串就在田间起舞,草龙艺人因草龙是用稻草制成,当地人称之为草把龙(俗名谷龙),“谷龙”是典型的农耕文化的符号。九江湖口草龙编扎技艺是独特的、精致的,稻草选用新鲜、节黄、无断经的稻草。整个编扎用刀、钳、锯、锤、针、线等工具,采用了编、织、插、嵌、镶、绕、缠、悬、挂、空、别、剔、镂等十多种工艺技巧。草编工作本身就是农耕文化的遗迹。又比如彭泽县的板凳龙,传说起源于唐朝年间,至今已有1 300多年历史,最初每到舞龙,由家家户户的板凳接在一起串起来就开始起舞,完全是原生态的,是在自然状态下的,未受人们人工影响和干扰的原始生态或生态原状,现在为了方便则用2 m多长的木板作为底座,用木棒穿孔连接成长龙构成龙身的主体,耍龙的人手举着木棒出迎。板座上是用竹篾做成的龙身、龙尾骨架,把竹篾弯成彩虹的形状,外面糊上彩纸,龙身由一节节木板连接构成,所以叫做板龙。木板龙制作的材料是木头,木材加工也是农耕文化的特点,江西省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60.05%,名列全国第二,而鄱阳湖地区更是绿树参天,万木争荣。由于木材丰富,所以环鄱湖的南昌、彭泽、上饶、婺源十多个县市,数十个乡都有板凳龙,这无疑是灿烂的农耕文明的体现。
在农耕社会里,因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灌溉方便、物产丰富、物价低廉、交通方便,人们往往缺少压力而容易产生悠闲的心态。鄱阳湖区域的草龙、板凳龙正是利用了当地物产,又有价格低廉的特点,农民选几把草随便扎5~21节,在田间起舞,或凑几条木板在晒谷场舞跳,一幅自娱自乐、悠闲自得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看板凳龙、草龙即有朴实的一面,也有编扎精致的一面,尤其是草龙发展到清末,编扎草龙朝着精致方向发展,草龙艺人喻芳泽说:流泗镇周寿朋村曾有一位名叫周雍发的艺人,它是湖口草龙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代湖口民间编扎草龙手工技艺大师。清末光绪24年(1898年)周雍发在本村一次出庙会时,首次编扎出了一条草龙,后授徒于其侄子周开云。从此,草龙编扎愈发精致,到现在,制作一条长28 m,草约8万根的草龙,竟然可以不露人工痕迹,2005年9月,湖口草龙参加江西省首届民间艺术节展演,草龙扎技荣获一等奖。
草龙和板凳龙从制作到每人举一节,分工明确,各管各的一亩三分田,尤其是板凳龙在旧时是由各家出一条板凳,到民国时期演变为各家制作一节板龙。元宵节舞龙时,村长到各家征集节龙集中在一起成为全龙,这种各家分制节龙的做法,一方面表现了农耕文化的平均主义。舞草龙、板凳龙、跳脚龙内容生动、丰富,反映的是鲜活的农耕文明和农民文化生活的场景,甚至可以说,它是农民田间劳动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农耕文化与舞龙关系十分密切。
每年的庙会上,一群群手举5至21节草把龙的年轻人,在田间、庙堂游舞,表演时与舞草龙配套的是“五谷灯”队,有男童舞龙、女童持灯,共十男十女,金童玉女举龙灯引路,也就是说,舞龙是庙会游行队伍中的一部分。鄱阳湖地区的板龙,一般在龙头上装饰有八仙、雷公、雷母、凤凰、鹿角、凤爪等形象,再加上龙须、龙眼、龙角、龙珠等,贴上龙鳞龙鳍,绘上花纹图案以及剪纸等工艺品,造型生动,包含了中华民族“龙”的大部分特征,看起来有腾云驾雾的势头,这就是环鄱阳湖地区民俗仪式舞龙精彩的描述。
仪式舞龙的主题是图腾崇拜,古时,人们的文化水平相当低,而对某种生物或无生物不可思议的超自然的力量,便认定其为全族的祖先和保护神(即现今人所说的图腾)。古代的吴越民族早就以龙为图腾,并逐渐为华夏民族的图腾。为了强化自己和图腾的关系,以便得到和巩固图腾的保护。因此,每年春节都要耍龙,耍龙时还要祭龙。从古代祭祀行为来看,一般祭祀从时间上来划分,可分为常祭和非常祭。常祭,就是定时的祭祀,非常祭则指临时性的,带有突发性的祭祀。庙会更多的是常祭,每一次庙会都要遵守时序。舞龙灯时要祭龙,无论大小龙灯,舞到哪里,主人都会摆开香案,放上香烛、牲酒,龙队来了一字儿作揖,化钱酻酒。如湖口张青乡每次游龙开始,家家户户准备接龙,将八仙桌放至堂前中间,点上大红蜡烛,摆上猪头、鱼、肉、饭、酒等祭品,适时将香点燃,备好鞭炮和黄麦纸。草龙从村里自北向南,挨家逐户登门张彩。掌龙头的人将龙头竖立于每家堂前的八仙桌前,由所到之家的户主上前向草龙上香,焚化钱纸,燃放鞭炮。祭事完毕,龙队方得起舞。因龙是至高无上的“神明”,被崇拜的图腾,所以,在古时候,不论耍何种龙,“妇道人家”均不准参与。否则,必担“侮辱龙颜”之罪。
