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磊(河南省周口师范学院 图书馆,河南 周口 466000)
阅读是一种文化现象。首先,阅读的载体——作为读物的阅读文本,记载和传达着人类思想、知识、经验,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文化成果,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水平。我们甚至可以说,读物就是文化。其次,阅读过程是文化接受和传播的过程。阅读是人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学习经验的主要方法,是思想丰富、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社会交际过程和社会实践行为。在阅读过程中,人类的文化成果和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发展和创新。第三,阅读又受一定的文化环境影响制约。阅读者所具有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背景,所受教育程度和价值观念,所处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意识以及文化交流环境,都会对其阅读观念、阅读需求、阅读倾向、阅读习惯、阅读审美心理等产生影响,尤其是在物质和技术推动下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生活特别是阅读活动产生的深刻影响。
概言之,阅读文化指的是阅读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意识影响下,通过建立在特定物质和技术基础上的文化传播媒介,接受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传承和创造文化传统的文化现象。阅读以读者为阅读主体,以文本为阅读客体,以媒介为中介,构成一个文化系统。
追寻阅读文化发展演变的轨迹,可以概括为三次转型,每一次转型都以阅读媒介的演进为主导。
第二次转型:从手工刻写型天然材质媒介文献转变为印刷型的纸质文献阶段。这一时期是阅读文化的发展和成熟阶段。造纸术的发明,纸张的产生,使得书写和阅读活动简便易行,从而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册页抄本的出现,改革了书本的样式,易于书写和携带,促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改变,使阅读成为一种个人的、内省式的体验;印刷术和机器印刷文本的出现,促使识字人数的增多和廉价书籍的大规模生产,使阅读从精读走向泛读,阅读活动从少数精英走向大众,文化得以普及。
第三次转型:从印刷型纸质文献转变为以计算机网络、电子书刊等为代表的机读型电子文献。这是当前正在发生的阅读文化变革,也是未来阅读文化的发展趋势。电子文献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得阅读方式更加多样化,现代阅读呈现出传统纸本书报阅读、网络阅读、电子书阅读等阅读形式多元化并存的格局。
如果说文字系统的产生是阅读文化的第一次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为阅读带来第二次革命的话,电子媒介的应用和发展则为阅读文化带来了第三次革命。在这次传媒技术革命的推动下,阅读文化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电子媒介条件下的阅读形态主要有网络阅读、电子书阅读、手机阅读等。新的便捷的阅读方式打破了纸质阅读一统天下的局面,给传统的阅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逻辑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进行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比例达24.6%,其中有16.7%的国民通过网络在线阅读,有14.9%的国民接触过手机阅读,另外有4.2%的国民使用PDA/MP4/电子词典等进行数字化阅读,有2.3%的国民用光盘读取,有1.3%的国民使用其他手持电子阅读器进行数字化阅读,与2008年相比,手机阅读和电子书阅读呈上升趋势。[1]
电子媒介条件下最主要的阅读形态是网络阅读。电子书阅读、手机阅读等阅读方式则是通过预装或下载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进行的阅读,其信息内容的来源主要依靠计算机网络。网络阅读是对计算机网络文本的阅读。网络文本是指经过电子数字化处理的储存在网络中,由多媒体技术合成的信息和知识材料,它包括电子线性文本和电子超文本两种形式。网络阅读又称为超文本阅读,超文本(Hypertext)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网络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与纸质文献阅读相比,网络阅读有以下特点:
(1)阅读内容的丰富性。计算机的存储空间所能承载的文字量是纸张无法比拟的,网络文本的组成元素包括文字、图片、声频、视频等一切能记录知识的符号,在同一时间里几乎能够调动起人类全部感官;网络的连通又使不同的主机之间能够互通信息,全然不同于传统的纸面阅读;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具有快捷方便的检索功能,使得学习者可以高效地检索有关信息并获取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网上资源超过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
