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体育的健康价值观分析

2011-03-18 07:12:01杨忠伟
体育科学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竞技价值观价值

杨忠伟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当代体育的健康价值观分析

杨忠伟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价值论方法的介入为我国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工具。通过对体育的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分析,说明追求健康是当代体育的核心价值,健康价值观是当代体育的主导价值观。在学校体育中要确立正确完整的健康价值观,将体育教育观、终身体育观融合到健康价值观中;在高水平竞技运动中,要明确健康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摒弃非健康的竞技体育价值观,形成和谐的竞技体育价值观;在大众体育中,要树立“全民健康”的体育价值观,用“全民健康”价值观指导和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体育;健康;价值;核心价值

体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1]。体育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被人为地赋予了不同的涵义,体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与整个社会协调同步发展。健康这一既古老又具现代性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基本涵盖了人的所有维度:人的机体功能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体育的本质和健康的内涵使二者在当今社会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育对人类健康的特殊意义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得到肯定和重视。

1 关于体育价值观的阐述

按照目前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概念,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而人们在价值追求上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理想,便构成了价值观所特有的内容[2]。

我国学者对体育价值观进行了一些概括性的论述。谭华[3]阐述了民族振兴为主导的体育价值观念的变迁历程,对体育运动的健身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复杂而曲折的追求,是当时的时代承载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当时特定的群体需求占绝对的支配地位。许仲槐等[4]认为:在社会诸因素的交错影响下,单一的价值观念极为少见,它们相互交叉、彼此相联,往往以复合体或综合体出现。韩会君等[5]调查了特区居民体育价值取向,从8个方面反映出特区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身体教育价值观居于首位。黄金鹏[6]认为现代社会赋予了体育新的价值观念:体育社会化观念、体育劳务商品观念、体育培养竞争观念、体育社交功能观念、学校体育时空延伸观念。

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变化必然对价值选择产生深刻的影响,人的价值选择是以取向与导向两个不同的向度存在着。价值取向指人们按自行的价值观念对不同价值目标所做出的行为方向的选择;价值导向强调的是社会整体的利益和需求,重视的是一定程度的约束与调控。何远梅、韩会君[7]认为世纪之交中国体育价值取向出现工具的价值取向弱化、人本价值取向强化的趋势,中国体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定位应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廖年忠[8]通过分析注重体育社会价值的“工具论”价值取向形成的历史原因、时代背景以及其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提出建立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双本位的体育价值取向,既注重体育为政治、经济服务,又不忽视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王斌[9]通过对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研究,认为就业结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传统文化,是影响休闲体育活动参与者的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社会因素。1997年全国群众体育调查[10]显示:我国居民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排序第一的是增强体力和健康。可以看出,对健康、娱乐的关注成为各个国家体育价值观的最重要内容,个体价值充分体现在体育的价值观念中。

2 体育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

2.1 体育的自然价值

马克思通过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哲学的批判,以现实的人与感性的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为基础创立了人化自然观,提出了“人化的自然”。与古人类相比,现代科学技术造就的人化自然环境极大地提高了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但是这种“人化的自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的副作用,尤其对人类的健康。人类进入工业文明阶段以后,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对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特别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力量空前强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由于气候、生态、环境变化也将使环境生命元素的平衡发生偏移,导致其有关疾病如地方病的流行规律改变。

当“人化自然”与人类生存造成激烈冲突的时候,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人类离不开“人化自然”的成果,但也无法容忍以此造成的恶劣后果。当今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自然价值观的主流思想,达到大家的一致认同。我国的哲学家李泽厚认为:“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必须补充‘人的自然化’”[11]。李力研认为:“体育运动的历史意义恰恰在于‘人的自然化’,在于拣回业已苍瘪的动物力度,在于扶正已被理性大厦压倒的感性生命,在于避免现实生活中对身心健康的各种异化。”[12]体育之于人类,究竟是原始生命力的迸发,是生存内驱力的促动,是利益择取力的役使,抑或是群体生活和生命延续及超越的无限循环所至?种种体育之内蕴,从体育的自然价值中可以得到阐明。正如胡小明所言:“体育是人类针对自己的身体所创造出的一种文化,归根到底,其结果要落实到身体上。任何对体育的研究,如果不考虑对人类体质和健康的终极效果,都难免陷入误区。”[13]