在传统庙会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农耕、战争、预防灾害、封禅之礼等活动。常祭对于庙会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18。环鄱阳湖区虽然被文人墨客形容为“地广人稀,饭稻羹雨”富饶地区,但实际上鄱阳湖地区自古旱涝水灾不断,他们面对的是严峻的自然环境。古代鄱阳湖文明是典型“名以食为天”的农耕文明,风调雨顺、江湖安澜是赣鄱人民最美好的期盼。可是在科学落后的古代,在人们还没有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时,“靠天吃饭”的思想在人们头脑中必然存在。因此,人们以要龙活动祈祷神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四季丰收、生意兴隆、国泰民安。人们深信舞龙可以超现实、沟通神灵。如湖口张青乡塘吴十一房村每年正月前都要编扎、游舞草龙,并取名为“平安龙”,意为“平安、和顺”之意。该村在每至元宵节晚饭前后,村里负责游龙的人指定2~3人作“猫”,就是这几个人提着竹篮或编织袋,到每家每户“讨”要香、纸、蜡烛和鞭炮。如是一些富裕户,作“猫”的人则故意多要一点,作为送龙上天时使用。于是环鄱阳湖不同地区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舞龙,其中大多是用于祭祀仪式的。
据县、府志记载和民间传说,板凳龙源于唐宋,草龙也有600多年历史,唐宋、明朝正是庙会社火兴起繁盛的时代。宋代社火最盛行,社火和神戏一样,是庙会吸引百姓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敬神、娱神、媚神、悦己的基本方法。社火是流动在街巷中的民间艺术,神戏则一般固定在神庙对面的戏台上。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梦梁录》典籍中的“社会”部分,不但描述了民间庙会中的社火演出情景,而且保存了庙会的基本组织——诸如香火社、鼓乐社等重要的民俗资料。如苏轼《浣溪沙》中所举“老幼扶携收麦社,鸟鸢翔舞赛神村”等内容,可以想象宋代庙会之盛之繁的景象[4]51。鄱阳湖地区的舞龙源于唐宋也有一定的历史根据,宋代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首词中描写了信卅府元宵舞龙的情景,他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5]诗中的“鱼龙舞”实指玩鱼灯和龙灯,尽管宋代的龙灯不是像现代一样手举滚舞的,但至少可以说明环鄱阳湖区域舞龙灯在宋代已出现。
古代祈雨巫术全无科学成份,当然不会对天气变化产生任何影响,然而也有天缘巧合,碰对了的时候。宋代大诗人欧阳修有诗吟咏此类事件:“蹉龙之智谁可拘,出入变化任须臾。坛平树古潭水黑,沈沈影响疑有无。四山云雾忽昼合,瞥起直上孥空虚,龟鱼带去半空落,雷走先后驱。倾崖倒涧聊一戏,顷刻万物皆滋需。青天却扫万里静,但见绿野如云敷。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野巫醉饱庙门阖,狼籍鸟乌争戏余。”(《百子坑赛龙》)诗人把民间祈雨得验,万众欢欣的情景描写得活灵活现[2]254。祈雨得验的事件在古书里多见,其实是祈雨的巫师和道士们做了手脚,他们都是一些有文化知识的人,通晓天文地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他们事先了解到那天有雨,故意将道场祈雨作了安排,结果欺骗了广大群众。由于祈雨止旱可以使老百姓安心种田,对维持治安有好处,于是朝廷也支持舞龙祈雨,甚至为民间老百姓大建龙王庙,大概这类事源于唐宋,唐宋官方祈雨一般采取祭祀形式。元朝这种事就做得比较差,这个朝代不行雯礼、官方不做祈雨拜龙的事,遇到旱涝灾害,只是派遣官员祈祷或请僧人做法,这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百姓。明清又恢复了唐宋的做法,朝廷祈雨止旱有祭祀、祈祷宗庙、社稷、山川、龙神等,由于明清朝廷的支持,使民间的祈雨舞龙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环鄱阳湖地区有文献记载,认为该地区板凳龙源于唐宋,草龙始于明朝,与历史基本相符。环鄱阳湖草龙虽然遍体由草做成,但在当地人的眼中草龙就是神灵的化身,在湖口县流传着关于草龙现世的故事。故事说,光绪年间,湖口连年大旱、田地无收,当地舞龙受到官府的重视。知县见了失传多年的鄱湖草龙,仰面朝天,激动地呼喊,民以食为天,万物谷为首,草龙现世,来年湖口必定五谷丰登。第二年,鄱阳湖果然风调雨顺谷物丰收,湖口终于渡过荒年。一时,关于草龙的传说不胫而走,人们对草龙几近顶礼膜拜,称它为真龙、老龙。每年舞龙会上,草龙均作为群龙之首压轴,就是串街时,其他诸龙途中若是遇到草龙都要侧身相让。所以草龙是环鄱阳湖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龙舞。
