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非言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在指导目录鼓励类新增的新能源门类中,涉及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与潮汐能等多方面的内容。在10个子项中,提及生物质能的有5项,提及太阳能的有4项,提及海洋能与地热能的有1项,而风电仅在“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这一子项中被一带而过,其背后透露出的政策含义引人深思。而透过对比不难发现,该门类中对太阳能与生物质能所着的笔墨要远远高于风能。
指导目录鼓励类新增的新能源门类中,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放在突出位置,这被普遍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在产业政策方面大力推进太阳能利用及与其有关的设备制造。
目前,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火力发电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巨大。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煤、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的日益枯竭,太阳能发电以其绿色、无污染、可再生等特点,成为新能源的热点。而光热发电这次意外排在一直风头强健的“光伏”之前,也颇耐人寻味。光伏产业“树大招风”,成绩多,问题也多。“过热”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而一直“默默奋斗”的太阳能热发电产业,以其成本相对较低、电力稳定(可作为基础电力使用)等优势崭露头角也确实在情理之中。
利用太阳能在国际上已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热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外就已建造了装机容量500千瓦以上的各种不同型式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多座。太阳能光热发电已经开始商业化运作。
我国起步较晚,2007年6月1日,国内首座70千瓦的太阳能塔式光热发电系统在南京通过鉴定验收。2010年7月1日,亚洲首座兆瓦级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在北京延庆动工兴建。
目前,我国科学家已经对碟式发电系统、塔式发电系统以及槽式聚光单元进行了研究,掌握了一批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技术,如高反射率高精度反射镜、高精密度双轴跟踪控制系统、高热流密度下的传热、太阳能热电转换等。
“就太阳能利用而言,形成我国从基本材料、主机设备和系统设计集成的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链的时间不会太长了。”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马胜红如此分析,目前我国西部很多城市都在酝酿上马光热发电项目,国家在产业指导目录中将光热发电列为新能源鼓励类中的第一项,对于光热发电系统设备的产业化而言是重大利好,而随着相关设备规模化生产,太阳能利用成本也将在“十二五”期间迅速下降。
几个月前,我国首个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鄂尔多斯50兆瓦电站在北京开标。但与业内预期有较大差距,仅有国电电力、大唐集团新能源、中广核太阳能三家企业联合体投标。开门遇冷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光热发电技术尚不成熟,以及缺乏规模化配套产业链支撑致使发电成本居高不下。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太阳能热发电产业能否迎来“黄金五年”?无论从技术创新、市场完善还是企业自身建设的角度而言,都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受化石能源价格走高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的影响,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再一次被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位置上来,让整个行业的前景再度变得光明起来。如果有更多的支持政策出台,生物质能源将真正驶入加速跑道。”业内人士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油价高企、各界为此苦苦寻觅新的能源替代途径时,生物质能源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秸秆、木屑、稻壳这样一些毫不起眼的农林废弃物已开始搅动国内新能源市场格局。在当今科技背景下,生物质能的利用已经远远超越了简单的燃烧获取,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先进生物质能源利用方式就是从微藻中提取生物柴油和通过纤维素提炼燃料乙醇。与太阳能、风能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新能源比起来,生物质能力量尤为薄弱,但它其实是被人类最早熟练掌握应用的能源载体。
我国生物质能源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原料丰富;其次,可以利用边际性土地种植非粮能源作物;第三,我国农林业的废弃物都可作为生物能源原料。2011年年初,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表示,我国将在西南和西北区域,规划建设2亿亩林业生物质能源基地,预计可实现2000万吨左右生物柴油原料供应能力。这表明我国的林业生物质能源2011年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国外一些大的传统能源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生物质能源领域,意欲掘出“绿金”。英国石油公司、美国国际石油公司等都开始了对生物质能源产品的投资。巴斯福公司2003年宣布,将以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作为化学品生产的主要原料;杜邦公司剥离石油资产,购买了生物技术公司和组织农业综合企业,将2010年销售额的25%定位于生物质产品;美国的森林工业已开始与电力、石油、化工公司合作,利用林木废弃物生产能源及化工产品。不仅仅在国外,国内的石油大亨也不断开足马力向生物质能源领域进军。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粮集团也先后开始对生物质能源领域投资。
3月4日,中石油与山东省政府签署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山东省建设20万吨/年燃料乙醇和总规模10万吨/年生物柴油示范生产装置。4月6日,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分别与四川省凉山州、攀枝花市签订了合作开发麻疯树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框架协议,将在两地建麻疯树良种繁育基地1100亩,建示范林种植基地18万亩。
4月13日,中石化和中粮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发展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双方将在未来5年内合作建设年产100万至120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装置。中海油将在海南省东方市兴建一座首期规模为年产6万吨生物柴油的炼油装置,并与印度尼西亚建立了伙伴关系,第一个海外生物柴油项目正在谈判之中。
其他行业也积极跟进。日前,国家林业局与中粮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在贵州等省建设年产2万吨以上的生物液体燃料的原料林示范基地,开始林业生物质能源合作。未来10年,我国将致力于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除了传统的风能、核能、太阳能之外,生物质能源正在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国家能源战略中的重要选择之一。
“发展包括生物质能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不仅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而且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国家完成自愿减排的国际义务。在积极响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方向上,生物质能源将责无旁贷地肩负起重任。”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所长蒋剑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风电之后,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游戏”能否“通关”?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道路上,全面统筹、各尽其能、因地制宜,有机协调推进能源替代,实现节能减排才是“正常”的做法。回归理性,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调整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儿戏局面决不可出现。