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生态化分析及其构建研究*

2011-03-18 09:08
图书馆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能量信息化生态

肖 钠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016)

1 引言

信息资源作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社会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全面推进,信息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今天,人们在积极开发利用大量信息资源创造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诸如信息污染、信息超载等新的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人与信息环境的冲突日益尖锐,其最终必将阻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正是因为信息的普及以及信息问题的严峻,如何在信息化过程中贯彻党中央“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成为一个重要课题。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将“信息构建与信息生态系统建设”列为图书情报和文献学课题项目申报的重点项目。因此,加强信息生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在信息化浪潮下,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如果说人类社会在物质与能量调控能力上的进展部分改变了自然生态环境,那么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进程无疑正在开创着人类社会新的生态环境,即信息生态环境。人们常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发展就一定要有所牺牲吗?信息生态的研究就是要努力达到人类在利用信息给自身带来福祉的同时保持人、信息环境乃至人类社会的生态平衡,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信息生态涉及到社会发展的众多层面,其中教育信息生态化作为信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升华。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信息技术在推进教育发展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一并作用,集中体现在教育信息生态化这一问题上,这是每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因为运用生态观,创建和谐的信息化教育已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新理念,这种理念统领着未来的信息化教育。[1]

2 教育信息生态观的诠释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水、空气、阳光,这些物质相互依存,对于维系自然生态平衡发挥着相互无法替代的作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就犹如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变一样,有着自身的规律与特性。引入生态均衡理念,树立教育信息生态观,依此透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这有助于厘清教育信息系统内部各种复杂的内在关系,明晰教育信息化的本质之所在。

教育信息生态观强调以系统和生态的观点来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教育信息生态是生态文化和信息文化同时向教育领域渗透,它是一个通过类比得到的概念,是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育应用(或称教育信息系统)中人、教育信息、教育信息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过程、规律及其整体生态平衡的一种方法论思考与价值取向。[2]教育信息生态观的形成是基于教育信息系统的存在。依据首次提出“信息生态系统”的美国社会学家Bonnie Nardi和VickiO’Day的观点,教育信息系统是指教育环境里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构成的一个系统。

实现教育信息系统生态平衡,与实现自然生态和谐一样,需要遵循基本的生态观。第一,强调系统的“多元融合性”。教育信息生态的“多元性”强调系统组成要素的复杂性,涉及到人、设备、技术、教学实践、教学管理等多个层面的要素,这就要求教育信息化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全面思考与规划;教育信息系统的“融合性”强调系统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种融合是建立在多个层面和多种状态下的和谐统一,是不由自主的、潜移默化的,是教育发展基础数据的融合,是教育、教学、教科研的融合,是穿越地域、学科、系统、角色等边界的融合……教育信息化的最高境界是物化的信息技术和建设的“消融”,因此互动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生态发展之路。[3]第二,树立“开放性”思维。教育信息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是一个高度开放的自组织与自适应的系统,它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保持着与外部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与适应,这客观地构成了教育信息系统走向生态平衡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4]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要求切实注重资源建设的开放性,要求构建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第三,强调“以人为本”。Bonnie Nardi和VickiO’Day共同指出,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人是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教育信息化只是改变了教育的方法和效率,并没有改变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应该看到,以人为本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发展目标。

3 教育信息生态失衡透析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教育信息化得到快速发展,国家对此也给予充分支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然而,经过一轮大规模的资源建设后,教育信息化开始面临建设无重点、投资效益无法充分显现的糟糕境地,其作用遭到各方质疑。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建设与应用都相对缓慢且亟需反思的瓶颈期,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都根源于一个问题,即教育信息生态问题,这需要我们从生态的视角去探讨。

3.1 能量流的问题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是指推动生物圈和各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动力。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们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各种形式的能量交换,从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呈现出单向性的特征。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教育信息系统的运转与发展也得依赖能量流,这里的能量流主要是指对教育信息化的各项投入。而在实践中,教育信息生态问题主要是能量流受阻并失衡,表现为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不足以及比例严重失调。