(2)阅读过程的互动性。互动功能是网络阅读的重要特色。在阅读过程中,人与计算机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可以自由交流,这为接受信息和信息应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并使阅读变得更有乐趣。网络的理念是平等和自由的,尊重每一个独立个体的话语权,为读者提供了自由开放的互动对话空间,其多元化交流的开放性与个性化,参与的即时性与方便化,激发并解放了人们的阅读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3)阅读环境的开放性。超文本技术特征决定了阅读环境的开放自由。互联网就是由超文本和超媒体编织的巨大的信息系统,网络文本处在多维交叉点上,向多重时空辐射和伸展,具有众多的开放式节点,因此,网络阅读总是处于开放和自由的状态之中。网络阅读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能使读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因而读者的阅读心理也是自由开放的。
2004年美国国家艺术捐赠基金会发布了一份题为《阅读处于危机中》(ReadingatRisk,2004)的调查报告,报告认为美国人书籍及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正在逐年下降,这种下降趋势在青少年中尤为明显。其他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日本和新加坡等国也在同时期做了类似的阅读调查,其结果也是阅读率呈普遍下降趋势。在中国,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0年)”也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这些调查结果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阅读危机论”。[1]
(2)划分网格:利用回归思想把图像分成7*7的网格,在这些网格中进行回归训练,划分的矩形区域如下5图所示。
产生“阅读危机论”的原因,是由于电子媒介下阅读文化形态与传统的纸质媒介下阅读文化形态的巨大差异,造成的人们对电子媒介阅读的阅读方式、阅读心理、阅读环境的改变不适应、不认同。“阅读危机论”论者认为,当下的阅读文化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网络阅读代替了传统纸质阅读,图像阅读代替了文字阅读,快餐式浏览代替了品味精读,功利式阅读代替经典阅读。“浅阅读”和“微阅读”正在成为阅读文化的主导,网络阅读追求感官刺激,快速浏览,不求甚解,得到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怡悦;阅读不再经典、不再深刻、不再触及灵魂,越来越快餐化、消遣化、功利化。
如何认识当下阅读文化的发展趋势,新的阅读方式带给阅读文化的是“危机”还是“机遇”?这是当下应该认真思考和讨论的现实问题。事实上,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导致的阅读媒介的转型都会对阅读文化产生根本性的变革。从知识信息口耳相传到刻写在天然材质的媒介上的原始文献的产生,是阅读活动从听到读的发展过程;纸质文本和印刷技术的出现,是阅读活动从少数精英走向大众的普及发展;那么,从纸质阅读到电子阅读,带给阅读活动的是从慢到快、从精到泛、从平面到立体、从单元到多元的多向度发展,阅读更加自由。当下的阅读形态呈现多元化状态:书报阅读、电子网络阅读、音频阅读、视频阅读、多媒体互动阅读等多种阅读形式并存,人们获得的知识信息更多,阅读的体验更丰富。并且,随着i-Pad平板电脑和各种电子书阅读器的普及,阅读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自由便捷。因此,电子阅读媒介的广泛应用和网络阅读的普及,对于阅读来说不是“危机”而是“发展”。电子阅读代表着阅读文化的发展方向,持“阅读危机论”者只是对传统的纸质阅读的无限怀恋。面对新的阅读媒介所产生的新的阅读形态和新的阅读文化,我们的态度应该是适应和发展。当然,对于网络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应该主动地引导和纠偏。
图书馆是专门从事文献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保存,并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的文化机构。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是搜集整理文献信息,工作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因此,文献转型和阅读文化的变迁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回顾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在文献转型和阅读文化变迁的推动下,图书馆经历了两次重大演进。即从以“藏”为主的守藏室到以“用”为主的传统图书馆的演变;从以“文献借阅”为主的传统图书馆到以“信息开发”为主的现代图书馆的演变。
以结绳刻木来记事的原始文献尚不具备文献的基本特征,随着文字的产生,文献典册的增多,诞生了“守藏室”。守藏室相当于今天的博物馆和图书馆的综合体,是为了避免典籍文献和器物散失而设立的收藏和保管机构。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与推广,扩大了古代藏书的规模,在官府的藏书机构之外,出现了寺院藏书楼、书院藏书楼和私人藏书楼。随着图书文献的增加和阅读的普及,藏书楼无法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于是图书馆便应运而生。图书馆与藏书楼的区别在于,图书馆的功用是为了图书文献的“用”,其特点是开放性,其基本理念是公共、开放、共享。图书馆机构和制度真正摆脱了知识被少数人垄断的局面,使社会公众获得了平等享有知识的机会。
