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业英,包 红
(九江学院图书馆,江西 九江 332005)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普及和发展,图书馆的职能和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以馆藏为中心、以保存为目的的图书馆工作服务模式,正在逐渐被以读者为中心、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保障、更加灵活开放的管理服务新模式所取代,由传统服务向网络化服务深化。因此高校图书馆馆员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需要及时给予释放和调适。
所谓心理调适,是指在出现了一些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的时候,能够主动运用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调节自我,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达到心理健康的过程。即人在工作中,总会出现一些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我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调节、缓解和排除障碍,就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由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的转变,馆员角色也随之变化。馆员不再是知识的守门人,而是知识的导航员,为读者提供的服务,也由原先的相对保守死板的服务向现在开放、自由、灵活的服务转变。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和新情况带来的新变化,馆员产生了不适心理。
由闭架管理向藏、借、阅一体化的全开放服务模式转变,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如读者数量加大,允许携带书包带来的占位现象,室内凌乱、乱架、图书随意丢放导致读者找不到书等现象时有发生。面对服务模式的转变,很多图书需要重新布局,馆员需要付出沉重的体力劳动。所有这些使馆员工作量大大增加,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导致馆员很容易产生烦躁心理。
新服务模式的产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在更为先进、更为活跃、更为开放的社会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产物。随着网络化、科技化的迅猛发展,馆员面对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年轻化、个性化、潮流化,而很多馆员思想偏于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心理承受力都相对较弱。馆员和服务对象的人生观、价值观日益不同,挑战也越来越大,由此馆员容易对服务对象产生心理隔阂,从而产生相互不理解的对抗情绪。
新服务模式下,图书馆为了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延长了开放时间,这样馆员原来的作息时间就会被打乱。馆员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作息时间就会产生冲突,尤其是图书馆双休日也要开放,馆员与家庭成员在共同的休息时间里相互交流思想,培养感情的时间段被影响。还有晚上开放同样会带来很多不便,馆员会不时产生紧张焦虑和歉疚的情绪。
由于图书馆环境的特殊性,安静严肃的氛围,馆员(尤其是一人一岗的馆员)有时在一天的工作中几乎一句话都说不上,无形中使馆员感到疲倦、压抑,从而产生厌倦心理。馆员与外界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如果不能正确面对,极容易产生枯燥乏味、苦闷压抑的心理情绪。某大学举办运动会,其中在教职工项目报名人数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占到80%,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不排除馆员热爱体育运动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与图书馆员长期“与世隔绝”的工作环境不无关系。
目前,图书馆馆员素质良莠不齐,馆员学历层次相对不高,尤其是年龄较大的馆员,面对越来越年轻化、高学历化的年轻馆员,无论在学识水平、专业技能、工作业绩还是竞争能力上都会感到力不从心,他们从心理上首先就会底气不足,从而容易产生自我认同紊乱、心理失衡、角色冲突、不合群等消极心理情绪。
馆员只有做好了心理调适,才可以顺利走出困惑。若情绪调节不好,则会心情沮丧,工作热情下降,因此,情绪的调节非常重要。心理压力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心理压力。只要图书馆馆员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努力培养良好的情绪,就一定能战胜自我,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
图书馆馆员心理素质的好坏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服务态度。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图书馆馆员的业务能力的提高。图书馆馆员从事的工作,要求他能够与读者进行沟通,了解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不同需求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主要是为读者服务,在与读者交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不遵守纪律的读者,有时还要面对挑剔型和低素质读者的不良言行。如划书、撕书的读者绝大多数不会承认,开架的书读者常常乱拿乱放、不放回原处;还有一些对图书馆人员缺乏最起码的尊重现象,在处理诸如此类事件时,情绪控制能力不强,特别是冲动偏激型的馆员,就很容易与读者发生冲突,让读者产生逆反抵触情绪,甚至说出一些严重挫伤馆员自尊的话。久而久之,心理调节能力差的馆员会对图书馆工作产生厌倦心理。图书馆馆员要调适好心理状态,把自己定位成为读者服务的工作者,耐心向读者解答咨询,避免与读者发生矛盾。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图书馆馆员要注意提升自身道德修为和文化涵养,养成好的风度和举止,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让读者在享受服务的时候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