湖口草龙全身由稻草做成,不外加任何东西,龙须用整整200根稻草垂挂,表示它是最古老的龙,更显老龙的庄严。草龙的尾呈三角放射型,每个角尖缀上红草绒球,游舞起来,草球晃晃悠悠,象征着湖口草龙属于湖区特有,有鱼的本性,反映出鄱阳湖先民对鱼龙的崇拜。湖口草龙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它的龙头到龙尾各个部位都与其他地区的龙不完全相同,其形态为头似骆、角似鹿、眼似兔、鼻似狮、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尾似鱼、爪似鹰,还有着明显的交合象征意味。鄱湖先民相信阴阳协调、天地交和、生命乃成。作为影响和延续中国数千年之久的主流文化精神的一部分,天人合一思想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合理性价值,它着眼于整个宇宙的关系,依据自然的变化推及人世,强调人类应当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把人生处世的理想目标确定为“天人和谐”。[1]62鄱湖先民眼里的“天”就是自然,自然崇拜是以万物有灵为基础而形成的多种崇拜,我国古籍《山海经》描绘了古代居民的宗教信仰,是一部集中反映万物有灵观念的作品,它把海、湖、山、泽、鸟、兽统统说成是有灵感的。这种万物有灵思想造就了湖口草龙多种动物的组合性,正是多种崇拜的体现。
环鄱阳湖地区原生态的舞龙,作为一种溶体育、工艺、舞蹈为一体的奇特民俗文化,处处体现着信仰和崇拜。从中可以看出鄱湖先民的一种包容兼纳特性的体现,鄱湖地区这种朴实无华的舞龙,表达出人民群众期望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文化心理,通过这种热闹非凡、古朴典雅的舞龙,也增加了人们对这种民间艺术的眷恋、喜爱,这也正是民族文化之源长盛不衰的要因。
[1]陈江风.中国文化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覃光广.文化学辞典[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372.
[4]高有鹏.庙会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林俊荣.稼轩词新探与选择[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201.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the Original Eco-cultural Dragon Dancing in the Regions Surrounding Poyang Lake
WANG Jun-q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chang Aviation University,Nanchang 330063,China)
This paper adopts literatures and logics to make a study on the cultural features of eco-dragon dancing in the regions surrounding Poyang Lake.It concludes that the faith and worship are present in all aspects of it,so are the inhabitants'faith and sincerity in lives.It is performed by emulating all kinds of animals which they worship and diverse in forms,such as jumping dragon and straw dragon,which they perform on the sunning ground or on the path of the rice fields for the purpose of praying for the good harvest.This kind of dragon dancing,full of humanity,is not skill showing,but rather the epitome of the farming culture which exists for hundreds of years.
regions surrounding Poyang Lake;eco-economic zone;original;the cultural features;dragon dancing
G 852.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7413(2011)05-0023-04
2011-07-10
江西省科技厅项目(2010DRB00700)
王俊奇(1956—),男,江西婺源人,教授。研究方向:民俗体育文化。
[责任编辑 江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