首先,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使得注入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不均衡,导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目前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由于资金投入力度较大,教育信息化发展较快。另外,一些受教育部重点资助的学校,如“211工程”高校,由于专项资金的投入,信息技术在这些学校得到普及与应用。而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如西部地区学校,大多投入不足,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严重受限。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信息系统的能量流并不充裕,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发展动力因此受到制约,教育信息化程度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能量流在系统内部的投入比重失衡严重。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类高校信息化经费预算中,硬件经费预算最高(37.5%),其次为软件经费预算(18.0%),网络服务和技术维护经费预算(13.3%),人员类经费预算(11.0%),校园网用户支持经费预算(8.9%)。[5]这种情况表明,“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应用”的现象仍然普遍,其根源在于生态系统观并没有融入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由于投入比例失调,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将因此受到影响。

再次,能量流不持续。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当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大致相等时,生态系统的结构才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否则生态系统的结构就会发生剧烈变化。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往往呈现为一次性工程行为,即缺乏生态发展观,仅用专项一次性投入方式来完成系统建设,根本没有后续配套投入。要知道,教育信息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会对注入的能量流不断消耗,而能量流又表现为单向性,如果没有后续投入,系统将不断衰竭,直至瘫痪。应该看到,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工程,后续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管理维护等都需要追加投入,这就需要用生态发展观来指导教育信息化建设。

3.2 物质流的问题

物质流是生态系统中物质运动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物质流分析则是对一定系统范围内的生态活动中的物质流动的分析,它主要强调通过度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及其环境影响来评估系统的生态持续性。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分析主要关注的是教育信息生态体系内人与环境的共栖互动作用以及建设投入(物质输入)后的最终应用效益(物质输出),这对于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一个痼疾,那就是“见物不见人”,即过分强调“物”(包括技术、硬件设施、资源等)的中心地位而忽视了“人”(包括学生、教师、管理者等)的价值。的确,在一个信息生态系统中,必然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系统中所有的要素、活动都要为这个核心价值服务,而这个核心价值并不是体现于信息技术或其他物,而是技术支持下的人的活动体现出的价值。[6]然而,在实践中,不仅“见物不见人”现象极为普遍,更为糟糕的是在一些学校,教学技术人员、管理者甚至是教师都被视为教育信息化的“工具”,与“物”等同作用。之所以会这样,根源在于没有用生态观来指导教育信息化。如果从生态视角重新审视教育信息化,我们就会找回教育长久缺失的东西——关注“人”的生命。[7]

可见,教育信息系统中物质流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物”,而在于“人”。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往往偏向于以物为中心的物本思想,过分依赖技术或设备,忽视了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化的教育,而教育“以人为本”。因此,应该及时正本清源,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样才有助于实现人与信息环境的生态互动,有助于促进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持续推进教育信息的生态进化。这里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人为中心”,因为“以人为中心”仅仅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而“以人为本”才是关注到人的价值性。

3.3 信息流的问题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各成员间以及成员内部间显然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交流和传递,这种信息传递就称为信息流,主要表现为数据流和思维流的交织。由于信息流是双向的,因此这些信息容易将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信息生态链。信息生态链本质上是系统内部的一种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强调信息开放与共享,目的是提高信息生态链中信息的流转效率,并使系统各组成部分在能量的汲取以及结构功能上尽可能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平衡状态,从而促进整体系统的良性发展。

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过了20多年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遗憾的是,其中信息生态链却没能稳固构建,表现为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乏力、“信息孤岛”层出不穷、重复建设严重、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这些都直接制约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生态发展,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所谓“信息孤岛”,是指在系统内各信息单元被单独存放,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数据上不交流、信息不能实现共享的一种现象。“信息孤岛”是教育信息生态困境的一个典型,因为“信息孤岛”使系统结构呈现为“蜂窝煤”状(上下垂直,横向不通),进化链条断裂,根本无法实现进化式发展。缺乏整体的、长远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技术标准不统一、信息垄断寻租与部门利益追逐、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这些都是造成“信息孤岛”的直接原因。但笔者认为,“信息孤岛”的根源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开放共享”的生态系统观的缺失。