2.2 体育的社会价值

关于社会价值的研究,学术界通常把人的价值区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并指出人的价值实质上就是人的社会价值。从层次看,人的价值构成具有个人价值、群体价值和全人类价值;从向度看,具有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人的价值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处于价值客体地位的人以自己的活动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意义关系;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人的活动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即客体自我对主体自我的意义[14]。

社会价值具有明确的主客体关系。所谓社会价值主体,是指从社会关系中来考察人(个体主体)的主体作用的概念。它是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现实的人,具有意识性、社会性、实践性、能动性等特征。在目前的一些关于体育的社会价值的文献中,由于没有明确的界定,以致于社会价值的主客体关系有时候出现错位。可以肯定的是社会价值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体育的社会价值也只有通过人的体育活动产生。体育的社会价值的主体是人组成的社会单位,包括个体价值主体、群体价值主体和社会整体价值主体,我们更偏重于后两者。

从体育的社会价值的分析中可以明确体育的主导价值观,由于社会价值主体的层次性和多元性,人的体育活动必须满足不同的主体需求,对于不同社会价值主体来讲,形成不同的体育的社会价值认识,从而形成多元的体育价值观。但是对人类社会整体来讲,必须有主导的体育价值观,主导价值观反映出体育发展的社会方向。主导价值观的确定必须从价值主体的最高层次——人类社会整体对体育的需求出发,最能满足人类社会整体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价值观念才能成为体育的主导价值观。

3 健康是当代体育的核心价值

3.1 关注健康——体育价值的核心内涵

健康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标示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要求,所涵盖的内容会随着人们对自己身心认识的加深而不断改变。医学的健康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健康是一种高度的哲学概括,它蕴含着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的适应能力。换言之,健康不再用单纯的有病或无病来表述,而是需要有一套全面、综合性的标准进行评价。体育锻炼已被认为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专门组织了以“体育与健康”为主题的年会,这说明体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重视。

体育是人类新生产方式的产物,生产方式的进步是促使体育从原始混沌萌芽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大工业生产的分工导致综合性体力劳动突变到片面性体力工作,文明程度提高的同时导致人类体质的下降。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使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已发生巨大变化,体育的功能和特征必将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改变。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健康为基础的,体育的特征和功能决定了体育必然要承担促进人类健康的重任,必然以人类健康作为其发展的终极目的。

3.2 追求健康——当代体育的核心价值

21世纪是一个向以人为价值中心的价值系统转变的时期,这是人类社会价值系统演化过程的革命,体现了人类社会价值系统从以物的发展为中心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实践方式的转变。它要求必须建立一种重视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的社会价值体系,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必须把人置于价值的中心和参与的中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社会秩序与规则的保证。

健康不仅仅是指向人的单纯的生命活动,重要的是它指向了人的理想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所以健康成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的价值追求。

在社会发展剧烈变革的时代,体育也在积极探寻它的终极目的。由于体育的发展明显出现理论的脚步滞后于实践的进程的状况,以致于在体育的价值认识上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通过对体育与健康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分析,可以得出:体育无论从开始、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紧密地与人类健康联系在一起,体育的本质特征表明,体育对健康的独特价值必将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4 当代体育价值观的内涵

体育的健康价值观是指对体育的健康价值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体育的健康价值观的涵义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从意义上讲,群体健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个体健康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安康、幸福,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②从内容上讲,健康涵盖了人所有的生存维度,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三个层面。③从体育的功能形式上讲,作为手段价值,体育对人的健康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要分清手段价值和目的价值的区别,不能把手段和目的混淆。④从体育的实施策略上讲,必须要明确追求健康是体育的核心价值,以此来指导和促进体育的健康实践活动。⑤从体育的实施措施上讲,首先必须提高民众对体育与健康的认知程度,进行全民的体育健康教育;其次通过运用社会市场学对健康需求进行受众分析,明确不同民众的健康需求;最后提供和推广有效的运动方式,使不同民众都能喜欢和乐于接受,以达到健康的目的。