“藏借阅一体”的大流通、大开放管理服务模式,是图书馆以人为本宗旨的体现,也是吸引读者、提高图书馆文献利用率的有效举措。面对日益年轻化、个性化的读者,馆员要想胜任工作,就要多和年轻读者沟通交流,运用新的思维模式试着接受他们的思想。要保持年轻心态,心态变则行动变,行动变则命运变。心态能决定成败。纵观天下成大事者,皆有一种积极的心态,一种成大器的思想,一种凝聚人气的理念。图书馆员应学会用新颖的思维创造性地解决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求得更大的服务效益。任何新事物都是伴随着问题产生的,馆员只要充分认识这一点,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思路,积极面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服务理念是“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一切”。图书馆的服务性质决定了它的开放时间,因此,馆员必须克服自己的作息时间和家庭成员时间不一致的困难,树立以工作为重,以大局为重,顾小家更要顾大家,不要因为家庭的原因把焦躁不安、烦恼郁闷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从而传染给读者,给自己或图书馆造成负面影响。馆员一旦进入工作环境就要立刻调整心态,以应有的责任心和热情接待读者。这也是一个合格馆员最基本的素质。
任何一件事情,以一个不同的态度去面对,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虽然图书馆要求安静会让馆员感到压抑,但高校图书馆绝大部分读者都是学生,他们在图书馆里静静地为着理想孜孜以求,不让人感到欣喜吗?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利用图书馆资源取得的成绩,也有馆员服务的一份功劳,馆员也会有一定的成就感。所以,馆员要把读者当成自己的亲人,关心爱护他们,不要只想着自己。一个有亲和力的馆员对读者会有很强的吸引力,图书馆就是为读者提供服务的,离开了读者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馆员要对读者充满感情,亲近他们,不能因为他们的到来给自己工作上、心理上带来压力就冷淡读者,拒绝读者。
读书可以开阔眼界,宽阔胸襟,能够让人更豁达。有人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位朋友,多读一本书,就会多一位朋友,就不容易产生不良心理情绪。英国作家毛姆说:“在读书的时候,哲人的思想涤荡着我们的灵魂,在知识和智慧的指引下,我们更容易识别美与丑、善与恶,我们的生命也因此一次又一次向前拓展。读书,使我们的心灵变得辽阔而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一个温煦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喧嚣与浮躁。”高校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各种领域的书籍都有收藏,无论哪方面的藏书只要馆员涉猎一二,对自己都会有所裨益。如果馆员有心理方面的压力需要缓解和释放,可以多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对调适心理、缓解压力、积极面对困难会有所帮助。
馆员作为图书馆信息传播和服务育人的主导者,必须及时充电,多学习、多钻研,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尽快进入岗位角色,找到职业归属感。图书馆馆员应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应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工作在为科研生产服务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学术性,不同于一般的服务工作,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从而找到职业的荣誉感和崇敬感。另外,馆员不仅要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熟悉检索查询电子资源,还要学习图书馆网络以外的知识,也就是说,图书馆馆员既要掌握图书馆的专业技能,又要及时了解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突破自身单一化的知识结构,要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复合型的人才,更多的兼顾其他学科的知识。
良好的人际关系会给人带来温暖美好的感觉,会让馆员充满信心,人际关系紧张不利于身心健康,服务效果也会下降。馆员在工作中应该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工作起来才会舒心。俗话说“工作累不死人,人际关系能累死人”。工作中、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压力都可以和同事交流沟通,以得到他们及时的帮助。你的朋友、交往的人越多,你的信息就会越多。你遇到一切问题的时候,理解你的人就会越多,支持、帮助你的人就会越多,解决方案就会越多。在生活中培养带有健康情趣的爱好与娱乐,不但能调节情绪,舒缓压力,还能增长新的知识和乐趣。生活本来有滋有味,只要你去认真品味。
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孤军奋战,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胜过团队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馆员应热爱集体,全身心融入集体中,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走出“老死不相往来”的自我封闭的人际交往怪圈,解放身心。只要融入集体,多和同事交流沟通,多看有利的一面,馆员的心理不适可以得到极大改善甚至消除。
新服务模式下,由于种种原因,每个高校图书馆馆员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馆员要学会寻找正确的排解方法,积极进行心理调适,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始终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主动适应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及工作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学会驾驭压力,把压力变成前进的动力,以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热爱图书馆事业,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1]张昉,王莉,张金虹.网络环境下馆员心理障碍的诱因与综合治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2):68-70.
[2]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员的使命[J].图书馆杂志,1999(3):22-24.
[3]石云霞.提高馆员信息素质 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1999(1):51-53,44.
[4]董玉珍.现代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理工高教研究,2007(1):65-66.
[5]黄晓芳.关于新时期图书馆女性馆员素质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1(4):31-32.
[6]刘雪竹,李青丽.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素质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