软硬件建设还只是“信息孤岛”形成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还应该是各教育机构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甚至是学校的不同部门之间着眼一些眼前小利,不但不加强信息共享,反而加强信息封锁。[8]此外,不少学校是关起门来搞信息化建设,排斥与教育系统外的机构合作与互动,由于缺少与外部产业的配合,系统无法从外部活动中获取更多能量,往往使得教育信息化无法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

由此可以进一步看到,树立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才是解决信息流问题的关键。

4 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教育信息生态化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实现教育信息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要求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强化信息技术下的人本化教育,构建开放共享的信息平台。

4.1 牢固树立“发展为要,生态为先”的科学理念

任何的变革与发展都需要有正确理念的指导,教育信息化当然也不能例外。经过多年的建设,教育信息化带来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但问题是人们在“除旧”后又是否都正确“布新”了呢?现实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理念,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困境。要突破困境谋发展,就必须将党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到教育信息化的各项实践中去。

教育信息化要走生态文明之路,科学理念须先行。要求破除观念障碍,改变认识误区,牢固树立“发展为要,生态为先”的科学理念,在教育信息系统中融入生态均衡的思想,以“多元融合”、“开放共享”、“以人为本”的基本生态观引领教育信息化的科学发展之路。

4.2 进行科学系统的全面规划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依据生态法则,投入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要求丰富稳定,且在系统内分配应该相对均衡。但实际上是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物质流、能量流显得十分单一,投入缺乏协调,重局部效益而忽视整体效果,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教育信息化需要以科学系统的规划作为其生态发展的保证,要求做到规划先行,协调均衡,即既要顾及当前,又要立足长远,不仅要考虑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也要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必须从系统的整体利益以及系统均衡发展的需要出发,正确把握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分步实施,保证持续性经费投入,确保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信息应用等各个方面均衡发展,杜绝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4.3 加强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有效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生态理念在教育信息化中的重要体现,是对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价值的强调。当生态理念融进教育信息化中,“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的同时,动态平衡的环境关系也能得以显现。但现实是,“以人为本”的生态观并没能很好地确立,“信息崇拜、技术至上”就是最好的写照。应该明确,教育信息化最根本的不是技术,而是利用技术促进教育,教师资源才是关系教育信息化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

信息化对教师的教学角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信息化水平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助推教育进步,这是教育信息生态化的工作重点,显得尤为紧迫。

4.4 统一标准,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已初具规模,目前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点应该是从“拥有”转向“应用”,通过应用来实现效益。要充分应用好基础设施,必须走共创共建共享之路。通过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避免硬件资源的浪费,还可以促进教育的公平、平等发展,真正发挥出1+1>2的系统功效。

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涉及的是技术标准问题。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必须采用开放性信息技术标准。一方面强调信息技术标准的统一性,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另一方面强调开放系统架构、开放程序源码、开放信息资源、开放技术标准以及开放教育服务等。其次,涉及到网络利用问题。要做到“天网地网”并行,建立立体化的教育信息资源库,形成“站、点、盘”相通的教育网络共享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再次,涉及共建共享机制问题。要建立专门的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管理体制,构筑利益协调机制,依托现有的教育体制,形成“学校管理、区域共享”的新型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区域内统筹管理、资源共享、和谐发展。

[1]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生态观[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7):12.

[2]朱永海,张新明.论“教育信息生态学”学科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8(7):84-89.

[3]李奕,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生态发展之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1):1.

[4]朱永海,张新明.论教育信息系统的演进——兼论教育信息生态的形成[J].中国远程教育,2008(7):21-26.

[5]高萍.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6]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的生态观:信息生态系统[J].教育技术导刊,2006(7):1.

[7]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

[8]尹明福.浅谈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孤岛”现象及解决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1-52.

猜你喜欢
能量信息化生态
月“睹”教育信息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能量之源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开年就要正能量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