4.1 确立正确完整的学校体育价值观

树立“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并不是对原有体育教育思想的否定。“健康第一”实际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体育教育的目的问题,明确了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以学生的健康为中心,通过体育健康教育,增加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度,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健康水平。

4.1.1 体育教育观与健康价值观的融合

从体育教育的内容来讲,体质教育观和素质教育观是我国的两个主要体育教育观。体质教育观以增强体质为核心内容,素质教育观以全面素质教育为体育教育的核心。

在较长时间里,学校体育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这种教育观对体质的概念始终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人们容易将生活中的体质说法与体育教育中的体质划等号,造成体质、体力、体格和体能的混淆,在理解上造成很大困难。体质可以称为体质健康,体质健康在“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体育教育的效果基本是通过体质健康指标来衡量的。

素质教育观以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为主。一般认为,素质即个体身体的、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专业的和心理的一系列基本特点和品质的综合。人的素质指的是人具有的特质所规定的活动能力及其状态。素质是先天与后天结合的产物,它的形成与诱发,教育起着主导性作用。人可以从先天获得一些身体和心理的条件,并由此形成人们的一些身心差异。但是对于一个适应社会生存的社会成员而言,他的素质主要是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人的素质大致由身体、智力、心理(人格)、道德和社会角色5个层面构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是提高人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观是比较宏观的,它的外延很广,贯穿于整个教育层面,任何课程的教学都应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但是对于体育教育来讲,与其对应的是身体素质,在体育上身体素质表述的是人的生物属性,这又容易陷入“纯生物体育观”中。所以,素质教育观中一直没有明确体育教育的涵义。“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观正好解决了素质教育和体育教育的概念困扰,明确了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目的,即体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健康素质教育。

4.1.2 终身体育观与健康价值观的融合

严格讲,终身体育是一种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来源于终身教育。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明确指出:“体育是全面教育体制内一种必要的终身教育。”

我国体育理论专家为终身体育下的定义为: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其观点是,终身体育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的教育全过程,强调终身体育不仅是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还包括从生到死的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是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和体育的综合体。终身体育具有以下特点:①终身体育在体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具有自觉、自主、灵活、多样的特点。② 科学性、持续性、愉悦性。终身体育强调人们一生中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达到身心健康、愉快。③ 增强体质、提高素质、丰富生活。现代终身体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人的一生中通过参加适合自己不同时期的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人际交往,提高生活质量。

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应具有从事体育锻炼的愿望和能力。终身体育能否真正实现,达到终身体育的理想境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体育教育能否培养每一位受教育者具有终身保持和增进健康,从事体育锻炼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把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

终身体育思想在体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思想认识和体育观念形成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中,形成终身体育认识并养成终身体育行为是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体育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康认知程度和体育健康行为的关键活动,所以,在“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中要始终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

4.2 形成竞技运动的和谐价值观

如果以现代奥运会的诞生为标志,现代竞技运动(指高水平竞技运动)已经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在20世纪前半期竞技运动基本上引导着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代表着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对社会起到明显的教化作用、激励作用。但是到了20世纪后半期,政治需要使竞技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治工具;体育和经济的关系发生了根性的变化,经济深入地介入竞技运动中;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也使个人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对于竞技运动的价值,我国学者颜天民作了许多研究[15]。他认为:根据价值关系成员基本的功能特性——目的和手段,可将竞技运动的价值分为以下两个层级: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主体在认识竞技运动本质属性的基础上,以竞技运动活动作为满足终极需要——实现自由价值的客体之一。通过竞技运动特殊的身体活动形式和比较竞争的内在属性,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按照真、善、美的尺度,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变外在的必然为内在的必然,从而使竞技运动具有了实现主体终极需要的目的价值。

竞技运动的价值具有明确的主体性。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说,竞技运动体现出不同的价值,竞技运动对个体主体所产生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功利、选择、竞争、激励、审美、娱乐、规范、生存、发展等方面;竞技运动对群体主体所产生的价值,除了包含对个体主体产生的价值外,还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有所表现。