纸质文献为传统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馆藏基础。传统图书馆是以纸质文献为基础的,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纸质文献的整理收藏和向读者借阅。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电子信息媒介的普遍应用和网络阅读的普及,阅读活动也进入了更新换代的阶段。阅读文化的变迁使得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已很难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迫使图书馆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对文献信息进行加工和传递,彻底打破封闭结构,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化共享,拓宽服务领域。于是,图书馆以纸质文献的收藏、整理和流通为主要工作内容,转变为以电子为媒介的信息开发和传输,图书馆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此为标志,传统图书馆开始向具有综合功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图书馆发展。
2.2.1 建设多元化的阅读文献格局
电子媒介和网络阅读日益普及,但传统的纸质文献阅读并未消亡,当下的阅读文化呈现多种阅读形式并存的形态。不同的阅读资源具有不同的优势,利用各种阅读资源的优势,实现高效率的文献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文化责任。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阅读,图书馆要科学配置馆藏资源,构建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和谐共融的阅读文献格局。
2.2.2 完成图书馆角色的现代转换
首先,图书馆的角色要从信息收集者和保存者转变为信息的产生者和处理者,从只提供被动的借阅服务转变为知识导航和知识评价、信息咨询、充当用户的信息顾问,从文献实物的占有变成电子信息的开发与传递;其次,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应用现代化技术,推进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图书馆建设;再次,从封闭式服务转向开放式服务,借助社会公共网络设施,将图书馆网络系统有机嵌入用户信息网络环境,把图书馆建在用户桌面上,服务方式从本地面对面服务转变为异地的远程联机检索,使读者在任何地方均可以进入图书馆网络系统,享受到快捷和完善的图书馆服务。
2.2.3 实现网络信息共享
在网络阅读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是时代的要求,单一图书馆仅利用本馆馆藏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所以,图书馆独立建设馆藏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图书馆合作是必然趋势。图书馆之间要建立完善的资源共享体制,借助网络实现馆际互借、联机访问、联合采购等资源共享方式。
2.2.4 推动良性网络阅读环境的建设
面对网络阅读的负面效应,图书馆作为承担教育职能的文化机构,具有构建良性阅读环境的责任。要调动各种技术手段加强“防火墙”的研制,净化读者的上网环境;积极开展阅读指导活动,为读者提供网络浏览导航、网络书评、专业信息检索,指导读者阅读;履行促进全民阅读的社会职能,建立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四位一体的立体格局,形成全国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结合政府、出版界、大众传媒等社会相关力量,开展社会阅读活动,营造社会阅读氛围。
2.2.5 肩负起保卫民族文化安全的责任
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推动着文化的全球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的过程,一方面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互补,另一方面也带来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和强势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即所谓文化“入侵”和文化“占领”,这必然带来一个文化安全问题。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国民精神食粮的主要提供场所,首当其冲是文化接收和文化安全防范的重要阵地所在。图书馆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一方面要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另一方面要担负起保存、传承、弘扬本土文化的责任,捍卫民族文化安全。
2.2.6 消除信息鸿沟,促进信息公平
信息鸿沟,指的是在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等问题。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指出:“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起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神圣使命。”[2]图书馆在这项工作中可以担负起3种角色:宣传者、协作者、实践者。
[1]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EB/OL].[2010-04-19].http://www.cnreading.org/yddc/2010yd/.
[2]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