另外,竞技运动的价值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竞技运动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竞技运动在满足主体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体现出其价值的社会性特点。竞技运动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竞技运动价值活动和内容的社会性。竞技运动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作为竞技运动最直接的价值主体(运动主体、管理主体)必然会面临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价值主体的价值观就变得尤为重要。从这个角度可以解释竞技运动中许多违背体育精神的现象。当然,价值冲突的原因非常复杂,也不单是经济价值与之发生冲突。比如,政治价值代表着阶级或国家意志,具有强制性的功能特点,为了满足政治主体的政治价值需求,国家或阶级意志会对竞技运动进行强制性的干预,也会形成强烈的价值冲突,我国的竞技运动发展历程中就明显带有政治价值的干预痕迹。

竞技运动的主导价值观与体育的主导价值观——健康价值观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竞技运动的目的价值——生命价值和发展价值都与健康价值的内涵相一致,体现了人类通过竞技运动对健康的美好追求。

4.3 确立“全民健康”的群众体育思想

体育思想是指导体育实践的理论方针。历史证明体育思想对体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顾拜旦的体育思想催生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卢梭的自然体育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体育教育的发展。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我国历史上并没有产生影响深刻的体育思想。追求健康已经成为当代体育的发展主流,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在体育学术界,学者们对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已达成高度的共识。当代体育将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广大民众的健康重任,继往开来开拓中国体育的新篇章。当全民健身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全面展开的时候,却发现没有一个既有丰富内涵又高度概括的体育思想来指引全民健身运动。全民健身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是否真正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一系列问题的提出说明目前体育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体育实践的发展。如果认同健康价值是当代体育的核心价值,健康价值观是当代体育的主导价值观,那么必须建立以健康为核心的体育思想体系。在这个思想体系的指导下,我国的大众体育才能以正确的方向,高效、科学地快速发展。学校体育已经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虽然目前急需进行思想内涵和思想体系的完善,但是终究已经明确了以健康为核心的学校体育新思想。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发展大众体育的一项国策,与此相对应,必须树立指导这项国策的体育思想,就是“全民健康”的体育思想,这个思想的理论基础就是体育的健康价值观。由于还没有形成有关全民健康的体育思想体系,以致于在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时显得主题不突出、目标不确定、针对性不够,这样会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效果。

[1]熊斗寅.什么是体育[J].体育文史,1996(5):8-10.

[2]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关于价值观研究现状的调研报告[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1):26-32.

[3]谭华.体格—人格—国格——20世纪中国体育价值观念的变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3):1-5.

[4]许仲槐.现代体育价值观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特点[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89(2):6.

[5]韩会君,杨国庆.特区居民体育价值观现状的社会学分析[J].体育科学,1989(3):4-8.

[6]黄金鹏.试论现代人的体育价值观[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4):18-19.

[7]何远梅,韩会君.论世纪转换中国体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定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4):6-9.

[8]廖年忠.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体育的价值取向[J].体育学刊,2004(2):129-131.

[9]王斌.对影响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社会因素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5):120-122.

[10]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72-158.

[1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16.

[12]李力研.体育的哲学宣言——“人的自然化”[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1):27-35.

[13]胡小明.体育人类学概论[J].体育与科学,2000(2):4-9.

[14]马捷莎.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关系辨析[J].黑河学刊,2003(2):10-11.

[15]颜天民.竞技体育的意义——价值理论研究探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The Analysis of Health Values of Current Sports

YANG Zhong-w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

The use of value theory offers a new and useful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sport basic theory in our nat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atural value and social value of sport,this thesis shows health is the core value of current sports and the health value theory is the leading one in the current sports.People have to set up the right health value theory in universities and combine the theor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lifelong sports into the one of health value.In high-level sports competitions,the health value theory should play the leading part.Non-health value theory should be abandoned.Harmonious sports competitions should be formed.In the sports for all,people have to build the value of civic exercises and use it to develop the civic exercises.

sport;health;value;core value

G 80-0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7-7413(2011)04-0030-05

2011-06-05

杨忠伟(1969—),男,山东招远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体育社会学。

[责任编辑 江国平]

猜你喜欢
竞技价值观价值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竞技精神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50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花与竞技少女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21:28:39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竞技体育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1
同台竞技
对联(2011年16期)2011-09-18 02: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